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2021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发布!
2021
图情档
十大学术热点
聚焦学术热点 · 记录学术足迹
由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社会编辑部策划,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图情档系列刊、图情档39青年学者沙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2021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已经成功落下帷幕,备受学界和业界瞩目的2021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新鲜出炉。
2021年11月5日,热点评选活动在图情档学界公众号正式启动,经过热点条目征集、条目汇总整理、四大“评审团”评选投票、威专家评议点评等诸多环节,最终评选出2021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
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术界、期刊界以及实践领域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高度参与。为期15天的热点条目征集,共收到条目189条;为期4天的投票,共收到选票1832张;最终从梳理出的23条备选热点中评选出10条年度学术热点。
2021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
1.中国特色图情档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2.建党百年的红色资源整理与研究
3.新发展格局下图情档事业高质量发展
4.新文科背景下的图情档与数字人文融合研究
5.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转型
6.从信息素养到数字素养的国家行动与学术阐释
7.世界变局之中的信息安全与数据治理
8.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健康信息学
9.国家治理体系下的档案治理
10.《“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专业解读
热点一
中国特色图情档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入选理由: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是搜集、整理图书和文献,传播、交流信息和知识,保护、传承文化和记忆的学科,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中国的图情档学研究,挖掘历史、把握当代、面向未来,立足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体现中国特色,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学术成果,具体包括:(1)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图情档学立足中国图书、文献、档案的悠久历史,面向当代信息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挖掘历史内涵,梳理思想脉络,阐述学术渊源,在图书馆学文化渊源和思想体系、当代情报学起源和发展、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历史分期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图情档学三大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基础。(2)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图情档学立足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需要,面向新学科和新业态的社会环境,论证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提出情报学三大体系研究论纲,阐述档案学的本质属性和核心理念。通过学科体系研究和课程体系建设,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推动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事业行稳致远。(3)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图情档学立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规划,面向信息管理专业和实践,构建当代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阐释情报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与核心命题,提出面向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档案治理理论。同时,紧密联系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在图情档学科新兴领域和交叉领域不懈探索,助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吴澍时,《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
专家点评:
根植中国图书馆、情报与档案事业实践,总结发展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学科理论,是新时代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科理论研究的主流。理论求索只有面向实践,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解决真问题,服务真需求,才能体现出时代价值。
2021年,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科“三大体系”建设尤为引人注目。综观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是学科遵循,也是核心脉络与鲜明时代特征。学界致力于在回望学科起源与发展历程中明晰自己的特色和定位,梳理学科结构演进及学术范畴、核心命题与研究方法,重视回应基础理论的历史使命;在新的时代方位上,聚焦对“三大体系”的逻辑厘清,着力探索“三大体系”的当代构建,并展开应用实践与发展研究,展现出学科蓬勃发展新趋势。
“三大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形成中国特色。为此,需将学科“三大体系”建设放到更宽广的历史坐标中去谋划;需持续解读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内涵,在文化自信中锚定自己的学科定位。文化是学科生成之根,服务是学科长久之源。当进一步理解学科“三大体系”建设的内涵,不断完善理论、方法与应用,在交叉融合中展现学科魅力与学科担当。“三大体系”建设将提升学科价值,促进学科引领,推进学科创新,并在学科理论与事业发展的协同中,提升学科效能。
(陈传夫,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热点推荐者:
邓 君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刘桂锋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孟昕宇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秦春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晓宁 山西财经大学
谭必勇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佳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忠军 《情报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吴澍时 《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
杨 峰 四川大学
文献链接:
[1]肖希明,沈玲.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3):4-22.
[2]马费成,李志元.中国当代情报学的起源及发展[J].情报学报,2021,40(5):547-554.
[3]柯平.中国图书馆学思想体系:抽象、内核与价值[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6):4-17.
[4]司莉,陈辰,郭思成.中国图书馆学的应用实践创新及发展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3):23-42.
[5]苏新宁.中国特色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论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4):16-27.
[6]张斌,尹鑫.中国特色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6):36-49.
[7]吴丹,郭清玥.“十四五”时期图情学科愿景展望——基于全球战略蓝图的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21,38(3):14-26.
[8]安璐,陈苗苗,沈燕,等.中国特色情报学的基本范畴与核心命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6):18-35.
[9]尹鑫,张斌.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J].图书情报知识,2021,38(5):4-14.
