查看原文
其他

八王之乱:血腥的王权残杀

潇湘韬略 2021-11-0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喻以流年 Author 在下流年君


作者:在下流年君

来源:喻以流年(yyln2016)

文章已获授权


历史的魅力,在于不可预知。


八王之乱,应该是两晋王朝历史的转折,甚至于,是整个中国历史的转折。但在当时,每一个身处旋涡中的人,都不会预料到是这样一个结局。


他们只是被裹挟于其中,无法自拔;他们只能是拼尽全力,追逐胜利——虽然,这个追逐又加剧了乱象的延续,让身在其中的人更加难以脱身。


最终,在这一层层的自我强化中,西晋王朝变得体无完肤。而经由八王之乱,秦汉帝国也最终解体,随即开启近三百年的乱局。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一场冰与火淬炼的残忍游戏。


有鉴于要出场的司马会很多,所以我们给“八王”刷上了各自的标志色,希望有助于大家阅读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整个八王之乱,前后持续近二十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晋武帝留下的辅政班底被清洗,贾后登台执政为收场。此后,天下大约维持了七八年的和平。


第二个阶段,起于贾后对太子司马遹的痛下杀手,以赵王司马伦被杀而告终。


/ 第三个阶段,则可以概括为列王纷争,最终由东海王司马越胜出,八王之乱结束,西晋王朝也走向终点。


闲话休叙,我们这就进入正文。





1. 1

能把自己的国家搞垮的开国皇帝不多,晋武帝司马炎算是其中一个。


晋武帝本身并不是暴虐之人,也远远称不上是一个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帝王。如果把历代皇帝做个排位,那么他应该能取得中等偏上的名次。


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临终前的一波骚操作,大晋朝这个由他创立、仅仅统一天下二十多年的政权,才会在他身后快速地分崩离析。由此,也让中原之地——这片华夏族已经生存繁衍了三千年的土地,第一次沦丧于异族之手。


一切的事情,还得从他的傻儿子——太子司马衷说起。


武帝为这个傻儿子简直操碎了心。面对着齐王司马攸可能争夺储位的威胁,武帝置几十年的兄弟亲情于不顾,硬生生逼死了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但没有司马攸,并不意味着司马衷就能当个好皇帝。随着太子的年纪越来越大,他的智商已经成为公认的绝症,朝中大臣集体宣布放弃治疗。


到了最后,只有武帝还在维持着自己骄傲的倔强,他几乎是一个人在孤独地战斗,希望儿子能顺利继位,守护好西晋的基业,这真是一个仁慈的父亲美好而又虚幻的梦想。


而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也还是有人跟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虽然数量微乎其微,但至少不是没有。


第一个武元杨皇后,也就是司马衷的生母。


武元杨皇后在太子司马衷16岁时即已病逝,但她跟晋武帝一样,对于儿子的爱护也是无微不至的。甚至于到了临终前,她都还在为儿子谋划,给儿子要了一道护身符——当然,她不会预料到,正是这道“护身符”,开启了后面的无穷乱源。


彼时,晋武帝宠爱胡贵妃,这让杨皇后感到担忧:她死后,胡贵妃会不会继为皇后呢?胡氏一旦成为皇后,太子的地位就将岌岌可危。


因此,在杨后病故的这一年,朝廷下了一道诏书,说“自今不得以妾媵为正嫡”,妾室不能升为正位,这从法理上限制了胡氏做皇后的可能。


但杨后还是不放心,在把胡氏的路堵死之后,她又给丈夫找了一个新皇后。肥水不流外人田,杨后找的这个人,是自家叔父杨骏的女儿,杨芷


这种双保险,算是彻底断绝了胡氏做皇后的可能。


这是杨后临终前最后的嘱托,伉俪情深的晋武帝含泪答应。两年后,司马炎终于践行当时的诺言,立杨芷为后,史称武悼杨皇后——为了有所区分,下文我们就把她称为小杨后


此事的成行,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多有波折,比如,杨氏家族内部的反对意见就不少。


两位杨后的叔父杨珧曾专门上书武帝,说一门二后,这种家族自古以来就没有不灭门的。皇上您如果非要册立,那么我请求一份诏书,如果日后有灭门之祸,希望能凭此诏书获得豁免。


武帝也同意了杨珧的请求,郑而重之地写了一封诏书,收藏在太庙里。杨珧这才放心——一个巨大的flag,已经在迎风招展。


整个杨氏家族里,最无忧无虑的,就只有小杨后的父亲杨骏一人。女儿要当皇后了,以后自己升官封爵肯定不在话下,杨骏的心里简直乐开了花,走路都要飞起来。


第二个为司马衷当皇帝保驾护航的,还有他的丑老婆贾南风


不管贾南风后来如何兴风作浪,但在确保司马衷登基这件事上,她可以称得上是不遗余力的。早年间,为了应付武帝对司马衷的考察,她使尽了各种作弊的手段,生怕太子在武帝面前露丑。


这些手段,其实都不甚高明,但晋武帝竟然都被轻易瞒过。结合双方的立场,更有可能的原因是武帝故意留了空子给贾南风。所谓的考察,只不过是演戏给群臣看,以证明司马衷还是可以胜任的。


当然,老公公跟儿媳妇联起手来骗人,这不管怎么看,都有点怪异。


不过,对于贾南风,武帝并没有绝对的信任。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连这种最基本的信任都消失殆尽,逐步变成了防备。


主要原因,在于武帝选好的第三代接班人——也就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并不是贾南风生的。


晋武帝其实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货色,他虽然极力保证司马衷继位,但对于他的能力,实际上并没有抱多大指望。反倒是对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武帝期待颇多,这也是武帝执意要传位于司马衷的一个重要理由。


