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起底叶简明

来源:新华社、激流网、财新网,九间打虎录整理;文章8253字,阅读需要10分钟。


导  读

在千亿级神秘富豪里,1977年出生的叶简明是最低调的那一个,没有之一。


▲华信集团掌门人叶简明

2018年10月11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甘肃原省委书记王三运受贿一案。
神秘的能源大佬、昔日华信集团掌门人叶简明在被带走半年之后,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
叶简明行贿的对象,正是王三运。

▲曾任安徽省长、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

■ 最低调的神秘富豪
在中国民营企业界,1977年出生的叶简明是最低调的那一个,没有之一。
2016年9月23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6年全球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叶简明位列第二位,是唯一上榜的中国企业家。2015年,他领导下的华信营业收入超2631亿元人民币,在世界500强排名第229名,超过了神华、宝钢等国企,更是远远超过万科、京东和万达等公司。
公开活动中,作为民营企业家的叶简明,总是能跟外国政界要人走在一起。他曾与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乍得总统代比、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等世界领导人合影,受阿布扎比王储的接见,保加利亚总理为他设宴欢迎。叶简明还是首位担任欧洲总统顾问的中国商人。

▲ 叶简明与乍得总统代比 

但是这位神秘富豪的身世,长期以来却不为人所知。 
在中国华信官网上,叶简明的简历缺乏任何细节,他的职业被概括为“实业家、慈善家”。他的来历和华信真实业务状态在内部也显得模糊。 
一个20多岁起步的年轻人,在行政性垄断特征明显的石油石化行业,用十几年时间成为仅次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而且在上中下游同时进行国际布局的油气供应商,这实在是一个奇迹。

■ 起家:厦门远华案的废墟
与外界传言不同,叶简明的家世并不显赫。
1977年6月5日,叶简明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观前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观前历史上曾是浦城重要的水运码头之一,于宋代南朝时开始发展航运业,是北上中原、南下福州的必经之路。叶简明的父亲就是一名跑水运的船工。
早年,叶简明曾就读于南平市的建瓯一中。跟叶接触过的人士称,那是所很好的中学,但他在其中属于差生。自觉读书无望的他,很早就从学校里出来“闯社会”。
叶简明的第一桶金从何而来?外界有很多传言和猜测。
在接受《财富》杂志专访的时候,叶简明给出了自己的版本。
叶简明说,大学毕业后不久,他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帮助一位在当地陷入困境的香港商人快速脱手了一批类似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房产,赚到了人生的第一笔过千万的收入。
2002年,叶简明在建瓯县与人一起合作成立了五家以“新叶”命名的小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卫生用品、生化微肥、木竹业加工和消防器材经营部。
从公开材料看,当时即便在地方商界,叶简明也称不上瞩目。2004年,叶简明参加了首届“南平市十大青年杰出企业家”评选,最终并未当选。
引领叶简明的事业走向省城的,是他经营的消防器材业务。据华信一位早期高管称,“他最早在建瓯走的是武警消防那条线,做些武警消防车上的配件,当地领导调来调去,他的关系也跟着延伸。”
2005年9月,福建华信控股公司在福州成立。简陋的分类广告显示,它位于福建省防控指挥中心7层,主营业务为“金融”。

叶简明真正腾飞的转折点,发生在2006年。
2006年,“远华”案主角赖昌星旗下的华航石油被拿出来拍卖。当时已经积累到过亿资产的叶简明,成为了它的新主人,拿到了华航石油公司100%的股权。
华航石油虽然已是赖昌星的废墟,但却拥有国内石油贸易牌照。靠这张牌照,叶简明开始了他的石油追梦与造富之旅。

■ “中国版洛克菲勒”

