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空战就是空投战
点击上方“晨晖军事”可阅全部文章
战火中的轰炸航空兵
我军历史上三次空投战纪实(一)
作者 | 陈辉
写在前面
轰炸航空兵是以轰炸机为主要装备,以轰炸为主要作战手段的航空兵,它可用炸弹、空地导弹、空舰导弹、原子弹、氢弹等武器对远程敌方地面、海上目标进行攻击,它是航空兵家族中突击能力最强的一个兵种。
我军空军、海军航空兵都编有轰炸航空兵,最大建制为轰炸航空兵师,下辖团、大队和中队。
翻开我军轰炸航空兵的历史,辽东半岛演习、“802”演习、东南沿海演习,我军建国后几乎所有的大型军事演习都有轰炸航空兵的雄姿,但在实战中我军轰炸航空兵仅进行过三次空投战。
第一次轰炸发生在红军时期:我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第一次空战就是空投战
历史上的“列宁号”飞机
严格意义讲,红军时期我军没有独立的航空兵军种,但惟一一架缴获国民党的侦察轰炸机,却奇迹般地开创了我军轰炸机的空投战史。
1930年2月的一天中午,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罗山县上空突然响起了飞机的轰鸣声,一架国民党飞机摇摇晃晃地落在河滩上。罗山县第10乡赤卫队大队长陈国清带领赤卫队员冲向飞机降落地点,缴获了这架飞机,俘获了飞行员。
原来,这架飞机是美制柯塞式轻型侦察轰炸机,驾驶员名叫龙文光,在执行空中通信任务时,因大雾迷失方向,汽油耗尽,被迫降落到红军根据地。
“列宁号”飞行员龙文光
这是我军得到的第一架飞机,中央鄂豫皖边特委和特区工农民主政府指示驻在罗山的红军,要保证驾驶员的安全,保护好飞机,并设法把飞机运回到根据地中心地区隐藏起来。几天后,当地红军和赤卫队员拆下机翼,小心翼翼地把飞机运到宣化店以东卡房附近隐藏起来。龙文光经过我军做工作,同意留下来为红军服务。
1931年春,在莫斯科航空学校学习的钱钧被分配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鄂豫皖特委和军委决定成立特区工农民主政府航空局,任命龙文光为局长、钱钧为政治委员,并把缴获的飞机命名为“列宁号”。
据我军航空兵元老郭述申回忆:“1931年4月,在钱钧、龙文光和红军里几个懂得机械的同志共同努力下,飞机在平坦的河滩上又重新组装起来,涂上了灰色油漆,机身上‘列宁’两个红色大字和机翼上两颗红星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就这样在战火纷飞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诞生了。”
“列宁号”首次出航是到固始、潢川一带进行空中侦察,从红军自己修建的新集机场起飞,当时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去英山执行任务,也搭乘了这架飞机。“列宁号”飞到固始县城上空,敌人以为是自己的飞机,都伫立在街头观望,当发现红五星机徽和飞机撒下的传单时,吓得四处逃命。
“列宁号”继续前往潢川、光山侦察和投撒传单,国民党士兵发现是红军的飞机,都龟缩在掩体里不敢露头。完成侦察任务后,“列宁号”安全返航新集机场。
后来,“列宁号”又从新集机场远征武汉进行侦察和示威,飞抵京汉铁路南段和武汉郊区上空,投撒了大量传单,威慑了敌人。国民党《扫荡报》专门刊登消息:“共军飞机近日曾连续骚扰潢川、汉口等地,我方幸无死伤。现有关军方,已通知各地严加防范。”
航空博物馆复制的“列宁号”飞机
经过多次试飞侦察,我军第一次空投战终于来临了。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决定攻打黄安县城。当时守敌有国民党第69师赵冠英部1万多人,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固守待援。我军围困黄安一个多月,打退敌人多次增援,但县城久攻不下。红四方面军决定用“列宁号”轰炸机配合攻打黄安县城。
当时没有炸弹,就临时用迫击炮弹取代。轰炸黄安县城的前一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等领导与飞行员一起到黄安城南高地上观察敌军阵地,确定轰炸方案。
12月22日上午9时,“列宁号”飞往黄安县城,城内守敌以为自己的飞机前来增援,一片欢呼,毫无戒备,当“列宁号”猛然俯冲,将迫击炮弹投下,敌人才如梦初醒,硝烟、砖瓦腾空而起,敌兵血肉横飞,“列宁号”空袭成功,我军步兵挥舞红旗祝贺“列宁号”首战告捷。
黄安战役历时43天,11月10日发动,12月22日“列宁号”空投炸弹,23日攻克黄安县城。
黄安守敌遭红军轰炸后,军心动摇,加之援军无望,赵冠英率部乘着傍晚弃城南逃,红军紧追不舍,在长轩岭全歼了逃敌,活捉了赵冠英。“列宁号”轰炸机配合红四方面军步兵首战大捷的战绩载入了我军史册。
1932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转移时,将“列宁号”轰炸机拆卸后,埋藏在大别山偏僻的山沟里,国民党军千方百计寻找没有得逞。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9月,原红四方面军领导王树声率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来到大别山时,群众才将“列宁号”从山沟里挖出来,献给国家,成为了见证我军首次空投战的革命文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众智互通
往期回顾
连载一丨李湘、蔡正国、吴国璋、饶惠谭四颗未来的军职将星,陨落在朝鲜战场
连载二 | 罗春生、李雪瑞 、王 珩、张庆和四名作战师师长,壮烈献身在朝鲜战场
连载三 | 蔡启荣、胡乾秀、薛剑强、汤景仲、邱世清、 吴书、宋文海、罗永祥八位副师职指挥员,为国牺牲在朝鲜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