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能量摆拍也是脑残

凯迪网络 2020-09-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纸上建筑 Author 纸上建筑


真善美之间,真是首要的前提,只有在事情真实的基础上,才能谈到后面的善美恶丑。谁都不能虚构一个故事就开表彰会,或者设想一个场景就大放厥词,那不神经病嘛。

这并非不允许艺术创作,但是艺术创作你要标明是艺术创作,不要假装是真实事件,这同样也是作为创作者的底线。

短视频平台的崛起模糊了艺术与生活。它们的口号诸如“**,记录美好生活”——然而很多热门视频早已不是真实生活的记录,而是博主刻意摆拍之作,多数虽然脑残但无伤大雅,就是烦,大家可能都看过那副著名的漫画了吧:“爸爸,等我出院后还要摆拍!”——然后爸爸含泪拔掉了ICU的插头。

但是有一种摆拍就令人不得不警惕,它们以模仿监控视频等手法假冒真实事件,极易以讹传讹。

譬如近日走红的“男子拉起男童拯救两个家庭”视频,很多网友都当真事转发了,甚至媒体和公务官微中招的也有,而事后经核实完全属于摆拍(荔枝新闻)。视频特意采用了俯视角度及黑白影像,再辅以《监控拍下**一幕》等误导性标题,把很多人都骗倒了。

目前《监控拍下**一幕》的系列造假已经数不胜数,以后你还敢相信类似视频吗,再感动的事,再触目惊心的事,你还敢随手转发吗?谁知道是不是摆拍的?

而其“创作者”还振振有词,说是为了传播正能量……“正能量”护体就可以混淆真与假的底线吗?

造假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远远大于其所谓的正能量效应。假新闻传播,无论是被媒体误报,还是花费精力去核实、澄清,都是不必要的损耗。而在传播过程中积极留言的网友,随后也会懊恼浪费了感情。

而乌龙新闻的增多,会提升不必要的信任成本。以前一见发人深省的“监控视频”,尤其是关于车祸、贫困、小贩城管等热门主题,网友都会不假思索的转发,甚至@给交警、民政等相关部门,要求解决问题。除了浪费公共资源、干扰正常工作之外,网友的热心指数也会因“狼来了”效应而不断下跌。以后真遇到需要帮转的真实事件,可能反而会怀疑是摆拍而直接忽略了。

而这些以“正能量”为借口的创作者,真的是为了传播正能量吗?事实上诸多短视频平台都有流量变现机制,这刺激到大量博主各显神通,甚至不择手段来获取流量。其中“监控拍下的一幕”就是最能吸引人眼球的标题之一,这些博主的目标可能并非如口中所说哦。有些是纯属无脑,怎么吸引人怎么来,有些则是处心积虑,想要走红赚钱,为利益造假就更不能原谅。

无论其手法是拙劣还是精良,可以承认短视频也属于创作范畴,那么同样也要遵循创作者的通用规则和底线,譬如拒绝抄袭,譬如安全提示,譬如注明真与假,避免给人以误导等等。

譬如这个“男子拉起男童拯救两个家庭”的视频,就被某地公安局官微当真实案例给拿来做普法宣传了,好不尴尬。然后就开始进入媒体转发阶段,看前面有公安局背书,也把这当新闻继续发酵了。虽然说官微也有核实义务,但毕竟不是所有官微都有这个能力和意识。把义务全甩给后端传播环节,也不免令人忌惮发声,太累,大家招谁惹谁了?

还是要从源头上予以规范。一切假冒真实的摆拍都是脑残,都该拔插头,大家不要被骗舒服了就为骗子辩护。有些所谓无伤大雅的,譬如男子当街撩妹等等,也会给青少年以误导,真以为可以跟陌生女孩随便甩土味情话么?轻则甩你一耳光,重则告你骚扰。

有些特定情节的摆拍甚至涉嫌造谣,可能带来社会危害,莫以“正能量”作为借口,平台方和监管方,该管也得管。再举个例子,如果有人用“监控下的一幕”摆拍一个涉及死伤的交通事故,或者严重校园欺凌的场景,恐怕博主此时已在局子里了……摆拍坏事就是造谣,摆拍“正能量”难道不是吗?



作品信息  Work information

本文来自凯迪原创作者:纸上建筑,经授权转载自作者公众号:纸上建筑。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意见。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ReadMore

凯迪网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活动

让精神病稳定,强过让受害者稳定

我是一个“羊毛党”,这锅我不背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区块链起强风,嘉楠耘智四战IPO生死未卜

滴滴,别把受害者变成受歧视者

我国6G研发正式启动,6G只是比5G多一个G吗

王思聪破产了,网络拜金女会仗义相救吗

道路“一叶不染”背后是“权力洁癖”

机长请贴近英雄,远离网红

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应充分考虑“隐私权”

弹劾川普调查程序启动,要凉凉

小学生“紧箍咒”,绷紧全社会的神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