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运-20海拔6000米高原输送战车?搞新闻可不敢乱说

龙牙 龙牙的一座山 2022-11-09


时政丨热点丨军事丨为农

这里,是龙牙正在爬的一座山。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运-20“鲲鹏”在海拔 6000 米高原空投战车。随时能降落,全域直达!



我认为这个新闻有问题。


落地点海拔没有6000米,这个夸大了,具体数字我找了很久也找不到,报道里统一都说的“6000米”,可能通稿就是这样吧。


为什么呢?


西藏雪线最高的位置是在青藏高原腹地的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岗底斯山脉一带,雪线高5600米左右,这也几乎是全世界最高雪线了。青藏高原因为其独特的大面积高海拔地貌特征,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直接抬高雪线,导致雪线海拔比同纬度都要高不少。可以肯定的说,地球上海拔6000米的地方一定是白雪皑皑的冰川



这是在念青唐古拉山脉腹地,我的站立点海拔是5800米,夏季,可见:


1、这个海拔已经全部是雪了;


2、这个海拔不可能有可供空降的平地。

关于这两个问题,雪山上面的雪一般都是以冰川的形态存在的,主要构成是粒雪,这种雪几乎没有承载力,履带式车辆也会陷进去无法行动,唯一的机动工具只能是雪橇。



我脚下这个就是粒雪,海拔5600米以上唯一的平地只能是粒雪盆,这种地形是肯定不可能使用履带车的,而且无法支撑重型装备,因为你不知道粒雪下面是什么,能不能撑得住。



像这种冰体结构就可以支撑,也有比较脆弱无法支撑的。



这种就不行,太重了会直接压塌冰体。


在高海拔地区,大片坚实平地一般出现在海拔4000~5000米,为什么呢?这个海拔区间叫做“高山草甸带”,因为大气降水、太阳光辐射和昼夜温差以及水系河流的冲积,刚好会在这个区间形成大片平原地形。



高于这个海拔,昼夜温差过大、风化作用剧烈、植被稀疏,还有剧烈的冰川活动,泥土无法保存会被带走,从而格外的崎岖。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概念叫做“角峰”,就是尖锐的三角形山峰,是雪山的标志性地形,角峰的形成就是因为剧烈风化和冰川运动。实际上在雪线以上看到的都是上图这种地形,不可能有多大的平地留存。

低于这个海拔,降水开始增加,雨水开始占据塑造地形的主导地位,又开始形成大量的冲沟和断崖,平坦地又消失了。



大家有机会去拉萨旅游的话,可以去一个叫“南山公园”的地方看看,那里是远距离拍摄布达拉宫的最佳位置。同时也可以留心一下作为背景的山体,这里山体没有那么高,高寒荒漠带不明显,但是高山草甸带、高山雨间带非常明显。高山草甸带是4000米以上唯一有大片平原的地方,下一个大片平地只有海拔更低、3500米左右的谷地里面,由河流冲积的平原了。


熟悉了高山地形我们就知道,高原上具有军事争夺意义的土地一般都是在4000~5000米之间,有个别重要山口会处于5500米左右,但是再高就没有价值了,再高就是冰川,机械化装备和大规模部队没有行动的可能性,当然也更不可能空投。


而且我们在视频里看到,落地点是有植被的平地。



你这个“6000米”从何而来?


我们这个地球没有一个海拔6000米还能长灌木丛的地方,看来 ,这是在另外一个星球拍摄的“海拔6000米”了。



你既然说“在海拔6000米高原空投战车”,那么这个高原在哪儿呢?还望赐教一二。什么叫“海拔6000米高原”?是值得最高海拔,还是平均海拔,还是实际空投点的海拔?


涉及到军事,一定要较真,特别是这种有数字的地方,错一个数字可能丢的就是战士们的生命,是祖国的领土,是民族的尊严。6000米就是6000米,4500米就是4500米,不能错、不能混淆、不能夸张,这不是个小问题,这是很严肃的事情


这种新闻报道中极为不严谨的地方,是我们宣传报道战斗力不强的根本原因,随心所欲的出错、混淆、夸张,极为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本来是好事情的,给你弄成负面新闻,这样的事情还少吗?还嫌不够吗?


比如这个,你不是说“海拔6000米空投”吗?下次5400米的山口出了事情需要空投物资,你空投不上去怎么办?你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何在?踏踏实实做军工的科研人员的血汗何在?


