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日名将”宋哲元,就长眠在我们经常去的富乐山!他的故事讲给你听……

伍小编 求学绵阳 2023-06-29


了解绵阳,感悟绵阳,热爱绵阳。


今天,《学在绵州》系列文章重启啦!让我们的一字一句,带你领略绵阳的无边魅力与历史底蕴,让孩子们在求学绵阳的旅途上,能开阔宽广的眼界、得到更多的收获。


往期回顾👉放假遛娃好去处:位于主城区、无需买票、馆藏丰富,好多本地人没有去过......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在讲到抗日战争时期时,我们从前使用的历史教材上,曾经有一张让人热血沸腾的图片。



“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这掷地有声、铁骨铮铮的十个字,是由当时驻扎山西阳泉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书写的。1933年,他所带领的二十九军在长城喜峰口、罗文峪抗击日军,一次歼敌6000余人,激励了无数国人。


二十九军驻守喜峰口


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一级上将,如今就长眠在绵阳的富乐山。



宋哲元,和他与绵阳的缘分


宋哲元,于1885年出生于山东省乐陵市,1907年春考入北洋陆军第六镇随营武备学堂,1916年随部驻防四川绵阳,并在这里与订婚三年的常淑清女士结为夫妻。


绵阳,承载着这位名将年少时的美好记忆。



然而,好景不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东三省;1933年元旦,日军占领山海关。这个时候,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在军长宋哲元的带领下,奉命开往前线对日作战,并受命接管长城喜峰口的防务。



传奇的二十九军


   “法国人忘不了凡尔登的英雄,中国人永世万代亦不应忘记喜峰口的英雄。”当年,天津《益世报》曾以这样的报道盛赞参加长城抗战的宋哲元将军及其率领的国民党二十九军将士。


这是一支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痕迹的队伍,在二十九军建队伊始,宋哲元就明确提出了“不打内战,枪口对外”


并且,谁能想到其实当时的二十九军,装备十分落后,重机枪不过百挺,轻机枪每连只有两挺。于是,宋哲元利用山西煤铁给每个士兵打造了一把大刀,并邀请著名拳师李尧臣将“六合神拳”改编成“无极刀法”,二十九军的将士每个人都练就了一手娴熟的中国传统刀法功夫。


然而,就是这支手持大刀的敢死队伍,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格斗,在长城抗战夜袭日军中,立下汗马功劳!日军在此战后接连后撤!



当时年仅23岁的上海青年麦新,闻得此讯心潮澎湃,连夜谱写了高亢激昂的《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它的副题为:“献给29军大刀队”。



1937年,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宋哲元将军与二十九军官兵发出了“卢沟桥即为尔等坟墓,誓与桥共存亡”的誓言,浴血奋战,誓死反击,打响了中国全面抗日的第一枪,拉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帷幕。


这场战斗里, 宋哲元的副军长和师长佟麟阁、赵登禹壮烈牺牲,宋哲元恸道:“断我左臂矣,此仇不共戴天”,并对二十九军上下训话说“我们是一贯抗日的队伍,我们绝不允许重演‘九一八’事件,绝不做亡国奴,我们要为佟副军长、赵师长报仇,我们一定要把日本鬼子打出中国去!”


宋哲元,和他带领的二十九军,值得我们尊敬和记得!

 




长眠绵阳富乐山


1940年4月5日,宋哲元病逝于绵阳盐市街永安公寓,享年56岁。



冯玉祥在亲往吊唁时,扶棺大恸说:“明轩身后太萧条,他真正做到了岳武穆所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


5月18日,国民政府下令褒扬:“故陆军上将叙第二级宋哲元,追赠为陆军上将叙第一级。” 


蒋介石挽曰:“砥柱峙中流,终仗威稜慑骄虏;星芒寒五丈,不堪珍瘁恸元良。”


张自忠来电吊唁并送上挽联:“敢继执于戈卫社稷之志,决不苟富贵惜生命而存。”


朱德和彭德怀联名挽联:“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勿忧乎九泉。”


连周恩来总理也说道:“失地未收回,虎威昭重卢沟月;绵阳惊不起,鹃声啼破锦江春。”



如今的宋哲元墓,位于绵阳市富乐山宝盖峰下,由园林和墓莹两大区域组成,随坡筑台,四周砌石维护,占地约2000平方米。整个陵园环境优雅,气氛庄肃,于1983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是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最后,在小编搜集宋哲元将军相关资料时,有两则小故事十分打动人心,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有一则报道中提到,一对年近六旬的平武老夫妻为宋哲元墓守墓十余载,无论何时,只要有人前来祭奠英雄,夫妻俩都会为来访者精心的提供服务。宋哲元将军当年在长城喜峰口驱逐日寇用过的大刀,就珍藏在他们居住的屋里,由他和妻子时刻看守着。


老先生说:“我把宋哲元将军当做自家老人、长辈一样看待。当年,他们用鲜血赶跑了入侵者,值得所有中国人缅怀。”


报道已有些年头,不知道这对夫妻是否还在那个小屋里,身体是否康健。



还有一则则是与二十九军有关。在长城抗战500大刀敢死队牺牲的480余名烈士中,有一位叫侯万山的班长,牺牲前因妻子刚生了一对双胞胎向宋哲元托孤。宋哲元将这两个孩子认为儿子,取名纪峰、纪峪以纪念喜峰口、罗文峪之役。


哪怕宋哲元去世,这两兄弟始终按照宋家的子女排辈为子孙命名。甚至直到两人70岁时,他们还从台湾回来四川绵阳给养父扫墓,以报养育之恩。



“但愿还我山河之时,有人酹酒相告,则哲元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宋哲元临终前的话语还在耳畔回荡,不知道他在九天之上俯瞰着绵阳城如今的繁华安逸,是否能感到一丝欣慰。


富乐山上,青山隐隐,宋公巍巍,英魂永驻。


孩子们,我们必须要铭记历史,不能忘。只有这样,才能永远自强,才能永远清醒,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来源:史实与图片综合整理自富乐山下、东方网、团结报文史e家等

要问体育哪家强?绵阳这7所学校入选“四川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曾带出上百清北生,原东辰资深名师告诉你“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学英语【上】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谨以此文献给绵阳每一位老师

不读高三就能上大学!中国9大“少年班”盘点,初三到高二都该看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