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分Cell子刊:揭开肠道激素GLP-1抗炎机制的神秘面纱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2277期日报。
Cell子刊:肠道激素GLP-1调菌群抗炎症的新机制
Cell Metabolism[IF:31.373]
① 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的GLP-1受体(GLP-1R)缺失,不影响GLP-1水平和糖稳态以及GLP-1R激动剂(GLP-1RA)的代谢益处;② 肠道IEL GLP-1R部分参与了GLP-1RA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③ GLP-1RA作用于肠道IEL GLP-1R,通过PKA依赖的机制削弱IEL的T细胞受体近端信号,以抑制IEL的效应子功能(如减少IFNγ生成),从而减轻T细胞诱导的肠道局部和系统性炎症以及隐窝细胞死亡;④ GLP-1RA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但不依赖于肠道IEL GLP-1R。
Divergent roles for the gut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 GLP-1R in control of metabolism, microbiota, and T cell-induced inflammation
08-25, doi: 10.1016/j.cmet.2022.08.003
【主编评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肠道分泌的一种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其受体激动剂可用于降糖和减肥。除了改善代谢健康,GLP-1也有抗炎功效,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是为数不多的表达GLP-1受体(GLP-1R)的免疫细胞,可能在GLP-1抗炎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Cell Metabolism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GLP-1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以及对T细胞诱导的局部和系统炎症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活化肠道IEL的GLP-1R实现的。(@mildbreeze)
山东千佛山医院:微生态与代谢失调指示类风湿性关节炎进展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IF:27.973]
①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可分为四个临床阶段,患者粪便中单形拟杆菌和普通拟杆菌的耗竭贯穿四个阶段,削弱葡萄糖胺聚糖代谢,导致关节软骨的持续损伤;② RA二、三期阶段,大肠杆菌丰度升高增强了精氨酸琥珀酰转移酶途径,这与类风湿因子的增加有关,可诱发骨质流失;③ 患者的甲氧基乙酸和硫酸半胱氨酸水平异常高,分别在二期抑制成骨细胞,在三期促进破骨细胞功能,促进骨侵蚀;④ 肠道通透性的持续增加可能诱发肠道菌群在四期入侵关节滑液。
Stage-specific roles of microbial dysbiosi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08-19, doi: 10.1136/ard-2022-222871
【主编评语】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其中肠道微生态与发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韩金祥团队近期在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发表一项临床队列研究,首次报道了患者在RA不同阶段的粪便微生态和血液代谢组特征,发现了共生菌群与代谢谱异常与炎症增强、骨侵蚀程度加剧的关联;本研究还发现了在RA第四阶段细菌对关节滑液的入侵。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解释RA的疾病进展机制,并为判断疾病阶段提供微生物和代谢标志物。(@小肠君)
慢性肾病患儿的炎症表型与肠道菌群紊乱及代谢产物失衡有关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 JASN[IF:14.978]
① 分析CKD不同分期和正常对照共48名儿童的粪便微生物组、代谢产物和免疫表型;② 血清TNF-α和sCD14呈CKD分期依赖性升高,提示CKD患儿存在炎症、肠屏障功能障碍和内毒素血症;③ CKD患儿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功能改变,包括短链脂肪酸生成减少,此外,细菌来源的血浆色氨酸代谢产物水平有CKD分期依赖性增加;④ 血透患儿的血清可激活单核细胞的芳烃受体并刺激TNF-α的产生,且血透患儿存在黏膜相关不变T细胞(MAIT)和调节性T细胞亚型的缺失。
Inflammation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Linked to Gut Dysbiosis and Metabolite Imbalance
08-19, doi: 10.1681/ASN.2022030378
【主编评语】免疫系统的持续促炎反应是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特点,这增加了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潜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肠道生态失调有关。近期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 JASN的一项研究比较了肾功能正常、G3-G4期CKD、血液透析 (HD) 或肾移植治疗的G5期CKD儿童的相关检查后发现,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失衡显著介导了CKD的促炎免疫表型,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易感性。本研究结果突出了微生物-免疫轴在CKD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李兰娟院士团队: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肠道菌群(综述)