然而贾南风性妒,这种妒不是一般的吃点飞醋、小打小闹那么简单,而是妒出了新水平、妒出了新高度的。比如,她自己生不了儿子,看到别人的肚子大了就眼红得要死,直接拿板砖开砸。一板砖下去,胎儿跟砖头一起落地,武帝好好的一个孙子就这么没了。


晋武帝大怒,准备废除贾南风。虽然最后在众人的劝解之下作罢,但由此一事,武帝开始担心在他身后司马遹的安危。




1. 2

转眼间,到了永熙元年(公元290年),这一年武帝司马炎55岁,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


对一个开国皇帝而言,这个年纪并不算大,但对武帝来说,他却有着别的开国皇帝所没有的烦恼。


他登基那年只有30岁,这是因为司马昭在临门一脚前突然病逝,所以他才得以成为开国之君。正因为如此,他的开国功臣几乎都是父亲那一辈的人物。而等到他自己临终时,这些人几乎已经死得干干净净。


32岁的司马衷智商依然不够用,以后肯定是需要设置辅政大臣的,然而纵观朝堂,元老重臣已经纷纷故去,兄弟司马攸也已经自己被逼死了。


最终,在有限的选项中,武帝只挑出来两个人:太尉汝南王司马亮、车骑将军杨骏


汝南王亮司马懿的第四子,这层身份就是他存在的意义——资历足够老。当年武帝曾借助他的这个资历,打压过司马攸。自此之后,汝南王亮便留在朝中。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只不过,汝南王亮的见识和能力并没有随着年纪的增长而与日俱增,相反,倒是懦弱和胆怯的品格一直对他不离不弃。

还在武帝病重期间,

汝南王亮就被杨骏摆了一道:

武帝在病逝前一年就已经开始考虑后事,他最担心的无非两条,一是司马衷的能力不足,二是司马遹的安危。


因此,趁着自己尚有时日,武帝决定把这两个事一并解决掉:


首先,为了防止贾南风暗害皇孙司马遹,武帝几乎把儿子们全部都分封了出去,镇守地方,以期对贾后形成威慑。


同时,他又重用杨骏,希望杨骏与小杨后联手,能够压制贾南风


看上去,这个计划不错,但其中却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忽略了杨骏这个变量的主观能动性。


杨骏在分析了当时的局面后,已经推断出日后由他跟司马亮辅政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他并不愿意跟司马亮分享权力,怎么办?借着这次分封亲王,杨骏竟然把司马亮赶到了许昌。


此后,随着晋武帝的病情逐步加重,杨骏顺利控制了内廷,耀武扬威,令时人侧目。


到后来,杨骏已经完全不把病榻上的晋武帝当一回事,他甚至连武帝身边的人都开始撤换。


弥留之际,武帝偶尔清醒,发现身边的人全部被换,开始对杨骏有所警觉。当时,汝南王亮尚未出京,武帝趁着清醒,急召中书,拟定诏书:命汝南王亮与杨骏共同辅政,以防止杨骏势大,无法约束。


但为时已晚,此时的杨骏已经不再惧怕武帝的权威。在得知此消息后,杨骏居然直接就去中书那里把诏书给要了过来,并且再也没有还回去。


小杨后也开始助力父亲。在武帝弥留之际,她一再劝说武帝用杨骏单独执政。武帝此时几乎已经无法说话,父女俩便权当武帝是默认了,召中书拟写诏书。


诏书写好了给武帝看,武帝依然无法说话,于是便用印了。


此后,武帝曾有过片刻清醒,他问身边的人:汝南王司马亮来了吗?但左右都是杨骏的亲信,无人回答。


而这,竟然成了晋武帝司马炎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不久后,武帝病逝





1. 3

杨骏与汝南王亮,陷入了一种短暂的平静。


杨骏自恃有诏书护体,名正言顺。但当时的朝臣大多赞同汝南王亮辅政,而且还有很多人劝杨骏退位让贤——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了杨骏自己的弟弟杨济


但杨骏毫不松口。


也有人劝汝南王亮带兵进宫,逼走杨骏。然而这位司马氏元老、宗室之中位份最尊贵的汝南王,思前想后,却因为害怕杨骏害他而最终选择放弃。


在跑到宫门外大哭一场以寄哀思后,汝南王亮连夜奔到了许昌。


杨骏开始独领朝政。


杨骏的执政很不得要领,他虽然努力讨好群臣,但依然有各种反对他的声音冒出来。其中最大的呼声,依然是希望他能把汝南王亮召回来。


大臣们的这种担忧其实很合情理:自武帝分封诸王以来,宗室们在晋朝的作用与影响远胜前代。如今宗室们在地方手握重兵,如果朝中没有年高德劭的宗室坐镇,那么很难保证宗室们没有什么别的政治诉求


但既然群臣都表明了是这种态度,那杨骏就更不可能同意了,这种现状之下,汝南王亮一旦回朝,杨骏必然失去权力。


双方较劲之下,杨骏只能是绝不松口。


而没过多久,大臣们的担忧就变成了现实。


起因来自于贾南风。


贾南风跟婆婆——也就是当年的小杨后、如今的杨太后,很不对付。史书记载,是因为当年杨后曾经斥责过贾南风,所以被后者忌恨。


但更大的可能,应该是武帝临终前的安排完全把贾南风排斥在了权力的大门之外,而这对于权欲旺盛的贾南风来说,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既然通往权力之路上的最大障碍是杨氏父女,那么,除掉好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贾南风首先想找的结盟对象是汝南王亮,但任凭贾南风好说歹说,汝南王亮都不愿意趟这趟浑水。


站在汝南王亮的立场上,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今年已经六十多了,人生富贵该有的全有了。政治斗争如此凶险,太容易翻船,到时候万一失手,估计都无法善终。


