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文不成活!博士毕业何时休?欲语泪先流 | 一周科技速览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关注我们,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编辑 | 陈航、韩若冰
生 物
Biology
豆瓣8.2:《血疫》背后的“抗埃”英雄
Meet the Ebola workers battling a virus in a war zone
2019年05月27,美剧《血疫》首播,使得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的第一次出现,是在1976年的非洲埃博拉河流域,这个病毒至今查不到源头,仿佛从天而降。病毒当初之所以大肆传播,是因为共用注射器针头所致。最让人惧怕的是,埃博拉病毒的感染症状特别恐怖,病人会全身出血,身体像融化一般腐烂。对于这个病毒,目前仍没有完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而且它一直在进化,拥有很多变体,一代比一代更难对付。
第一次埃博拉病毒爆发持续了三年,在全球人类陷入恐慌的时候,它毫无征兆的突然消失了,这次病毒的突然隐身和它的突然出现一样,成为了世界之谜。但在隐身15年后,1994年,埃博拉卷土重来,袭击加蓬,然后流窜到刚果、乌干达、尼日利亚,开始了血洗非洲的大破坏。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西部的几内亚暴发,迅速席卷大半个非洲,至2015年5月,这次疫情导致26000人感染,其中11000人死亡。在此期间,香港也曾出现过埃博拉病毒疑似病例,所幸最终被排除了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可能。直到今年,非洲地区仍然有埃博拉病毒疫情的出现,这次病毒没有突然再次消失,它仿佛下定决心,要彻底把人类拖入“地狱”。
当然,作为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制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这场与埃博拉的攻坚战,我们还没有输。2019年6月21日与24日,Nature杂志发文,介绍了这些奋斗在非洲“抗埃”第一线的平民英雄。
Marie-Roseline Darnycka Bélizaire:来自海地的流行病学家,正在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对埃博拉病毒进行反击 | 图片来源:John Wessels, Nature
Marie-Claire Kolié:来自几内亚的医生,在埃博拉治疗中心工作,该中心曾多次遭到枪击以及纵火 | 图片来源:John Wessels, Nature
François Mabruki:抗埃前线某项目领导者,在6月5日被当地群众在动乱中击伤 | 图片来源:John Wessels, Nature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隔离病房 | 图片来源:John Wessels, Nature
参考文献: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1957-2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1979-w
你被“大鹅”霸凌过吗?
Cambridge punters under attack from a new wave of anti-social swan
美丽的剑河(River Cam)是剑桥大学的象征。剑河之美跃然于诗人徐志摩笔下:“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然而,最近的剑河却不平静,剑河上的游人频频被一只名为Asbaby的天鹅“霸凌”。
图片来源:GEOFF ROBINSON
图片来源:剑桥大学
除了游人之外,剑河上的其他生物也是Asbaby“欺辱”的对象。
图片来源:GEOFF ROBINSON
动物攻击行为是一种相对普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析了全球动物攻击数据:相比于“天鹅”,其他动物物种,如蛇、狗、猫和猴子对人造成的健康危害更大。近期,文章列举了史上最严重的25起动物袭击事件,其中排名第一的事件便是宠物犬袭主事件:在美国加州,一位名为Darla Napora的孕妇被自家饲养的比特犬撕咬致死,在此之前,Darla Napora曾是当地一家动物保护组织的成员。
参考文献:
[1] https://www.who.int/en/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nimal-bites
[2] https://list25.com/25-worst-animal-attacks-in-recent-memory/5/
从活细胞生产保留细胞特性的巨型膜囊泡
Generating Giant Membrane Vesicles from Live Cells with Preserved Cellular Properties
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有望作为癌症药物运输载体的巨型膜囊泡(GMVs)。
在生物实验中,产自活细胞的仿生巨型膜囊泡是一种常用的膜模型。虽然制备方法相对容易,但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例如甲醛和二硫苏糖醇)和渗透缓冲液可能破坏膜结构,结果限制了巨型质膜囊泡(GPMVs)这类产物在实验中的进一步应用。
近来,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纳米材料辅助策略,可以利用哺乳动物活细胞生产高质量的巨型膜囊泡。这一策略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纳米材料作为发泡剂,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有害的化学反应,GMV还可以在各种生物友好型培养基或缓冲液中生产,后续不需要分离程序。这些改进能让GMV更好地模拟活细胞表面的复杂结构和功能。这也意味着GMV具有广泛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
由于膜囊泡天然具有运输生物活性药物的作用,研究者以姜黄素为实验试剂测试了GMV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姜黄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炎、抗肿瘤和化学预防试剂,但是溶解性差,限制了临床疗效。实验证据表明,GMV能有效装载姜黄素,比常规药物的肿瘤杀伤效力更高。
这项研究有望在巨型膜囊泡领域引领一场革新,同时开辟生产多功能药物载体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https://spj.sciencemag.org/research/2019/6523970/
物 理
Physics
《三体》与“二向箔”:生命能存活于二维世界中吗?
