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对毛泽东是个艰难的选择,对斯大林也是个难题。
点击上方“
晨晖军事
”
可阅全部文章
抗美援朝战争全景回眸(三)
作者:陈辉抗美援朝战争对毛泽东是个艰难的选择,对斯大林也是个难题;这是一场强与弱不对等的战争,是一场17国军队与3国军队的战争;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
10月1日,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金日成给毛泽东发来了加急求援电报,内容大意是:自9月中旬,美军在仁川登陆以来,敌人利用约千架的各种飞机,不分昼夜地轰炸我们前方与后方,我们兵力和物资方面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敌人登陆部队与南线部队已连接在一起,切断了我们的南北部队,如果敌人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及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面对金日成的求援信,面对朝鲜面临的灭国之灾,中国怎么办?是出兵迎战还是静坐观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经济力量的差距。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经济力量居世界首位,中美两国的经济实力天壤之别。当时,美国的钢产量是8772万吨,而中国只有61万吨;1950年美国工农业生产总值1507亿美元,而中国只有100亿美元(574亿人民币)。美国还拥有原子弹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最强的军工生产能力。——武器装备的差距。美军1个步兵师的装备:坦克149辆;装甲汽车35辆。高射炮64门。155口径榴弹炮18门。105口径榴弹炮54门。火箭简607门,无后坐力炮、化臼炮、迫击炮、六0炮共343门。总计各种火炮1086门、轻重机枪1008挺。可有航空兵50余架飞机的支援。火焰喷射器、自动步枪、卡宾枪等短兵器,比人还多,装在中、小型吉普车上,随时补给。这是达到当时现代化高峰的部队。
志愿军1个步兵师的装备:马拉山炮12门,轻迫击炮、92步兵炮、六0炮,共计40余门。坦克是零、飞机是零。汽车只有几辆,轻、重机枪150挺。全师短兵器绝大部分是三八式步枪,冲锋枪、卡宾枪只有一些干部才有,就连手榴弹也仅有1000枚。毛泽东称之为“叫化和龙王比宝!”
——解放台湾迫在眉睫。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了海南岛,正在筹划解放台湾,而抗美援朝必然使解放台湾搁浅。——中国百废待兴。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受到世界无数列强的侵略、敲诈,百孔千疮,一穷二白。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日本强迫中国赔款白银二亿两,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此外,还威逼中国将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辛丑条约》,等于中华民族的卖身契,八国列强威逼中国赔偿10亿两白银,当时清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不到9千万两,10亿两白银的赔款等于39年中每个中国人要承担双倍的税捐,等于中国四亿男女老幼被卖给列强当长工,老子死了儿子续,代代扛活,白白劳动39年。特别是抗日战争,中国财产损失600余亿美元,战争消耗4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死亡人数1800万。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亟待恢复,国内100万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土匪尚未肃清,新政权有待巩固,刚刚诞生的新中国要同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较量,风险太大,胜负难卜。这的确是毛泽东一生中最为艰难的一次抉择。10月2日下午,毛泽东在紧张严肃的气氛中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金日成的来电和我国驻朝鲜大使馆发来的急电以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面临的严重局势,中央常委们彻夜讨论,一直到天亮才休会。在这次会议上,多数人不赞成出兵,书记处未能作出出兵的决定。
10月4日下午,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继续讨论是否出兵朝鲜问题。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董必武、彭真、陈云、张闻天、高岗,列席会议的有罗荣桓、林彪、邓小平、饶漱石、薄一波、聂荣臻、邓子恢、李富春、胡乔木等,彭德怀是在会议中间赶到的。讨论中,仍讲出了许多不出兵的理由。
毛泽东听完与会者的讨论后说:“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10月5日上午10时左右,彭德怀与邓小平一起来到中南海毛泽东的办公处。因为在昨天下午的政治局会议上,彭德怀是在会议开了两小时后才赶到会场,还不了解会议进行的全部情况,对这事关国家命运的大事,他没有轻易表态。毛泽东想听听他的意见,看看他的态度,所以特派邓小平接他来中南海个别交换意见。
