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懂了“扫地僧”,便读懂了“袁隆平”们

凯迪网络 2019-12-04

以下文章来源于喽哥 ,作者喽哥的粑粑



国庆前夕,有件大事让喽哥很是激动。


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大大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了讲话。


看着激动人心的直播画面,喽哥不禁想起了前两天读到的一篇人民网评论——《且为共和国“扫地僧”轻轻鼓掌》


文章以《天龙八部》中少林寺一位默默无闻但拥有惊世武学的“扫地僧”为喻,高度评价了“让十几亿国人不复有饥馁之虞”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殚精竭虑让中国‘天眼’怒睁”的首席科学家南仁东、“过了九十岁,还为了拍戏在高原每天颠簸六七个小时”的电影艺术家秦怡等人的感人事迹和超凡情怀(这些人也在这次被颁奖之列)。


读完之后,喽哥慨叹丛生,脑海中一个问题久久挥之不去——


这些共和国的“扫地僧”们为什么能这么“牛”?


鉴于喽哥的主业是用武侠视角解读现实生活,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喽哥决定寻本溯源,先弄清楚“少林寺的‘扫地僧’为什么能这么‘牛’?

 

01

 

“扫地僧”何许人?


“扫地僧”是金庸经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一位负责打扫少林寺藏经阁的老僧。书中对他的形象有段专门描述:“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小,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行动迟缓,有气没力,不似身有武功的模样。”

这样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却有这样几个很牛的特点:


一是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只干一件事。


“扫地僧”在藏经阁洒扫应对前后达四十二、三年,却仅在小说第43章倏然而出,旁人对于他的存在浑然不知。就连少林寺仅存的几位“玄”字辈高僧都不知道他的来历。


书中写到“众僧见萧远山父子、慕容博父子、鸠摩智五人都在阁中,静听一个面目陌生的老僧说话,均感诧异。”


一个存在了四十二、三年的“扫地僧”竟然无人知晓,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近半个世纪以来,少林寺的僧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江湖上的帮派兴了又亡、亡了又兴,他却甘守着自己的那份为少林寺藏经阁扫地的职责,丝毫不为所动。

二是淡泊名利,身怀惊世武学却丝毫不在乎身份虚名。


以一人之力对战萧远山、萧峰、慕容博、慕容复、鸠摩智五大绝顶高手,举手投足、轻描淡写间便轻松收服萧远山、慕容博,不动声色压制住鸠摩智,其武功之高,在彼时武林不作第二人想。


但就是这样一个牛人,却丝毫没想着在江湖、哪怕是在少林寺为自己争一些名望、名位,到了仍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服事僧。


书中写到“服事僧虽是少林寺僧人,但只剃度而不拜师、不传武功、不修禅定、不列‘玄、慧、虚、空’的辈份排行,除诵经拜佛之外,只做些烧火、种田、洒扫、厨工、土木粗活。”


也就是说,他根本不在少林寺的正式编制之内。


即便如此,他也毫无怨言,只是默默干好自己的那份扫地的职责。


三是精通佛法禅理,有大智慧。


“扫地僧”为众人讲解习武与修禅的辩证关系,“群僧只听得几句,便觉这老僧所言大含精义,道前人之所未道,心下均有凛然之意。”


就连成名已久的道清大师也点头道:“得闻老师父一番言语,小僧茅塞顿开。”

可见其佛法精深,修为不在少林寺众高僧之下。


但他却从没想着去著书立说、扬名立万,而是深藏功与名,该干啥还干啥。

四是以慈悲为怀、以天下苍生为念。


“扫地僧”正式出场前,在窗外听到萧峰不愿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报仇雪恨而杀人取地、建立功业时,忍不住称赞他“宅心仁厚,这般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


看到萧远山、慕容博贪练武功却伤了身体时,便悄悄在其所练武功边上放上与之对应的佛法。


看到鸠摩智即将走火入魔时,也忍不住出言提示。


这说明他有着一颗慈悲之心和济世情怀。

 

02

 

身怀惊人艺业,胸有慈悲心肠,却甘心长期默默无闻地从事一项极不起眼的工作,不争不抢,不急不躁,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就是“扫地僧”的特点。


那么,是不是具备了这些特点,“扫地僧”就可以“牛”了?


