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捷报 | 广州疾控三名医师获第六届“广东好医生”、第五届“广州最美医师”称号


2022.08.19 中国医师节

有一种职业叫白衣为甲

有一种情怀叫悬壶济世

有一种精神叫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有一种使命叫守护健康 ,救死扶伤


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我中心频传捷报。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秦鹏哲荣获第六届“广东好医生”称号;中心办公室主任,主任医师蔡文锋,业务管理部副主任医师马晓薇荣获第五届“广州最美医师”称号。




先进事迹




秦鹏哲
DOCTOR'S

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秦鹏哲在公共卫生战线工作25年来,组织实施全市重大慢性病防治,带领流调队伍正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守护羊城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秦鹏哲多次荣获省市奖励,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广州市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1997年,秦鹏哲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广州市疾控中心,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业务骨干和部门负责人,先后负责全市的传染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亲历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登革热等急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组织筹建现代症状监测雏形的广州市发热肺炎监测体系,组织开展全市癌症等重大慢性的监测、筛查和干预,维持全市慢病风险因素、死因登记和伤害监测体系高效运行。作为牵头人,负责“健康亚运 健康广州 全民健康活动”和“广州市大肠癌防控项目”两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日常组织运作。25年来,秦鹏哲在公共卫生战线上用心用情用力守护羊城市民的健康安全,助力全市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持续下降,大肠癌、鼻咽癌等早诊早治比例逐年提高,各类传染病突发疫情得到快速有效控制。

2020年初,凭借敏锐的公共卫生触觉,及时向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预警了武汉发生的异常事件,为全市提前做好疫情防控争取了主动权。广州发现首例病例当天,秦鹏哲向中心党委主动请缨前往一线工作,先后在技术支撑组、应急处置组、流调溯源大队工作,担任临时支部党支部书记、组长、大队长等职务,在各个岗位上与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他亲自策划编撰了全国第一封既专业又温情满满的“致广大来穗的湖北、武汉朋友的一封信”;在第一天内协助撰写发布了9条健康防护指引;在5天内编制并发布了第一版涵盖6方面24个工作指引。新冠肺炎疫情刚暴发的58天里,秦鹏哲带领队员分片包干了大医院、定点医院最多的越秀荔湾片区流调处置工作,对发现的68个可疑病例逐一开展面对面流调、疫点勘察、密接者追踪、溯源采样、还原现场和病例讨论,争分夺秒、不眠不休,有时对病例的调查持续30-40小时,力求用最快速度完成对病例情况的全链条追查,快速找出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避免疫情扩散蔓延。

无论是与德尔塔变异株的鏖战,还是狙击传播能力更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调的第一现场都有秦鹏哲的身影。2021年5月的“广州5·21”疫情,秦鹏哲作为最有经验的现场流调人员,作为领队开展对社区首发病例宋阿婆的面对面流调。经过细致耐心的询问和梳理,他敏锐察觉到重要的流行病学线索,并在第一时间从现场吹响管控警报,为及早控制疫情蔓延争取了至少12小时的宝贵时间。5·21疫情期间,秦鹏哲负责荔湾体育馆300余名现场流调队员的管理,他深知必须突破以往传统流行病学调查的局限才足以迎接这一“10天5代传播”的毒株挑战。在经过紧急调研,他带领团队找到了流调中最耗人力和时间的瓶颈,摸清了影响分工合作效率的因素,找准了利用海量大数据的关键点,果断将原来的片区处置模式改成了“派单制”和“首案负责制”,扩充了基本作战单元,优化队内信息流转机制,并将总结出的新冠流调“熟、情、齐、稳”“4F”工作技巧传授给每一位流调队员,还摸索实践了“卫健、公安、政数部门流调三同时”、“公安—疾控前端混编、后台合署”,“风险人群围追堵截”的“广州流调战法”,建立了广州当前应对本土疫情的1+2+2+N的流调组织架构和黄金24小时处置原则的雏形,为我国应对德尔塔株积累了宝贵经验。2022年春节期间,面对传播力更强的奥密克戎株,以及香港疫情和周边地区严峻的疫情输入形势,秦鹏哲带领的团队连续奋战28天,处置了71起疫情事件,355个入境病例流调,完成了50份风评报告,优化了扁平化管理的信息群各类流程,为全市群众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假期保驾护航,获得省市相关部门和领导的一致好评。4月以来,广州连续发生了0408和0427新冠本土疫情,始终冲在最先、干在最前,在抗疫一线坚守岗位、昼夜奋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