彭德怀坦率地说:“主席,昨天晚上我几乎没有睡觉,我把你讲的四句话,反复思考了几十遍,我体会到这是一个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问题。如果我们只强调困难的一面,不同美军正向鸭绿江进犯的危急后果联系起来考虑,不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难保,就连我国东北边防也直接受到威胁。出兵有利还是不利?经过反复考虑后,我拥护毛主席出兵援朝的英明决策。”
毛泽东听着彭德怀的话兴奋地说:“好哇!还是你彭老总有战略远见,看来你是百分之百地支持我的意见啰!”毛泽东对彭德怀的表态十分欣慰。
10月5日下午,中央政治局继续在颐年堂开会,对是否出兵援朝问题再次进行讨论。在发言中,仍有两种观点。但彭德怀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就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就是了。如让美军摆在鸭绿江边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略,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如等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将来的问题更复杂,所以迟打不如早打,这样对国内外的反动气焰和亲美派也是个沉重打击。
这次会上,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一致同意由彭德怀挂帅率军援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此,彭德怀没强调任何困难,立即站起来表示:“我还是那句老话,服从中央的决定。”
10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以特急电报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辖十三兵团及所属之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一师、二师、八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待令出动;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一天,毛泽东还亲自起草了发给我国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倪志亮转金日成同志的特急电报,电文如下:(一)根据目前形势我们决定派遣志愿军到朝鲜境内帮助你们反对侵略者;(二)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方勤务工作及其他在满洲境内有关援助朝鲜的工作,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负责;(四)请你即派朴一禹同志到沈阳与彭德怀、高岗二同志会商与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作战有关的诸项问题。
10月8日,毛泽东派周恩来秘密访问苏联。因为事情紧急而机密,周恩来只带了翻译师哲和他的机要秘书康一民。
出兵、出武器支援朝鲜并支持中国抗美援朝,对斯大林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军民2680万人死亡,其中参战兵力2200万人,减员人数1200万人,减员率52.2%;苏联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国家已经百孔千疮。在61个参战国中死亡人数居第一;经济损失居第三,第一是美国,第二是德国。此外,“二战”中苏联与美国、英国、法国是同盟国,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斯大林不愿意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对抗,更不愿意由此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10月10日,毛泽东收到了周恩来发自莫斯科的急电:斯大林答复苏联空军目前尚未准备好,暂时无法支援中国志愿军作战,请中央对出兵问题再作考虑。
关于出兵援朝问题,本来中苏双方早已商定:地面兵力由中国负责;空中掩护支援由苏联负责。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50年10月1日凌晨2时50分,斯大林收到了金日成的求援信。10分钟后,斯大林口授了给中国的电报:“朝鲜同志的情况变得令人绝望。”“根据眼下的形势,你们如果认为能用部队给朝鲜人以帮助,那么至少应该将五、六个师迅速推进至三八线,以便朝鲜同志在你们的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织后备力量。”
金日成在给斯大林求援信的当天,也给毛泽东发来了加急求援电报。
唇亡齿寒。收到斯大林和金日成电报后,党中央和毛泽东态度明确,这件事要管;不管,美国侵略者将更猖獗,无论对朝鲜,对中国,对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但中国政府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苏联支援中国军队装备问题;二是由苏联空军为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
斯大林很快答应了中国政府的要求。除提供武器装备外,斯大林答应提供16个苏联志愿军空军团担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空中掩护。因此,当中共中央决定出兵援朝后,毛泽东于当日深夜将决定电告斯大林,以使苏联空军作出准备。