学术会议:
1.2021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生教育论坛暨青年学者论坛、第十四届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北京,2021.9.25-26。
2.2021年中国情报学年会暨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长春,2021.9.28-29。
3.2021年第十八届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北京,2021.10.14-16。
4.2021年武汉大学第二届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论坛,武汉,2021.11.13-14。
热点二
建党百年的红色资源整理与研究
入选理由: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学界和业界围绕红色资源的整理、保存、挖掘、展示和利用展开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2021年这一主题的研究呈现以下趋势:(1)档案馆和图书馆是保存红色资源的核心阵地,红色文献、红色档案一直是本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而值此“建党百年”之际,《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献的保管与整理成为了学界和业界的焦点;(2)立足数字人文视域,结合信息组织、数据分析等方法,深度挖掘和展现红色资源,尤其是利用新型信息技术手段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更是本领域为相关研究做出的独特贡献;(3)对红色资源的多维开发与利用是学术界的另一热点,具体包括如何实现基于红色资源的文旅融合,如何开展以红色资源为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党史教育工作,如何建设图、档、文、博、美中的红色空间,如何助力实现红色资源活化等等。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本学科对红色资源的一系列研究,充分彰显其服务于国家战略与发展的使命担当,为助力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了应有的学术贡献。
(肖鹏,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专家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倡导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红色资源作为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色文化传统的具体承载者,迅速受到了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红色资源主要指记录着党的辉煌历史、蕴含着党的初心使命、承载着党的精神内核的各类书籍、档案、影像、实物等资源。围绕红色资源的整理与研究,来自各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展开了探讨。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者主要围绕各类图书馆对红色文献进行专门而系统的收集、收藏与提供利用,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播展开了研究。出版领域的研究者探讨了如何通过纸质出版及数字建设等多种形式扩充红色文献揭示广度和深度。档案领域的研究者则对加强红色档案资源的整合、组织、开发,以及将红色档案资源与红色旅游等载体相结合起来进行了探讨。此外,思政教育、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等领域的研究者也针对红色资源整理展开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
展望未来,围绕红色资源的整理与研究将体现出如下趋势:首先,红色资源整理的功能优化问题将越来越研究者的受到重视。其次,如何借助于现代技术,让蕴含在红色资源中的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将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第三,充分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多种类型的党史教育活动,用党的奋斗历程和光荣传统鼓舞人、感染人、打动人将成为一个重要研究主题。
(周文杰,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热点推荐者:
郭 飞 北京市档案馆
李 倩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 鹏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孙大东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吴澍时 《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
肖 鹏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文献链接:
[1]谢黎萍,程焕文,苏智良,武茂昌,衣永刚,范玉刚,崔文斌,徐雁,马静.继承百年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献整理与研究专家笔谈[J].图书馆杂志,2021,40(07):4-17.
[2]程焕文,张琦,谢小燕,王蕾.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中山大学图书馆藏马克思恩格斯手稿与珍稀著作的时代价值[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04):4-15.
[3]冯雅,吴寒,李刚.论习近平红色资源观[J/OL].图书馆论坛,2022(01):1-13[2021-12-19].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211122.1432.002.html.
[4]赵红颖,张卫东.数字人文视角下的红色档案资源组织:数据化、情境化与故事化[J].档案与建设,2021,(07):33-36.
[5]刘倩倩,夏翠娟,朱武信.红色文化传承视域下的红色文献服务平台建设实践与思考[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1,11(04):17-24+32+16.
学术会议:
1.“档案见证历史巨变——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术论坛,上海,中国档案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上海市档案馆联合举办,2021.6.17。
2.2021年图书馆红色空间与红色专藏论坛,太原,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太原市图书馆、太原图书馆学会承办,2021.6.9。
3.“继承百年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献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上海,《图书馆杂志》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共同承办,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协办,2021.7.8-9。
热点三
新发展格局下图情档事业高质量发展
入选理由: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高度认识新发展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图情档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图情档人在新时期的使命与担当。
2021年,图情档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学人们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旋律,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建设、图情档人才培养、图情档事业创新转型等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与研究。具体而言,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建设方面,聚焦学科交叉发展衍生的新兴学科,研判新文科、跨学科背景下图情档学科建设进路,研究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差异化发展路径;在图情档人才培养方面,关注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革新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方案,呼吁中国特色图情档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在图情档事业创新转型方面,探索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AR技术等)在图情档事业中的应用,推进图情档事业的智能化、智慧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图情档事业的发展方案。这些研究既丰富了图情档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也为图情档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当然,新发展格局下,图情档事业要实现全面的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图、情、档事业紧密相连,如何做好推动图情档整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协同推进图情档整体事业高质量发展仍有待探索。
(孙红蕾,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专家点评:
社会转型和数智技术发展交织背景下,全球图情档事业处于转型与赋能的关键期。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提出了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图情档事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全球行业环境影响下抓住转型和赋能机遇的需要,又是社会环境影响下更好适应国家强国战略的要求。图情档学界和业界高度认识新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图书馆事业、情报事业、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工作重点。从战略上,图情档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事业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纳入图情档事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中,将解决事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事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从业务上,图情档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实现以数量为导向到以质量为导向的根本转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业务转型升级,使事业与社会更好地契合,在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等各领域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未来各项工作、理论研究、图情档教育等都具有意义。从技术上,图情档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技术赋能和管理赋能将有利于图情档事业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与效能。未来,技术驱动图情档事业的作用更加凸显,技术对传统的挑战也将成为新的问题。
(柯平,南开大学商学院)
热点推荐者:
贾东琴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孟祥保 东南大学图书馆
王兰伟 《图书馆》编辑部
肖 鹏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严贝妮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姚 伟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 鑫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文献链接:
[1]吴建中,范并思,陈传夫,孙异凡,孙坦,王世伟,程焕文.面向未来的图书馆与社会[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2):4-28.
