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人民空军献身蓝天的6名女飞行员
点击上方“
晨晖军事
”
可阅全部文章
——蓝天上陨落的巾帼飞鹰
陈辉编写按:今年11月11日,是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为人民空军纪念,还要纪念那些为人民空军成长壮大英勇献身的空军英烈。陆军、海军、空军三大军种在战争年代都是勇敢者的军种,冲锋陷阵的军种,但相对而言,和平时期空军的风险更大,牺牲更多,北京航空博物馆的“英烈墙”就是空军奉献生命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发表空军女英烈的怀念文章,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空军为人民军队的辉煌所奉献的热血和生命。
巾帼飞鹰
巾帼飞鹰
///
古有木兰去从军,
今有烈女壮中华。
代代巾帼不畏死,
长空满眼英雄花。
航空兵,勇敢者的兵种;飞行员,不畏死的职业;蓝天娘子军,万众敬佩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空军从1951年到2017年,累计招收女飞行员11批651名,最终300多人毕业,80多人在蓝天飞翔。
前7批女飞行员主要从事运输机,直升机的驾驶、领航、机上通讯等工作;2005年招收的第8批是首次培养女战斗机飞行员,16人从航校毕业,其中4人飞三代战斗机,全部在“八一飞行表演队”;2011年招收第9批女飞行员33人,毕业后有10人进入歼轰机部队,驾驶“飞豹”型歼轰机;2013年招收第10批女飞行员40名,已经毕业;2017年招收的第11批女飞行员35名,还在航校学习。此外,女飞行员中还诞生了刘洋、王亚平两名女航天员,已经成功飞入太空。
飞行员是高度风险的职业,蓝天上的分分秒秒都在与死神打交道,新中国培养的651名女飞行员中有6名飞行员和领航员献身蓝天,中国航空博物馆的英烈墙上镶刻着她们的英名:第一批女飞行员陈志英;第二批女飞行员潘隽如;第三批女飞行员徐保安;第四批女飞行员马杰;第四批女飞行员王春;第八批女飞行员余旭。
陈志英:我军第一个女飞行指挥员
中国人民空军第一位牺牲的女飞行员是谁?陈志英,她是牺牲的女飞行员资历最老的,我军第一批女飞行员;她是牺牲的女飞行员职务最高的,飞行团副参谋长;她是第一批参加受阅的女飞行员,首次女飞机员编队飞过天安门。她还是共和国第一个女飞行指挥员,第一个飞特技的女飞行员,第一批飞直升机的女飞行员。多次立功受奖,出席过全囯、全军和空军的英模大会,是女飞行员的领军人物,有“大旗”之称。
飞行是以男性为主角的舞台,女性从事飞行要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困难,面临着比男性更大的风险。1951年4月,空军从中南军区、武汉中南预科总队、华北军区预科总队、华东军政大学挑选出来的55名女战士奔赴牡丹江第7航空学校学习飞行,陈志英就在其中。毛泽东曾勉励陈志英等共和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不要培养成演员,要训练成人民的飞行员!”
正是凭着“女性不比男性差”的信念,陈志英和姐妹们成功毕业,参加了朱德总司令亲自在西郊机场主持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首飞盛典。
11点45分,3颗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和陈志英等6名女航空员迅速进入机舱,6架里-2飞机同时起动。我作为带队长机,第一个驾驶飞机滑进跑道对准起飞中线,陈志英后面各架飞机也依次起飞了。6架飞机编队在空中盘旋3圈后,即组成梯队按规定的飞行速度、高度,从通县由东向西飞过天安门上空,成千上万人群向我们欢呼。后来,部队首长告诉我们,毛泽东主席也走出中南海办公室观看女航空员的飞行。毛主席满意地说:“我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就在我们头上飞过!”1952年3月24日下午3点整,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我和陈志英几个姐妹,毛主席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过来,微笑着向大家招手,我们立正向毛主席敬礼。