但是当8日晚周恩来飞抵莫斯科后,被告知斯大林正在苏联南方黑海之滨克里米亚附近的阿布哈季亚别墅休假,9日上午周恩来在苏联元帅布尔加宁的陪同下赶到阿布哈季亚,当晚7时与斯大林开始会谈,主要协商在中国志愿军入朝时,苏联能出动多少战斗机和轰炸飞机支援中国援朝志愿军,并由谁担任指挥,以及中国地面部队更换苏联武器装备等问题。
斯大林在与周恩来的谈判中,明确表示,苏联可以先给中国20个师的武器装备并尽快运到满洲里,但是苏联空军目前尚未准备好,暂时无法出动。其实,空军和陆军不同,飞机调动转场不过三两天就可准备完毕,而当时还有10天准备时间,完全可以作好一切准备工作,斯大林的态度,不过是犹豫推诿之意。
周恩来在反复交涉无效的情况下,代表中国政府答复斯大林:“没有苏联空军的配合作战,我们暂不出兵。”
面对周恩来的答复,斯大林有点左右为难,协商陷入了僵局。
中苏这次高级会谈直到次日凌晨5时才结束,中方代表周恩来对这一突然变化大吃一惊,立即感到事关全局,于是他在苏外长莫洛托夫陪同下,赶紧于10月10日飞回莫斯科,在中国大使馆将苏联空军暂时不能出动的情况迅速电告毛泽东。
毛泽东10月10日下午收到周恩来的电报后,未曾料到的突然情况立即使他陷入焦虑之中,是马上出兵还是暂缓出兵呢?当夜他又突然收到彭德怀自安东发来的准备11日晨入朝与金日成会谈的电报,这两份电报使毛泽东有些举棋不定,他决定立即给彭德怀发电,通知彭明天先不要入朝而是和高岗一起迅速回京开会。
聂荣臻于11日晨1时左右赶到总参谋部作战室给彭德怀打电话:“你来电已收到,原定方案有变化!有变化!主席请你和高岗明天迅速回京,中央有要事讨论。”
10月11日下午,彭德怀奉命带了指挥所负责人成普由安东乘火车于深夜抵沈阳。12日,彭德怀等在沈阳召集东北局和东北军区的领导紧急开会,针对他在安东调查到的部队存在的困难,特别是后勤供应问题研究了一些紧急措施和解决办法。当晚8时,彭、高又接到毛泽东急电:“(1)10月9日命令暂不实行,13兵团各部仍就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2)请高岗、德怀二同志,明日来京一谈。”
此时,朝鲜局势更加恶化:10月9日麦克阿瑟以威逼口吻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发出最后通牒:“最后一次要求你和你指挥下的部队,立即放下武器并停止作战。”10月10日下午4时,印度驻中国大使潘尼迦又到我国外交部转交了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致我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的电报,称:“如果北朝鲜不愿放下武器,那么‘联合国军’统帅将无他途可循。”
面对敌人大军压境威胁恫吓的情况,金日成首相于10月10日紧急召见我国驻朝鲜临时代办柴军武同志,明确表示:“我们决不会放下武器,决不会投降,我们要抵抗到底。”11日,金日成亲自以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向朝鲜全国发表广播说:“今天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用鲜血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13日早饭后,高岗、彭德怀即乘专机由沈阳飞回北京。当日下午,毛泽东再次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了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经彻夜讨论后,政治局同志一致认为,即使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也必须立即出兵援朝。会议号召要自力更生,发扬我军历史上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丰富经验,克服各种困难,即刻入朝迎击冒犯之敌。
聂荣臻元帅后来在回忆毛泽东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对是否出兵援朝作战时写道:“对于打不打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也是左思右想,想了很久。毛泽东同志对这件事确实是思之再三,煞费心血的,最后才下了决心。”
就在13日政治局会议结束后的当晚,毛泽东给仍在莫斯科的周恩来发了十万火急的电报:与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周恩来在莫斯科收到了毛泽东的电报,紧急会见斯大林,坚定地说:“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刚刚拍来电报,我们已经再次作出决定,立即出兵朝鲜!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中国都要参战。”当苏联翻译把周恩来的话翻译给斯大林后,他半晌沉默不语,后来自言自语地说:“还是中国同志好,还是中国同志好……。”斯大林当时被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从10月1日晚金日成要求中国出兵,到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过鸭绿江一共18天。在这18天的决策过程中,对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来说,却似乎走过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路程。