2021年8月,秦鹏哲同志作为国家联防联控机制河南工作组成员前往河南郑州协助开展“河南7·30”疫情的流调溯源工作。在豫工作期间,他深入现场和郑州六院传染病区勘查,通过开展病例访谈、空气动力学实验的细致调查,描绘出河南本轮疫情167个病例的传播主线,协助当地开展疫情形势研判,及时提出防控措施建议。他毫不保留地将广东经验和广东打法分享给兄弟省份,他的专业技术水平、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和缜密的流行病学思维在疫情处置中得到充分体现,为“河南7·30”疫情的有效控制和防外溢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和河南省、郑州市的充分肯定。近日,湛江出现本土疫情,秦鹏哲同志继续前往支援。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定方显珍贵,疾控人,一直在路上!

来源:喜报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秦鹏哲主任医师荣获第六届“广东好医生”称号

(滑动查看)



蔡文锋
DOCTOR'S

中心办公室主任、主任医师


蔡文锋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扎实工作,爱岗敬业,具有20年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经验及多年管理经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战斗在防控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保障全市人民生命健康许下的庄严承诺。



今年广州突发疫情,作为流调队长,他主动作为,迅速集结流调队员、组建流调中心、明确工作职责、协调大小事务……参与编写了疫情防控总体方案、社区防控等专项工作和相关规范20余份,各类综合性报告、风险分析材料50余份,为广州疫情有效控制和防外溢工作发挥作用。带领广州队伍支援深圳疫情防控,连续奋战14天,坚决贯彻“防控抢在锁定前,扩大排查跑在先”的广州经验,累计处理新冠肺炎本土病例16例,涉及重点场所84个,风险人员13271人。






在0427疫情期间,他负责白云机场前线指挥部流调工作,统筹各方力量混编为指挥协调、视频作业、数据分析、综合材料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小组和2个航班专项组,并通过建立实名化人员名单、排查任务挂图作战、每日会商机制,实施“疫情快速处置-数据快速获取-人员快速转运”的模式,运用大数据分析模型排查风险,汇聚数据43.6万条,迅速锁定并组织转运隔离涉疫风险人员,有效防止风险外溢。

他组织开展重点场所攻坚和流调溯源工作,成立了分析研判组、重点案例攻坚组,带领团队完成了重点案例的调查处置,并定期组织复盘研讨;开展血清学调查和空气学试验,运用流行病学病因逻辑推断方法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深挖流调细节,完成多起本土疫情的溯源调查,实现最大限制减低疫情扩散风险,累计撰写4篇学术论文,将疫情防控经验进行推广。

来源:2022第五届寻找“广州最美医师”活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蔡文锋

(https://news.dayoo.com/ds/202207/26/167574_54317371.htm)

(滑动查看)



马晓薇
DOCTOR'S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管理部副主任医师


马晓薇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忠于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参与多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具有13年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经验。





REC00:00:00:00


自2020年1月始,她一直奋战在新冠肺炎防控前线,参与多起本地、入境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重点场所排查、活动轨迹碰撞,病例的时空交集线索梳理、疫情数据分析、风险评估等工作,将人工智能手段应用在新冠肺炎涉疫场所处置,精准快速地甄别涉疫场所及其风险人群,提高疫情处置效率;参与疫情防控人员路径管理系统、无感查码通行设备、数字化核酸采样间等新冠肺炎防控科技产品研发,从物防和技防上减少和杜绝交叉感染风险。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第130届广交会连续三届线上举办后恢复了线下展,防控压力空前巨大。她担任本届疫情防控专班秘书,参与疫情防控“1+8+16+N”综合性技术手册制定;处理展会期间中高风险旅居史的宾客排查等应急处置工作,成立了防疫关怀小组,为涉及疫区旅居史的参展参会交易团提供防疫政策解读和答疑,实现了“第一时间相关风险的影响控制到最小化,不发生社区传播疫情,不发生与第130届广交会相关的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工作目标。