[2]柯平,彭亮.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机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4):48-60.
[3]叶继元,郭卫兵,郑德俊,等.高校图书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探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2):53-66.
[4]冯惠玲,连志英,曲春梅,等.回顾与前瞻:“十三五”档案学科发展调查和“十四五”档案学重点研究领域展望[J].档案学通讯,2021(1):4-15.
[5]王琳,赖茂生.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回顾与展望:基于情报学理论的视角[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4):28-47.
[6]赵志耘.“十四五”科技情报创新的思考[J/OL].信息资源管理学报:1-6[2021-12-2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812.G2.20211020.1048.002.html.
学术会议:
1. 图情档教育与学科发展高端论坛,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院与图书馆共同承办,2021.4.15-4.16。
2. 中国情报学年会&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情报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全国高校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吉林大学联合主办,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承办,2021.9.28-9.29。
热点四
新文科背景下的图情档与数字人文融合研究
入选理由:
自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开始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正式起航,2021年成为新文科建设元年。“学科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手段,“创新发展、技术驱动、应用引领”是其显著特征,这与近年来在图情档学科和人文领域方兴未艾的数字人文不谋而合,数字人文自然而然地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
该热点的主要内容聚焦于将档案管理、文献循证、信息分析、知识组织、数字记忆、数字学术等图情档学科方法,以及机器学习、知识图谱、数据可视化等新技术应用于人文研究,以此推动图情档学科理论边界的拓展和应用实践向人文领域深入,同时协助“新文科”的创新发展。2021年度有图情档学科背景的学者主要参与的数字人文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多学科背景学者合作发文情况明显增多,二是深入到人文领域研究问题域的应用研究引领潮流,三是基于图情档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实践开始出现实质性落地和规模化应用的案例。
从某种程度上说,图情档学科已经开始尝试跨越本学科的领域范畴,有意识地改变过去多年来从人文社科和信息技术领域引入新概念、新方法、新范式来驱动本学科发展的状况,从应用层面向其他人文学科贡献数据、方法和技术。这是图情档学科长期为数字人文提供基础设施支撑的结果,也是数字人文助力新文科建设、促进图情档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明证。然而,与国际上图情档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相比,图情档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学科相互之间的交叉融合还需增强。
(夏翠娟,上海图书馆)
专家点评:
自新文科理念提出以来,各学科领域予以高度关注,重视新技术对文科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通等逐渐成为学界和相关业界的共识。就图情档学科而言,图情档与数字人文的融合契合了新文科建设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趋向。2021年,数字人文在图情档学科受到进一步的“追捧”,图情档学科在数字人文基础设施搭建、数字人文关键技术攻克、数字人文知识库与平台建设、数字人文项目的公众参与、数字人文与开放数据(竞赛)、图书馆的数字人文角色、数字人文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总体来看,一方面,图情档学科积极利用数据资源建设、数字技术等传统和优势为数字人文提供“数据基础”“工具方法”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另一方面,数字人文引领而出的新的“学术时尚”也为图情档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路径。未来,随着新文科建设的不断推进、新技术应用力度的加大、跨学科与交叉创新的发展等,图情档与数字人文应以深度融合为导向积极拓展创新,具体内容可涉及:催生更多的特色数据资源;打造更多标志性意义的数字人文项目数据库;推动数字人文开放数据与价值共创;搭建图情档视域下的数字人文交流平台;培养更多的数字人文复合型人才;探索如何在学科话语体系下建构数字人文知识创新生态等。我们期待图情档与数字人文之间碰撞出更多不一样的火花,而这需要图情档人的不懈奋斗。
(孙建军,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热点推荐者:
孔晔晗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编辑部
何 琳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贾东琴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金晓明 《图书馆杂志》编辑部
马续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大东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王兰伟 湖南图书馆《图书馆》编辑部
杨思洛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张 丽 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
文献链接:
[1]牛力,高晨翔,张宇锋,闫石,徐拥军.发现、重构与故事化: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研究的路径与方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01):88-107.
