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否上马超大对撞机项目,到底谁说了算?

2016-09-08 帝国良民 凯迪网络

日,一场关于中国是否应该斥千亿元巨资,建造超大对撞机的争论引发社会关注。

 

以菲尔兹奖获得者、数学家丘成桐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为代表的一方主建,认为这是基础科学及高技术研究中具有标志性的重大领域,可以在技术发展和人才引进方面产生巨大效益。

 

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为代表的另一方持反对意见,认为项目耗时长,费用奇大,是个“无底洞”,已有美国终止建造大对撞机的前车之鉴。

 

我们得承认,无论是杨振宁,还是丘成桐和王贻芳,他们提出的专业理论,绝大多数人都看得一头雾水。

 

但大家至少能看清一个道理:项目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后结果并不明了。

 

既然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和日本,都暂停相关项目的上马,美国甚至在损失初期建设投入的30亿美元后,果断终止烧钱的游戏。这或许可以给中国人的热情带来启示,至少可以泼一盆冷水。


通过大科学装置寻找微小粒子,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此指引下,科学家们寄希望于通过超大对撞机来探索更高层次的微观世界,从而找到宇宙起源的亘古秘密。


丘成桐和王贻芳作为顶尖的科学家,当然希望借助国家财政的资助,推进重大科研项目,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问题是,在科学家自己都不清楚项目可能带来的成果的情况下,投入巨资就存在巨大风险,这种风险甚至可能给其它更紧迫的基础科研资金投入带来致命威胁。

 

实事求是地说,杨振宁从民生的角度,从思考中国基础科研的重要性角度,提出反对盲目上马超大对撞机项目,怎么说都有点忠言逆耳的意味。

 

有国人以杨振宁娶了年轻女人的愤恨理由,来支持中国科学家力主上马超大对撞机项目,这实在很不靠谱,几乎把一个科研项目打造成市井八卦。

 

现代政府决策机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预算与决算。对中国而言,预算与决算的权力在全国人大,尤其在这个机构中那些涉及科研的专业人士。

 

是否应该上马超大对撞机项目的矛盾,如今公开摆在国人面前,到底谁说了算呢?强烈反对杨振宁的中国科学家声称“这是基础科学及高技术研究中具有标志性的重大领域,可以在技术发展和人才引进方面产生巨大效益”的前景。你信吗?

 

如果中国政府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在决策上能否尽可能避免杨振宁所说的“无底洞”?

 

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社会的浮躁风气,科学界亦不例外。就像新华社评论所说,对我国而言,超大对撞机上马与否,拍板前的辩论越民主、越充分,越有益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充分讨论、科学决策、程序得当,这才是关键,对包括科研投入在内的任何重大财政支出项目,都应该尊重这一原则。


ReadMore


郭德纲的膨胀之路


取消长途漫游费,你喜欢中移动的转型姿势吗?


凯迪十六年 政经深水区

合作请联系微信:daniaozun

           长按二维码关注凯迪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