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人在基层】第一期·申宸在湖南 赶集与赶场
湖南选调生:申宸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届博士毕业生
被录取单位:
湖南省2017年定向重点高校选调生
基层工作经历:
2010年至2011年赴宁夏西吉三合中学支教并担任复旦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就要离开西柏坡。临行前,毛泽东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 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恩来会意地笑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凝视车队将要开往的方向,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 个好成绩。”
复旦人在基层赶考,又会交出怎样的答卷?我们满怀信心,拭目以待。
——编者按
“赶集”,在湘西叫“赶场”。
七年前,我在宁夏西吉县三合村三合中学支教,逢农历的三六九,周围十个村的村民都会来三合赶集。现在,我在湘西州凤凰县廖家桥镇学习锻炼,农历逢三和八,是我们镇赶场的日子。
廖家桥赶场
三合村距离西吉县城45公里,位于黄土高原深处,村子三面环山,被合成了一个“T”字形,因此得名“三合”。三合的“集”不大,大约是从“T”字形的岔路口到我们中学门前这一段距离,也就一百五十米左右。赶集的时候,靠近岔路口的一大段,主要是卖蔬菜、土豆,中间一段主要是卖些衣服,靠近学校的一小段则是卖些零食、文具。宁南山区干旱,摊主们也不用搭棚子,骑着个三轮摩托就来了,至于卖的东西就放在平板上,规模大一点的,老板会开个厢式小货车,到了集上,厢门拉开,拖个凳子往车厢下一坐,也不用吆喝,熟客自己就上门来了,十里八乡的,一般也不砍价,价钱合适就拿上,买完了再互相点个烟,闲聊几句,所以三合的集不仅仅是功能性的,它也是乡村人情社会的一个缩影。
廖家桥镇东距凤凰县城10公里,西距贵州25公里,据称以前附近有一座桥,廖家人嫁女儿时,就把女儿送到这座桥上,婆家从这座桥把新娘接回家,久而久之附近这一片区域都叫做了“廖家桥”。廖家桥的“场”就大多了,一条大直路,东从邮政所门口起,西差不多到华鑫中学门口止,全长大约有六七百米。最东头主要是卖活禽,过来主要是卖肉制品和蔬菜,再过来则是卖水果和零食干果(现在这个时间,本地的核桃和板栗很受欢迎),等过了政府再往西走,主要就是卖服装鞋帽和南杂了,而临时来卖自己家富余东西——比如地萝卜、乌枞菌等——的老乡们则会灵活地在这一条长街之中觅一个人流量大的好地方,开始自己的生意。湘西山区多雨,摊主们都会撑上一顶帐篷,不仅是防雨,也为划分好自己的“势力范围”,免得引起纠纷。集市开始后,红色的帐篷一顶接一顶一眼望不到边,车辆、行人穿行其中熙熙攘攘,这可能是许多初次来的朋友对“赶场”最深刻的印象了。
苗族老妈妈们相约赶场
在三合,“集”一般从早上八点左右开始,中午时分结束,随着农忙农闲和季节变化而变化。老乡们早上起来,喝上一口“罐罐茶”,吃上几口馍,把胃照顾妥帖之后,搭着自家或是邻家的摩托车就赶集来了。三合的集上,最有特色的商品就是土豆,西吉是“马铃薯之乡”,传说中的“西吉三宝”就是土豆、洋芋、马铃薯,土豆是老乡们除打工之外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老乡们成百斤的把土豆拉到集市上,其实也不是指望零敲碎打地卖,而是等着有中间商来收。至于买,除了日用品,老乡们最爱买的就是啤酒了,1块钱1瓶,成件成件地买,捆在摩托后座上带回去。买完东西,老乡们一般也不急着回家,或是给在学校上学的孩子送去几个热乎馍馍,或是约上棋友在街边摆开架势“杀”上几个来回,或是和亲戚朋友在白杨树下闲坐着“款款闲”(西吉方言,聊天的意思),等到了饭点,再约着去村里唯一的饭馆叫上一碗生汆面,手擀的面片和肉丸一起放进大锅里煮,快出锅时往汤里加上西红柿、青菜、大葱,吃的时候再配上几颗蒜,无论春夏秋冬,那都堪称是人间至味,是最简单最高级的享受。