在拿下厦门华航之后,叶简明的中国华信快速成长。
在中国,民营企业想要进入石油这样的垄断性行业,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上游油气都是产油国控制,国际市场的中间环节更多是欧美日财团控制,而下游终端在中国主要是几桶油控制。
面对这种状况,叶简明给华信设计了一条依靠贸易起家,通过贸易掌握市场,再向上游油气资源拓展,最终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发达之路。 
由于当时国内燃料油短缺,华信利用自己的石油贸易牌照,从俄罗斯进口燃料油到国内,借此获得了快速发展。另外,PX、芳烃的大宗贸易,也是华信的主要收益来源。 
2013年,上海华信贸易板块收入为914.22亿元,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89.11%。2013年,公司油品贸易收入为490.82亿元;2014年达到725.52亿元;2015年达到1833.07亿元,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品种。 
通过贸易掌握终端市场,依托终端市场向上游进攻,是叶简明制定的华信油气战略。由于在中国不可能有大规模的终端市场,所以华信将海外市场作为掌握终端的重点。 
1870年,31岁的石油商人洛克菲勒展开了他的捕猎行动,最疯狂的时刻,他用48小时吞下了6家炼油厂,用39天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不到40岁的叶简明,身上荡漾着洛克菲勒当年的影子。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欧洲很多油气终端要廉价出售。叶简明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收购了很多终端。
近些年来,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华信更是大举出手,成为仅次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第四大油气企业。
2016年,中国华信从我国台湾“中油”手中购得乍得三个油田区块35%的权益,共作价1.1亿美元。
2017年,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向中国华信出售其子公司,位于罗马尼亚的哈石油国际公司51%的股权,作价6.8亿美元。该公司拥有罗境内最大两座炼油厂,同时在法国、西班牙、罗马尼亚等国拥有1100多座加油站。 
2017年,华信8.99亿美元购得阿联酋最大陆上油田区块ADCO4%的权益,同时进入这一区块开采的还有中石油,拥有8%的权益。 
华信最大的一次手笔,当属2017年对俄罗斯石油公司股份的收购。这曾是华信最风光的时刻,占尽天时地利。 
2017年9月,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期间,在中俄领导人见证下,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华信集团签订协议,中国华信以91亿美元代价入股俄罗斯石油公司。据媒体报道,当时华信的竞争对手,包括了中石油和中石化。

▲2017年8月28日,华信执行董事臧建军在布达佩斯受到普京接见

这件交易让很多人感到意外,BP中国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看到新闻后,连声用“震惊”二字形容自己的内心。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俄油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全球油气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跟克里姆林宫的亲密关系众所周知。收购一经交割,中国华信将成为俄油第三大股东,并获得每年4200万吨和总量为26.7亿吨油气储量的石油权益,跻身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列。
这次收购行动,被业内人士评为2017年中国企业年度最有逼格的交易,让长期低调的华信引起了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 叶简明-王三运

曾经誓言“绝不重蹈胡雪岩覆辙”的叶简明,等来了司法审判。

▲曾任安徽省长、甘肃省委书记的王三运受贿案。
■ 叶简明供述:
2011 年,王三运为我公司入股海南银行提供了帮助。当年,有一次我陪王三运及其妻子李晓玲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王三运夫妇对我说,王畅两口子(王畅为王三运之子)想在上海买个大点的房子,他们家也没有什么钱,让我在买房和其他方面支持一下王畅两口子。我当时表态一定会支持的。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和我妻子吴丽琼说了,并说我公司入股海南银行的事正在找王三运帮忙。
王三运与叶简明合作,不止是海南银行。2011 年,为获得上市公司壳资源,叶简明通过退休后担任华信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的福建省委原常委、福建省军区原政委李光金介绍,联系上时任安徽省省长的王三运。叶简明效率很高:2012 年华信斥资 19.71 亿元认购华星化工 60% 股权,将其更名为华信国际。
对华信这样的空手道而言,金融是核心的核心。为此,叶简明搞定了时任国开行董事长的胡怀邦。这是奠定华信商业模式的一步妙棋,其意义非凡。国开行对华信的支持,也是叶赢得各路名流信任的最佳名片。叶简明公开宣称:
国开行的支持不是一般民企能获得的,所以说我们不是单纯的商人,是为国家战略服务的。
2014 年上海华信在国开行的开证额度为 140 亿元,2015 年快速上升为 300 亿元。