[2]肖鹏,姚楚晖.先利其器:人文学术虚拟社区中的数字工具交流行为研究[J].图书馆杂志,2021,40(03):60-68.
DOI:10.13663/j.cnki.lj.2021.03.009.
[3]潘威,夏翠娟,张光伟,孙涛.历史地理信息化与图情研究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数字历史黄河”为中心的考察[J].图书情报知识,2021,38(03):37+50-60.
[4]欧阳剑,梁珠芳,任树怀.大规模中国历代存世典籍知识图谱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05):126-135.
[5]杨冠灿,王宪雨. 京剧脸谱图像的增强标注与交互呈现[J].数字人文研究, 2021(3):51-62.
学术会议:
1. 破壁与赋能:多学科驱动下的数字人文,南京农业大学数字人文中心,2021.5.22。
2. “数字人文与跨学科研究”研讨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数字学术中心”,2021.6.5。
3. “时代经纬:迈向新文科的数字人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中国数字人文大会,中国数字人文机构联盟,2021.11.5-7。
热点五
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转型
入选理由:
2021年6 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云项目为引领,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十四五”时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智慧图书馆需要融入数字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中,提供更高质量、更加便捷的知识服务,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智慧图书馆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赋能图书馆转型的重要成果,是将智能技术融入图书馆工作全流程,为用户提供便捷、精准、高效服务的图书馆新形态。目前智慧图书馆研究主要聚焦于三个方向:一是“扎实理论,厘清基本问题”,如智慧图书馆的发展阶段,智慧图书馆的内涵、要素,智慧图书馆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等;二是“面向实践,落地智慧建设”,包括智慧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技术应用、管理与服务创新等问题,学界和业界均十分关注智慧图书馆的落地建设问题;三是“以人为本,协调人机关系”,在人工智能时代,学者们开始关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人机关系问题,提出智慧图书馆仍在图书馆的概念范畴内,智慧图书馆建设中要兼顾人文情怀与社会关怀。
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仍需要经历长期的探索,智慧图书馆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图书馆转型的发展方向,如何在技术变革的洪流中兼顾守正与创新,实现图书馆转型还需要学界、业界的通力合作,共同发挥好智慧图书馆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梁少博,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专家点评:
在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持续演进中,2021年数字中国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转型作为年度学术热点呈现出文化支点、政策重点和学术聚焦点三大特征:首先是积极发展智慧图书馆成为数字中国战略中的文化支点。2021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发展“智慧图书馆”首次进入国家发展战略,促使图书馆学情报学界重新认知中国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方位。其次是数字中国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转型成为规划和政策的重点。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6月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就“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具体举措,包括推动数字文化工程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统筹推进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服务体系建设等;在2021年12月2日举行的全国智慧图书馆建设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2007年7月建立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正式更名为全国智慧图书馆建设联席会议;“全国智慧图书馆建设体系”于2021年正式提出并形成了建设路线图,“省域智慧图书馆体系”也成为“十四五”期间各省市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着力点,均为数字中国背景下的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宏观政策视角。第三是数字中国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转型成为学术研究聚焦点。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历史新方位、数字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对图书馆全方面的赋能、新一代智慧图书馆开放共享平台等成为研究新热点,体现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智慧图书馆探索与实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由国家图书馆组织的《智慧图书馆研究》一书已于2021年启动编写。
数字中国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转型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在三个方面深化发展:一是在理论深化上将从碎片化个别化局部化向整合化整体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二是在技术深化上将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向数智化共享化和一体化的新一代开放型智慧平台转化;三是在实践深化上将从文献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向全程智能化全民数字化和安全持续化方向发展。
(王世伟,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
热点推荐者:
刘琳琳 《图书馆建设》编辑部
陈 群 闽南师范大学
樊振佳 南开大学商学院
贾东琴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金晓明 《图书馆杂志》编辑部
李玉海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王兰伟 湖南图书馆《图书馆》编辑部
吴澍时《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
张 鑫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文献链接:
[1]饶权.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开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新篇章[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01):4-14.
[2]卢小宾,宋姬芳,蒋玲,洪先锋,刘静,张薷.智慧图书馆建设标准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01):15-33.
