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丨热点丨军事丨为农
这里,是龙牙正在爬的一座山。
军备竞赛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你做个PPT,对手就得选择跟不跟,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冷战里苏联领导层虽然确实挺蠢的,但也不是美国人做了个星球大战的PPT,他就跟,要蠢到这种地步那苏联坚持不到1991年。我见过“军备竞赛”的全流程、全层次,从顶层战略布局到具体一线实施,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中印边境上中国和印度的兵力规模不在一个层次,大概是1:3的样子,我军仅有相当于两个集团军的野战部队,以及一部分边防部队,印军则有7个正式集团军规模的野战部队,比这个多得多的准军事部队。实际上要是把印度的准军事部队也算上,双方兵力对比不止1:3,还要高,我军就西藏军区、新疆军区,相当于两个集团军长期驻留中印边境,印度是3、4、33、14、15、16、17一共7个集团军,其中17集团军是二线机动预备队。我军两个军区的边防部队跟印军的准军事部队比起来人数更少,可能还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印军在中印、印巴边境花掉的军费,大概占他总军费的40%,这部分军费大部分是维持其7个集团军和数不清的准军事部队的日常性开支,军费使用效率是很低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提升,花钱请人守边防线能提高什么战斗力?白花花的银子都浪费在公路上颠簸的弹药和补给上了,而不是拿去搞武器研发,更新作战系统。中国在中印边境花掉的军费,最多能够占到陆军军费开支的10%,全军总军费的5%。剩下的钱能够拿去搞海军,搞高精尖,搞合成旅换装,搞作战体系更新,提高工资吸引人才,这才有了你看到的海军哗啦啦下饺子,空军搞战略远程空军,火箭军分分钟掏出一大堆科幻武器。尽管中印双方在一线投入的军费绝对数量相差没这么悬殊,但是占各自军费的比例却相差极其悬殊,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印度海军、战略空军的发展被锁死。他不得不把宝贵的军费投入到毫无价值的中印边境上去,导致没钱去发展海军,没钱发展空军,因为他的命门在这边,虽然利益在海上。就地理环境而言印度更加倾向于一个海权国家,毕竟身处印度洋能源通道的黄金位置,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更愿意大力发展海军和战略空军成为一个海权国家。从他拼了老命也要保持航母编制就能看出来,其实他心心念念的是成为印度洋霸主,而不是把一小半军费都扔到喜马拉雅山上的荒郊野外去。然而喜马拉雅山确实离他首都太近了,就像脑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得不把军费砸喜马拉雅山上面。这才叫“军备竞赛”,花5%的钱,抵消掉对方40%的军费,不是看绝对数量,而是看竞争对手的相对占比。这个很好理解,像印度这样的对手如果都是这么个交换比的话,中国能打20个,就这么简单。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么漂亮的交换比呢?印度人到现在为止也被按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动弹不得,没有打到拉萨,没有打到兰州、成都,哪怕是只有两个集团军守着也没打上青藏高原。关键就在于我军1962年战争之后选择了坚守有利地形,堵死了印度人上山的口子。这个是中印边境的开鲁山口,我军只需要堵死开鲁山口,后方岗巴县城外面的开阔地可以展开无数个炮兵群,你就是架一万门大炮都不带挤的,而印军的进攻通道只有窄窄的一条深谷,来多少死多少,都不需要前线堵口子的小伙子们开火,就后方炮群密密麻麻的轰过去就行。军事设防并不是看对面“有多少兵”,而是看对方“有可能投入多少兵”,因此才需要多达7个集团军摆着防备中国人哪天冲过来。比如说一个通道里,敌军有可能展开一个集团军进攻,现在只摆着一个连队,你还是得按照一个集团军的规模来设防,因为敌人可以投入机动兵力啊,他现在是只有一个连队,但是你防不住他从别的地方搞个集团军过来,你就得按照集团军来防。这就是军备竞赛的本质内核:按照实际可能性来设防的原则。中国人敢说两个集团军防得住这些所有的通道,因此只需要投入两个集团军;印度要防住这些通道,就必须要7个集团军,因此只能投入7个集团军加无数的准军事部队。地形上的绝对劣势导致的这场不公平的军备竞赛,时间拖越久,对中国越有利。