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权威发布,免费阅读
疫情汹汹
关爱生命
出版人在行动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与流感症状有何区别?
哪些人是可疑暴露者?
哪些人是疑似病例?
判断密切接触者的标准是什么?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就医?
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
什么情况下可以居家医学观察?
公共场所如何做好预防
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如何做好防护?
......
这些一定是你十分关心的问题
众说纷纭
如何判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权威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编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向“可知”读者免费开放阅读
全书以有效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为中心,以问答的形式,引领大众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及如何做到科学防护、理性应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般症状有: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甚至可无明显发热。严重症状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除了以上发病症状,还有可能发病症状“不典型”,例如:
(1)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
(2)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
(3)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
(4)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
(5)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患者、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
发病前14天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 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相关。同时,符合以下临床表现:
(1)发热。
(2)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即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密切接触者指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阳性检测者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1)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患者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3)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阳性检测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流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症休克等。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症状尚缺乏足够临床资料。根据现有病例资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少数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检测阳性。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更多内容请点击识别二维码
免费阅读
可知电子书
“可知”专业电子书平台目前提供10万余册的正版电子书在线阅读并持续更新,包括2019年最新图书,真正实现纸电同步出版。
“可知”电子书平台已接入国内最权威出版机构的电子书及知识服务产品,如电子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冶金工业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江西红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湖北长江传媒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青岛出版社、长江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等,其他出版机构在持续接入。
内容涵盖建筑设计、网络安全、移动通信、计算机应用以及人文社科等多个专业领域,涉及学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十三大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