Journal of Autoimmunity[IF:14.511]
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降低,并伴随细菌、病毒和真菌种群的特征性变化,且存在肠屏障功能损伤;②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色氨酸、多胺、乳酸、MicroRNAs和脂多糖等)通过易位、分子拟态、旁位活化、抗原表位扩展等机制调节宿主免疫系统;③ 多种SLE药物通过调节患者肠道菌群发挥作用;④ 通过粪菌移植、益生菌/益生元、抗生素、噬菌体疗法、饮食干预及蠕虫疗法等调节肠道菌群可控制SLE进展。
Gut microbiota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fuse and a solution
08-03, doi: 10.1016/j.jaut.2022.102867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有助于塑造宿主免疫系统,并对人类健康产生深远影响。肠道菌群相关的人类疾病不断增加,但其机制仍然是个谜。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慢性炎症、自身抗体产生和多系统损伤,迄今为止大多无法治愈。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现在被认为是局部/全身免疫反应的重要环境触发因素。来自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团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王忞等人在Journal of Autoimmunity发表一项综述,总结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调节肠道菌群在SLE控制中的应用前景。(@EADGBE)
北京友谊医院:脂肪肝病与女性IBS风险增加相关
BMC Medicine[IF:11.15]
① 纳入396838参与者,通过脂肪肝指数(FLI)对NAFLD进行评估,共发现153203名NAFLD患者(FLI≥60);② 在中位12.4年的随访期间,共确诊7129例IBS;③ 多变量校正后,与非NAFLD者相比,NAFLD患者的IBS风险显著增加了13% ;④ 与FLI评分最低者相比,FLI评分最高者的IBS风险显著增加了21%;⑤ FLI评分每增加一个标准差,与IBS风险增加8%显著相关;⑥ 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的结果类似,上述关联仅可在女性中观察到。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08-22, doi: 10.1186/s12916-022-02460-8
【主编评语】北京友谊医院的朱圣韬团队在BMC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40万名参与者进行12年左右的随访后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女性(而非男性)的IBS风险增加相关。(@aluba)
消化性溃疡的全球发病率逐渐稳步下降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12.045]
① 利用经合组织(OECD)数据库包含的2000年至2019年间36个国家与消化性溃疡(PUD)相关的出院和死亡情况,分析PUD的变化趋势;② PUD总体住院率中位数为42.4/10万人年(IQR为29.7~60.6/10万人年);③ 从2000年到2019年,全球PUD住院率以每年3.9%的平均速度下降,PUD病死率以每年平均4.7%的速度下降;④ 据估计2021年各国PUD住院率从墨西哥的每10万人3.5例到立陶宛的每10万人92.1例不等,在OECD的36国,估计2021年有 329,000 人因 PUD 住院。
The Global Incidence of Peptic Ulcer Disease is Decreasing since the Turn of the 21st Century: A Study of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 Global Incidence of Peptic Ulcer Disease
06-02, doi: 10.14309/ajg.0000000000001843
【主编评语】消化性溃疡病(PUD)是世界范围内住院治疗的常见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幽门螺杆菌流行率的下降,胃酸抑制药物(即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可用性,吸烟流行率的下降,以及对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影响的认识的提高,PUD的全球发病率一直在下降。近期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的一项研究表明,PUD仍然是世界范围内住院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值得欣慰的是,在经合组织(OECD)的北美、拉丁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各国中,PUD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下降。后续明确推动这种PUD趋势的潜在因素对维持下行势头有重要意义。(@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国内团队Cell子刊:过氧化物酶体迁移的肠脑轴调节动物发育
Cell Reports[IF:9.995]
