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乎想象的精彩!2015清华本科生特奖答辩现场全实录!

小五爷园 清华小五爷园 2022-05-22

【五爷按】全文来自五爷现场整理,时间仓促,难免疏漏。如有错误,以官方新闻为准。



【特奖答辩神语录】


侯时雨:别人中午聚餐、周末出游,我们始终低头做实验,不知湿透了多少身衣服;几个男生抬着都得不断换手的实验仪器,我们几个女生,从基础训练中心一路抬到了新水利馆。


王瀚森:过着本科生的生活,操着博士生的心,做着青年学者的梦。


沈汇涛:对一个科学家唯一评判的标准是他做的科研,科学家就是只能用科研说话。


沈添笑:姚班的女生会越来越多的。


李春园:我想让更多人喝上健康的水。


商宇航:所有外在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你生活中的灵感。建筑是一个综合学科,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并不是一个割裂的状态。


沈奇舱:我是今天答辩的第一位姓沈的同学。我立志,要做“顶天立地的核能研究”。现在离真正做出加速器,自己还有很远的路程要走,梦想很远,但总有实现的一天。


张贶恩:国防生,生为国防,为国防而生!


郑琦:我希望今后自己的工作能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融资,走出困境。一方面帮助优秀的企业融资,帮助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帮助其他企业进行转型重组。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矣晓沅:轮椅不是我躲在象牙塔的借口。困难选择了我,而我选择坚强。


高晨曦:我的唯一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现场实录按时间倒序,方括号内位时间


【投票结果公布!】


本结果仅代表现场答辩投票结果,正式结果以Info公示为准。


投票结果前十:

材料学院 憨家豪

计算机系 矣晓沅

物理系 沈汇涛

建筑学院 商宇航

化工系 王瀚森

工物系 沈奇舱

精仪系 张贶恩

法学院 蔡泽洲

机械系 杨韵芳

水利系 侯时雨




【17:18】主持人采访候选人



蔡泽洲:事情多,就一件一件来

矣晓沅:我这么多年的成长,离不开我妈妈。我今天的答辩,不是一个人的答辩。


【17:13】99级特奖获得者邱虹云



  • 今天的答辩充满了时代的特点,充满了九零后的特点。有很多独立思考。


【17:08】82级校友周旗钢讲话



校友讲话的两点希望:走向工作岗位后,还要有另外两个维度。一个是要与他人合作,要有协作的能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精神,要脚踏实地,执着地执行,勇往直前。


【17:03】史宗恺老师讲话



(史老师是我的男神)


“(同学们)因为你的努力,你能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你们不是为了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而去努力。我也希望所有同学,即使是他们拿到了特奖,他们也能从你们身上得到很多启发。我希望这样的分享会能有很好的总结,改进方式,能够让这样的分享和答辩在我们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大家在清华中始终保持自信,然后你昂着头,走出清华。”



【16:48】第十五位候选人,生命学院李春园




(想让更多的人,喝上健康的水)


三年清华生活,他坚持一颗公益心。


参加清源计划:


在山西,他采集上百水样,最后拖着两个行李箱回清华;


在甘肃,他与“温暖水杯”合作,在当地小学合作推广;


在宁夏,他走过13个行政村、1339户家庭、帮助当地居民建设1300个生物慢滤池;


在重庆,他与无止桥合作,在星光村安装生物慢滤池;


在贵州,他与思源骨干贵州实践团合作,在织金县推广清源计划。


一切,都只是为了让更多人喝上清洁的水源。


大学三年生活,20+次志愿活动、158小时志愿工时,选入“薪火计划”第七期、“思源骨干计划”第九期,5次实践2次校级金奖,1次校级铜奖。


他说:“公益人,不唯上,只唯实,能够坚守事实,骨子里透出一股精神,那便是,责任感。”


李春园:

生命科学学院生 21班,生命学院学生会主席,清华创行(公益创业)创始人/队长,参与清源计划,让万人喝上健康饮用水,曾获清华大学十佳志愿者称号,入选“薪火计划”清华大学领袖志愿者培养计划第七期。其中清源计划在宁夏当地 13 个行政村的1339 户家庭安装了 1300 多个生物慢滤池,总价值二十余万元,直接受益 5000 余人,受清华大学主页报道,清源协会近日被环保部长陈吉宁做“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成就报告时举例提及并赞扬。