贾南风于是调转方向,找到了楚王司马玮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楚王玮也是晋武帝的儿子,算起来是贾南风的小叔子,这一年只有二十岁。跟年老力衰的汝南王亮不同,楚王玮此时正值壮年,眼见朝政被杨骏把持,心有不忿,一直想有所作为。


如今贾南风抛来橄榄枝,两人一拍即合。楚王玮很快便上书请求入朝。


但没想到,杨骏对此却巴之不得。


楚王玮如今驻守荆州,对于杨骏辅政颇有非议。因此杨骏的想法是:把楚王玮调回朝中闲置,这样世界就安静了——杨骏的脑回路之奇,由此可见一斑。


只不过杨骏没有想到的是,楚王玮并不是来洛阳给他闲置的,而是来给他送终的。楚王玮回到洛阳后随即发动兵变,杨骏兵败被杀,杨太后遭幽禁,杨氏一族几乎被全部铲除。


还记得杨珧当年跟司马炎讨要的那封诏书吗?


忘了就对了,贾后也忘了。




1. 4

清除了杨氏以后,汝南王亮也终于回来,与太保卫瓘一道代替杨骏辅政。


但这个组合没有持续多久,就又发生了变故。


汝南王亮和卫瓘不大看得惯楚王玮的行事。史称,楚王玮“刚愎好杀”,很受非议。如今朝中刚刚经历完一场动乱,安定团结是当下最重要的追求。楚王玮如此意气用事,过分刑杀,很可能会破坏当前的大好政治局面。


因此,老政治家们想要把楚王玮赶出洛阳,让他滚回他的荆州,于人于己两便利。


楚王玮却不愿意走。在得知了汝南王亮和卫瓘的心思以后,楚王玮极为愤怒。


这时候,恰好又有人跳出来煽风点火。


这个人叫岐盛,早些时候,便是他劝楚王玮要结好于贾后以自保。


对于这种两面三刀的人,卫瓘很不待见。卫瓘觉得,岐盛在杨骏当政的时候投靠杨骏,杨骏身死就转投楚王玮,如此首鼠两端、见风使舵,实在是朝廷的祸患,还是收监了比较好。


但岐盛却不愿意束手就擒,他很快便转向贾南风,离间说汝南王亮跟卫瓘已经准备废掉司马衷,改立他人。


贾南风于是发出诏书,命楚王玮领兵,免掉汝南王亮及卫瓘的官职。


司马玮接到诏书的时候是深夜,对于诏书的内容,他感到很迷惑:既然两人都已经欲行废立了,为何只是免官?若只是免官,又为何要他带兵去免呢?


楚王玮想面见贾南风问问清楚,但给他传召的黄门说,事情拖久了容易泄露,还是要及早行事。


楚王玮本身就对二老的贬斥有所不满,如此情境下,居然真的就稀里糊涂地带兵包围了两人的府邸。


此时汝南王亮和卫瓘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俩以为,自己跟别人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不是密谋反叛,这只是场误会,便想跟乱军解释一番。


可谁知道,兵士们根本不讲道理,混乱之中,直接就把两人给杀了。


此时卫瓘72岁,汝南王亮大约六十多岁——他自司马炎死后就一直在努力逃避政治,但终究还是没能善终。第一王,归位。


在得知了汝南王亮跟卫瓘的死讯后,楚王玮慌了神。一方面,汝南王亮是自己的祖父辈,如今身死,他百口莫辩。另一方面,也更为严重的,是召诏书中只提到了免官,并没有说要杀。


事已至此,岐盛又开始鼓动楚王玮您不如借此提兵诛杀贾后,以安天下!


但贾南风这边也已经开始行动。太子少傅张华向贾南风进言,如今楚王玮诛杀二公,权威过盛,威胁人主,实在是不宜再活在世上了!


最后的结果是,楚王玮带兵冲入宫中,遇到贾南风使人持驺虞幡向兵士喊话:司马玮矫诏!司马玮矫诏!司马玮矫诏!


一瞬间,楚王玮的行为完全失去合法性。士兵们一哄而散,留下楚王玮一个人目瞪口呆,最终被擒。


在刑场上,楚王玮抱着那份诏书——那份让他深夜包围二公府邸的诏书痛哭流涕:我是先帝的子嗣啊,怎么竟到了如今的地步!


直到被杀,楚王玮也不知道自己只是别人的一枚棋子。他虽然行事暴虐,但罪不至死。他真正的死因,其实在于他的幼稚。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血气方刚,被贾南风利用,最终身首异处。


又一道灵魂往封神台飞去,第二王,归位。


在这场混乱中,贾南风大获全胜。挡在她权力之路上的石头,被清除得干干净净。


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至此也暂告一个段落。





1. 5

回顾晋武帝司马炎临终前的安排,可以说相当奇特。作为一个开国皇帝,他不是没有远见和敏锐,也看到了未来朝政可能存在的问题。但是,他想着的却不是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引入另外的变量,来平衡这些问题。


结果却导致了更多的问题。


他担心贾南风对司马遹不利,因此分封诸子,并增强杨氏的力量。同时,他又害怕杨氏势力过大,所以引入汝南王亮来进行约束。


面对着问题,司马炎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解决问题,而只是想通过其他的手段来进行制衡,希望各种变量彼此间互相制约,在相互纠缠中达到平衡。