1959年10月,陈志英的儿子在上海降生,取名柯卫东,小名小飞,休完产假,交给二嫂抚养,毅然回到部队继续飞行。两年后,二嫂因车祸去世,小飞又由奶奶接到兰溪抚养,小飞6岁时才回到陈志英身边。1967年陈志英第二个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儿,取名柯卫红,小名小红。陈志英牺牲时,小飞8岁,小红才10个月大。陈志英作为一个母亲,放弃了此生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那份缺憾成了她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从1951年12月,陈志英飞上蓝天,到1968年7月25日花陨长空,她的飞行轨迹历时16年有余,先后担任过中队长、第一位空中飞行女指挥以及空军34师某团副参谋长,参与多次抢险救援行动,用生命谱写了一个飞行员的使命担当。1951年12月,人民空军第一批14名女飞行学员仅用7个月,平均每人飞行77小时44分,全部飞上了蓝天,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陈志英分配到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师工作。
1952年,朱德等观看第一批女飞行员飞行表演
1952年3月8日,陈志英等女飞行员们为首都人民做了第一次飞行汇报表演后,空军党委决定将55名女飞行人员、地勤人员全部留在北京,归空军某独立运输团建制,单独编为第2大队6中队,陈志英为中队长。1954年韩流入侵内蒙古,草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锡林郭勒牧场牲畜大批死亡。上级决定派飞机空投粮食和饲料支援牧民,抢救牲畜,陈志英负责此次任务。飞机越过长城飞向内蒙古,刚进入草原,天气突然变坏,恶劣气流给飞行带来困难。陈志英沉着操纵着飞机,毫不退缩,仔细搜索着地面目标。领航员首先发现蒙古包,陈志英按领航员指引的航向飞去。牧民们欢呼雀跃,一包包的粮食和饲料,空投到牧民手中。陈志英和机组圆满完成了任务。1963年8月,空军运输团扩编为空军航空兵某运输师,陈志英被任命为驻沙河某团副参谋长。为了给女飞行员开拓更广阔的飞行领域,她和女飞行员潘隽如、韩淑琴一道首批改装直升机,并率队驾驶直升机执行飞行任务。
1968年7月25日,陈志英作为飞行表演的指挥员陪同访华的几内亚元首到杨村观看飞行表演。乘坐的直升机,因故障不幸坠毁,陈志英等10余人全部牺牲。陈志英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评定为革命烈士,其骨灰安葬在八宝山烈士公墓。
1958年11月20日,经组织批准,副营职大尉军衔的陈志英与副连职上尉军衔的柯庭煜结婚。几十年后,柯庭煜唯一的心愿:“希望领导和后人不要忘记陈志英,不要忘记她的革命精神。”陈志英牺牲50年了,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为共和国航空事业第一个献身的女飞行员,她的英名永存在人民空军的史册上。
潘隽如,第二批女飞行员中的佼佼者,人民空军第一个直升机机长
潘隽如(中)与战友在交谈参加全运会飞行的体会
潘隽如,1937年4月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56年6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人民空军要培养第二批140名女飞行员,进徐州空军第五预校学习,潘隽如就在其中。1957年2月,潘隽如转入长春空军第二航校学习飞行,1958年12月毕业时,这批女飞行学员除20多位被淘汰外,116名毕业,进入航校。经过航校理论学习阶段的筛选和淘汰,最后进入外场训练时只有44人,学习飞行的有21人,潘隽如有幸在她们之中。毕业后1958年,潘隽如被借调到解放军体育代表团学滑翔机,她与柴寿儒、沈美珍、李秀云、朱加珍组成的空军滑翔队,代表解放军参加1959年全国第一届运动会,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贺龙元帅的接见。比赛后,她被分到北京西郊机场中国专机师---空军航空兵第34师专机团任机长。
师部驻地北京西郊机场。它的前身是空军独立第3团。 为了充实航空运输力量,以适应繁重的空运任务的需要,中央军委1952年5月2日电报指示,以华北军区空军所属空运大队、空军北京西郊机场和空13师的女航空人员,合编为空军独立第3团,1952年4月16日组建完毕,隶属华北军区空军建制。自1953年2月起,空军独立第3团直属空军领导。总参1963年8月28日,空军独立第3团扩编为空军第34师,于1963年10月1日整编完毕。