【16:36】第十四位候选人,交叉信息学院沈添笑



(我来证明,姚班是有女生的)


作为交叉信息研究院的候选人,沈添笑先讲了一个幽默的小故事,“打篮球的时候经常被人问,原来姚班还有女生啊,而为了向大家证明姚班还有女生,我站在了这里。”


这个“以学术为业”的姚班女生,曾经有一段在学术路上迷茫探索的时期。她尝试过大数据流算法的研究,也去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过,直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习期间,她在 Prof Regina Barzilay 的指导下,独自完成了自然语言处理的相关课题,获得了“有独立开拓科研的能力”的评语。对此她说,“经历过彷徨,才得以坚守。”


沈添笑称自己也许不是传统的理工科学生,而这正是交叉学科的特色。她爱文艺,爱运动,在学生节上演奏钢琴,在活动中担任主持人,喜欢哲学讨论,还曾前往河南小学进行支教活动。未来的她,希望继续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投身于科研,献身于教育,做一个优秀的学者。


评委:我看到你排名是第三名,那第一第二名同学呢?

沈添笑:他们派我做班级代表...


沈添笑:

交叉信息研究院计科20,曾赴MIT交换学习并参与”Low-Rank Tensors for Labeled Dependency Parsing“课题研究,与哥伦比亚大学Alexandr Andoni教授合作研究”Precision Sampling“并证明该问题的lower bound。曾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实习。入选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Tsinghua-Oxford Distinguished Students' Program。在校内担任计科20团支部组织委员,曾获Yao Award二等奖学金,清华之友-恒大奖学金等奖学金。作为交叉信息研究院女子篮球队队员成员,多次获得校内体育比赛名次。


【16:25】第十三位候选人,精仪系张贶恩



(国防生特奖候选人张贶恩)


介绍人白本峰:他的故事就是一只菜鸟,到真正清华人的蜕变。



(我愿以身许国)

(国防生,生为国防,为国防而生!)

(优秀的亲友团!)


“他从不起眼的高考成绩进入清华,三年努力,跃升总学分绩第一。”


“他从只顾改变自己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名有血性、有勇气、有理想的优秀国防生。”


“你难以想象,他多少次最后一个从实验室离开,多少次第一个到达课堂。”

张贶恩的老师这样介绍他道。


回顾自己的三年生活,张贶恩说,一次无意听到王淦昌的“我愿以身许国”,他被深深触动。这种报国梦想如星火一般逐渐燎原。


在一次“加工机床与仪器设备”的试验中,很久他都没法达成实验目标,“这是一场持久战,但解放军最不怕的就是持久战!”凭借一股冲劲,他坚强地攻克这座技术碉堡。


在科研与社工之外,他坚持锻炼身体。在马杯比赛中,他接连斩获7个冠军。


“谁说硬汉不文艺?”他也积极参加学院的各项文艺活动,并参与过中阿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清华附小军训,他被小朋友们称为“解放军叔叔”,美国西点军校交流,他与外国军官一同商讨世界军事的发展。


“以身报国”不仅是王淦昌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的理想。他愿意在国防科研事业上“扬国威,效淦昌!”


张贶恩:

精仪系精25班,国防生,三年总学分绩排名年级第一,连续两年获得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并获得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物理竞赛(非物理类A组)一等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多次参加校、系运动会并获奖,历任国防生一连连长、精仪系团委组织副书记、校团委组织部骨干培训组副组长等职务,获清华大学优秀国防生、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清华大学“国防生大比武”,并荣获全能比武第五名。先后担任了系学生会体育组组长、系团委组织副书记、校团委组织部骨干培训组副组长等职务。


【16:17】第十二位候选人,物理系沈汇涛



(“我从大三开始选修研究生课程)


(居然是知乎大V)


来自物理系的沈汇涛用一张仰望星空的图片开始了自己的答辩。他提到,从小时候对星空的好奇,到后来深深体会到物理学大师们“深刻的物理洞察”,体会到“物理的优美”,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百分之一百是出自他的兴趣。


大二起,他就在高等研究院进行本科阶段的科研,过上了没有周末的生活。大三他就在物理学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两篇理论物理的文章。大三暑假,他作为唯一的本科生研究者,参加了理论物理学界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高登研究会议,张贴海报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他说,“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做社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我愿以一个物理学者的方式服务社会。”作为一个知乎大V,他撰写科普专栏,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在知乎上的关注者有一万五千多人,


他引用物理学前辈的话说,“清华学堂在我心目中实际上是清华天堂”,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讨论科学问题,是幸运的。“严谨治学、乐于分享,从清华出发,我的逐梦之旅才刚刚开始”


面对老师对他“没有填写奖学金信息”的质疑,他回答说,“我想用专注和专业证明自己的价值。因为我觉得,对一个科学家唯一评判的标准是他做的科研,科学家就是只能用科研说话。“


评委:……(五爷忘了什么问题)

沈汇涛:探索世界的动机是好奇心!