① 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PRX-11突变或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合成和功能,可以有效恢复葡萄糖神经酰胺(GlcCer)缺陷动物的发育,但不影响GlcCer的生物合成;② 过氧化物酶体在GlcCer和mTORC1下游调控机体的发育;③ GlcCer或mTORC1缺陷导致过氧化物酶体通过依赖微管/驱动蛋白的方式在肠膜顶端区域聚集,进而影响其合成并分泌激素蛔苷;④ 蛔苷与化学感觉神经元纤毛上的受体DAF-38及下游核激素受体DAF-12结合,从而抑制葡萄糖神经酰胺缺失动物的发育。
A sphingolipid-mTORC1 nutrient-sensing pathway regulates animal development by an intestinal peroxisome relocation-based gut-brain crosstalk
07-26, doi: 10.1016/j.celrep.2022.111140
【主编评语】mTORC1通路机体感应环境营养因子和生长信号,进而调控细胞的发育的最为重要和核心的信号通路。当通路中重要基因敲除后会表现为类似营养匮乏或饥饿导致的发育停滞和死亡。然而奇怪的是,mTORC1通路中感应氨基酸的相关蛋白缺失并不一定导致严重的发育缺陷,亦或者在不同的物种间这些感应蛋白并不保守,因此人们对于mTORC1通路如何整合环境中氨基酸信号进而调控生长发育的机制仍不清楚。在2013年上海科技大学朱焕乎课题组发现一类集氨基酸、脂肪酸和糖类为一体的特殊鞘脂,葡萄糖神经酰胺可以激活mTORC1通路可调控线虫个体发育,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近期,其课题组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上发表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线虫模型,经正向遗传筛选的方法惊喜的发现,肠道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相关蛋白的突变会显著抑制mTORC1突变或葡萄糖神经酰胺缺失导致的发育缺陷表型,从而揭示了过氧化物酶体定位与鞘脂跨组织调控发育的机制。(@Zhonghua)
Cell子刊:利用单细胞测序揭示人体消化道中不同细胞类型特征
Cell Reports[IF:9.995]
① 利用单细胞测序评估消化道中不同细胞类型特征,发现静止的基底细胞可高表达KRT15和COL17A1,该类细胞可作为人类食管上皮干细胞;② 负责组胺产生的胃部细胞可表达促黄体激素(LH),在调节排卵/睾酮水平中扮演重要角色;③ 在小肠上部发现罕见的细胞类型(高表达CFTR等4种基因),这些基因与机体中水分大量分泌有关;④ 人类和小鼠机体中基因表达模式仍存在差异,胃中产生LH的细胞仅在人体中存在,在小鼠中也未发现分泌大量水分的细胞类型。
Human gastrointestinal epithelia of the esophagus, stomach, and duodenum resolved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
2021-03-09, doi: 10.1016/j.celrep.2021.108819
【主编评语】上消化道由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组成,控制食物运输、消化、营养吸收和激素的产生。近日,胡布勒支研究所研究人员在Cell Reports发表最新研究,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探究消化道中不同细胞类型特征,揭示其基因表达情况,在小肠上部发现罕见的细胞类型(高表达CFTR等4种基因),这些基因与机体中水分大量分泌有关,该基因的突变会诱发囊性纤维化。此外,发现人类和小鼠机体中基因表达模式仍存在差异,所以想进一步将小鼠机体中所获得的结果转化到人类,仍需深入探索。总之,该研究解释了单一细胞类型的分子特征,为未来深入探究其在健康上皮组织中如何发挥功能提供新指导。(@九卿臣)
补充维生素B2对健康人的氧化还原状态无影响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IF:8.101]
① 99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34名每日口服安慰剂,32名及33名分别每日口服50mg及100mg的维生素B2,持续干预2周;② 基线时,各组的血清游离硫醇水平(经白蛋白校正)无显著差异,而补充维生素B2或安慰剂对血清游离硫醇均无显著影响;③ 血清游离硫醇的变化与C反应蛋白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④ 基线时,血清游离硫醇与粪便菌群中的柔嫩梭菌群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
The effect of riboflavin supplementation on the systemic redox status in healthy volunteers: A post-hoc analysis of the RIBOGUT trial
08-13, doi: 10.1016/j.freeradbiomed.2022.08.008
【主编评语】维生素B2在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通过增加胞外抗氧化能力,以缓解氧化应激,从而发挥有益健康的作用。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在99名健康志愿者中发现,持续2周每日口服50mg或100mg的维生素B2,对系统性氧化还原状态(基于血清游离硫醇的水平进行评估)无显著影响。(@aluba)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阿当,注册营养师陈彬林,7个小矮人和狼外婆,Rustypotatis,一只赵崽儿呀,XLyasby,aluba
0825 | 《自然·综述》:肠道菌群如何控制免疫系统,影响神经炎症?
0823 | Nature子刊:王璋/陈荣昌/周宏伟等呼吸道菌群研究再突破
0822 | GUT综述详解:多角度认识癌症,菌群为何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