潘隽如毕业不久就荣幸地进入了为中央首长服务的专机部队,从1959年下半年开始,第二批女飞行员在老机长的带领下参加执行各种飞行任务,提高飞行技能。一次,潘隽如飞夜间复杂气象时,因为飞机打滑差点被飞机碾成肉泥,但她沉着应战,转危为安。由于潘隽如飞得好,接受能力强,完成任务出色,在第二批女飞行员中第一个被提为中队长。
上二排右二为陈志英,前二排右一为潘隽如。
在杨村西北6.5公里,3584号直升机在下降高度至300米准备着陆时,操纵瞬间失灵,尾浆一部件断裂。由于高度太低,来不及处置,直升机当即坠毁。潘隽如当时是唯一的幸存者,她被摔出驾驶舱,当抢救人员赶到现场时,她指着燃烧的直升机吃力地说:“先别管我,机上还有人。”但因失血过多,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停止了呼吸,时年31岁。她一年前刚结婚,还没有要孩子。后2架载有外宾的直升机安全着陆。
机上其他9人全部遇难。陈志英、潘隽如两人是共和囯女飞行员中第一批空难中的牺牲者,在同一架直升机中不幸遇难,也是唯一一次我军同时牺牲两名女飞行员,陈志英第一批女飞行员,潘隽如第二批女飞行员。潘隽如牺牲后,与陈志英一同被评定为革命烈士。如今,她俩的名字一前一后,镶刻在中国航空博物馆的英烈墙中间位置。
徐保安我军培养的第一个女领航员。
“第三位牺牲的领航员徐保安和我是同批的飞行员。”飞行员出身的女少将刘晓连回忆说。
徐保安简历是这样记载的:1946年4月出生,辽宁沈阳人,汉族。1965年8月入伍,196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到空34师,北京沙河机场当机械兵。1965年8月被选为空军第三批女飞行员,入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学习。1966年6月入第一航校学习,1967年1月毕业于该校第18期领航专业,任空13师39团领航员,所飞机型:运-5、伊尔-14。
徐保安从事的飞机领航员职业是驾驶员的“指南针”,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方向,以免飞机“迷路”。少了飞机领航员的导航,驾驶员就如同盲人一样失去了对方向的辨别。领航员特别需要工作细心负责,并且需要很强的判断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领航员要具备航空经历,要符合领航员知识、经历和技能的相关要求,具有丰富的航空知识背景;气象学知识,熟悉领航的基本原理,包括飞行计划和巡航控制;熟知导航设施的种类和一般使用程序,以及气象系统缩略语、符号和专业术语;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还需要持有领航学员合格证。军用飞机主要在轰炸机上才配有领航员,除领航外,同时负责投弹瞄准。徐保安是我军培养的第一个女领航员。
徐保安所在的空军航空兵第13师,是人民空军最早组建的运输航空兵师,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部队,肩负着空运、空投和保障空降作战的主要任务。
空13师的前身为1950年4月,在四川新津机场组建的西南军区司令部航空处空运队,编有2架C-46、1架C-47以及接收原国民党空军的4架C-46和随后从北京空运队调来的3架C-46。空运队当时主要担负支援陆军第18军进藏的空运空投任务。
1951年3月1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组建空军第13师。4月24日,以空军高空运输团为基础,抽调长春第2航校高空运输训练大队空地勤人员和部分运输机,在四川新津正式组建空13师,下辖空37团(高空运输团),空39团(第2航校高空运输训练大队),新津和广汉机场,共有飞机48架,其中伊尔-12飞机36架、C-46飞机11架、C-47飞机1架。
徐保安到空13师39团任领航员时,先后飞过运-5运输机、苏联伊尔—14型运输机。运—5型是中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其原型为苏联40年代设计的安-2运输机,1957年12月定型并首飞,1958年成批生产,当年即生产了90架,共生产了728架。徐保安牺牲时执行任务的是伊尔-14运输机,这是苏联制造的多用途活塞式短程运输机。伊尔-14飞机,是在伊尔-12运输机基础上改进设计的,1950年7月15日首次试飞,1954年开始投入使用。伊尔-14为活塞式双螺旋桨型设计,时速为412公里,最大航程1785公里,可载乘员18—24人。中国空军1956年从前苏联进口了伊尔-14飞机49架,主要执行专机和运输任务。
