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逢X必反”犯下了“只看阵营不看是非”的错

陀飞轮0 凯迪网络 2018-12-24

 一个人,一边心安理得地干着猥亵的事,一边理直气壮地谴责他人强奸的罪行,无法令人信服。而告别极端心态,告别激进主义,是更为深层次的呼吁。

1


只看字面,“逢X必反”的荒谬是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就算是再大的魔头,也总会说过一二句人话做过一二件好事的,因为是魔头,所以连那些“人话”和“好事”也反对,是很低智的表现。

但现实是诡异的,再简单清晰的道理,一旦沾染上某种东西,比如意识形态,就变得复杂无比,纠缠不清。

“逢美必反”与“逢中必反”遭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逢美必反”的消费群体极其庞大由来已久,移动互联网时代只不过是用一篇又一篇的十万加、百万加爆文放大其存在而已。

在其炮制者和消费者眼里,美国那些直接和我们针尖对麦芒的交锋,是亡我之心不死的赤裸裸体现,固然必须坚决反对,那些世界警察的作派,比如瓦解伊拉克阿富汗政权,干预叙利亚利比亚局势,制裁伊朗俄罗斯,每年发布报告指责他国人权,全球打击恐怖主义,也是披着维持世界秩序外衣的霸权主义、帝国主义行径,最终矛头指向的还是我们,同样必须坚定反对。

所谓恨屋及乌,由此而决定了,塑造了今日美国的那些因素,也必须反对。宪政体制要反对,多党竞争要反对,言论自由要反对,自由市场经济要反对,等等。

2


因为反美产生了很多“论调”,也由此一套成熟的“反美学”诞生了。


最为经典的“反美”手法,是“实质论”,它十分聪明地绕过表面论证,直接从本质上认定,美国的制度美国的文化,是腐朽没落的,其得到广泛赞誉的民主政治,是虚伪的,是少数统治者统治人民的罪恶武器。


“危机论”也很流行,每隔一段时间就恰如其分地冒出来,抓来一把论据后,宣称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走上没落之路,全面危机的阴影已经笼罩,好日子就快到头了。


“阴谋论”是更大的杀器:贸易战禁止令是“阳谋”不消说,那些让步和解之类的友好举措,也要么是蜜糖包裹着砒霜的不怀好意,要么是因实力不济“吓尿了”的暂时退却,总之就是贼心不死歹毒无比。

“比烂法”也很好使,一有枪击案就拿来对比“安全感”,一看到破旧的市政设施就来对比北上广深的城市面貌,一看到乞丐流浪汉,就来感慨资本主义的冷酷无情。

这一套搞下来,美国那腐朽、虚伪、邪恶的恶魔形象,妥妥地跃然纸上,谁不反美,谁的智商和良知就有问题。

3


从批判狂热的民族主义和“大国妄想症”以及拒绝其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很容易揭穿“逢美必反”的荒谬性,事实上,这也是反“反美”的主要做法。

另一种反“反美”的做法,则是不幸地掉入了同样的泥潭:它竭力为美国辩护,既赞颂它的价值观,也歌颂它的具体行动,凡是美国说的就是好的,凡是美国干的就是对的,总之美国就是美的国。

“圣父幻想症”于是出现。在他们眼里,美国自己没有特殊的利益,或者说,其利益和其宣扬的价值观浑然一体,打贸易战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要改善对手的人权,打叙利亚和其国家安全没有关系,纯粹就是为了民主自由的大业。

“决绝病”也频频现身:美国是标杆,所以它没有腐败,没有不公,没有黑暗,别用小人之心去度它的君子之腹。

淹没在这个泥潭里,“逢中必反”是必然结果:既然美国是正义的化身,是光芒万丈的圣父,那么它的对手,无论是商场上的还是战场上的,必定是邪恶的,必定是暗黑的。

而中美之间的“互为对手”现实,是谁都看得见的,大义灭亲地主张“逢中必反”,成为必然选择。

4


“逢中必反”的市场显然没有“逢美必反”大,但单以在反“反美”人士内部而论,比例却不小。

“逢中必反”的产生,除了是对“逢美必反”的强烈应激反应之外,还来自其持有者对中国现状的极度悲观情绪:因为对基础架构不满,因此觉得它浑身是病,任何一个措施,包括治病疗伤在内,都是维护既得利益阶层的“苟延残喘”。

按照这一视角,改革要反,开放要反,取消农业税要反,终结劳改制度也要反,理由竟是因为它们都在改善这一“架构”。

显然,批评者极其简单粗暴地把官民利益对立起来,把那些增进社会整体福祉的措施,一律归并到“官”身上,从未想过,不让“苟延残喘”的代价,是“民不聊生”。

用这种方式来反“逢美必反”,漠视了同胞的利益,不会有多少共鸣。而说到底,还是法国大革命式的激进主义在作祟:对旧世界不满,于是否定一切,企图在彻底粉碎后重新拼装出一个完美新世界,而没有想过,所有进步都是点滴累积而成的,不珍惜既存的进步因子,新世界就是一幢没有地基或地基不稳的危险建筑物。

5


正确的反“逢美必反”姿势,就是回到开头,去除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所有干扰,回归逻辑,回归常识。“逢美必反”之所以荒谬,是因为“逢X必反”犯下了“只看阵营不看是非”的错误,而不是因为美国是圣父,不是因为它反不得。

既然“逢X必反”是错误的,“逢中必反”当然也是错误的。多简单,多清晰。勇敢地否定“逢中必反”,能够让否定“逢美必反”变得十分有力。

 一个人,一边心安理得地干着猥亵的事,一边理直气壮地谴责他人强奸的罪行,无法令人信服。而告别极端心态,告别激进主义,是更为深层次的呼吁。


作品信息  Work information

       本文作者陀飞轮0, 经授权转载自作者个人公众号:陀独读,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ReadMore

举报被拘留,通奸无下文?

空姐遇害:要厘清四个“常识论断”

高考将成“抢人”瓶颈

“涉毒家庭”这块牌子该挂哪

教育部严禁炒作“高考状元”,却为何屡禁不止

当年,那个念“hui(会)计”的校长

自古美人爱青镜,从来名将爱宝马

如何处理败类,是鉴定一个门派好坏的关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