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关系失衡和冲突加剧的世界
ps:2700字
引子
当下的美国经济陷入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状态:
1、经济景气度不断地下滑;
2、失业率保持低位;
3、持续通胀;
生产组织失衡的解释
在之前的两篇文章《持续通胀的形成机制极其治理原理——兼论衰退风险》和《全球通胀的终点在哪里?》中,我们提出了一个模型来区分:暂时性通胀和持续性通胀。
暂时性通胀源于经济的短期波动,本质上是中性的;持续性通胀源于生产组织大规模失衡,是病,必须得治。
生产组织失衡的根源在于低利率催生的大量僵尸企业,
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把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低产出企业,记为a,另一类是高产出企业,记为b。
a类企业组织雇佣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但产出低下,会制造一种微观上的失衡——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也就是说,a类企业养了一堆不干活吃干饭的人。
b类企业则是正常企业,供给和需求是匹配的,并不会制造失衡。
如果经济体内,都是b类企业,市场是不会出现持续性通胀的,货币表现为中性;但是,如果a类企业大量滋生,市场会出现通胀螺旋。
持续通胀就像持续高烧一样告诉我们经济体内有炎症。
从这个框架里,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要点:
1、生产组织失衡的解释框架化解了经济景气度下滑和就业情况良好的冲突;
2、探明了持续性通胀的外部条件——长期低利率环境;
3、搞清楚了持续性通胀的本质——群体a和群体b剧烈的冲突;
4、解决持续性通胀的本质——杀灭僵尸企业;
这4个结论是理论模型的自然推导结果。但是,这个讨论依然是不完整的,因为我们的关注点仅仅在于企业组织a——僵尸企业,并没有考虑企业组织b。
那么,如果我们把考虑的范围拓展到企业组织b,会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引入全要素生产率
事实上,企业组织b所代表的是全要素生产率。拓展前的模型假设,全要素生产率一成不变;拓展后的模型要引入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把全要素生产率分为高和低两个情形。
引入全要素生产率之后,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形成持续性通胀的新条件——全要素生产率降低。
从直觉上,很容易理解这个内部条件:本来企业组织b的人就要背负一大堆吃干饭的人——企业组织a的人。现在企业组织b的生产效率下滑,他们更加承担不起如此臃肿的企业组织a。
也就是说,持续通胀是a和b持续冲突的集中体现,全要素生产率的下滑会加剧这种冲突。
所以,产出的下滑非但不会降低通胀,反而会增加通胀。
通过拓展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发现持续通胀背后的两个重要因素:
1、不恰当的激励机制导致僵尸企业滋生;
2、整个社会进入了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阶段;
前者导致了就业虚高,后者导致了产出不断下滑。二者凑在一块,那就是巨大的分配冲突,肉在减少,分肉的人反而增多,最后的结果就是肉价上扬。
历史周期律
我们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的国度,经历了很多轮兴衰。其实,每一轮王朝的崩盘,也有两个要件:
1、不恰当的权利义务分配关系;
2、天灾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滑;
中国古代最大的问题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会导致一个巨大的隐患——权力义务关系巨大失衡。
假设初始的状态是全国的土地平均地支持公共开支,但是,制度漏洞制造了一些例外,有一些人的土地可以免于承担义务。
一般来说,修正都是极其不人道的暴力修正。理论上,系统内是有解决方案的——免于承担义务的土地开始承担更多的义务,增强系统的稳健性。
持续通胀背后的政治逻辑
回到现实,欧美的持续通胀问题表面上是一个经济议题,事实上,它是一个政治议题。
于是,他们只能向外找解决办法。
这是西方国家惯常的老套路——殖民主义套路:1、获得更多税基;2、给这些税基加更高的税率。
也就是说,面对日益失衡的权利义务关系,有两个办法,一是自我修正;二是向外扩张。
后者极其诱人,所以,大家纷纷以邻为壑。
于是,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冲突愈发剧烈,俄乌战争只是一个缩影。
结束语
持续性通胀不是普通的通胀,背后是生产关系的失衡;叠加生产力周期性的萎靡,冲突会愈发剧烈。
如果一个经济问题只是一个经济问题,那真的很好办。如果全球的这轮通胀是个经济问题,加息会很快地把通胀摁下来。
最可怕的点在于,它不是个经济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生产关系出了问题,要修正真的很困难。
人尤其是利益群体,不会站在那里让你改革的,大家会反抗啊。
我们从2015年底开始就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么多年去杠杆、调结构,搞得很辛苦。这一轮是全球生产关系失衡的总爆发,是时候检验我们这么多年的成果了。
或许,若干年后回忆,我们会庆幸,庆幸中国提前那么多年调了生产关系,既让自己有一个软着陆,也让世界有个缓冲垫。
ps:数据来自wind,图片来自网络
End
苹果用户请扫二维码,安卓用户可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