沈汇涛:

物理系22班,通过化学竞赛保送进入物理系,大三起开始选修研究生课程,三年学分绩班级第一。曾获清华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大三上学期以第一和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于美国物理学会、物理学界权威期刊物理评论 A (Physical Review A)和物理评论 B 研究快报 (Physical Review B Rapid Communication)。后于香港科技大学举办的高登研究会议,并张贴了关于自己研究成果的海报。


【16:04】第十一位候选人,经管学院郑琦




(还我膝盖!还我膝盖!)



“强手如林,能手一箩筐,各个都是全省前十名,但是郑琦在年级150人中始终名列前茅。”郑琦的老师如此介绍他道。


来自温州,却不是富豪。在前几年的温州“跑路潮”中,他看到经济负增长给社会带来的损害,于是他立志要用经济改变社会。


三年里40%课程95分以上,数学双学位60%课程96分以上,曾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交换。在不久前的经济热点分析大赛中,“20余所高校、200余支队伍,共计影响2000名参赛选手,汇聚一堂、共商国是”,他坚持知行合一,专业用于实践,并在比赛中斩获佳绩。


三年中,他先后在7家细分领域的金融机构实习,并且参与创业公司的创建,负责企业产品研发设计、参与千万美金级A轮融资项目、得到百度、乐视网、IVP等投资公司的认可。


一路前行,回望三年,他不忘初心,“经世济民”是他一生的中国梦。


评委:你的PPT写到经世济民,具体怎么做?不要口号

郑琦:我希望今后自己的工作能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融资,走出困境。一方面帮助优秀的企业融资,帮助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帮助其他企业进行转型重组。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郑琦:

经管学院经23班,大学三年成绩年级排名前3%,曾赴沃顿商学院交换学习,入选“优秀人才学术培养计划”。担任经管学院科协主席与经23团支部书记,大学三年中多次参与实习实践活动,曾获清华大学业优秀奖,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32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清华大学马约翰杯男子跳远比赛银牌。


【15:53】第十位候选人,计算机系矣晓沅


(晓沅的亲友团)


(晓沅:困难不是放弃的理由)


(晓沅:我的轮椅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理由)

(母亲陪我熬夜,陪我实践,陪我去辩论)

(困难选择了我,而我选择坚强)


计算机系的矣晓沅出场时,观众席上他的同学们站起来,用整齐响亮的口号给他加油。相信很多人都在校园里见过他的轮椅和他的母亲,他的班主任介绍说,虽然过去的三年,矣晓沅每天必须依靠妈妈的帮助才能穿衣吃饭,然而他却没有缺过一节课。


矣晓沅思路清晰,从容淡定。他说,“身体的不便绝对不是放弃努力的理由,我不想因为这些束缚自己。”因为他没办法与同学们住在一起,所以就抓住每一个交流的机会。大学三年,他的成绩排名从一开始的69名,直到31名、第9名,他切切实实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


他说,自己学习之外喜欢辩论,因为“辩论很像人生,辩题无法自己选择,但是通过合作和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他参加辩论队,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还为一些中学生做励志演讲。他说,“我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力量传递给他人,将生活态度传递给他人。因为,一个人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不希望因为身体的束缚,就放弃远方”,在同学的帮助下,他的轮椅跨过了怒江,参与“中国远征军战斗遗址考察”实践活动。


文字是无限的,矣晓沅喜欢诗词,他带头开发了“计算机自动识图写诗”技术,将知识与技术结合起来,用科研扬帆起航,追寻语言文字中的无限。在答辩的结尾,他特别感谢了园子里的同学老师,还有每天陪伴他的母亲。


提问环节,评委老师问道如何练好口才,他幽默的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我觉得多练一练就好了”。


矣晓沅:

计算机系计25班,2014年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在克服病痛情况下,牵头开发“计算机自动识图写诗”APP,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向AAAI2016会议投稿;曾组队赴腾冲进行“中国远征军战斗遗址考察”;曾荣获第九届“清锋明辩”清华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称号,第十届“清锋明辩”亚军以及“北大之锋”辩论全明星赛最佳思辨奖。



【15:41】第九位候选人,材料学院憨家豪


(不说什么了...)