且不说这种平衡有多么的脆弱,更为可叹的,是晋武帝期待中的这种平衡,压根就没有能够建立起来。杨骏的贪婪以及汝南王亮的退缩,让这个平衡从一开始就漏洞百出。


这一切祸乱,究其原因,都在于武帝的设计失误:在没有绝对权威存在的情形下,设置几支相互制衡的力量,并不能造就平衡,而只会引发混乱。


此后,天下平静了大约七八年的时间,就又再起波澜。




2. 1

八王之乱,开始进入到第二个阶段。


大混乱的降临,都是从小人物开始的。最先挑乱局面的,是一个叫贾谧的人。


贾谧是皇后贾南风的侄子。这种衙内的唯一特征,就是嚣张跋扈。而这个贾谧,又要狂得更过分一点,居然敢在太子司马遹的面前无礼。


这一举动,遭到了太子的亲叔叔、成都王司马颖当场喝止。


为了让图片的重点更突出,从此图开始,对于那些没有出过场的司马们,我们就不在标记了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然而贾后专权,成都王颖虽然贵为当今皇帝的亲弟弟,也很快遭到报复:不久就被赶出了朝廷,“出颖为平北将军,镇鄴,转镇北大将军”


这是非常典型的贬官,虽然邺城也是繁华之地,但从首都洛阳被赶出去,明显带着外放的意味。


只不过司马颖毕竟是皇帝的亲弟弟,即便被赶出了京城,维持体面的职位也还是要有的,所以,朝廷才给了一个看起来很重要的“都督邺城军事”。


在当时的语境下,你可以把这个职位理解为“北部战区司令”。在和平年代,这个头衔就是一层光鲜的外衣,听起来好听而已。


惟有身在后世的我们,才会知道,乱世已经将至。也就是说,阴差阳错间,贾谧的诋毁,竟然给了成都王颖乱世争雄的最大资本。


而赶走成都王颖,也不过只是一碟开胃小菜。真正开启了乱世的,是贾谧在贾后面前的一番谗言,正是这些话,让贾后做出了废除太子司马遹的举动。


于贾后而言,废除并弄死太子,不过是举手之劳,反正太子也不是她生的。但是,这却让贾后产生了一个很大的误会,就是以为最大的威胁已经被消除,以后可以高枕无忧了。


她忘了,东宫还有一支上万人的军队。


太子司马遹当年由晋武帝司马炎亲自选定。这么多年来,大晋朝的政治斗争虽然一再突破下限,但“太子是未来的天下之主”这一共识,却为各方所接受。


多年以来,朝廷出于对太子安危的担心,一直在不断加强东宫的安保力量。几轮斗争下来后,太子一系不仅未受牵连,反而还成了洛阳城里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守卫东宫的军队,已经有上万人之多。


这支军队的天职,从来都是保护太子。如今太子既已被杀,那么这支军队存在的唯一意义,就只能是为太子报仇了。


也就是说,谁能为太子报仇,谁就有掌握这支军队的可能。


那谁会为太子报仇呢?会是忠贞正直的朝中大臣吗?


当然不是,而是野心家。


赵王司马伦就很有野心。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赵王伦司马懿的儿子,于当今皇帝司马衷而言,已经是祖父辈的人物。可这位位高权重的主儿人老心不老,虽然一把年纪了却不甘寂寞,想要趁着混乱下水摸鱼。


他的智商不是太够,但这不要紧,因为他身边还有一位贴心的谋士——孙秀,正好可以弥补他这方面的不足。


太子被废遭囚以后,东宫的军队很快就找上了赵王伦,请求拨乱反正。因为此时赵王伦还兼着一个太子太傅的身份,而且辈分又高,所以肌肉发达头脑有限的士兵们幻想着,赵王伦能给他们主持公道。


赵王伦却自有打算。


在孙秀的授意下,赵王伦一方面答应着,另一方面却又按兵不动,等待时机:他们并不是真想解救太子,而只是想利用这支军队,在这种目的下,死太子当然比活太子更有价值。


果然,贾后在不久之后便杀了太子,这让赵王伦有了充分的起兵理由。他自己已经掌握着洛阳北军,如今再加上东宫的军队,两支力量趁贾后不备攻入宫中,成功夺取了权力。


一夜之间,赵王伦跃上权力的巅峰。





2. 2

直到此时,赵王伦的行为依然具备合法性,他虽然专擅朝政,但也能被各方接受和认可。


可贪心不足,几乎已经得到了人间所有一切的赵王伦依然不满意,他还想更进一步:当皇帝。


有这种心思也难怪,守着晋惠帝司马衷这么一个弱智,任谁都没有办法产生尊敬之心。更何况这个弱智还有着全天下最为尊贵的身份,赵王伦难免会想,为何我不能抢过来试试呢?


这种时候,当然会有人跳出来表示反对。比如,中护军、淮南王司马允——这个名字大家不用记,只要记住他的身份是晋惠帝的亲弟弟就可以了。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晋武帝一共有二十多个儿子,除了弱智的晋惠帝司马衷和一些早夭的孩子外,其他的或多或少都还是有能力的。比如这位司马允,史书就记载他“性沉毅,宿卫将士皆畏服之”,性格深沉坚毅,很得将士之心。


司马允坚决反对赵王伦当皇帝。他认为天下毕竟是武帝的天下,你赵王伦辈分虽高,也只是个远支宗室,皇帝的宝座再怎么转,也转不到你的屁股下面去。


两人这种立场上的差别,最终演变成了军事冲突。


当时,司马允任中护军,掌管着宫廷武装力量。赵王伦于是将司马允升为太尉,想通过这种办法剥夺司马允的军权。


司马允拿过诏书以后,却发现这所谓的“圣旨”居然是孙秀自己写的。司马允大怒,随即发兵围攻赵王伦的相府。但在乱军之中,司马允落败被杀。


一时间,赵王伦志得意满。他磨刀霍霍,惠帝司马衷退位为太上皇,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2. 3

赵王伦此举,给自己招来了更大的反对力量。


首先发难的,是齐王司马冏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齐王冏齐王司马攸之子,于晋惠帝是叔伯兄弟。对于惠帝被废,他并没有像司马允那么反应激烈。之所以会跳出来,其实是赵王伦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当初诛杀贾后时,齐王冏也参与了政变。但事成以后,赵王伦给自己的亲信全部都升了官,对齐王冏这个盟友却颇为小气,只给了他一个游击将军的虚职。


