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讲自己的故事
点击上方“
晨晖军事
”
可阅全部文章
——记回乡务农33年的志愿军战斗英雄孙明芝
陈 辉
人物小传:孙明芝,山东省莱阳县人,1 9 2 6年出生,1 9 4 7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 9 4 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潍县、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著名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他成为我军第一个用苏式12.7口径高射机枪,打下美军飞机的英雄,先后击落3架、重创1架美军飞机,他还参加了第二、第五次战役和金城防御作战。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先后5次受伤,11次立功,其中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三次,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二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记特等功一次。1 95 9年11月转地方工作。2011年10月3日去世。
鸟枪射雕一世功,
伤痕累累百战雄。
隐姓埋名居乡里,
默默无闻甘为农。
枪林弹雨不畏死,
战天斗地敢脱穷。
壮士不言留美名,
开国英雄百代荣。孙明芝,出生于山东莱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小失去父母,1 1岁就在地主家干活,饱尝了旧社会的艰苦。1 9 4 7年3月,他为了翻身救解放,积极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5月入党,是一个战功显赫,弹伤累累的人民功臣。
1948年4月潍县战役的东城战斗中,孙明芝所在部队攻击受阻,敌人的机枪哒哒地叫着,冲锋的步兵一排排地倒下,雨点般的子弹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关键时刻,重机枪手孙明芝迎着弹雨在制高点架起机枪,复仇的子弹射向敌人,瞬间,敌人机枪成了哑巴,步兵蜂拥而上。突然,敌人的一发枪榴弹在孙明芝身旁爆炸,他被炸得满脸是血,右眼负伤。战后,他胸前第一次挂上了二等功奖章,同时也付出巨大的代价,46年后右眼完全失明。
1950年11月,孙明芝的身影又出现在朝鲜战场。新兴里战斗打响了,孙明芝所在部队与号称“美利坚之剑”的美国海军陆战第1师进行了殊死搏斗。
陆战1师是美军“王牌”,在美军陆战部队中参展最多、战功最大、获奖最多。孙明芝所在团担任阻击任务,战斗打得非常残酷,双方伤亡惨重。最后,陆战1师溃不成军,孙明芝带领全班单独追歼逃敌时,发现一个山谷中有几十辆满载着美军的汽车正准备逃跑,孙明芝带领全班战士冲下山谷,他果断地命令射手消灭了第一辆车上的美军驾驶员,其他车辆全部受阻。正在这时机枪子弹打完了,身高一米八几的山东大汉孙明芝拿起战锹,大喊一声:“跟我来!”带头冲上车厢,左劈右砍,车上的美军被砍得血肉横飞。一名美军用手枪向他射来,他一侧身躲过子弹,随后一锹劈开了这个家伙的脑壳。又一名美军用卡宾枪刺刀刺伤了他的右手,骨头露出,他强忍疼痛,一锹下去,这名美军士兵又上了西天。剩下的6名美军乖乖地举起了双手。与此同时,其它车辆上的美军被赶上来的大部队全部消灭。战后,孙明芝荣立一等功。
庆功会上,志愿军九兵团司令员宋时伦握着他的手连声夸赞:“打得好!打得好!打出了军威。”此后,孙明芝又打落两架、重创一架美军飞机。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孙明芝胸前挂上了朝鲜三级国旗勋章、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一等功臣等五枚功勋章。
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孙明芝先后11次立功,5次负伤,成为二等乙级残废军人。
然而,在这之后的30多年英雄消失了。
1959年11月,已经担任副连长的孙明芝因参加朝鲜战争腰部受寒严重,在加上腹部、背部、臀部、腿部等多处在战争中留下的伤痕也时有发病,无法适应部队的强化训练,主动申请转业到南通市烟酒公司储运科任副科长。
1962年孙明芝战伤时时发作,身体每况愈下,无法坚持工作,组织上安排他离职休养,他主动要求回到老伴史宝华的家乡沭阳县扎下乡周沟村务农。从此,老英雄便在偏僻的乡村默默无闻的奉献着。
妻子史宝华1957年和他结婚,多年来竟然不知道丈夫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战斗英雄。
二女儿孙平去年到乡医院为父亲取药时,医务人员送给她一份刊登他父亲曾打下3架飞机的事迹的报纸,她大吃一惊,当作特大新闻,往家跑去……
村民们多年来也仅仅知道老孙头打过仗,负过伤,是个回乡的残废军人。
1975年,孙明芝当年的战友、沭阳县人武部政委宋吉月偶尔得知他在沭阳务农,看望他后对孙明芝的英雄背景向县里作了汇报,县领导十分惊讶,赶忙带着县民政局前去慰问。在那之后,孙明芝的英雄事迹也仅是少数领导知道。平时他心里想的,嘴上说的都是出生入死的战友,从不为自己摆功。在他的心中,功名利禄早已随着枪林弹雨中的嘶杀声远去,淡似悠悠白云。
几十年来,每当有人提起孙明芝的英雄事迹,他总是说:“同村参军的20人,仅活着我一个。想起牺牲的战友,我这点功算个啥!”
