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吃黄连的较量
——苏联航空兵参加朝鲜战争揭秘之六
陈 辉
(停靠在南朝鲜野战机场上的美军战机)
苏联尽管出动空军参加了朝鲜战争,但苏联还是尽量避免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公开冲突。因此,苏军规定了许多特殊的战规。
为防止暴露苏联军人身份和装备真相,苏军参战人员一律身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军服,佩戴志愿军的徽章、符号,胸前佩戴斯大林和毛泽东侧身头像的徽章。出境时对苏联物品进行了清除,甚至连士兵喜爱的苏联制造的手风琴也进行了收缴。作战飞机和地勤车辆全部改涂了志愿军空军标志。苏联飞行人员的个人档案都做了修改,每个人都要宣誓绝不泄露到过朝鲜战场的秘密。苏联飞行员不准与中国人一起照相,不准互送私人照片。
参战的苏军飞行员每人发了一张卡片,上面印有俄语读音的汉语和朝鲜语的飞行专用语,要求飞行员作战时不能用俄语通话。参加朝鲜战争的苏联空军,除俄国面孔无法改变外,其它与志愿军毫无两样。
苏联担心飞行员被对方击落成为俘虏后暴露身份,因此对空战做了一系列的禁令:不准在海面飞行,不准进入距离战线100公里以外的地区,不准在美军控制地区飞行,不准攻击美国海军舰艇,不准追击被击伤和油料即将耗尽的敌机,苏联空军飞行的最南端被限制在平壤——元山一线的北纬39度线附近。
苏联空军的作战任务也做了特殊规定:只配合中朝地面部队进行中小规模的空战,主要是在朝鲜北部空域巡逻,截击美机,阻止其对后方桥梁、机场的破坏,保障从中国到朝鲜的运输线的畅通。为避免与美军大规模空战,苏军每次出动飞机要控制在30架左右,在战术上也多以截击、伏击为主。
(苏军尼古拉·V·苏佳金大尉,击落美军战机22 架,并共同击落2 架,是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头号“王牌飞行员”)
最初的空战中,这些战规和禁令严重妨碍了苏军飞行员战斗力的发挥,在战场上吃了不少亏。苏军飞行员佩利亚抱怨说:“从心理学上来说,在激烈的战斗中既要考虑这样那样的禁令,还要使用一种你不熟悉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一、两个星期后,苏军飞行员不再理睬这些禁令,他们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了自己认为需要的做法,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后来,莫斯科只好默认了飞行员的做法。
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真得瞒过了美国嘛?没有。
尽管苏军采取各种措施保密,但美军很快就从各方面汇集来的情报中获悉苏军参战的事实。
美军飞行员在空战的无线电里经常听到俄语对话,有时候透过对方的机窗和降落伞下看到了俄国人的面孔。后来成为美国宇航员的约翰.格兰说:“我清楚地知道在同俄国人作战,而当局不仅知道米格飞机里有苏联人而且知道苏联飞行员所受到的种种限制。”
苏军飞行员克拉马连科回忆说:“我们穿着中国军服,努力讲朝鲜话,但仍无意中漏出了俄国话。美国人录下了我们的对话,这些并未在交战中给苏联飞行员带来麻烦。”
美国人对苏联参战为什么装聋作哑呢?哑巴吃黄莲,必然有缘故。
原来美国与斯大林有着同样的想法,不愿意由此引起战争升级,与苏联直接对抗,引发世界大战。
当时,在华盛顿有一股强烈要求对苏联宣战的情绪,如果让这些人知道,有千余名美军飞行员是被苏联人打下来的,那么这股情绪很可能使美国政府无法控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高级助手尼茨曾说:“如果我们公布事实的话,公众就会指望我们对此采取行动,而我们在这场战争中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与苏联的冲突扩大到更为严重的地步。”
事实上,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它当时在欧洲仅有150架作战飞机,空中力量不足一个师的兵力,要想与苏联全面对抗,至少要准备两、三年时间。因此,只好哑巴吃黄莲了。
苏联战后恢复,不愿意战争扩大;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不愿意战争升级。共同的担忧,使美苏都主动做到心照不宣。于是,这场仅次于“二战”的大空战隐瞒了将近半个世纪。
直到90年代,美、俄才谈论起当年彼此心照不宣的空战。1988年,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高级智囊人物赫伯特首次透露了这一秘密。
(苏联飞行员在总结交流空战经验)
1992年6月,俄国也开始公开谈论这一敏感话题。俄国总统叶利钦在给美国参议院战俘和失踪人员调查委员会的信件中称:“我们认为,有1309架美国飞机在北朝鲜上空被苏联空军击落的,有262名美国飞行员得救。”
2000年2月,中国一级战斗英雄、前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在《我的战斗生涯》一书中写道:“战争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还相当年轻、弱小,空战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后来的大机群作战,仍由苏联空军唱主角,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同其完成作战任务......没有苏联空军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空军就不会发展得那么快,志愿军空军也很难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
美、俄、中、朝四国用不同的方式,由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默认了上一世纪五十年代那场空战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