齐王冏当时就很不满意,但孙秀却丝毫不care,竟然把齐王冏赶到了许昌。亲王出镇地方,照例是要兼军职的,身在许昌的齐王冏实际上就变成了晋朝的“中部战区司令员”。


如今赵王伦篡位,齐王冏觉得自己报复的机会来了。他效仿一百多年前的袁绍,发檄文讨伐赵王伦


身在邺城的“北部战区司令员”、成都王司马颖最先响应。他本来就是晋惠帝的亲弟弟,又因为得罪贾后党羽被赶出了洛阳。如今惠帝被废,就算是出于责任心,他也要加入齐王司马冏的讨伐队伍。


河间王司马颙则有点反复,他本来是押宝赵王伦的,后来发现反抗的队伍不断壮大,才又改主意加入了齐王冏成都王颍的阵营——这里要顺便提一句,河间王颙此时镇守长安,可以算作是“西部战区司令员”。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这位河间王颙相当奸猾,他的军队出发后便一直磨磨蹭蹭。还没走出潼关,司马伦和孙秀就已经被齐王冏杀了,河间王颙平白捡了个大红包。


齐王冏成都王颍则一路招兵买马,几十万人浩浩荡荡杀向洛阳。


赵王伦和孙秀手忙脚乱,仓促应对。两人又是占卜,又是请神问道,巫师来了一波又一波,恨不得把天兵天将都给招来。


然而前线传来的消息却让双方都大跌眼镜:


齐王冏成都王颍的乌合之众完全没有战斗力,根本就抵挡不住赵王伦派出去的正规军。但乱世的滑稽和荒诞也就在这里了:赵王伦的正规军虽然赢得了战斗,却赢不了人心。前线有将领不想打仗,居然跑回洛阳跟朝廷说,赢的是齐王囧


一时之间,洛阳惶恐。


齐王成都王的联军由此站稳阵脚,开始反攻。赵王伦与孙秀在洛阳惶惶不可终日。


不久以后,城内发生兵变,赵王伦与孙秀被杀——八王之第三王,归位


齐王冏率先进入洛阳,晋惠帝司马衷复位。至此,八王之乱的第二阶段,以齐王冏为首的联军中场获胜、赵王伦被杀而告终。





3. 1

八王之乱的第三阶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惠帝司马衷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


在前后四年多的时间里,惠帝被裹挟着多次“御驾亲征”,受过冻,挨过饿,近距离感受过杀戮,不止一次受伤,妻子还惨遭侮辱,最终,他自己也被毒杀。


可以说,除了被俘于敌以外,惠帝几乎尝遍了历代帝王所能受到的所有委屈。


一切的事情,还是得从所谓的“三王义举”说起。


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围攻赵王伦的结果,是赵王伦兵败,齐王冏进京。而齐王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被软禁在金镛城内的惠帝迎接回来复位——此时惠帝可能并不知道,这不是他苦难人生的结束,而是开始。


在此次“三王义举”中,虽然兵士与普通百姓的死伤不在少数,但进行事后清算时,政治生态相对还算文明,毕竟无论输家还是赢家,大家姓的都是司马,而且赵王伦论起辈分,还是齐王冏的祖父一辈。所以,即便赵王伦犯的是谋逆大罪,最后也仅仅赐了自尽,多少还是要给皇室留些体面的。


总的来说,这次死的司马并不多,除了赵王伦跟他的儿子们以外,就只有义阳王司马威了。原因也很搞笑,是因为惠帝司马衷非要他死。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当时党附赵王伦的王爷们不少,齐王冏本打算全部饶过,但惠帝说:“阿皮捩吾指,夺吾玺绶,不可不杀!”


阿皮是司马威的小名,惠帝说,赵王伦篡位时,是司马威掰着他的手指头抢了玉玺,所以不能不杀!司马威于是领了便当。


但朝局却没有随着赵王伦的死而安定下来,仅仅一年多以后,三王内斗所引发的乱局就再不可控。天下自此大乱,一直到八十年以后,苻坚统一北方,中原大地才算是得到了短暂的和平。


当时,在赵王伦的势力被翦除后,多方曾达成协议:齐王冏在洛阳辅政,成都王颍河间王颙各回各家,成都王颖回邺城,河间王颙回长安。


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但事实上,这只是各怀鬼胎下的妥协。


其中,齐王冏因为首倡大义,而且率先入城,所以留在洛阳主持朝政。河间王颙本来干的就是政治投机的勾当,这次下注成功且收入颇丰,自然也开开心心地回他的长安,割据一方去了。


但不是所有人都满意这个安排的。


诸王在分好各自的地盘以后,陆续出京。出京前,他们纷纷去武帝的陵前拜谒。在谒陵期间,有一些小细节被透露了出来,颇耐人寻味。


齐王冏一起去谒陵的,是新野王司马歆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在此次“义举”中,新野王歆收获颇多,不仅获封王爵,还得到了“都督荆州军事”的职位——还记得不?就是楚王玮当年的“南部战区司令员”一职。


在晋武帝司马炎的陵前,新野王歆齐王冏说了这么一番话:“成都王颖是惠帝的骨肉至亲,如今同立功勋,论理也应该留他在京中辅政——如果不能的话,还是要早些削了他的兵权才好。


这番话的背景是,成都王颍是惠帝的亲弟弟,也就是晋武帝的亲儿子。而齐王冏跟惠帝则是叔伯兄弟,两人的祖父都是司马昭。至于新野王歆,他的血脉就更远了,他父亲跟司马昭是亲兄弟。


惠帝的角度来论,齐王冏只是疏亲,成都王颖才是至亲。如今成都王颍手握兵权,无论如何都是个隐患。所以,新野王歆才会跟齐王冏说这番“肺腑之言”。


不久之后,成都王颍也去谒陵了。陪着他的,是长沙王乂。这两人虽然不是一个妈生的,但却都是惠帝的亲兄弟。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因此长沙王乂是这么跟成都王颍说的:“天下是先帝的天下,还是要靠成都王您啊!”