在廖家桥,“场”一般从早上七八点开始,下午两三点结束,同样会随着农忙农闲变化。山路太多太绕,来赶场的乡民们,背上背篓,牵着小孩,苗族的老妈妈们还会缠上高高的头帕,搭班车或者面包车“赶场”来。湘西这些年一直在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所以赶场的时候最诱人的也就是各色水果,七八月份可以吃西瓜、梨子、奈李,九月份可以吃猕猴桃、葡萄,现在可以吃柚子和橘子,都是本地产的,尤其是猕猴桃,无论是大个的“米良一号”还是小个的红心猕猴桃,都好吃得不得了。在集上买到满意的商品之后,老乡们就把身子一斜,背一躬,让摊主们就势把东西扔进背篓里,而如果没买到想买的东西,这个背篓就是小朋友们在里面四处张望的“站驾”,要是站久了吵闹,家长们就会买上一个玉米粑粑或者“碗儿耙”塞给他,小朋友们立马就安静了。赶场的时候,乡民们早饭或中饭至少有一顿是在“场”上解决的,一碗米粉或者绿豆面,是男女老少们共同的最爱,尤其要用本地的黄牛肉作哨子,米粉的软糯配上牛肉的嚼劲,相当地攒劲!
一碗攒劲的牛肉绿豆面
在三合,我是支教老师,碰到赶集,是我和支教团队友们最高兴的时候。我们五个人,一起开伙做饭,尽管集市上买不到肉,但是有集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挑着买蔬菜,芹菜、茼蒿什么的,支教结束之后每次回三合,学校老师都还记得当年我买芹菜的时候砍价,想从一块钱一斤砍到七毛钱一斤,于是老板干脆把芹菜送我了的故事。但高兴不仅仅是因为可以小小地改善生活,碰到赶集天,村里邮政所的老板会集中投递包裹,我们就会叫上学生,把热心人从山外寄来的衣物、书籍还有一些食品用平板车拉回学校,交到需要的孩子们的手中,孩子们开心,我们自然也就高兴。
在廖家桥,我是政府工作人员,碰到赶场,是我和同事们最忙碌的时候。我现在协助精准扶贫和危房改造,事情原本就多,因为又是切切实实的民生工程,所以赶场的时候来咨询、办手续的乡亲们就更多了,常常还没上班办公室周围就围满了人,一个上午忙完了才想起来自己早饭还没有吃。另一方面,在赶场天进行的工作,在时间上也要打好提前量,有一次县里临时通知来进行工作检查,但正好是赶场天,说是九点到,但到了十点还被堵在路上动弹不得,后来陪检查组下村,又因为赶场,好多老百姓都不在村里,也没办法面对面了解情况。
17年6月重返三合
在三合赶集,在廖家桥赶场,规模不同,风俗不同,对我个人而言,环境不同,身份也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意思,那就是——“赶考”。在三合,我要做一个好的“支教老师”,既要教好两个班的99个学生,也要尽力为学校、为学生带去一些物质上的帮助,在廖家桥,我要做一个好的“基层干部”,既要志存高远,也要脚踏实地,既要融入群众,迅速了解镇情民情,也要扎实工作,全力投身脱贫攻坚。在三合赶集又赶考的一年,是我人生至今最为充实、最有满足感的一年,学生们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自己的“三观”也得到了洗礼,在廖家桥赶场又赶考,又会交出怎样的答卷?我满怀期待,充满信心,也已做好准备。
本文首发于湘遇选调,文字:申宸,已获得原作者授权转编
编辑 郭培文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复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