[3]柯平.关于智慧图书馆基本理论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30(04):3-13.
[4]段美珍,初景利,张冬荣,解贺嘉.智慧图书馆的内涵特点及其认知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2):57-64.
[5]吴建中.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机遇、挑战和创新[J/OL].图书馆杂志:1-8[2021-12-21].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1.1108.G2.20211203.1608.002.html
学术会议:
1.智慧图书馆建设馆长论坛,湖北省图书馆,2021.3.31。
2.2021年第五届智慧图书馆发展论坛,华中师范大学,2021.5.13-14。
3.十四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天津大学;2021.10.27-30。
热点六
从信息素养到数字素养的国家行动与学术阐释
入选理由:
作为最具学科特色的核心话语之一,信息素养及其相关话题一直是LIS学科高度关注并不断拓新的领域。2021年11月,中央网信办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描述为“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该界定在内涵、外延、场景、受众、目标等方面,比信息素养更加宽泛和丰富,也集中体现出从信息素养到数字素养的国家行动特征。此前,IFLA、UNESCO等组织也发布文件强调数字素养的重要性,2021年内我国LIS学界同仁聚焦素养教育、图书馆使命与职责、数字鸿沟与素养培养等方面开展了理论建构、政策阐释、系统回顾和实践探索等方面的研究,以专业化视野回应相关社会问题。在新时代,尤其是《行动纲要》指引下,进一步展现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新作为、新担当,服务于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LIS学科更是责无旁贷应。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都关联着一组系统化的知识与能力,借此可以支撑素养教育和培训从多个方面和层次对受众群体赋能。从信息素养到数字素养,其研究对象、认识论与方法论、历史与文化传统、话语体系与话语社群等都有差异,LIS学科有必要在问题性质、理论视角、解决路径等方面作出更深层次的学术阐释,为相关赋能实践的合法性和赋能机制的构建,贡献更具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动能。
(樊振佳,南开大学商学院)
专家点评:
2021年11月5日,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为中央网信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高规格出台《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体现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上升为国家战略。教育是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信息素养教育则是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更是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用户的信息意识、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伦理。《行动纲要》指出,“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可见,《行动纲要》界定的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内涵、外延、场景、受众、目标比图书馆界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信息素养更加宽泛、丰富,是信息素养的“升级版”。《行动纲要》特别指出“加强数字素养与技能理论研究”。2021年12月27日,中央网信委发布的《“十四五”年国家信息化规划》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作为十大优先行动之首。因此,《行动纲要》和《“十四五”年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高规格密集出台为数字时代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凸显图书馆、图情档一级学科与相关学科服务于数字中国建设、网络强国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以及在更广阔的空间服务社会的作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针对我国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中存在顶层设计缺失、数字鸿沟较大、资源供给不足、培养体系尚未形成、数字道德规范意识有待增强等问题,就图书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实践而言,有如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产业工人、农民、新兴职业群体、妇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小学生、退役军人等不同职业和群体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的课程体系、配套学习资源与服务;围绕数字生活、工作、学习、创新等丰富的场景需求,强化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搭建国家级数字技能终身教育服务平台,开发设立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网站、移动应用程序和公众账号等,为数字资源提供多样化获取渠道;提高全民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强化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提高全民数字获取、制作、使用、交互、分享、创新等过程中的道德伦理意识,注重培养具有数字意识、计算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公民。
(黄如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热点推荐者:
陈则谦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李 倩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 蕾 北京师范大学
孟祥保 东南大学图书馆
文献链接:
[1]于良芝,王俊丽.基于信息素养基础结构的信息素养教育赋能[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5):4-19.
[2]饶权,等.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包容:信息社会中图书馆的新使命[J].图书馆杂志,2021,40(2):4-19.
[3]程焕文.中国迈向数字文明社会——《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的时代价值与图书馆的时代使命[J].图书馆论坛,2021,41(12):2-5.
[4]闫慧, 张钰浩, 韩蕾倩. 移动数字鸿沟研究进展[J]. 图书情报工作,2021, 65(22): 143-150.
[5]马捷,姚艾昕,毛若竹.后疫情时代图书馆公民数字素养培育模式创新[J].图书与情报,2021(2):75-83.