言下之意是,这天下乃是我们家的天下,如今让他们那些远亲把持了朝政,这算怎么回事!


本以为从此能天下太平,但当这些对话流传出来,洛阳官场胆战心惊。





3. 2

果然,没过多久就出事了,起源还是齐王冏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齐王冏当初发檄文讨伐赵王伦时,成都王颍第一时间响应,但河间王颙却有些反复,他觉得赵王伦的赢面更大,因此便抓了使者,打算送到洛阳邀功。


只不过走到一半,发现局势不对,河间王颙才又重新掉转枪头,改为支持齐王冏,出兵攻打赵王伦


而且,河间王颙的出兵还特别没有诚意。军队从长安出发后,一路磨磨蹭蹭,都还没出潼关,齐王冏就已经进了洛阳。


也就是说,河间王颙以极小的成本,做了一次收益巨大的政治投机。


这种行为,当然会让齐王冏有想法。而这些想法,又遭到了他人别有用心的利用。结果,就是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直至反目。


河间王颙从长安给洛阳的晋惠帝上表,要求辅政的齐王冏让位于成都王颍——多么典型的拉一派打一派。


成都王颍又是什么意见呢?他用沉默表示了赞同。


这其实也是齐王冏自己捅的篓子:在之前的动乱中,惠帝的太子司马遹和他的儿子们已经全部死于政变,惠帝的直系子孙一脉彻底断绝。这意味着晋惠帝一旦驾崩,那么不管从血脉亲近程度、实力大小,还是甚至于从民间名望来说,成都王颍都是最有可能继位的——到时候,齐王冏的辅政也就做到头了。而齐王冏很明显不想就此退场,因此,他找了惠帝的一个侄子来做太子。


成都王颍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碍于没有明面上的理由,也只能是隐而不发。如今既然河间王颙站了出来反对齐王冏,那么他理所应当会支持。


本来,河间王颙在长安,成都王颍在邺城,两个人都不在洛阳,齐王冏暂时还没有什么军事压力。但三巨头之间不对付,洛阳城里却有人率先坐不住了,长沙王乂居然首先跳了出来,开始带兵攻打齐王冏


双方在洛阳城里大战了三天三夜,战火从街面上一直烧到皇宫里。惠帝在一众禁军的保护下,就这么看着不远处刀光四起血肉横飞,真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三天后,齐王冏战败,连同儿子们一起被长沙王乂杀死。“八王”中的第四位主角,就这么退场了。





3. 3

战后,大家又达成了一种奇怪的平衡:由长沙王乂取代齐王冏,主持朝政,但遇事需要征求身在邺城的成都王颍的看法。


这种脆弱的平衡只持续了一个多月,河间王颙成都王颍就又跳了出来,他们准备联手赶走待在洛阳的长沙王乂——有兵有枪的人就是不一样,从不都好肯好说话,一言不合就干架。


双方在洛阳周围大战,长沙王乂不放心别人,便带着惠帝出征,但不成想老巢洛阳却被端了。就这样,惠帝在洛阳周围游荡了两个多月才得以回京。


但日子依然不消停,自此以后,长沙王乂再也不敢把惠帝单独留下来了,他走到哪都要把惠帝带着,惠帝因此又跟着长沙王乂上了两次战场。


可惠帝终究不是护身符也不是吉祥物,到最后,他还是没能保得了长沙王乂的命。整个经过,说起来也很无厘头:


长沙王乂的部队,跟河间王颙成都王颍方面的联军野战了几场,最终,长沙王乂被围在洛阳城里。


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候,身在洛阳的东海王越率先反水。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东海王越长沙王乂给关了起来,然后向围城的河间王颙部将张方投降。


张方这个时候已经准备撤了,突然发现城里投降,喜出望外,急忙进城,囚禁了长沙王乂,控制住了局面。


可城里的人在投降以后,才发现敌人实力一般,就又有点反悔,想把长沙王乂再劫出来。


张方见机不妙,先下手为强,杀了长沙王乂


第五位王爷,又退场了。





3. 4

战后,惯例又到了分战利品的环节。


这次的结果,是东海王越取代长沙王乂执政,河间王颙成都王颍各回地盘。成都王颍这次又多分了点:他被封为皇太弟,带着公卿百官和仪仗回了邺城。


也就是说,东海王越所谓的执政,不过是留在洛阳,空守着晋惠帝——这场景,一如百年前汉献帝的待遇。


表面上看起来,东海王越是留下来辅政了,但实际上,他守着的只有空架子一个,朝廷都被成都王颖带走了。


半年以后,东海王越终于跟成都王颍闹翻。东海王越带着惠帝和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邺城杀来。


之前长沙王乂带着惠帝出征,无非也就是绕着洛阳兜兜圈子,惠帝并没有什么危险。但东海王越这次却把惠帝给坑惨了,因为安保措施做得不好,惠帝脸上被射了三箭……


两厢一番PK之后,东海王越惨败。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


东海王越兵败后,百官四散,只有侍中嵇绍一个人还守在惠帝身前。当敌军逼近时,惠帝大喊:这是忠臣,不要杀他!