■ 绝不重蹈胡雪岩的覆辙
从闽北山区的农家子弟,到叱咤商海的世界石油巨头,41岁的叶简明走了二十年。
“20年前,叶简明还在自己出生的福建小城为伙伴打抱不平;如今,他叱咤商海,与各国政要、王公贵族往来甚密。他的公司在快速掌控海外石油行业的上游和终端。”(《财富》杂志)
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时,叶简明可曾想过自己的结局?
他是想过很多次的。
在华信内部会议上,叶简明曾经多次强调,决不能重蹈胡雪岩的覆辙。他说,胡雪岩前半生为国家服务,做了很多贡献,但赚了钱以后,他大牌了,“为了个人名和利,把为国家服务丢到了一边,所以他必死无疑。”
在《“盛夏”与“严冬”仅一步之遥》一文中,叶简明说:“当你誉满天下的时候,也是你要身败名裂的时候。”
一语成谶。
《红楼梦》里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有些事情的结局,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延伸阅读】

中国华信生成记

作为一家年轻的中国民营企业,中国华信从小到大,短短十余年,是怎样在巨头林立,讲究出身的能源领域占得一席之地,并且跻身国际能源核心“朋友圈”,其成功秘诀究竟何在?

■ 华信成长记一:做时代大事件里的弄潮儿

“华信的发展不神秘,就是紧随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以国家战略为指向进行企业战略谋划。”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如是说。在201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叶简明也曾清晰地表达过类似观点:“我们紧密关注,紧紧跟随国家战略。因此,我们将根据国家每一步的安排来制定我们的企业战略。”华信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经济近二十年来的高速增长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需求增加,石油对外依存度空前提高。如何拓展海外能源资源,服务和满足国家需求,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所在。如何做到这一点?华信采取的是“曲线救国”的路径。面对国内油气产业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和地方国企完全主导的局面,中国华信深入分析国内能源需求状况,避免在国内与主导企业竞争发展,确立拓展海外资源战略,公司通过多年国际能源业务合作和民间积累的深厚国际资源,产业与金融相结合打造有组织的能源产业国际投行。中国华信首先选择在欧洲建立油气终端业务布局,通过下游终端来拓展获取上游油气资源权益。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华信不仅在欧洲完成了销售、炼化、储运一体的终端体系,更是在中亚哈萨克斯坦、中东阿布扎比、非洲乍得及俄罗斯等多个世界重要油气生产区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华信的成功,引来了各种解读,其中,中国华信“借助收购一家走私涉事企业而进入油气行业发迹”的消息流传最广,也被认为是其原罪的有力证据。

2006年,华信参与厦门华航石油有限公司拍卖被认为是该公司进入石油领域的开端。公开资料显示,厦门华航石油有限公司是厦门政府公开拍卖的国有资产,该公司系福建省厦门轮船总公司控股的公司,福建省厦门轮船总公司为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企业,属福建省国资委。华信内部人士透露,这一活动虽然发生在厦门远华案的大背景之后,但其不属于厦门远华集团资产,与远华案件无关。2006年6月,福建省华夏拍卖有限公司受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的委托,公开拍卖厦门华航石油公司100%的股权。华信参与厦门华航石油有限公司拍卖是国有资产按照正规程序公开拍卖,不是收购远华集团赖昌星资产。而且当时华信虽然赢得竞标,但由于标的资产存在瑕疵,导致交易最终并未达成。公司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在与其上级公司多次沟通未果后,于2006年底向福建省国资委提出放弃标的,并收回了拍卖保证金。而华信在参与厦门华航石油的过程中,开始对石油、成品油业务的行业特点和操作有了深入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竞拍接洽,吸引了厦门华航石油部分管理团队和业务团队成员加入到中国华信。因此,虽然华信最终没有收购厦门华航石油,但却由此促使公司进入石油行业发展。

中国华信的战略是清晰的,其发展脉络也一如其战略一样有迹可寻,绝非外界传言的那种神秘莫测。叶简明,中国华信创始人,出生于1977年,福建省建瓯市人,1999年移居香港,2016荣登《财富》杂志全球“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第2位。叶简明和中国华信是默默的耕耘者,在《财富》杂志将他推高到这一位置以前,很难在财经媒体上看到关于他的报道。

