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读】绿皮车、票价2元、停靠68个站 内蒙古高铁时代的慢车情怀

2017-05-19 查娜 北方新报官微

    内蒙古即将进入高铁时代,
    而运行在草原腹地的6041次列车,
    因其运行速度慢,成为一个标本式的存在。


全文共2371字

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这趟列车如此独特——
在997公里的集通铁路线上,
运行24小时25分钟,
停靠68个站点,
站点密集地区十几分钟停一次,
最低票价2元。

它没有空调,冬天靠烧锅炉取暖。
开行21年,这趟列车成为沿线农牧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停靠68个车站


午后,小站桑根达来是慵懒的。


到晚上前,只有一趟慢车经过这里。


14时,走进候车室,门口的安检员看到有人进来,首先问“买票了么?”然后冲着同事喊:“打开机器!”此时,安检机的履带缓缓地转动起来。


候车室的长椅上,躺着几位从附近旗县赶来的旅客,枕着大包小包睡着了。6041次列车到站前20多分钟,一些旅客匆匆赶来。如果没有门口的安检仪,这里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多数的边远小站无异。


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了。


一声鸣笛,绿皮列车6041次驶入站内,旅客们急急忙忙上车。


旅客不太多,4节卧铺车厢看不到几个人,硬座车厢内三三两两地坐着一些旅客。他们的穿着打扮非常朴实,应该多是附近农村牧区的,黝黑的脸上挂着单纯的微笑。


列车长郭守玲告诉记者,列车运行速度慢,停靠站点多,汇车等待时间长。多数旅客是因为票价便宜才乘坐的,赶时间或者行程远的旅客会选择其他车次。


从桑根达来到达终点站通辽,别的列车需要9个多小时,而6041要走18个小时。


“列车68个车站中只有13个车站有售票设施可以购票,其余都是上车补票。要是遇到旅游旺季,每天就得补800多张。”郭守玲说。


的确,从桑根达来站到经棚站的4个多小时,穿越的都是牧区。


路边出现几所房子时,就意味着又要停靠一个小站了。


每个小站上来的旅客,多时十几个或是没有,三两个上车是常有的事情。



服务沿线农牧民

6041次列车的编号没有字母打头,这说明了它的独特。


细心的旅客能够发现,列车的窗户能打开十几厘米的缝隙。


它不是空调列车,还保持着燃煤茶炉供水、夏天风扇降温、冬天燃煤锅炉取暖的状态。



列车员王恩宝说,列车沿途经过的都是高寒地区,冬季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40多度,遇到暴风雪天气时,车窗、车门口全是积雪,上下水管都冻成了冰疙瘩。


“每年冬天,是我们最忙、最难熬的时候。”王恩宝说,为了保证旅客能喝上热水,到了上水站后,列车员得拎着热水壶、拿着锤子去疏通冻冰的上水管和下水管。


每年10月至次年的5月,是列车上的供暖季。这个时间段,列车员还要承担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就是烧锅炉,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


“每次从大板站运上来5吨多煤,沿途不停地清灰,瞬间就成了保洁员和锅炉工。”列车员李军章边擦着手上的煤黑边打趣道。


为了保证车厢内的温度和旅客的开水供应,列车员要不停地往锅炉里添煤,一遍遍地检查锅炉燃烧情况,想尽办法让炉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车厢里暖暖的。



感人故事


从1995年12月1日开通运行至今,6041次列车已经不紧不慢地走了21年。


它横贯内蒙古中东部,途经集宁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等4个盟市13个旗县。


沿线地区是国家确定的燕山—太行山区连片扶贫区域,千里铁路线上居住着数万农牧民,这列慢车,用8节老旧的25B型车厢,服务着沿线农牧民的出行。


郭守玲是从列车开行时成为铁路职工的,那时她才21岁。


这么多年,虽然也换过别的线路,但是最后郭守玲还是选择回到6041。在她看来,这列慢车承载了自己的成长和记忆。它就像郭守玲的孩子一样,让她舍不得离开。


21年,留下了足够多、可供回忆的故事。


1997年2月13日,怀孕9个多月的旅客张玉洁和丈夫乘坐列车从大阪回正蓝旗的公公婆婆家过年。快要抵达好鲁库时,张玉洁突然感觉腹痛难忍,直觉告诉她,孩子要出生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夫妻俩慌了神。


当时值班的郭守玲了解情况后,迅速清理出一个卧铺车厢,并在车上寻找医生。幸运的是,正好有一位有过接生经验的赤脚医生。在众人的帮助下,一声嘹亮的啼哭声传来,小家伙出生了!


当时的场景仍令郭守玲难忘:没有扎脐带的线,列车员把枕头拆了,将线抽出来扎住脐带;没有包裹的棉被,列车员脱下制服包住这个刚刚出生的小生命。当时大家开玩笑说,小家伙生在车上,小名就叫“车生”吧。如今,车生已经是20岁的小伙子了,目前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读大二。


20年间,像车生一家人仍选择乘坐6041次列车的旅客还有很多,而列车开行时刚参加工作的列车员们仍有大部分坚守在车上,并跟旅客成了老朋友。


先上车后买票,忘带钱列车员给垫上,下次还;花上不到10元的车费,坐三四站地到镇上买东西,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旅行,或许只有在6041次列车上才能上演。


名副其实的旅游专列


这列满载着沿线农牧民感情的慢车,面对高铁时代和交通运输网不断发达的现实,也承受着因为慢而带来的些许无奈。


由于这两者分散了大量的客流,乘坐6041次列车的旅客越来越少,特别是从正镶白旗至通辽站之间,车上常是空荡荡的。不过,从集宁到化德之间,客流仍不少,遇到春运或者节假日,常常超员。在这段区间,这趟列车才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除了越来越少的旅客,6041次列车还要面对缺员的难题。


一些90后列车员愿意选择车体好、年轻人多的车队。


“我们一个班组14个人,平均年龄45岁,我今年39岁属于年轻小伙子序列了。”列车员郭新荣笑着对记者说。


不再红火的慢车,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然而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又为它迎来新的生机。


每年从8月开始,去往沿线热水塘镇、阿斯哈图石林、乌兰布统草原等景点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要一直持续到11月的蒸汽机车节才结束。


这些游客在带动沿线旗县经济发展、当地居民发家致富的同时,也为6041次列车补充了大量客流,让它成为沿线名副其实的旅游专列。


从方便沿线农牧民出行的草原勒勒车、扶贫列车,到现在带动农牧民致富的旅游专列,慢车仍用其独特的方式维持着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纯真和朴实。



来源:北方新报(ID:beifangxinbao)

记者:查    娜

编辑:李彦萱

❤  推荐阅读

"毒中之王"蔬菜竟是它!目前正大量上市!

提醒!呼市马路牙子刷黄漆不是装嫩!小心罚你200元,记3分!

注意!内蒙古三盟市发现H7N9病毒!!!

和林新区新动态!足球小镇、无人驾驶汽车、人口100万……

这些药店、幼儿园被点名!呼市公布10起食品药品违法典型案例

觉得不错,请点Z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