据军史记载:1970年6月28日,空13师39团2大队中队长王虎臣驾驶伊尔—14型飞机从宜昌土门垭机场起飞,徐保安是这架飞机的领航员。飞机爬升阶段,因调整片被安装反了,导致飞机触地坠毁,坠毁于宜昌机场附近河滩上,徐宝安及机组5名成员全部遇难,牺牲时她才24岁。其他4人是:中队长王虎臣、飞行员赵庆福、通信长李勇、空勤机务副中队长杜荣太。1970年,空军在海、陆军挑选第四代女飞行员49名,马杰荣幸地被录取,在空军二航校进行初级训练。1972年7月,到哈尔滨空军一航校预科大队进行高级训练。1973年底,马杰参加了中央新闻记录片《飒爽英姿上蓝天》的拍摄工作,马杰矫健的姿态,犹如银燕在高空翱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6年4月部队整编后,她任北京航空兵运输团一大队飞行员。1976年夏,“文革”中的保定地区两派斗争还十分激烈,情况复杂。为了促进该地区的安定团结,中央直接向北京航空兵运输团下达了撒传单的任务,宣传“要安定团结,不要搞派性”等党的方针政策。飞行任务艰巨,要钻山沟。由于山间风流大、不稳定,随时都有撞山的危险。因而部队挑选了8位技术较好的同志,出动4架飞机,马杰和另外一名女飞行员也被选上了。她和战友共同努力,胜利完成了任务,受到北京军区领导的接见和表扬。
1977年秋,马杰代表大队参加团里的岗位练兵,她画的座舱图受到全团的一致好评。1978年五一节,她与同部队的飞行员华菊明结婚。次年,马杰生了一女孩。为了飞行事业,马杰不得不将生下来才30天的孩子断了奶,并送给家住常州农村的婆母带。
1980年3月14日,马杰在副驾驶位置上,与一名男飞行员驾驶运—飞机进行超低空课目训练。那天阳光灿烂,他们从北京通县飞机场西南方向,飞机飞过田野,掠过村庄,正在返航,准备着陆。由于返场时他们逆光飞行,突然,飞机机翼被视线死角处一座刚竖立的30多米高的高压电线铁架擦了一下,失去了平衡,剧烈震动的飞机向一座民房斜冲而去,一刹那,飞机又凌空而起,翻了一个跟头,坠毁在农田里,爆炸起火。
王春,为领导人驾机最多的直升机女机长
“巾帼不让须眉,你的飞行技术不简单!”胡耀邦总书记曾笑着夸奖她。
王春,为领导人驾机最多的直升机女机长,先后为胡耀邦总书记、杨尚昆主席、总参谋长杨得志、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尤太忠等领导驾机服务,她多次出色地完成军事运输和抢险救灾任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王春,1953年出生于山东青岛市,1969年3月入伍,1970年被选为空军第四批女飞行员,进空军哈尔滨第一航校学习飞行。1974年底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沙河机场直升机团飞行,历任飞行员、机长。
1974年12月,哈尔滨王岗机场,第四批女飞行员九期乙班毕业照。
1977年的初冬,24岁的王春在空军第一航校经历了两年严格的理论学习和飞行训练后,第一次放单飞,当时内蒙古锡林浩特遭特大暴雪袭击,大量牲畜饿死、冻死,数万牧民陷入绝地,急需空投粮草援助。王春的任务是送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尤太忠到灾区组织救援和慰问灾民。
受命后,王春驾驶直升机火速从首都飞抵灾区。她从机上往下一看,草原、河流、公路全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引导飞行的地标已无处寻找。长时间在白色的雪域上空飞行,很容易使飞行员产生“雪盲”,导致视网膜产生错觉,分不清天和地,随时可能发生机毁人亡的惨剧。
1985年,王春驾机护送胡耀邦赴西北视察,从乌鲁木齐起飞到西北地区数县。时而穿云拨雾,时而顶风飞行,时而与漫天黄沙较量,王春事凭借娴熟的飞行技术,一次次从容不迫地过关斩将,送胡总书记安全抵达目的地。完成任务返回乌鲁木齐后,胡耀邦专门设宴招待机组人员。王春代表全体机组人员向胡书记敬了一杯酒,胡耀邦对王春满意地点点头夸赞。
1996年4月23日,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一场草原森林大火,越过国境,窜入我国呼伦贝尔的红花尔基地区,直逼国宝“樟子松”林。青岛航空公司接到求援,王春义无反顾驾机直飞火场。
经过7个昼夜的连续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了,王春也由此赢得了“火海飞行女神”的美称。庆功会上,大家纷纷给王春敬酒,一位“老森林”端着酒杯来到王春的面前说:“18年前,杨得志将军来林区视察的时候,开飞机的也是一位女飞行员,她可真能喝啊!”王春笑了笑,对老人说:“那就是我啊!”