Can Life Exist in 2 + 1 Dimensions?
图片来源:NASA
长久以来,物理学家以及哲学家一致认为,生命只能在像我们人类居住的这样的宇宙中形成(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这就是著名的“人择原理(Anthropic Argument)”。那么更简单的宇宙形式,比如“二维空间+一维时间”的宇宙,就无法诞生生命吗?
《三体》中曾描绘了二维宇宙中的生物这一生存构想:维度武器“二向箔”将三维宇宙及其中的所有物质向二维宇宙坍塌,剥夺高度而变成只存在长和宽的绝对平面,其强大的破坏力迫使高级的三维文明开始主动转化为二维生命,以求在二维宇宙平面上展开的世界中继续生存。
然而现实中对于2 + 1维空间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有两大质疑:一是引力的缺乏使得类太阳星体无法形成;二是对平面拓扑的限制意味着生命存在的形式太过简单以至于无法生存。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量子数学与物理中心的J. H. C. Scargill为回答上述两大质疑提供了新的理论构想。Scargill从理论上证明了一个2+1维的宇宙可以同时支持引力并提供生命所需的复杂性拓扑结构,这一成果或为研究宇宙形成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https://arxiv.org/pdf/1906.05336.pdf
教育
Education
不发文不成活!博士毕业何时休?欲语泪先流。
No paper, no PhD? India rethinks graduate student policy
博士毕业,是否一定需要发表文章?“一刀切”的博士毕业标准是否合理?严苛的制度、要求和标准,正逐渐成为压倒博士的最后一根稻草,博士俨然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高危”群体。
这个议题不仅在中国广受关注,在国外也备受讨论。以印度为例,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印度为博士生毕业制定了全国统一标准;印度要求所有博士生在提交博士论文前,必须在同行评审的刊物上发表至少一篇文章,并在会议或研讨会上提交两篇论文。
近日,Gayathri Vaidyanathan对此提出质疑,并阐述了印度可能废除博士生必须发表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该文章已在Nature发表。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1692-8
人工智能
Artifical Intelligence
“后生命时代”初望:该如何定义生命?
Opinion: How to Define Life?
图片来源:The Scientist
“后生命,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谦卑,那就是对于什么是生命的边界,我们依然一无所知。”随着人工智能、人工生命形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逐渐提高,定义生命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传统”观点将生命仅仅定义为: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回应刺激,并且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然而,在现今这一定义已经“捉襟见肘”。因此,杜鲁大学的生物学教授John D. Loike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生物学教授Robert Pollack提出了一个表述简单的全新定义:生命是持有遗传编码的有机体,可以繁殖、自然选择和个体死亡。该定义重在强调,未来生命的形式有可能是不可知的。按照这一标准,合成生物体可能属于生命,而AI机器人缺乏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不被纳入“生命”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9F%E5%91%BD
[2]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opinion--how-to-define-life-65831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相关阅读
1 地震辟谣:深海鱼类的聚集并不意味着地震即将发生 | 一周科技速览
2 科学的光荣,哲学的丑闻:怎么对付“归纳”带来的麻烦?| AI那厮
4 一个期刊编辑的告白:咱们都想发文章 | 发表论文那些事儿
近期热门
3 “无知的物理学家”要把冷门变成热门:缅怀结构生物学巨擘罗斯曼
4 从黄昆方程到极化激元——黄昆方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纪念黄昆诞辰100周年
5 戴希:关于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最新实验数据的看法 | 众妙之门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返朴」,查看更多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