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博物馆】中国书法(七)
书法艺术的展现,不仅仅依托于广为人知的文房四宝,还有许多其他各种类型的工具。本期内容,我们将一起了解笔墨纸砚之外的书法工具与材料。
- Part 01 -
笔
架
笔架亦称笔搁、笔格,是放在案头用来架笔的工具,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笔架的材质一般为瓷、木、紫砂、铜、铁、玉、象牙、水晶。其中实用性的笔架以瓷、铜、铁最为普遍,观赏性的则以玉笔架最为典型。
万历款五彩瓷笔架
明代 陶瓷
玉海山旭日笔架
清代
全高3.4cm,长9.0cm,宽2.2cm
犀角雕松鹿笔架
明代
高5.5厘米,长9.5厘米,宽3.5厘米
此器以浮雕、镂雕等技法为主,造型圆整可爱,刀法质朴凝练,将岩石的体积感和松树之茂盛形象地塑造出来。
- Part 02 -
镇
纸
镇纸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多为长方条形,故也称作镇尺、压尺。
青玉子母螭镇纸
明代
全高3.4cm,长24.5cm,宽2.8cm
青玉,带黑色、黄色沁斑。器作长方形,作镇纸之用。上部琢云纹,并浮雕子母螭纹,四壁琢回纹。此件附木座,刻松竹梅镂空纹饰。
白玉子母猫纸镇
清代
全高1.9cm,长5.28cm,宽4.3cm
纸镇白玉。玉料略呈扁圆形,全器作大小猫相抱而卧。大猫前爪抓蝴蝶,小猫嘴里叼了叶梗,叶片并延伸至底部。
- Part 03 -
印
章
印
泥
许多文学家、诗人、书画家都对印章情有独钟,许多印人同时也兼工诗书画。书画上的印章按篆刻内容来分可分为:姓名、字号、斋馆、堂号印;闲文、吉语、警句印;收藏、鉴赏印。
印泥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之钤记,都需要使用。
白瓷划花灵芝纹印泥盒
宋代 白瓷
圆盒,直壁,子母口盖,盖面微微隆起,划花装饰缠枝灵芝纹,线条流畅,造型活泼,外围双圆框;盒身底面向下斜,下接圈足。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印
明代 李流芳
3.3×3.6×3cm
章料质地温润细腻,刻印文为“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印章上端边款为“流芳为古氏兄”。篆法简洁,刻工规整,古趣昂然。
- Part 04 -
砚
滴
砚滴是一种专门用作研墨的滴水器具,也称水滴、书滴等,其内贮存的砚水供磨墨之用。
越窑系青釉龟形砚滴
魏晋南北朝
高5.8厘米,口径2.4厘米
腹径4.9-4.7厘米
砚滴为乌龟形状,龟首昂起,颈部刻划螺旋纹。龟背前小后大,有圆形的小直口可以盛水,龟腹平坦,刻划十瓣莲花装饰,通体施青釉不到底。
- Part 05 -
笔
筒
笔筒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或圆或方,造型相对简单。材质多为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紫檀木镂雕会昌九老图笔筒
明代
通高19厘米,口径14厘米
底径16厘米
笔筒口沿嵌银丝勾连菊花纹,近口处以螺钿镶嵌狮纹及葡萄纹,外壁镂雕《会昌九老图》。底座如岩石状,与筒身景物相呼应。
仿石纹釉笔筒
清代
高9.7厘米,口径8.2厘米
足径8.1厘米
笔筒口底相若、筒形腹、圈足。里外均施仿石釉。无款识。
仿石纹釉瓷器是在烧制好的白瓷胎上用近似于石质的彩釉勾绘出石头的纹理,入窑二次高温烧制而成。此件笔筒仿制效果逼真,玉石质感极强。
- Part 06 -
笔
洗
笔洗是在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之物,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其他形状。
玉环形笔洗
明代
全高4.7cm,径9.95cm
孔径5.9cm
青釉笔洗
清代 陶瓷
笔洗,十瓣花口,深壁略外弧而下敛,平底内凹成足。口缘随瓣形略凹,外壁亦随瓣形刻陷凹痕,并将外壁分割为十等分,除此凹痕外,外壁光素无纹。器内外施罩青釉,色偏浅翠绿,积釉处呈色较深。
- Part 07 -
其
他
工
具
笔帘
笔帘又称为笔卷,是一种临时存放毛笔的传统工具。笔帘形如竹帘,多以细密的竹蔑制成,可将毛笔卷入其中,一次可卷入多支,不易损坏笔头,方便携带。
墨床
墨床,其作用是在研墨时临时搁墨用。纤小的墨床不过两指宽、三两寸长,恰好承接住一枚炭墨,有如墨之卧榻,其名贴切生动。
白玉墨床
清代
全高1.9cm,长6.74cm,宽2.7cm
墨床白玉,玉色光润。全器呈几形,两端向内卷,板面一高一低,可放置墨锭。附木座。
臂搁
臂搁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垫着臂搁书写,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因此,臂搁也称腕枕。臂搁多竹木、象牙质地。
雕竹仕女图臂搁
明代
长24.0公分,宽6.5公分,高1.5公分
墨匣
用以存放墨锭,同时起装饰和保护作用的盒子。古代墨匣多以紫檀、乌木、楠木、漆器为材料,并饰有图案。
关于文房用品,还有笔床、笔船、笔屏、临帖架、毛毡垫等。
内容参考《走进书法艺术》《书法教程》《书法术语》及世界艺术鉴赏库;图片来自世界艺术鉴赏库。
E
N
D
责 编:崔海靖
初 审:朱艳艳
终 审:张玉霞
©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
转载、引用请联系我们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