2004年9月16日下午,王春驾驶b7009号ec-135型直升机,执行杭州和宁波电视台合制的《天上人间看杭州》的航拍任务。在飞临浙江禾姚天下玉苑景区时,直升机坠入竹林之中,机上7人有3人受伤,4人不幸遇难,王春也在其中,时年50岁,飞行34年,4000多小时。
余旭飞翔在蓝天上的金孔雀
余旭,1986年11月12日,出生于四川崇州,空军上尉,二级飞行员,曾任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中队长。
2005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成为第八批女飞行学员,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也是中国第一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2007年12月2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人的旋律和音符。女军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的一笔,我期待在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中的每一页。”这是余旭生前写下的人生感悟。她的生命乐章虽然不长,却活得震撼人心。
2009年4月2日,空军第三飞行学院隆重举行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学员毕业典礼,余旭和另外15名女飞行学员被授予空军中尉军衔和军事学学士学位,同时获得空军三级飞行员等级证章和证书。毕业后任北京军区空军空某部飞行员。也是在毕业5天之后,受命参与组建教-8梯队,她担任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以娴熟的技术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的庄严检阅。
在“八一飞行表演队”中,余旭的代号是“金孔雀”,是全中国仅有的几名具备表演机飞行资格的女飞行员之一,先后飞过4种机型,两次荣立三等功。
8年的飞行生涯余旭似乎顺风顺水,但光环背后,是“金孔雀”长久地坚持和付出。特技飞行表演被世界公认为是“在刀尖上跳舞”,对女飞行员来说,主要对下肢力量以及耐力进行培训,但相比于男飞行员来说,难度是不降的。
训练时,偶尔会赶上生理周期,余旭和姐妹们通常吃止疼片忍着身体不适参加,飞特技因为动作幅度大、飞行时间长、精神高度紧张,她和其她姐妹还曾出现头疼的情况。但这些,余旭鲜少对外提及。“鲜花和掌声是需要实力的,而不是只是给你这么一个称号。”她曾在接受采访时留下这样一句话。
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12年,世界上共有16个国家的军队拥有女飞行员。其中,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国已培养出战斗机女飞行员。2005年,为追赶世界空军发展步伐,经中央军委批准,空军首次招收歼击机女飞行学员。
但即使在国际上,也罕有女飞行员参与高强度的特技飞行,中国航空专家王亚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女飞行员参与特技飞行,是走了一条其他国家还没有成功走过的道路,从训练方法到科学数据积累都没有国外的成熟经验可以参考。
选择了军装,就选择了与死亡共舞。余旭说:“我们的信仰就是在天上,如果下了飞机,我们就是普通人,只有在飞机上才能体现你的价值。希望这个价值能够体现得更好,让我们飞得更远。”
“不管每次训练多么辛苦,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退缩过,从来没有。”回忆起飞行训练的点点滴滴,余旭曾这样说。在正式成为中国第八批女飞行学员的第一个月里,余旭就意识到自己选择的绝不是一条轻松的路。跑步是每天都要训练的项目,一跑就是3000米,“我很难受,因为从来没有跑过那么远。”冬天,每次训练完哈口气,围脖就会结冰,“我根本受不了那种冷,腿跑得不听使唤,但还是咬牙坚持下来。”
2009年,余旭在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上演小品《红透半边天》。
2010年的央视春晚小品《我心飞翔》中,余旭等16名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以飒爽英姿、铿锵誓言,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新一代空军官兵的蓝天情怀。“我们都没想到,亮相春晚就1分钟,会引起全国那么多人对我们的关注!”当时,回到成都休假的余旭谈及这次上春晚,高兴地说:“真的,我为我们空军感到骄傲,我为四川四个女飞行员感到骄傲。”余旭说,16位女飞行员从全国25万报名者中挑选出来,誉为“空中宝贝”,“我和陶佳莉、钟芹、何晓莉等四川女孩,都是1986年生的,我们4个人都属虎,一起参军,一起上学,一起参加阅兵,这次一起上春晚。自从入伍后,我们亲如姐妹,互相学习,表现都很好。”