据华信内部人士称,2000年,叶简明与苏卫忠、叶向东等合伙成立福建华信进出口公司。2005年,成立福建华信控股公司,作为金融性投资公司。2006年,公司进入石油领域。2008年,由陈秋途、臧建军、庄苗忠等在上海设立上海华信能源控股公司,总部在上海设立,2012年组建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根据公开财务数据显示,中国华信2010年营业收入是526亿元人民币,2013年达到2099亿元人民币,正是从这一年的业绩开始,中国华信首度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349位。

借助于中国华信官网和网络上公开的信息,我们可以梳理出华信发展几个不同阶段。2006年,董事会主席叶简明提出建立有组织的共同经济体的合伙模式,以贸易带动经济,经济带动人才,以人才为本进行能源产业国际投行投资,在华南、华北、华东地区,由主要股东代表各自进行合伙,通过国企代开证、下游大客户管理大客户等模式,开展石化产品的国际贸易。在2006-2012年间,整个石化产品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华信股东代表都获得了较高的收益。

2012年,叶简明提出打造一个母公司,建立国际品牌和运营管理,进行社会化的管理,避免股东之间的争斗。这是中国华信的由来。公司集中所有股东代表的子公司资源,共同为母公司服务,做大母公司。母公司做大后,通过子公司进行合伙,以北京、山东、广东、香港区域为代表。当时确定2012年后的5年,股东代表可在各自子公司按其净资产的40%获得股权,之后再5年,这些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上市,属于股东代表的各自股权可直接转换成股权收益。

叶简明在2014年底的一次讲话中有这样一段总结:曾经有一个阶段,我们石油组份的化工产品是垄断的,占市场70%、80%的份额。第一个阶段我们想整合下游,跟很多小企业打交道。当时提出了共同经济体,是缺乏组织的。后来发现很多人出问题,用华信的品牌到社会融资,到银行融资,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虽然我们的化工产品很厉害,但是我们的品牌也被这些人砸了。我当时就开会提出,进行有组织的、以客户管理客户的形式。这就到了第二阶段,原来很多华信的老板们,因为理念不一致的,把名利当作目标的,完全追求利的,完全追求名的,这些人我们逐步剥离了。我们用客户管理客户的模式,在各省沿海城市,用当地的大型国有企业,或者比较大的企业来代理我们的产品。我们在海外建立库存,跟海外大的能源寡头、世界五百强形成战略合作,只控制上游。对于下游来讲,用客户管理客户的模式,变成是有组织的了。但是随着房地产商越来越困难,化工产品、大宗贸易的很多产品都变成融资属性的时候,我们又进行了调整转变,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化工产品我们重点跟下游比较大的合作……然后转身做原油、天然气和汽柴油的海外储备。

2015年有媒体对华信的报道称,这一家并非国内地炼、并非国有资本的公司,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石油中间贸易商之一。而观察中国华信的发展战略可知,近几年,该公司的步调与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华信准确把握大势,迅即抓住机遇,积极拓展海外能源合作。最近,叶简明在中国华信总部机关系统管理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企业能取得成功,一定是在这个国家一个时代大事件里的成功,是国家宏观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现在这个时代最大的机遇就是“一带一路”,谁抓得住,谁的事业就能取得大的成功。过去的成功模式是不可复制的,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的事业必须抓住当下的机遇。

■ 华信成长记二:避开民企陷阱 成就民族品牌

中国华信的集体制民营形式,避免了民营企业内部矛盾争斗的问题,同时又通过有组织的分配,保持企业强劲的发展活力,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增长和永续发展。

在中国华信的官网上,公司简介第一句是这样写的: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是集体制民营企业。众所周知,中国的企业所有制形式集体制代表着公有,民营则是私有企业。这两个互不相容的要素是怎么在中国华信的企业形式里融合在一起的呢?

