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别让你的“教育”,只活在家长群里

2018-01-29 情感解忧杂货店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27Ladys

(ID:duolafengshang)

01

昨天晚上带儿子去看电影。回家路上点开手机就被家长群里的信息给轰炸了,群里十几屏的孩子复习汉字、做家务、脱衣服的照片、视频。

 

我特别不确定地问老公:今天有作业、有说要发视频吗?老公说没有啊,所以才带他出来看电影。


快睡觉时,才收到老师回复的信息——谢谢各位家长的配合,没布置作业还坚持带孩子复习、发视频。


呵呵哒,真是些戏精家长,没布置任务发个毛线啊。如果不是有过私自退群被老师点名批评又加回来的黑历史,我真要再次默默退群了。



宝宝上幼儿园这两个月,家长群里的戏精表演好多次刷新我的三观。

 

教师节那天被十几篇200字以上的感恩词刷了屏,还有家长做了H5链接发群里,声情并茂,不得不感叹现在拍马屁都是个技术活了。

 

后来老师说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于是,家长群里开始频频出现长达一分钟的视频,十几张的照片,全程记录自己宝宝脱衣服的全过程,背景就是家里要么喜庆、要么田园的四件套......

 

甚至周末带孩子去了游乐场要发群里,读了一分钟绘本要发群里,吃了个冰淇凌也要发到群里.....

 

这段混迹家长群的日子,反倒让我彻底地没了晒娃的念想,刻骨铭心地懂得了一个道理——


你百看不厌的娃,在别人眼里就特普通一孩子,看多了还烦


02


本该起到通知作用的家长群,每天被家长们刷屏的照片淹没,老师的通知反而要刷屏很久才能看到,家长们才是真正的戏霸啊。


为了自勉,也为了偷偷地发到朋友圈敲一下戏精家长们,整理了两条家长群使用指南。

 

1. 在家长群发消息得克制

 

克制是家长群的核心思想也是第一美德,晒娃得克制,夸老师得克制,拍马屁更得克制。

 

大周末的,你晒出了十几张你娃的笑脸,赢得了十几朵玫瑰花和数声夸赞,心里美滋滋地奖励给孩子一个大亲亲。

 

殊不知,家长群的其他戏精转身就跟自己老公吐槽“孩子那么丑,还每天晒”、“这个东西咱闺女上学之前就会了,有啥好显摆”........

 

嘴上笑嘻嘻,心里MMP啊,同志们。


别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多数人非圣人体质,爱自己的娃已经精疲力尽了,还真没多余的爱释放到你家娃身上。

 

对老师来讲,家长群也只是一个通知的工具,而不是和家长互动的社交场合,大量的刷屏只会增加她们的工作量。


幼儿园工作本身就很繁琐,家长就少加点戏,让群里清清爽爽的,大家都自在。

 

如果老师确实要求发照片了,发一张方便老师采割就够了,别给自己加戏。想晒娃,出门左转朋友圈。

 

另外还真不是吓你,很多犯罪分子会从群聊天记录中锁定你家和孩子信息,长点心,别被晒娃的欲望冲昏了头脑。

 

2. 家长群是老师的主场,别争做主角

 

家长群,说白了就是老师方便调度家长、通知信息的地方,主要职责就是发发通知。


把家长群当做工作群看待就好了,收到通知回复一句”好的“就足够,漫天的刷屏只会淹没真正有用的信息。


除非特别要求,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发照片回复的,也不需要报备你娃的日常;


周末的时候就更别在群里刷存在感了,其他家长收到群消息以为是老师临时通知重要事情,结果刷到你娃的鬼脸,很难觉得可爱。

 

还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家长群里呼叫老师,询问”我家娃今天表现怎样“、”吃了几个馍“.......别酱,小窗戳老师头像私聊就好。


你家娃饭量如何,表现怎样,别的家长并不在乎,但你占据了她们的时间和资源,就很招人烦。

 

03


我也能理解,除了极少部分家长是真的戏精,大多数的家长刷屏,是有一丢丢讨好心理在的。

 

他们希望能让老师看到自己的积极配合,看到自己真得有认真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老师心中树立一个认真、听话的良好形象。

 

但这些工作是不必要的。


虽然每个家长都想积极表现自己娃优秀的一面,可是过多地刷屏只会让人厌倦,过多地溢美之词只会让人觉得可笑。

 

家长群只是一个通知群,收到通知回复一声收到,私下和孩子认真完成就好。


他完成的怎么样,有没有真的复习,学校里老师自有检验方法,而不是你拍一张照片就有说服力。

 

让孩子装模作样地把袜子丢到水里,拍完照就把孩子赶走,还不如不洗;说着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拍完照就麻利地帮他穿好,还不如不穿。

 

教育不是作秀,优秀的孩子也不生活在照片和视频中,过度作秀、拍照,只会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变得虚荣;


而且孩子他在学校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真正的家庭教育模样,家长优秀与否也不体现在照片里。

 

真得希望帮助孩子,真想对孩子负责,倒不如踏踏实实坐下来陪孩子做一次手工、讲一次故事,你私下越对孩子用心,他在学校的表现就会越优秀。

 

别让你的“用心”只活在家长群里,别让你的“教育”只停留在照片中。

作者简介:

作者夭夭,心理咨询师,十点读书签约作者,致力于探讨女性心理成长。微博:@夭夭seven 公众号:27Ladys(ID:duolafengshang),女性心理成长笔记。

福利丨免费抽送¥149英文原声阅读课程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参与

记得转发到朋友圈哦,点赞的宝宝最可爱~

抽奖在这儿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