学术会议:
1.国际图联(IFLA)2021年世界图书馆和信息大会(WLIC 2021),IFLA承办,2021.08.17-19,在线。
2.第二届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武汉大学承办,2021.10.22-24,在线。
热点七
世界变局之中的信息安全与数据治理
入选理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冲击国际经济秩序,全球产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幅上升,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是促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为此,我国相继推出了《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数据安全法》等,旨在为全球数据治理提供正能量,增加确定性,注入新动力。
2021年图情档学者放眼全球数据安全与治理最新进展,展开信息安全与数据治理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1.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研究了用户隐私数据量化与隐私信息规制、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行为、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分析等内容。2 国家信息安全方面,重点研究了国家数据主权安全和平台经济背景下的信息安全问题,包括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模式、数据主权安全能力评估以及有悖于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平台经济信息规制等内容。3.数据治理方面,主要聚焦于政府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质量管控模型与机制;中外数据开放政策,以及数据开放模式和利用能力研究;中外数据治理比较、数据协同治理体系和评估体系研究。
图情档学者给出的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与数据治理模式、方法与对策,对于治理多发频发的信息安全问题,推进全球数字治理,打造数字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秦春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家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大变局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能否应对好这一大变局,关键要看我们是否有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为应对变局带来的挑战,抓住发展机遇,走向民族之伟大复兴,图、情、档学科需要担负起使命,探索信息安全与数据治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
信息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商业竞争与个人权益。自1998年以来,信息安全研究成果数量快速上升,涉及网络信息安全、国家信息安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档案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领域,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安全技术、风险评估、防护策略等多方面主题。信息安全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问题,目前计算机科学、网络安全等学科对信息安全给予高度重视,图情档学科主要关注政务信息与数字档案馆等主题,研究成果逐年上升。
数据治理是数据交换和利用的基础。随着各行各业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治理成为保证数据质量、维护信息安全的必要手段。数据治理研究自2012年以后快速上升,涉及大数据、政府数据、健康医疗数据、商业银行、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服务、元数据、数据质量、数据分析、数据资产、信息治理等主题。
未来图情档学科信息安全与数据治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如下:(1)信息安全管理研究,随着信息安全技术的成熟,通过信息的有效组织与管理实现信息安全将成为档案学、情报学的重要研究课题;(2)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预警将成为情报学的重要课题;(3)跨境数据治理将成为情报学关注的热点问题;(4)面向数据交换共享的数据组织管理将成为数据治理的重要课题;(5)面向用户需求的数据质量评价与治理将成为关注重点;(6)各具体领域的数据治理的方法与技术将成为情报学关注的重点。
(王芳,南开大学商学院)
热点推荐者:
安 璐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白文琳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翟羽佳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董 尹 合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胡雅萍 南京邮电大学
李白杨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王 秉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杨思洛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文献链接:
[1]张凯亮,臧国全.泄露概率情境下的个人数据隐私计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09):62-69.
[2]贾若男,王晰巍,范晓春.社交网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情报,2021,41(09):105-114+143.
[3]储节旺,丁辉.美国政府开放数据个人隐私保护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52个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08):140-150.
[4]冉从敬,何梦婷,刘先瑞.数据主权视野下我国跨境数据流动治理与对策研究[J].图书与情报,2021(04):1-14.
[5]满振良,马海群.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平台经济的信息规制[J].情报杂志,2021,40(10):83-90.
[6]刘桂锋,聂云贝,刘琼.数据质量评价对象、体系、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J].情报科学,2021,39(11):13-20.
[7]樊博,于元婷.基于适应性结构化理论的政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以政务12345热线数据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21(02):13-24.
[8]安小米,王丽丽,许济沧,黄婕,白文琳.我国政府数据治理与利用能力框架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21,38(05):34-47.
[9]马续补,李欢,赵捧未,刘玮,秦春秀.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政策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21,41(02):141-151.
[10]周知,胡昌平.“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健康数据协同治理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01):102-109.
