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皮肤感染注意事项


  • 应急办法


    皮肤病治疗使用最多的是外用药。如果外用药选择或使用不当,往往无效,甚至使病情加重。

    皮肤病外用药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相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剂型,如溶液、糊剂、粉剂、霜剂、洗剂、软膏、酊剂和乳剂等。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适应证,故应根据不同病期的临床症状和皮损特点,正确选用不同剂型的外用药。

    1.一般急性期局部红肿、水疱、糜烂时,多选用溶液湿敷,可起到消炎、散热作用;有渗液者,先用溶液湿敷,后用油剂。

    2.皮损处于亚急性期时,红肿减轻,渗液减少,可酌情选用糊剂、粉剂和洗剂,可发挥消炎、止痒、收敛、保护作用。

    3.慢性期皮损增厚,呈苔藓样变时,可选用乳膏、软膏、硬膏等。

    4.皮肤病用药时间和次数也要注意。药水和洗剂,容易挥发而降低疗效,用药次数相对要多,一般每3个小时搽1次;酊剂、软膏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用1次即可。湿敷方法也要得当。用药前,除了清洗患部外,对于痂皮,应先消毒并用食物油软化后拭去。皮损处若见直径大于半厘米的水疱,要以消毒空针筒抽出内容物,保留疱壁。有毛发部位用药前,应先剃去毛发,然后再上药。

    5.选用药物还应考虑年龄、性别、患病部位与患者体质等。如老幼患者应选低浓度药物;孕产妇使用外用药时,应顾及对胎儿、乳儿的影响;面部、乳房、外阴处不可用浓度高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儿童、妇女更应慎用;手掌、足底部等可用高浓度的药物;皮肤敏感者,先用低浓度,后用高浓度。对新药或易致敏药物,先小面积用,如无反应,再根据需要逐渐提高浓度及扩大使用面积。

    物理治疗也是皮肤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常用的物理疗法有:电疗法、光疗法、微波疗法、冷冻疗法、激光、水疗法、放射疗法。



  • 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只要保持皮肤清洁、不受损伤,可防止皮肤感染。皮肤割破或擦伤时,用肥皂和水清洗,有助于防止感染。用一点抗生素霜剂或软膏可防止或治疗皮肤感染,现在新一代的霜剂,如莫匹罗星对某些皮肤感染很有效。温水浸泡可增加感染部位供血,有利于治疗小范围的感染。一旦感染扩散,必须口服或注射抗生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