孙明芝经常动情地说:“看到群众受苦,我心中就难受,就想流泪。”
1967年2月,村民耿立胜家中失火时,老孙流泪了。当时,耿立胜的夫妇带着两个患病的孩子在乡里住院,家中两间草房不慎失火,烧得连双筷子都没拿出来,耿立胜哭着来求老孙。
“你放心好了,一人有难大家帮,共产党会照顾灾民的”。送走了耿立胜,老孙在家里急得团团转,家里穷得叮当响,七八口人的口粮也不多了,他拿出一些粮食,但仅是杯水车薪。于是,老孙拿着麻袋摸着黑挨家挨户到全村搞募捐,并到公社和生产队为耿家申请救济粮。第二天就为耿家申请、募捐到了几百斤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帮助耿家度过了难关。直到今天,耿立胜还感激地说:“当年没有老孙,我们全家都要饿死”。
看到村里困难户的土地荒芜的时候,老孙又流了泪。联产承包后,一些老弱病残的家庭缺少劳力,花钱找人代耕,由于村里拖拉机少,人家要价高,耕不起,一些土地只好荒芜。看到这些,老孙心里难受,便去劝说有拖拉机的农户对困难户减价代耕,人家却说:“我愿意要高价,你管不着!”老孙一气之下,决定自己买拖拉机,为群众排忧解难。他把大儿子准备买彩电的1500元和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再加上向别人借来的钱,共花4000元,买了一台拖拉机,并花钱雇来青年史金生当拖拉机手。
小史介绍说:“别人拖拉机耕一亩地收上10元钱,老孙耕一亩地只收6元钱,对困难户不收钱,并规定我不能到代耕户家吃饭,为了让我吃好,老孙养了两只鹅,每天的鹅蛋他家里人舍不得吃,全部给我吃,一年下来,除去油钱和我的工钱,老孙没赚钱还赔了钱,第二年我到外地打工,老孙只好把拖拉机卖了还债。”
1982年以前,孙明芝的退休金每月只有74元,他的7个孩子和老伴没有工作,全家人都靠这点工资养活。在60、70年代,群众有了困难,自己的日子再苦也要慷慨解囊,往往是工资没到,他就把钱预借了出去。
一次老孙在乡医院门口看见村民刘以亮两口子在哭,一问才知道他们11岁的孩子患病交不起住院费。
老孙说:“你们带孩子去看病吧,钱由我支付;”村民王开武家断了顿,要将家里唯一的石磨卖掉换粮吃,老孙心如刀绞,可手里实在挤不出一分钱,便把自己的一头小猪卖掉换回18元钱,全部送给了王开武;邻居史高强家中断了粮,老孙便将自家仅有的一点口粮均出来为史家雪中送炭;村民李宗高家因穷买不起仔猪,孙明芝便把自家的猪仔给李家送去;逢年过节,县乡民政部门带着营养品慰问老孙,领导前脚走,他后脚就把营养品送给五保户……
几十年来,全村的困难户几乎都受到老孙的救济。于是,村里的老百姓都说:“有了困难去找老孙,他是党员,心眼好。”
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掉了村里“贫困”的帽子,乡亲们不再缺吃少穿,但老孙的恩德,老百姓始终难以忘怀。
有一件往事,老孙一提起来就赶到内疚。
大儿子孙维和二女儿孙平上高中时,家里实在揭不开锅,全家人每天只吃两顿饭。孙平回忆说:“我每天到5里外上中学,中午没饭吃,肚子饿得疼,就用书包顶着肚子。父亲说这样怎么行,让我退学,保弟弟上学,我哭了。后来,我们的范老师找父亲说:‘孙平是高一年级成绩最好的,很有可能考上大学,还是让孩子念下去吧。’可是家里太穷,实在供不起我上学。”
当时,村里熟悉老孙的人劝他:“老孙你打下过3架美机,浑身都是战伤,是对国家有大功的人,为了孩子,就向政府伸一次手吧。”老孙说:“国家也有难处,我是共产党员,不能伸这个手啊。”于是,他一狠心让女儿退了学。