真实情况是我国掌握了海拔4500米左右重装空投技术,能够在高山草甸带实现重型装备的定点空投


当然这个成就已经是独步全球了,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掌握的,只不过毫无必要的乱吹成“6000米”就有点搞笑了,反而让人质疑你已经取得的成就,成了反宣传、反报道。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降落伞的效能越低。同时还要面对剧烈的横风和更紊乱的气流,确实是个非常不容易的成绩。





高海拔伞降空投极为不容易,重型装备更不容易。此前重装空投技术最强的是前苏联/俄罗斯,他们能够实现乘员随车一起空降,但是这个用到了缓冲火箭,跟飞船再入地球最后那一下一样。他们是没有高海拔空投技术的,尤其是重装。美国在这方面技术不如前苏联。


我们有大片的高海拔国土需要保卫,因此对这项技术也有实际需求,重装定点空投对于我们高原上的部队是有很大实用意义的:


1、空降作战意义:以前只能机降,也就是用高使用升限的直升机把机降分队投送到敌后、要地。但是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载重量问题,少数几种能够在高原使用的直升机,实际飞行海拔高了以后载重量都会急剧下降,是没办法运载重型装备的。




我军以前主要是靠米171和“黑鹰”,一个俄罗斯的一个美国的,现在有了我们自己的直-20。但是这些直升机确实可以执行高海拔任务,却也有很大的限制,无法实施大规模空降。现在有了4500米海拔重装空投技术,可以展开大规模空降作业,使高原空降作战成为了可能。


这个别的任何国家都是没有的。


2、空中补给意义:可以投装甲车,自然也能投集装箱,包括弹药、给养等作战物资也可以通过空投补给了。在高海拔作战中常见的卡点、通道作战等作战场景中,经常会遇到被包围的情况,地面补给是不可能的。这种时候定点重装空投的意义就来了,可以给固守要点的高原部队空中补给,维持战斗力。


3、立体穿插意义:高原作战最大的痛点就是很难实现迂回穿插,因为地形破碎严重,一个通道跟另一个通道中间往往是白雪皑皑的雪山,想穿插就必须要翻越这些雪山,是没办法携带太重的装备的。而现代战争对于重装备的依赖又特别高,靠战士徒步翻越几千米的雪山携带的装备,很可能无法完成穿插任务。


有了重装定点空投,战士们就可以轻装徒步穿插以后等空投,或者一起空降到预定穿插地域,这就是立体穿插。


这项技术的出现可以让高原高海拔作战的自由度直接高一个维度形成“降维打击”,对于我们的“主要作战对象”而言,在战术灵活性上面他们基本上只能望洋兴叹了。高原作战,通道是最重要的东西,在立体空降、迂回穿插之下,还有能够得到空中补给的要点作为支撑,我只能说“有来无回”。


主要作战对“象”,你说是吧?



总之:新闻报道有所夸大、实际意义十分重要


实际使用海拔我估计是在4000~5000米之间,不超过5500米,可以说一举解决了空降兵不能上高原的传统问题,让空降兵第一次在高原高海拔也能作战,同时也基本上涵盖了主要作战地域海拔高度,实现了全青藏高原全覆盖。而且不光是轻步兵空降,能够携带至少空降战车同步空投。



这东西可不是轻步兵惹得起的。


作战对“象”实际上会出于极大的战术被动:


(1)坦克装甲车在通道地形中一点都不好用,很容易被藏在石头缝里的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直接敲了天灵盖;


(2)后方被投下重型装备藏在预设阵地里,失去坦克装甲车保护的轻步兵又啃不动;


(3)这些后方的火力点还能得到可靠的空中补给。


你说这个仗怎么打吧。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通道地形,我站的视角是作战对“象”的视角也就是往山上爬。当初在西藏的时候我就总是幻想,有一天要是能够在敌后空投该是多么的过瘾!我们把进攻的作战对“象”顶住,空降兵兄弟们去敌后把他们的补给线给断了,顺便把退路堵了,这不就是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么?


可惜那时候高海拔空投是个梦。


现在不是梦了,梦想照进了现实。


END

作者简介:龙牙是一名曾西藏戍边数十年的退伍军人,他热爱文学和写作,对时政问题、社会新闻有着独到的见解欢迎关注公众号“龙牙的一座山”、小号“黄科长锐评”。

点击查看相关阅读

1、这不是一记耳光,这是这是当头一棒!

2、美国打不下阿富汗,和俄罗斯拿不下乌克兰有本质区别吗?

3、公号独家|从俄乌战争最新动向看我军军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