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 谈修养

2017-07-21 简篇


 


作 者


朱光潜(1897年-1986年),

字孟实,

安徽省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

教育家、

翻译家。


 



内容介绍


青年人应该具备怎样的修养,

这是本卷所探讨的内容。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谈修养》分别写于朱光潜的青年和中年时期,

这两部单独的作品编为一卷还是首次。

书后所附十二篇文章也与青年的修养相关,

因此一并奉献给读者。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于作者留学英国期间,

以“给一个中学生的十二封信”为题,

分期发表在1926年11月至1928年3月的《一般》杂志上,

1929年3月辑成一书,

由开明书店出版。

它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

谈读书、

谈升学与选课、

谈作文、

谈情与理、

谈修身、

谈社会运动、

谈爱恋,

劝青年眼光要深沉,

要从根本上培养能力,

要有理想,

勿随了世俗贪图近利。

《谈修养》于1940年至1942年间陆续发表于《中央周刊》,

1943年5月由重庆中周出版社以《谈修养》为名结集出版。

是作者十年后,

任教职多年,

对青年、

对人情世故多了一些思考体验而总结出的做人的道理,

对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征进行了深刻剖析和谆谆引导。

读这些文章,

就如同与一位亲密的朋友对面畅谈,

诚恳亲切,

毫无居高临下、

教训人之感。

作者虽自谦这些文章“像一朵浮云,

片时出现,

片时消失”,

但我们已经发现,

七八十年后的今天,

这些文章仍是那样地笃诚、丰富,

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评价


TianXin Chen  2013-03-15

称“现代哲学的主要潮流可以说主要是18世纪理智主义的反动。自尼采、叔本华以至柏格森,没有人不看透理智的威权是不实在的。依现代哲学家看,宇宙的生命、社会的生命,和个体的生命都只有目的而无先见。理智就是先见,生命不受先见支配,所以不受理智支配。”这点与柏格森反对理智,高扬直觉情感的生命美学相契合。由此,朱老提出了把生命哲学当作“以情为本”观点的理论基础朱老与众多“五四”时期爱国知识分子一样,作为处于社会变革大流中的学者,其美学著作几乎都与现实社会、文化和人生问题密切相关。在他看来对社会的人的改造应该给予“感性”之上,辅之理性,人生和文化都应该“以情为本”。“理智支配生活的能力是极微末的,极薄弱的”“心与其说是运思的不如说是生情的”,情是理的基础和本源,离开了情感,人生便没有多大意义。



坏人瓦卡卡卡卡  2014-12-15

苦口婆心 谆谆教诲 循循善诱



Philia 2014-06-06

多么高尚的教育理想,多么深沉的家国情怀!朱先生真是用心良苦啊,尤其是还那么谦逊温和,对国人的分析又那么鞭辟入里。其实说的内容古人早就谈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过他同时还强调美育和体育的重要性,不得不说,朱先生这样的人才是真君子啊!想起来有论者就研究了培根实乃卑鄙小人(不过中国也有郭沫若周扬之流就是),相比之下,继承了千年士人传统的真儒士才真正叫人敬仰。



不靠谱  2014-06-20

太贪容易,太肤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这不仅是那个年代的毛病,现在也一并流传下来了,我们并没有去糟粕留精华啊。



园  2013-12-08

谆谆善诱



凉水  2013-06-14

最喜朱老对“理智与情感”的阐释,认为现代哲学是十八世纪理智主义的反动,“宇宙的生命,社会的生命和个体的生命都只有目的而无先见。”理智即是先见,生命不受先见支配,所以不受理智支配。这也和朱老的美学主张一致,认为“艺术就是情感表现于意象。”情感表现于意象从而得到美感。艺术的情感本质论的确立,是与理性本质论分离的历史过程。情感论与体道论共同存在,形成一种悖论:中国美学一方面把美的性质理性化,归结为道的表现,而道又被儒家理解为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把美感性化,认为美是情感的对象,是感兴的产物。情是理的基础和本源,离开了情感,理智也毫无用处。



S.H.  2015-07-09

现在仍然不过时



有颗宅心  2014-04-15

做个有态度的人



知微  2013-09-01

最喜欢看信,因为一旦是信,必定少许多矫揉造作称之为创作的东西。这十二封信,分别讨论不同的议题,非常有意思。其中以《谈静》最得我心。



,神。  2015-07-05

光潜老师就爱说实话



止一念  2013-06-07

文章有古风。



南征骑士 2015-01-03

2014年读过



V 2013-01-02

这几日给了我些许安宁,虽然我可能不在光潜先生所述的“青年”之列,但也受益颇多,不只是之于此时的我,对人生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謝青衣  2016-07-03

给青年的信。



放·逐  2016-04-30

心灵鸡汤,我只认朱光潜。



Sean  2015-01-11

可惜读晚了



多囍猫  2014-06-12

凡书前后重复者,我以为都是不必要的啰嗦。



Isa  2014-06-12

此书,只有浅出,没有深入,也许是太晚了,前几年就早该读的,以目下的年龄和心境来看,获益有限



蘑無菇  2013-11-21

可读!有利于身心健康


  



提醒

本册可在 

电子书籍库-书籍明细-第二部分 

找到


 


 戳 “阅读原文” 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