但兵士却说,奉皇太弟(成都王颍)的命令,只不伤陛下一个人。然后手起刀落,鲜血溅到了惠帝的衣服上。


事后,侍从准备浣洗御衣,可司马衷说:“这上面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这次出征,本来是东海王越带着惠帝征讨成都王颖,可结果,却是他自己把惠帝亲手送到了成都王颖的手上。在这一战中,惠帝不仅自己受伤,身上染了嵇绍的鲜血,还丢了天子六玺。


而半年都不到,惠帝在邺城就又待不下去了。


因为成都王颍也不是个军事小能手。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打仗,底盘越打越小,实力也越打越弱,最后,被盘踞于幽州一带的大将军王浚击败,在邺城实在没法待了,只能是带着晋惠帝撤到洛阳。


在这里,他们又碰到了老熟人,河间王颙的部将——张方。绕了一大圈,惠帝终于落到了河间王颙的手里。


此后,失去竞争实力的成都王颍不久便被杀。第六王,归位。





3. 5

河间王颙有自己的想法。


他觉得洛阳太远,还是长安好。因此,在张方把洛阳抢掠了一番后,就带着惠帝撤回了长安。


史载,“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这个场景,又是对一百多年前的重复:当年董卓败于关东联军,将汉献帝劫持到长安,临行前,将洛阳一炬焚毁。


至此,最终对决终于落到了河间王颙东海王越的身上。


此时八王之乱已近尾声。惠帝在被劫持到长安后,东海王越联络当时晋朝尚存的残余势力,发起联军讨伐河间王颙


混乱前后持续了约一年时间,最终,河间王颙被击毙,惠帝被接回洛阳,东海王越成为最后的赢家。


八个月后,晋惠帝中毒身亡,结束了他荒诞又痛苦的一生。


八王之乱,终于尘埃落定。




4. 

所有的大江大海,源头都不过只是一捧细流。纷扰了西晋王朝二十多年的八王之乱,一开始闪烁出的苗头,也不过只是晋武帝司马炎临终设计的那一套制衡体系。


在晋武帝的设计中,各方势力相互牵制,谁也不能一方独大,这是因为他自己的儿子能力存在缺陷,所以不得以采用这种办法。


但这套反复交错的体系,却需要有一个最终裁决者存在,如此,各方势力才能达到彼此牵制的效果。如果皇帝一旦缺位,那么彼此之间的矛盾就将不再是牵制,而会爆发成冲突。


所以晋武帝设计的制度其实是矛盾的:他想要通过相互制衡来保证惠帝的权威,但事实是,惠帝只有有了权威才能保证彼此间的相互制衡。


到最后,武帝要的制衡并没有出现,权威也沦丧殆尽。


而接下来的列王纷争,那就是武帝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了。经此一役,他的王朝行将就木,即便十几年以后,司马睿在建康城再立晋鼎,那也只不过是士族共和的产物。


司马氏的皇权,已经随着王爷们的自相残杀成为历史。


此后,世家大族终于走上历史的前台。




番外

 我们的

 说书时间

今天的番外,来介绍一些在正文中被省略了的支线剧情。


首先补充一下正文中杨骏被杀的大致经过:


当时,贾南风司马玮密谋除去杨氏,杨骏却毫不知情。某天夜里,由司马衷下诏,声称杨骏谋反,罢去一切官职,以侯爵归家。同一时刻,司马玮带兵屯住了司马门,隔绝宫内外,以断绝杨太后与杨骏之间的联系,宗室司马繇则领兵至杨骏府中拿人。


杨骏得知宫中起变后,急召臣属议事。有人明白事理,跟他说:


 

如今宫内有变,想想也知道,肯定是贾南风谋划的,将要对您不利。


因此,如今最好的办法是烧掉云龙门,阻隔对方的军队,悬赏为首将领。


同时,还应该带着太子以及外营士兵走万春门入宫,诛杀奸人。


若不如此,你我都将无法免难。


面对着这番真知灼见,杨骏犹豫了半天,最后给出回答:“云龙门是当年魏明帝建造的,花费巨大,就这么烧了,多可惜啊!”


听到这种誓死捍卫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高尚言论,旁人禁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当夜,杨骏死于乱军之中。


这番画面,是不是依稀有些眼熟? 


没错,相似的事情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当时,魏帝曹芳带着大将军曹爽出城祭扫高平陵,太傅司马懿在城中发动政变。


那一次,也有人负责屯住司马门隔绝中外。司马懿则写信给曹爽,劝他放弃抵抗,并保证不事后加害。


当时也有人劝城外的曹爽不要轻信,但曹爽在百般权衡以后,依旧放弃了抵抗,并最终被杀,一如今日之杨骏。


——巧合的是,杨骏此时的府邸,正是曹爽当年的豪宅。


杨骏死后,按惯例要夷三族。杨骏的弟弟、卫将军杨珧不免向司马繇哀求:当年我们曾经跟先帝有过约定,要免我全家的!诏书就藏在太庙中,张华可以作证!


但司马繇怎么会真的去找张华呢,他直接就结果了杨珧。


接下来被处理的,是杨骏的夫人庞氏,以及杨太后


在当晚的政变中,杨太后曾希望能扭转局势,但无奈宫门已经被封闭,宫内全是贾南风的党羽,无法行事。


情急之下,杨太后派人向宫外射箭书,说“救太傅者有赏”。但这封箭书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反而还成了如今的罪证。


杨太后跟她的母亲庞氏,被贾后反复羞辱。贾南风先把杨太后幽禁在永宁宫,说庞氏是太后之母,可以免死;随即又组织朝堂讨论太后的“谋反之事”,最终把太后废为庶人。


而在杨太后被废以后,庞氏的护身符也不复存在,最终还是被押上了刑场。


贾南风为了羞辱杨太后,专门把她拉到刑场上观刑。史书记载,“庞临刑,太后抱持号叫,截发稽颡,上表诣贾后称妾,请全母命;不见省。”