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在谈企业机制创新中分析道,中国企业很多不能长久,除了经营本身的风险,很重要的一个风险就是内部股权的争夺。很多企业在还没有完成战略目标的时候,已经在内部的争斗中倒下了。企业每个时期加入进来的人是不同的,创业时来的第一批人,发展壮大中又会来一批人,到了企业转型,又进来新的人。这些人在企业里到底发挥什么作用,怎么进行企业效益的分配,股权就这么多,这里面就会形成很多内部矛盾。

他认为,中国华信的集体制民营形式,避免了民营企业内部矛盾争斗的问题,同时又通过有组织的分配,保持企业强劲的发展活力,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增长和永续发展。这个集体制民营机制,母公司的股权不分,实行社会化资产管理,同时公司通过二级子公司合伙制度,形成三级法人和三级合伙,进行团队持股和奖励分配。公司规定,股东代表不参与母公司的经营管理,不派任何家庭成员参与公司运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政管理体制。

同时,设立上海国际能源管理中心对公司进行管理,按照公司净资产2%收取管理费,净利润的20%作为团队奖励。母公司定位是能源加金融,平台加功能,能源是获取海外上游资源和石化特殊材料。除上游资源和银行平台作为核心资产不分,其他功能性平台,将由股东代表分区设立的子公司分别进行合伙和证券化,由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为核心的董事会,按照股东的资源贡献度,进行有组织的分配。最后母公司进行社会化管理,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开拓上游资源权益,服务“一带一路”。未来将引进国企、央企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和股东。所以中国华信定位是集体制民营企业,既不是国有的,也不是个人的,是社会化的。公司以国家法律为根基,结合商人契约精神,类似西方国家的股东与经营层关系。股东代表的资源通过这个机制得到全面整合,同时又根据不同的贡献度,在核心资源不分的前提下,对功能性平台进行分拆证券化,通过子公司合伙进行分配。

■ 华信成长记三:石油之后是什么?华信的新战略

油这一步,我们已经很成功了。第二步是气,第三步就是智能电力。今后所有的能源都要转变成电力来使用,将来汽车全部都要改成电动,包括飞机,这是最大的革命。

据报道,目前中国华信收购俄油股份项目已经得到国家批准。这意味着一旦交易完成,中国华信将直接从股份中获得每年4200万吨以上的石油权益和总共26.7亿吨油气当量的储量。同时另据报道,中国华信还与俄油签署有长期供油和远东、西伯利亚油气区块开发协议,华信油气权益规模未来将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加上早些时候华信在阿布扎比、乍得和哈萨克斯坦获得原油权益和供应合同,粗略估计,其年油气权益量将超过8000万吨。正如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在产业投行协同会议上所说的“我们(华信)的战略是能源和金融,能源就是获取上游的资源……油这一步已经很成功了。”照此销量计算,参照2016年世界最大石油公司的产品销售量,华信已经接近世界前十大石油公司的销售水平。

对此,叶简明却保持着一贯的清醒认识和高瞻远瞩,他在内部会上告诫同僚:“这件事做得这么大,不要给别人一种误导,认为俄油这件事做好我们就成功了,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那就坏了,整个事态立即会发生变化。事态的方向如果转变了,事物的发展就是无力的。古人有句话讲得好,叫‘委曲求全’,圆满的东西都不是直来直去的,这样才能求全,不然不可能圆满。当你誉满天下的时候,也是你要身败名裂的时候,历来都是这样。华信通过俄油这件事,已经在能源界进入了全世界最大的公司行列。自古讲‘名要副实’,‘实’要如何做来配‘名’,要做到德能配位,如果失德,就会变成名不副实。”

据悉,中国华信在9月初就召开了内部产业投行协同会议,董事会主席叶简明在此次会议上明确了华信“三步走”战略,“油这一步已经很成功了”,第二步是气,第三步就是智能电力。今后所有的能源都要转变成电力来使用,将来汽车全部都要改成电动,包括飞机,这是最大的革命。这个电是怎么来的,无非就是水电、火电、天然气发电、太阳能发电、核电,最后核聚变产生的反应堆,更高的就是雷电。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天然气发电和水电,水电基本上也是国家控制,那就是天然气发电,所有全国的火电都要改成天然气发电,那就要掌控天然气资源。下一步,我们通过俄油获取海外天然气,卡塔尔也要跟我们战略合作开展天然气开发,也将很快完成。

电力之后就是电池,在叶简明看来,电池无非就是充电的时间和续航的能力。“电池

— — over — —

相 关 推 送

徐明和他的秘密

赵家公子的“房产帝国”20年

令家最后一位公子

反腐打虎,顺手“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