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2017-07-07 简篇 简篇









托马斯·弗朗西斯·卡特


美国学者和传教士


1904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


获得学士学位


后于1910年毕业于纽约协和神学院


成为神职人员


并于同年与神职人员Rev. Ole Olsen之女Dagny Oslen结婚


婚后


卡特携夫人前往中国


在安徽宿州从事教育和宗教活动长达十二年


其间与同在当地的赛珍珠结为至交


1923年


卡特受哥伦比亚大学之邀


从欧洲返回美国担任该校中国语言系主任,教授


1925年6月


卡特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同年8月6日


饱受病痛折磨的卡特于纽约曼哈顿家中去世





外国人写的中国印刷史


征引了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大量文献


对于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向世界各地的传播作了简要而又全面的论述





来看看网友的评论



半隐  2007-12-22

在编辑史著作中算是读着比较有兴味的,也属经典之作了。虽然成书早在20世纪初,其中对纸牌和织物之印刷的研究,是印刷史上值得关注的重要事件,至今于同类著作中并不多见。发现不少有益学年论文的说法,但个人感觉论证不够,或许是美国学者的症结所在。但毕竟启发思路,下阶段的论文写作中可进一步做些考证的工作。

 


破廉恥  2015-10-09

铅活字时代的书似乎是这样的,第一版用铅字印刷,力透纸背,有比较明显的凸印的痕迹,到第二版时就变成的胶片复制后的胶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字模也在变化,因为个别书再版时加的后记的字体是新的,版心也变化了。

 


安提戈涅  2016-11-30

作为一个崇拜文字的国家,中国最早出现印刷术不足怪。这本书思路清晰地澄清了几个源头性的本质问题,比如印刷术的出现与佛教书籍的刊刻需求以及道教道符的印制需求有关,或者是对于印章的使用进一步引发了印刷的发明,同时也涉及一些有趣并且支线性质的问题,如钱币与纸牌与印刷术的关系,东方三国的印刷术发展史,有的问题甚至有些匪夷所思,欧洲文字作为一种字形结构并不适合于印刷的文字(由于有大小的变化)何以高效地适应了活字印刷术等等。许多方面是之前并不曾想过的,颇为增益知识。从写法上来说,每个小议题展开的利落和充分,注释也极为详实——又有中译者不断补充与证实,颇值得一读。

 


七叶  2017-03-01

对“印章”和“印刷”的分析相当有趣,译者注也相当良心,值得一读。不过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好差啊,就算年代久远也不该每一幅插图都糊得看不清,偏偏还是这么个内容,略讽刺=_=

 


箫心冰蕊  2016-11-18

里面提到许多方面,都是以前没想过会和印刷有关系的。不得不说,有时候觉得中国学者自己的研究视角未免有些局限于一地一物,不够开阔,也拘泥于正统,忽视了许多其他的线索和可能性。





本册可在

 电子书籍库-书籍明细-第一部分 

找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