——杨太后抱着庞氏嚎啕大哭,头发散乱,上表自称臣妾,请贾南风放过庞氏。但贾南风不为所动,庞氏最终被杀。


一年以后,杨太后自己也在幽禁之所冻饿而死。


杨氏一门的悲惨结局,让人唏嘘不已。而回看杨骏执政后的表现,可以评价为拙劣,但绝非恶劣。


只能说,权力的游戏,不是他这样的蠢人能玩得了的。





再来介绍一下惠帝的第二位皇后:羊献容


西晋初年的泰山羊氏,绝对是一等一的大族。这一族,能参与机密的重臣就有两位:羊祜羊琇。皇后也有两位,分别是景献羊皇后(景帝司马师之妻),以及惠帝的这位羊皇后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惠帝的这位羊后,是没有谥号的。


对,因为大晋朝没有办法给她追谥。


羊献容被立为皇后,本身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当时,贾南风被赵王伦逼死,羊献容因为外祖父跟当时的权臣孙秀是一族,所以才被封了后。


而在这之后,羊后就开始了反反复复被废又复位的人生:


列王纷争,成都王颍击败长沙王乂后,羊后第一次被废。


不久后,成都王颍败出洛阳,羊后第一次复位。


河间王颙的部将张方攻入洛阳后,羊后第二次被废。


过了不久,张方裹挟惠帝西迁长安。留在洛阳的行台以惠帝的名义,第二次帮羊后复位


之后张方第二次入洛阳,羊后第三次被废。这次,河间王颙动了真格,他以惠帝的名义下诏,说羊后来历不正,而且屡次为奸人所立,故而应该赐死。


此时河间王与惠帝尚在长安,留在洛阳行台中的官员面对着这封诏书阳奉阴违,羊后最终得以免死。之后,惠帝回洛,羊后第三次复位。


不久后,张方的党羽洛阳令何乔第四次废后。待张方去世,羊后又第四次复位。


惠帝驾崩时,当时的皇太弟是惠帝的弟弟司马炽,羊献容于司马炽为嫂,因此无法升任太后。但她也做出了自己的反抗,召曾经被立为太子的清河王覃入宫,只不过最终没有成功。


之后司马炽即位,是为晋怀帝,尊羊后为惠皇后。


几年以后,洛阳被攻陷,怀帝君臣以及惠皇后羊氏全部都变成了匈奴人的俘虏。这个女人的命运,又一次发生逆转。


羊献容被匈奴王族刘曜收为妾室。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政变,刘曜登基为帝,成了前赵的最后一任皇帝,羊献容于是又变成了皇后!


关于这位羊后,《晋书》里有这么一段记载:


(刘曜)问曰:“吾何如司马家儿?”——我比司马家的那小子怎么样啊?


史料并没有记载这句话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被问出来的,但羊献容的回却很有意思:


 

怎么可以一并而论呢!


陛下是开创基业的圣主,司马衷是个亡国之君。他既保护不了妻子、儿子,甚至都保护不了他自己。他虽然贵为帝王,但我身为他的妻子,却数次遭凡人所辱,甚至想过自杀,根本就没有想过还会有如今的好日子。


我出身于高门,本以为天下的男人都差不多,但自从见到陛下您以来,才知道什么叫真丈夫!


刘曜听罢这话,极为受用。


平心而论,这番话里不乏恭维。但回顾完羊献容悲惨的一生,你不免会觉得,恭维之中,也是含有几分真心的。


在晋朝时,她虽然贵为皇后,但却一直都只是别人手里可以随意摆布的工具,始终都活得担心受怕。直到来了刘曜这里,她才算是真正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羊献容在刘曜身边一共十一年,其中做皇后的时间有四年,且在朝政上颇有话语权。她给刘曜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还被立为皇太子。


在此之前,她也曾给晋惠帝生过一个女儿——清河公主。这位公主在洛阳城陷时遭人劫持,此后被卖做女婢,受尽虐待。所幸后来还是逃了出来,在东晋归宗,改封临海公主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尤其是对饱经坎坷的羊献容而言,安定,可能真的就是她所追求的最大幸福了。


只是男人们不会这么想。于晋朝而言,羊献容就是失节的,他们没有给她一个恶谥,就已经是宽大的仁慈了。





最后的最后,我们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八王之乱”明明不止八个王,而且事迹并不同时,却还要被叫做“八王之乱”?


通过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八王之乱并不是只有八个王爷打来打去。实际上,这其中牵涉到的王,大约有十几个。至于死于这场乱局的,那就更多了,可能有几十个。


称“八王”,是因为这八位在这场大乱局中,影响相对比较大,所以唐人在编纂《晋书》时,就把这八个人放在了同一篇传记中。


再上一遍镇楼图

  制图 / 在下流年君  


至于其余的,则各归其位。


什么叫各归其位?


《晋书》对于宗室,是以血脉世系来编排的。比如“列传第七”中的司马,就是司马懿的兄弟们,以及这些兄弟们的后代;“列传第八”中的司马,则是司马懿的儿子们和司马昭的儿子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同理往下推,司马炎的儿子们,在“列传第三十四”里。


这样看下来,惠帝依然是最苦命的:他只有一个儿子司马遹,都没法跟别人往一块凑。没办法,《晋书》只能单独给他开一篇,让他住在“列传第二十三”号房间里。


而最闹腾的八王,则被攒在“列传二十九”里,过上了如大学生宿舍一般热闹的集体生活。


至此,我们关于“八王之乱”,终于算是说完了。


终。


本文作者“在下流年君”,经授权转自公号喻以流年(ID:yyln2016)

-----全文到此为止。如果喜欢,请点下“在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文章汇总|毛选精读|极简史|朝鲜战争|中越战争|谈方法|人生大事|苏德战争|毛主席的启迪|概率权|谈借钱|混在县城|邓公遗产|中华文明|改革家朱镕基|狡猾的谎言|反围剿|熵增|长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