事实上也不尽然。这些特点只是“扫地僧”很牛很拉风的外在表现。


俗话说,了解一个人、一件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在喽哥看来,真正令“扫地僧”牛起来的,是他的一项优良品质——

他破除了“武学障”


按照书中表述,所谓“武学障”是指一个人武功越练越高之后,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会受到障碍。在少林派,便叫作“武学障别宗别派则叫作“知见障


“本寺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方能练得越多......”


既然出现“武学障”是练武的客观规律,“扫地僧”自然也不能对此免疫。但他却依旧取得了惊世武功,为什么?


答案其实就在上述那段话里——随着武功的提升,“扫地僧”都是用相应的慈悲佛法化解了“武学障”。武功越高,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


看到没?这才是“扫地僧”为什么能这么“牛”的奥秘所在。

 

 

03

 

武侠照进现实,无处不是江湖。


人之生,其实就是在红尘中修行,面对各种欲望,倘若不能时时收敛压抑,磨砺本心,也会不自觉地陷入各种“障”:于学武之人则为“武学障”,于求取功名之人则为“权力障”,于创业之人则为“金钱障”,于情爱之人则为“爱欲障”。


一旦这“障”那“障”蒙蔽了双眼,则我们在修为上便难有寸进。


喽哥理解,人民网《且为共和国“扫地僧”轻轻鼓掌》这篇文章之所以把“袁隆平”们比作“扫地僧”,正是因为他们也如“扫地僧”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天下,不求功名,用长期默默无闻的付出,为民族、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人说“扫地僧”太傻。在这些人看来,按照“扫地僧”的实力,若想开宗立派,即便不是西域少林、福建少林,也至少是武当派的水平,绝对的武林大boss、妥妥的江湖大宗师。可是呢,人家“扫地僧”根本不热衷这些。就像袁隆平,如果他愿意,国际上、社会上不知有多少人想挖他,即便不给别人打工过,自己创办一家公司那还不和玩似的?


与“扫地僧”练武需破除“武学障”一般,“袁隆平”们作为各行业、各领域的大家、专家,也肯定会随着身份、地位、学术水平的提升而出现的“功名障”“利欲障”“知见障”。


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最终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建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破除了自己的“功名障”“利欲障”“知见障”,没有被这些俗世虚名蒙蔽住双眼,而是在拿下一个高峰之后继续闷头攀登另一个高峰,一直都在奋斗的路上,实在是难能可贵。


喽哥窃以为,化解“袁隆平”们心中“功名障”“利欲障”“知见障”的相应佛法,大概就是他们悲天悯人的慈悲胸怀和为民服务的情怀吧。

 

04

 

读懂了“扫地僧”,便读懂了“袁隆平”。


江湖需要“扫地僧”,但“扫地僧”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像他一样拥有绝高修为却淡泊名利、心念苍生的武林砥柱。


时代需要“袁隆平”,“袁隆平”也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像他一样长期默默奉献,具备了忠诚、执着、朴实鲜明品格,在各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奋斗者。


向“扫地僧”致敬!


向“袁隆平”致敬!

 

向默默做着奉献的所有人致敬!!!


据说,那些拥有绝世武学的“扫地僧”,正在默默地为我们点着“在看”。


作品信息  Work information

本文来自凯迪原创作者: 喽哥,经授权转载自作者公众号: 喽哥。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意见。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ReadMore

珍惜那个和你频率相同的人

刘备:没错,我是卖草鞋的,但我是皇室宗亲

大衣哥的悲剧,为什么好人如此难当

严重违背商业逻辑的外卖,从辉煌到脆崩还有多远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从内部搞垮你

英雄绑架,一把缀着鲜花的刀

能捐款百亿,为啥不涨员工工资

是谁把一个骄傲自负的牛人逼成了满口谀词的孙子

《鹿鼎记》揭示的10条人生道理,条条值得N刷

有情人终成眷属,没钱人分道扬镳

打包剩饭被开除,不冤

江湖朋友是不靠谱的

餐饮大降价,感谢机场管理者为时过早

涠洲岛女孩失踪,单身前往的可能更热爱生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