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6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书香才女李清照》合集

凡若清韵 2021-06-28

书香才女李清照丨书香才女(一)
书香才女李清照丨门当户对(二)
书香才女李清照丨喜忧参半(三)
书香才女李清照丨风波再起(四)
书香才女李清照丨国难当头(五)
书香才女李清照丨雪上加霜(六)
书香才女李清照丨颠沛流离(七)
书香才女李清照丨再嫁婚变(八)
书香才女李清照丨夕阳岁月(九)
书香才女李清照丨一代词宗(十)


回首古代,宋元明清开启了文化的大繁荣。在封建社会之下,也出现了一批批的才子才女们。诗词歌赋,无一不通,更为后人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古代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认为女性不应该读书,不应该有文化,然而有一名女性,不仅有文化,更创造了古代女性才情的巅峰。才华横溢,千古难觅,更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就是宋朝词人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这个称号并非是随便起的,李清照身上有着超越常人的才华和志向,那为什么她会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呢?探寻李清照的一生,才会找到真正的答案。


才情一流,她的词至今无人超越


首先是李清照的出身,不同于普通人,李清照的出身很不平凡。她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是大才子苏轼的弟子,爱好读书写词,李清照自小便受父亲的熏陶,喜读书,更擅写词。母亲是状元之女,颇有文学修养,在这种家庭长大的李清照培养了非常浓厚的文学基础,从小她便就是一个小才女。出口成章,内心世界同样丰富,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难得的。


正因为良好的出身,再加上后天的爱好,对于读书写词她仿佛就像一日三餐一般离不开。由此,才造成了她的才华。她写词,用词极为考究,通俗而不落俗套,读起来朗朗上口,寓意又非常讲究意境。婉约唯美,不愧是千古才女。


而她的那首如梦令,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对仗工整,词句的意境更表达出李清照对于花的怜爱,瞬间就为我们呈现出一番别致的场景,通过词句,也能感受到李清照内心对于红花凋谢的遗憾和无奈。无论是用词方面还是意境,她都做到了一流。


而她的另一首词则可以称为相思的最高境界,“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黄花瘦实则是点睛之笔,恍然大悟,对于爱人的思念之苦让人变得比黄花还要消瘦,若非爱情入骨,又怎会相思到此!



李清照赵明诚:国家危难,以身殉国才对


18岁那年,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赵明诚是当时英俊潇洒的才子,和李清照正好是门当户对,他们爱好一致,婚后的生活非常幸福。志趣相投,共同读书写词,钻研学问,真是一对才子佳人。


如果爱情一直是这样,也许李清照会比任何一个女人都幸福。永远陷在丈夫赵明诚的温柔乡里,彼此相爱,做一个神仙眷侣。然而,在当时宋朝正处于及其危难的特别时期,李清照不仅才情一流,更有着爱国大义,不同于普通女性,她牵挂的不只是儿女情长,更多的是国家兴亡。


她和赵明诚的爱情,在国难面前备受考验。当时金兵大举南侵,宋朝的命运摇摇晃晃处于危难之中。而李清照当时的处境很艰难,却也已经做好了和国家共存亡的准备。千古第一才华,有的不只是才华,更是悲壮的爱国情怀。


而就这此时,赵明诚在危难之时却出城出逃,做个一个彻头彻尾的逃跑者。李清照悲愤,更怨恨他的懦弱,于是写下了千古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为一个妻子,一个女人,她不畏强敌,尚且懂得项羽当年的英勇不降,丝毫不输男人。而反观她的丈夫赵明诚,在危难面前选择逃亡,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瞬间就感受到李清照内心的英勇和爱国之大义。


在赵明诚逃跑之后,李清照便放弃了这段感情。在那个时代,没有几个女人会像李清照一样,充满着浓烈的爱国情怀。国难当头,她不会逃,会学楚霸王项羽与国家共存亡,这样的爱国情怀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李清照是当之无愧。她是才女,更是豪杰,更是当时那个社会一道彩虹般的风景。这就是为什么李清照可以和苏轼同名,更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原因。谁说女子不如男,更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便是最好的例子。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非原创作品  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编:可爱天韵


请您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