2022年4月,马晓薇作为援港抗疫专班专家组成员,赴香港开展抗疫工作。在援港抗疫期间,作为专家组成员,不畏风险,深入一线,与专家组因地制宜,提出了“三减三重一优先”阶段性目标,提出老年人群优先于社会面清零并守住零新增等策略,助力香港率先在老年人群体实现“动态清零”。6月-7月支援深圳疫情流调溯源工作,援深期间,她带领海珠白云联合队,与省疾控专家组、福田公安局组成重点案例攻坚专项组,对无头案例复盘,排漏风险人群和溯源,成功找到疫情传播源头,有效控制疫情。

来源:2022第五届寻找“广州最美医师”活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马晓薇

(https://news.dayoo.com/ds/202207/26/167574_54317394.htm)

(滑动查看)



另:

广州日报客户端今日推出“追光·我的十年 | 致敬,中国医师!”特别报道。

报道分享了广州市大肠癌防控项目办公室主管、广州疾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部主管医师梁颖茹的医路历程。

广州市大肠癌防控项目办公室主管、广州疾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部主管医师


和大众所熟知的医生的概念对比,梁颖茹不太一样。

她不看病,每天所做的“不单纯是传统医生做的”——项目预算制定、社区海报设计、朋友圈广告投放……最近还琢磨着要不要去学点传播学和营销。

她是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部主管医师,同时担任广州市大肠癌防控项目办公室的主管。

她甚少接触到具体的病人,职业成就感来自于各类统计图表中:“每当看到一些数据,发现这个项目里筛查出的病人,癌前病变和癌症早期的比例多了起来,就会感觉到,你是默默帮了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

广州大肠癌防控项目运行7年,发现近700名大肠癌患者,当中有4成还处于早期;假如不是参与筛查,可能许多人直到晚期才会发现病情。肠癌防控项目某种程度上帮他们改写了之后的命运。

医科生变身全能项目管理者

10年前,梁颖茹已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了5年,从一名刚走出象牙塔的“小白”逐渐成了一名骨干。刚到疾控时,她在艾滋病预防控制部。“艾滋病防控工作,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干预项目。从统筹策划到资源分配、宣传推广、落地执行、总结评估等等,项目全程运作我们都要参与。其实做的已经不单纯是医科生在学校所学的事,但是对个人整体能力确实有很大提高。”

2015年,梁颖茹进入现在所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部,广州市大肠癌防控项目也是在2015年启动。大肠癌是国际上公认的可以通过早期筛查能有效控制的癌种之一,就在那几年,由于饮食等生活习惯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广州市开始“抬头”。早在2010年,国家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就已在越秀区实施;经过三四年的运行,疾控和高校共同评估了大肠癌筛查的卫生经济学效益和居民接受度,认为项目可以在全市推广,又参考了国内一些其他城市的经验,结合广州的实际情况定下了广州的筛查模式——在基层先进行问卷风险评估和粪便隐血筛查,有高风险转介到医院做肠镜。

梁颖茹到科室时,大肠癌防控项目已经完成了基层医生的培训工作。“说实话,一来就接手,感觉有点慌。”梁颖茹说,因为之前的工作经验都是和传染病防控类,在慢性病这块完全是新手。“不过,来就来吧!”梁颖茹猛补了一段时间的项目资料,加上前期积累的项目管理经验,很快也上手了。

每天揣摩如何“抵达人群”“戳人心窝”

做公共卫生项目,最重要的是“落地”——如何让项目触达到每一个具体的社区居民,让大众首先知道、了解并愿意、自觉参与。梁颖茹形容,自己每天都在揣摩如何“抵达人群”“戳人心窝”,就连前段时间生病住院时,自己也会特别留意,医护人员是怎么对癌症病人进行科普的。