学术会议:
1. 2021年知识服务与情报工程学术交流会,在线,2021.12.2-3。
2. 2021年中国情报学年会&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情报学博士生学术论坛,长春,2021.9.27-30。
3. 2021年(第二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数据治理高峰论坛,北京,2021.7.13-15。
热点八
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健康信息学
入选理由:
为应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统筹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此规划纲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更应发挥其学科特色,参与健康中国建设,全力推进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健康信息学较为广义的理解是研究健康相关信息的采集、管理、使用和安全共享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工具的一门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研究的范围和对象也逐步拓展,不仅包括专业医疗工作者、医疗相关从业人员、医学院学生、患者等,还涵盖患者家属、特定群体和普通消费者等对健康信息及技术的需求、采纳、评估和利用相关的知识和工具。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健康信息学研究呈现出以下几方面趋势:1.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开展健康信息学教育研究。在我国健康服务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中,健康信息是重要的内容,而健康信息人才培养是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发展健康信息学教育对未来“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有重要意义。2.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角度,开展对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健康信息服务这一图书馆服务的新领域,符合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国家健康发展战略计划,将健康服务纳入其服务计划,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新时代的挑战。3.聚焦健康信息行为的研究,包括不同群体对多源健康信息的需求、搜寻、甄别、信任、采纳和利用等。
(李世娟,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专家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早在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这代表着“健康中国”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信息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健康信息学,促进我国健康、医疗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健康信息学的研究多聚焦于健康信息的搜寻、传播与获取,健康需求的识别与分析,健康信息质量的评价,健康信息学教育课程与培养方案的设计,电子病历、决策支持系统等相关技术与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由于健康信息学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发利用健康信息以建立医生、患者、机构、平台之间的良好生态已成为健康信息学的追求目标,因此未来研究将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与互联网医疗相关的移动医疗、电子医疗、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等主题;二是与大数据分析相关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图谱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三是与健康信息行为相关的健康信息质量判别、健康行为改变等主题。
从图情档学科的角度切入健康信息学进行相关主题的研究,并将图情档学科中成熟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引入健康信息学领域,对于促进这两类学科的共同发展与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相信健康信息学的研究将成为“双一流”学科建设中重要的学科增长点之一。
(朱庆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热点推荐者:
孔晔晗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编辑部
黄令贺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李 蕾 北京师范大学
马续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宋雪雁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朱庆华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文献链接:
[1]李月琳,王姗姗,阮妹.跨源健康信息搜寻的动机、信息源选择及行为路径[J].情报学报,2021,40(01):77-87.
[2]盛姝,黄奇,郑姝雅,杨洋,解绮雯,张戈,秦新国.在线健康社区中用户画像及主题特征分布下信息需求研究——以医享网结直肠癌圈数据为例[J].情报学报,2021,40(03):308-320.
[3]周知,胡昌平.“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健康数据协同治理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01):102-109.
[4]张帅.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识别[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09):70-78.
[5]李晶,赵雪君,方润菁.美国健康信息学教育认证制度:课程建设的特色与启示[J].图书馆建设,2021(05):142-151.
[6]张海燕.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1,42(09):81-84.
学术会议:
1. 2021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生教育论坛暨青年学者论坛、第十四届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北京大学,2021.9.25-26。
2.中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大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2021.11.27-28。
3.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健康信息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健康信息学论坛,南京大学,2021.6.5。
4.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信息行为研究专委会成立大会暨信息行为研究2021年年会,南开大学,2021.7.9-11。
热点九
国家治理体系下的档案治理
入选理由: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档案工作作为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完善的档案治理体系、推进档案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成为政府、学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都将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档案治理效能以推动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
以此为背景,档案学界围绕“国家治理体系下的档案治理”开展了多元化的研究。一是,从档案治理的视角对上述两个标志性政策法律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形成了档案依法治理的内在逻辑、档案治理的推进策略、档案治理体系建设的内涵等研究成果。二是,继续围绕档案治理的核心问题开展纵深研究,研究主题包括档案治理体系构建、档案治理能力、档案治理主体、档案治理评价、档案制度建设、档案机构设置与管理机制等。三是,结合新的时代特征,研究范围有一定的延展,如档案数据治理、档案安全治理、档案全球治理等新生话题得到广泛关注。总体上看,相关研究既有学理上的阐释,又有体系、机制、模式的构建路线,也有来自档案实践的具体解决方案,引起了档案学界的广泛关注。
(张卫东,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专家点评:
档案作为战略性信息资源和独特历史文化遗产,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档案事业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国家管理方式的变革必然驱动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是时代赋予档案部门的重要使命。2020年,陆国强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构建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依法治理为关键、以数字化信息化为依托的档案治理体系”。2021年,《“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将档案工作体系从“三个体系”拓展至“四个体系”,推动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聚焦新时代档案治理理论研究与学术创新,充分吸收社会治理、政府治理、数据治理、组织治理、生态治理、文化治理、风险治理等治理理论,开辟档案数据治理、档案生态治理、档案文化治理、档案安全治理等研究新领域;融入“法治”“元治”“共治”“自治”“善治”等治理内涵,深入探究档案治理动因、治理要素、治理方式、治理结构、治理过程、治理目标,创建科学合理、内容完善的档案治理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形成档案治理研究新范式。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档案治理实践,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重点探索档案法制体系建设、档案多元协同共治、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档案信息资源集成共享、档案数据质量控制与深度开发、绿色档案馆与智慧档案馆建设等档案治理难题,创新档案治理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建立档案数字治理新模式,优化档案治理生态环境,提升档案治理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更好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档案力量。
(金波,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热点推荐者:
白文琳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郭 飞 北京市档案馆
李宗富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马续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大东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文献链接:
[1]徐拥军.“十四五”时期档案治理体系建设的内涵解析[J].档案与建设,2021(6):15-16+29.