20年后的1970年10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会见金日成时,共同回忆了这段曲折的历史过程。毛泽东说:“事情总是这么弯弯曲曲的。在那个时候,因为中国动动摇摇,斯大林也就泄了气了,说:算了吧!后头不是总理去了吗?是带了不出兵的意见去的吧?”周恩来说:“两种意见,要他选择。我们出兵就要他的空军支持我们。”毛泽东说:“我们只要他们空军帮忙,但他们不干。”周恩来说:“开始的时候,莫洛托夫赞成了,以后斯大林又给他打电话说,不能用空军支援,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毛泽东说:“最后才决定了,国内去了电报,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我们去。我看也还是要感谢苏联,它总帮助了我们军火和弹药嘛,算半价。还有汽车队呀。”
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侵朝部队最多时达到93.26万人,受“联合国军”指挥的南朝鲜部队59万多人,共计152万多人,其中美国出兵居第一位,兵力达30多万人;英国居第二位,兵力达14000多人;加拿大居第三位,兵力达6100多人;土耳其居第四位,兵力达5400多人;其余出兵数量的排列顺序是澳大利亚、菲律宾、新西兰、泰国、埃塞俄比亚、法国、希腊、哥伦比亚、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南非。
应战17国军队的是以中国为首的朝鲜、苏联三国军队。中国军队。1950年10月25日 ,中共中央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构,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邓华、洪学智、韩先楚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投入27个野战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组建志愿军工兵指挥所,先后入朝担负各种工程保障任务的工兵部队有第14、第16、第15、第17、第10、第22、第18、第21、第7、第1、第4、第6、第9、第12团及第3团之第3营和第26团之第3营,共14个团另两个营。
组建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先后有坦克第1师第1、2团,坦克第2师第3团及坦克第26师第53团、坦克第4、5、6团,坦克独立第2、6团入朝参战,到1953年之前,在朝鲜前线的志愿军坦克部队保持着4个团以上的兵力,每个团有坦克40辆,共有坦克近200辆。
组建志愿军铁道兵兵团,有9个铁道师、2个铁道团入朝参战;组建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我军先后投入10个航空师、2个轰炸师,入朝作战,击落击伤的425架敌机。此外,志愿军公安第18师、1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上投入兵力共计135万余人。
朝鲜军队。朝鲜人民军在金日成的抗日游击队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但主要由中国和苏联的朝鲜族人回国组成。最早的人民军第一师组建于1947年3月。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前为止,朝鲜人民军共有10个步兵师又两个独立团,一个装甲旅又一个独立装甲团和一些其他技术兵部队。
苏联军队。斯大林对中国顶着巨大压力出兵朝鲜并非无动于衷。苏联政府终于也顶着美国可能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于1950年11月初,也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25日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后的第7天,派空军歼击航空兵师和防空军高炮部队参加了朝鲜战争。到朝鲜战争结束时,苏军先后有12个歼击航空兵师、4个高炮团、2个独立歼击航空兵团、2个探照灯团,共计7.2万名官兵参加了朝鲜轮战,其中飞行员1500多名。最高年份1952年苏军的参战人员达2.6万人。
另外,还有8个航空兵师参加了对中朝空军飞行人员的培训。据战后苏联统计,朝鲜战争期间,苏军有12个航空兵师的72000人参战,总共作战出动63000多架次,进行了1400次空战,共有20820名飞行员参加过战斗飞行,共击落“联合国军”飞机约1300架。此外,苏联防空军高炮部队击落敌机212架。而苏军损失飞机345架,200多名飞行员在战斗中阵亡。
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国际性战争,到战争结束时,双方在战场上的兵力已达300多万人,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联合国军”的轰炸密度,战场上的兵力密度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综上所述,朝鲜战争是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统一祖国,入侵朝鲜的战争;是美国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轰炸中国边境城市,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由金日成代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的一场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往期回顾
晨晖军事(chenhuimilitary)出品
主编:祝华
审稿:陈辉
编辑:微澜
美编:小竹子
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晖军事
纯军事纪实原创文章公众号
国内仅此一家欢迎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