在项目开展的头几年,大肠癌防控项目的对象是50岁~74岁的广州居民。梁颖茹和同事们回顾性评估时发现,在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对参与老年人免费体检的人群同时开展大肠癌防控项目。但老年人免费体检的年龄段是在65岁以上,与大肠癌防控项目的年龄段不太匹配,导致项目筛查出的大肠癌患者中,中晚期的比例居多。“大肠癌筛查的最大意义,是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这样能有效降低这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5年生存率。从公共卫生学的角度,大肠癌的发病率就从40多岁开始攀升,所以我们其实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更多地触达年龄段更低的人群。”


然而,40岁左右人群大多处于事业上升期,容易忽视身体健康。梁颖茹和同事们做了许多思考和尝试:经过调研和卫生经济学效益的评估,2020年,广州市大肠癌防控项目做出了重大调整——对象年龄下限前移至45岁,并推出“肠探”小程序,让筛查对象随时随地在手机上就能填写风险评估问卷;2021年开始,大肠癌防控项目进企业,把大肠癌防控知识送到中青年人群身边,联合广州日报拍摄“周末肠镜”科普短片,在地铁电视上播放……她还从计生用品自助发放机获取灵感,正谋划推出“大肠癌筛查包自助发放机”,让居民不需前往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也能方便领取筛查包,在家里完成初筛。


这几年,市民会在不同的传播渠道上,接触到广州市大肠癌防控项目的科普宣传,从地铁视频、灯箱广告、报纸版面、社区海报、电视情景剧等传统媒介,到微信推文、短视频、H5游戏、小程序等各种新媒体形式。“我很认同‘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句话。大肠癌防控项目作为政府推行的公共卫生项目,固然是有一定的筛查任务量。但其实我们更大的目标是去‘激发’人群自觉关注肠道健康、参与肠道筛查的意识。”梁颖茹说,“当成任务般去‘做’(筛查),和你自己了解过后很想去做,在防病意识和效果上,肯定不一样的。每个人被‘激发’的点都可能不同。我们的宣传发动要找到那个最大公约数,说到人的心坎上,让人们从知,到信,再到行。”她笑称,“所以你说,我是不是应该再去学个传播和营销?”

大肠癌筛查项目七年50万人参与

部分人通过项目“改写命运”

“我们可以说是‘不看病人’的医生,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我们手上有成千上百万的‘病人’。”2015年~2021年,全广州市共有超过50万人参与了广州市大肠癌防控项目的初筛。如今,广州市大肠癌防控项目已经在全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定点医院从2015年的30个上升到2021年的48个;全市有8个区对辖区内参与大肠癌筛查者的肠镜检查提供减免措施。

每年,梁颖茹和同事都要对项目进行回顾性评估,其中包括打电话给参与过筛查的居民随访。有时,电话里会有老人家告诉他们,很感激这个项目,帮助他或者家人在早期就发现了病情。“但总的来说,我们很少会遇到具体的病人。”梁颖茹说,自己的职业成就感,总是来自各种统计图表中的数据——

广州大肠癌防控项目运行7年里,有2.5万广州居民通过项目完成了肠镜筛查,其中10%即2500人发现了癌前病变;近700名发现大肠癌的患者中,有4成是在早期癌症时即发现;假如不是参与筛查,可能不少大肠癌患者,直到晚期才会发现病情(我国一项多中心的癌症分期研究数据显示,临床发现的大肠癌患者近八成半是中晚期)。通过参与肠癌防控项目,他们某种程度上改写了之后的命运。

来源:追光·我的十年|梁颖茹:愿做大众“看不见的医生”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909710#/detail/1910181?site4)

(滑动查看)



“医”往无前,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疾控人多年如一日坚守在一线,闻令而动,从容不迫地投入防控工作,立足岗位,书写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生动实践。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坚持“动态清零”,忠诚守卫着市民健康和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让我们致敬

每一位做人民健康守护者的疾控战友们!

祝各位疾控战士们节日快乐!

希望以“广东好医生”和“广州最美医师”为代表的我中心广大医务工作者,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继续保持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充分发挥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统筹:洋漾美编:关辉

  点亮小花,为我们的一线人员加油鼓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