2010年2月28日上午10时至11时,余旭及其战友张晓佳、周帅三名歼击机女飞行员在人民网演播室,接受独家专访并现场回答网友提问,这也是中国空军歼击机女飞行员第一次与网民、军迷在线直接交流。
余旭牺牲后,她的老师、战友和亲属纷纷回忆他们心中的“金孔雀”。余旭在崇州崇庆中学高中班主任兰碧群看来,“爱美”和“有主见”,是余旭身上两个挥之不去的标签。兰碧群是余旭的高中班主任,她说,在班里,余旭的成绩属于中等略偏上,并不算特别突出,但是身材高挑、性格开朗的她,与同学之间相处得很好。余旭爱美,曾经一度想要学跳舞,但因为花费太高作罢。
入伍后,余旭逢年过节时,会给我发短信祝贺。有一年,她在辽宁训练,给我打电话,说这十天穿烂的跑鞋,比过去十年都多。兰碧群回忆,尽管训练艰苦,但即便是跟老师打电话,余旭也没有流露出疲倦,反而显得非常兴奋。
余旭曾经回忆其中一项关于抗眩晕能力的测试:当时她们坐在上下左右高速大角度旋转的转椅上,几分钟下来,个个脸色煞白,天旋地转,有的甚至呕吐不止。但这项测试的要求是,在2秒钟内准确地辨认自己上椅子时所在的位置。
入伍后,残酷的训练才刚刚开始。余旭生前曾回忆当年:“有的时候会感觉我都已经承受不了了,但心里还是咬着牙。……风嗖嗖吹着,脸冻得通红,腿和脚尤其是腿基本上跑得是不听使唤,但还是咬牙坚持下来。因为我感觉既然来了,我是带着家里人的期望,证明一下自己可以的那种心情,就这样一直坚持跑。不管是每次训练多么辛苦,我觉得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退缩过。从来没有。”四年的残酷训练,入学时的35名女学员,只有16名顺利毕业。
余旭烈士生前与空政文工团原政委杜文彪有过一段对话,他记忆犹新:你在部队当飞行员,待遇与民航飞行员相差甚远。你想一直这么飞下去么?要不,飞一段时间就转业去民航当飞行员?余旭坚定地告诉他:“我坚守歼击机飞行员是在干事业,这是一个崇高的事业,这是无上光荣与自豪的事业。我喜欢蓝天,我喜欢飞歼击机的感觉,那种感觉很自由、很酷。再说,国家花了大力气培养我,我要一直飞下去。”
余旭的家庭条件不好,但她自小就自强、自立、懂事、吃苦、孝顺。“懂事、吃苦、孝顺”,这是余旭外公胡明康心中的印象。胡明康老人说,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余旭自小很独立也很懂得做事。上学时离家2公里多的地方,很多附近的娃娃上学要坐三轮,但是她每次都走路去。余旭从小就勤快,参军后偶尔回家一趟,前来看望两位老人时她还会抢着帮外婆做家务。
余旭的父亲是入赘到余旭外婆家的,常年在外打零工,赚钱养家,今年已经54岁,母亲做家政,打散工,今年52岁。其外公胡明康、外婆周建英,今年都是73岁,相濡以沫50载,他们一手带大了余旭。余旭是这一家人的“天”,现在“天”塌了,四位老人瞬间失去了精神支柱,痛不欲生。
“旭儿,妈妈昨晚又梦到你了,还是小时候的样子,站在街边上,我冲过去抱你,你却一下就消失了。“我醒来,眼泪打湿了枕巾。你爸爸说,下雨了,清明节要到了。“你走的时候是冬天,现在油菜花都结籽了。没有你的日子,一天一天过得特别长。我总想在梦里抱抱你,和你说说话,问你为什么这么狠心离开我们,可是我咋个都梦不到你。旭儿,你从小就匪,这次真的跑得太远了呀。
嫁给飞机的余旭,最终献身蓝天。2016年11月12日,八一表演队2架歼10进行飞行训练。2架飞机在练习“双机滚转”项目时相撞,其中1架歼10双座型表演机坠毁在河北省玉田县陈家铺镇大杨浦村西南。前舱飞行员成功跳伞,后舱的女飞行员余旭弹射时撞上僚机副翼,不幸以身殉职。
“我觉得青春真的是无悔的,对于选择飞行事业,我没有感到后悔。”伊人已逝,但誓言仍留在人间,余旭在网络视频上的这段告白抒发的是所有女飞行员烈士的心声。
航空兵是勇敢者的事业,是天天都在生死战场拼杀的职业,谁也无法预言今后再不会出现女飞行员烈士,但面对蓝天生死,无数的中华花木兰为了保卫祖国的领空,为了人民空军的航空事业仍然前仆后继,义无反顾,已去的女烈士也当含笑九泉了。(完)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往期回顾
晨晖军事(chenhuimilitary)出品
主编:祝华
审稿:陈辉
编辑:祝华
美编:小竹子
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晖军事
纯军事纪实原创文章公众号
国内仅此一家欢迎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