[2]张卫东,张乐莹,赵红颖.我国档案治理研究内容与特征识别[J].情报科学,2021,39(8):60-66+85.
[3]常大伟.政策语境下档案治理及其推进策略——基于《“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分析[J].山西档案,2021(5):79-85.
[4]沈洋,赵烨橦,张卫东.现代化档案治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档案,2021(2):73.
[5]李宗富,董晨雪,杨莹莹.国家档案治理:研究现状、未来图景及其实现路径[J].档案学研究,2021(4):17-24.
学术会议:
1.中国档案学会成立4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档案学会,2021.12.16。
热点十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专业解读
入选理由: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第一次以两办名义印发档案专业规划,在新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档案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规划》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擘画了未来5年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蓝图,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规划》发布后,全国各档案机构与地方积极学习《规划》精神,并因地制宜发布地方档案“十四五”规划,档案学界对《规划》进行了专业解读:一是解读《规划》对档案事业发展目标与核心任务的要求,分析档案工作发展趋势。具体议题包括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科技创新、档案人才培养、档案对外交流合作等。二是解读《规划》精神并指导各地方档案“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目前学界对北京、江苏、山东、浙江、辽宁等地区的档案“十四五”规划均有详细解读。这些专业解读,有利于深入贯彻《规划》精神、准确理解《规划》部署、精准开展科学研究并有序推动实际工作。
(祁天娇,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专家点评: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档案工作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更加突出,档案事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之下,档案界对5月31日首次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高度关注,开展了热烈讨论。许多学者从多视角、多维度对《规划》进行了解读和阐述。
学者认为:“三个走向”(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是“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四个体系”(档案治理体系、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是“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建设的核心任务;科技兴档(档案科技创新)、人才强档(档案人才培养是)“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为未来五年各项档案工作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方向指引。对《“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专业解读,有利于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进一步明确未来工作的重点内容和重大举措,增强信心和动力,促进我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档案学者深入理解实际档案工作的重点、痛点和突破点,注重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从而提升档案学研究的指导力和贡献力。未来,“三个走向”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四个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路径,以及档案事业发展状况评估指标和方法,将是档案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之一。这些主题的研究将极大丰富中国特色档案学科体系的内容,也将有力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徐拥军,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热点推荐者:
加小双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李 颖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刘鸿浩 《档案与建设》杂志
牛 力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孙大东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王 静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王向女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向 禹 中南大学档案技术研究所
徐拥军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闫 静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周林兴 上海大学
文献链接:
[1]徐拥军,嘎拉森.“三个走向”:从《“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看档案工作发展趋势[J/OL].图书情报知识:1-9[2021-12-20].
http://gfgga60aabc7d15084b00hvv909pnb9c5x69o9.fhaz.libproxy.ruc.edu.cn/kcms/detail/42.1085.G2.20211008.1434.004.html.
[2]赵彦昌,韩瑞鹏.基于NVivo 12的“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文本分析[J].档案与建设,2021(10):4-9.
[3]蔡盈芳.推动企业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企业档案工作重点[J].中国档案,2021(10):26-27.
[4]周文泓,贺谭涛.档案社会化的走向与实现策略——基于《“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展望[J].山西档案,2021(04):88-94.
学术会议:
1.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档案事业发展论坛,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2021.10.16。
2.中国档案学会成立 40 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档案学会,2021.12.16。
新媒体支持单位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公众号
「档案管理杂志」公众号
「档案那些事儿」公众号
「档案与建设」公众号
「竞争情报杂志」公众号
「奎林说」公众号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公众号
「情报工程」公众号
「情报科学」公众号
「情报理论与实践」公众号
「情报学报ISSN10000135」公众号
「全国报刊索引机构版」公众号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众号
「山西档案」公众号
「图情会」公众号
「图情档学界」公众号
「图情档39青年学者沙龙」公众号
「图情招聘」公众号
「图书情报工作」公众号
「图书情报研究」公众号
「图书情报知识」公众号
「图书馆建设」公众号
「图书馆论坛」公众号
「现代情报」公众号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公众号
「中国图书馆学报」公众号
……
图情档学界交流群公开招募了!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传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图情档系列刊官网公众号图情档学界高端学术交流群欢迎您的加入。
请联系小编微信(ID:chonger675341),申请好友主题“姓名+单位+职务”。
图情档学界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图情档系列刊官方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