几年后,又是老孙耽误了女儿孙平的前程,但他并不后悔。1988年,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老孙的几个孩子可以转为商品粮户口,但是政策规定,结了婚不能转。派出所老所长看到孙家太困难,孙平又是刚结婚。便对老孙说:“你在孙平转商品粮户口的表格上填上未婚,我打个马虎眼,给孩子办了吧”。但老孙严肃地说:“这不行,违反政策的事我不干。”就这样,二女儿孙平至今在县农机厂干着没有城市户口的临时工。但她却说:“我理解父亲”。
大女儿孙华当了多年的民办教师,她求父亲找找县领导把她转为正式教师,却遭到拒绝。后来她两次被县里评为模范教师,才按规定转为国家正式教师。
三儿子孙超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业,1993年报名参军,体检时因体重差3斤被刷下来,他让父亲找武装部领导求情。凭心而论,老孙也想自己有个儿子能在部队像他当年那样建功立业。但不符合规定的事,他坚决不干。于是,他在家中树上系了吊环,对儿子说:“我能给你帮的忙也就这些。”后来,他每天督促儿子加强锻炼,第二年当兵体检,孙超终于过了关,光荣地参了军。
老孙家人口多,房子少,他不忍心让孩子们受苦,便和老伴多年来住在靠院墙搭起的简易棚里,直到去年小儿子参了军,才和老伴搬进屋里。至今,孙明芝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连台黑白电视机也没有。尽管如此困难,但从不向政府伸手。
1977年8月1日,在县委召开的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上,老孙有生以来第一次向政府伸了手,反而使县委书记深受感动。原来县委为照顾老同志,允许每人买一件紧俏商品,当时有人要买自行车,有人要买电视机、缝纫机,而老孙请求县委书记批条子,以平价帮生产队买了一台拖拉机。事后,老书记感慨地说:“老孙真是好样的”。
老孙年老体弱,浑身是伤,住在乡村就医不便,县民政局、乡政府给他做出特殊规定:有病打招呼,随时派车,老孙就是不同意。他说:“我有这么多儿女,用不着给政府添麻烦。”县民政局优抚股陈股长反复做工作,他大叫起来:“全县那么多老红军、伤残军人,你去管他们,我用不着你们管。”1995年6月9日,老孙高烧40度,家人要到政府要车,他死活不干,最后家人只好用平板车把他推到5里外的乡医院。医生埋怨说:“再晚点,老人就危险了。”
老伴史宝华对老孙有一句评价:“自家的事就是天塌下来,也没见他向政府伸过手;公家的事,这辈子他从没含糊过。”
老英雄孙明芝走了,一生不讲自己故事的人走了,但他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间,留在了崇尚英雄的人们心里。(完)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往期回顾
晨晖军事(chenhuimilitary)出品
主编:祝华
审稿:陈辉
编辑:微澜
美编:小竹子
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晖军事
纯军事纪实原创文章公众号
国内仅此一家欢迎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