现在网上有很多关于中印边境的谣言,说中国急于确定边境线,实际上是胡说八道,这么划算的买卖凭什么急于脱手?印度实际上长期来看是亚欧大陆上对中国威胁最大的对手,花5%军费就能锁死其海军和战略空军的发展,锁死高精尖武器发展,锁死他建立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何乐而不为之?中美军备竞赛也是一回事,本质上是看各自双方有可能投入的兵力,而不是看现有的军事力量对比。美军是全球化部署的,他防御的方向并不是只有中国,他至少要保持三大军事存在:1、欧洲。欧洲才是他基本盘,他军力部署与军费开支大头永远是欧洲;2、中东(印度洋)。中东是石油美元的基础,是除了欧洲之外最大的基本盘,他必须要守住这个方向;3、亚太。亚太其实一直不是主要方向,地位上升为主要方向是中国崛起之后的事情了。早些年美国是把太平洋当成自家的“内湖”看待的,美军在亚太横着走根本不是什么秘密,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那个时候真的是“太平洋上的警察——管得宽”。90年代你要是说“亚太是美军重要方向”,美军多半会笑话你没见识,只知道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感爆炸是2000年之后的事情,是有个逐渐转移的过程的,围堵中国进入实操阶段也是这一时期的事情,尤其是2010年之后开始加速的。所以会给大家一种“美国在搞军备竞赛”的错觉,觉得美国加强了这一地区的部署。但是这不是军备竞赛,美军并没有因此而着力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反而是在削减战斗力,搞起了“斯特赖克旅”这种异端。去重型化、去大战化、去正规化是美军这段时间的主流,航母战斗群也长时间没有更新,航母出动率很成问题。美军在看到解放军战斗力实质性提升的时候,开始重新重型化、正规化,是2018年之后的事情了,以斯特赖克旅、濒海战斗舰不再受宠为标志。但是这也不是军备竞赛,这只是恢复战斗力,是重新正确认识了世界军事斗争的实质,把拿去打街头群架的美军收了回来而已。尤其是阿富汗撤军、逐渐退出伊拉克,他并不是说要跟中国搞军备竞赛,而是把以前浪费掉的军力收回来。说白了,他感觉军力不够用了而已。这边要防备解放军,那边要保持中东和欧洲的军事存在,再拿去打低效率的治安战不划算。就跟印度人一样把宝贵的军费平白无故扔喜马拉雅山上、扔兴都库什山上?美国人不至于那么蠢。美军目前还没有真正大面积实质上努力提高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因此他还没有进入军备竞赛,只是在被“撩”,并没有撩上钩。这一点必须要看清楚,不要盲目乐观,撩上钩了了一些地方,没有整体上钩,类比到钓鱼佬,现在鱼儿只是在试漂。只有他全力试图提高自己的实质战斗力,才算是黑了漂,上了钩。中美之间不像中印之间,是没什么“狭窄通道”的,是全球竞争,理论上的“通量”是无限的、多层次的,从传统的陆地、空中、海上,到电磁空间、网络空间、舆论空间、外层空间、核空间。中国必须要把美国看成“无限展开”来整体对待,美国对中国也是一样。那么是不是就完全没有什么“战略要地”了呢?也不是的。中国目前这个阶段还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南海、集中在主要能源通道、集中在亚太西部地区,利用美军不得不全球部署的特点,在这些地区形成局部优势。这是我们展开军备竞赛的优势基础,“花小钱办大事”,像对付印度那样花5%的钱浪费掉对手40%的钱。在中美双方GDP对比占劣势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重要,如何耗干美国的血才是关键,而不是去对比绝对数量、急于展开全球竞争。因此我认为中美双方都还没有进入军备竞赛的阶段,还在前期的“要地争夺”阶段,还谈不上什么军备竞赛。我们也只是说能够在局部地区取得均势或者优势,在我们重点关注的地区,南海、亚太西部、能源通道上取得与美国竞争的实力。所以美国无意与中国军备竞赛,中国也无意与美国军备竞赛,大家都还在自说自话的阶段,在占领各自认为重要的军事“要地”,真正的军备竞赛阶段还没有来。
作者简介:龙牙是一名曾西藏戍边数十年的退伍军人,他热爱文学和写作,对时政问题、社会新闻有着独到的见解。欢迎关注公众号“龙牙的一座山”、小号“黄科长锐评”。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名片后台回复关键词,如“精彩推荐”、“中美关系”、“军事”、“毛泽东”等。
点击查看相关阅读:
1、连载|西藏的现实战略意义
2、为什么一张“大炮射表”就足以暴露印度又蠢又萌?
3、20年前,中国军事力量在亚洲能排第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