(五爷天天发推送,学神天天发论文)


憨家豪的班主任宋成对他给予高度评价。“三篇高质量的论文发表成果,他的科研成就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硕士生乃至是博士生的水平。“于憨家豪而言,曾经清华是一个高山仰止的存在,在这里,通过严谨勤奋的态度和高效学习的方法,他收获良多,也有幸见证清华的材料学科逐渐走向世界前列。与科研结缘,来源于他同班主任宋成的一次交谈,也来源于他对自己理想的承诺。大二下学期,他在课题组中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半年每周30小时的努力,成就了一篇影响因子高于10的高质量论文,也坚定了他对科研的信心。憨家豪说,他希望做出顶天立地的科研,让中国人的名字更多出现在国际大舞台,并为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增砖添瓦。“希望多年后,当我实现理想后回到清华园,能说起陈岱孙先生念念不忘的那句话,‘这里是清华’。”


憨家豪:

材料学院材23班,三年学业成绩均居全系第一名。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清华之友-冯斌一等奖学金、校设科技创新优秀奖等荣誉。曾获清华大学第 33 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参与SRT项目《自旋霍尔磁电阻效应的调控手段与机制》,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纳米领域和材料物理领域的著名期刊 ACS Nano 和 Phys. Rev. B发表三篇论文成果。曾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带领班级同学在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求索杯”理论知识竞赛中斩获头名。


【15:32】第八位候选人,化工系王瀚森




(吃石榴都能发论文,都能发论文!)


(难度上,学神发论文=宣传狗发推送)


(我是一个有肌肉的学神)

王瀚森的辅导员介绍说,第一次见他,觉得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霸”,而深入交流之后才发现,他不仅有很好的人生规划、专注力和执行力,而且在进入实验室的第二周就买了一个折叠床,可谓是“过着本科生的生活,操着博士生的心,做着青年学者的梦”。


王瀚森从小就非常关注能源问题,进入化工系之后,他也迅速投入了学习之中。大二下学期他开始了第一次科研尝试,虽然内容基础,但他自豪的说,“优秀的化学家都是从洗试管开始的”。后来,他投入了氢能源的研究,面对如何实现强耦合的问题,他常常阅读文献到深夜。有一次苦苦思索时,他偶然看到手里的石榴,大受启发,模仿石榴籽和薄膜的结构,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被材料学顶级期刊接受,影响因子高达17.49。


同时,他还加入了清华大学健美队,每天都坚持训练,终于取得了马杯健美比赛80kg级的第三名,现场他的参赛图片也引起了大家一阵尖叫。此外,吉他协会成员,院会文艺部部长,上到珠三角下到贫困县的调研,他的生活丰富多彩。他提到,成为科学家或工程师,不仅要有知识技术,还要了解这个社会到底要什么。未来,他会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下去。


王瀚森:

化工系化23班,三年总成绩排名院系第一,曾两度获得国家奖学金。其参与研究的《一种基于多孔碳材料的水氧化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被受理。曾获第三十三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清华大学“未来石墨烯”兴趣团队骨干成员,曾以共同第一作者发在材料学顶级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上发文作为封底。思源计划12期成员,曾任校团委组织部思源项目组副组长。曾任化工系学生会文艺部长,校学生会文艺部成员。曾获清华大学“马约翰杯”健美比赛 80 kg 级第三名。


【15:18】第七位候选人,社科学院高晨曦,介绍人为渡边雅男教授


(渡边雅男:The key person is here, Mr. Gao!)


介绍高晨曦的老师是来自日本一桥大学的渡边雅男教授。


他说:“我见过欧美那么多睿智的学生,几乎所有人的天分与品质都比不上高晨曦。”


因为幼年时生活在上个世纪的计划经济产物,国营工厂区,高晨曦从小对社会经济行为特别感兴趣。看到社会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差距,他心里思忖着“要为多数人的幸福与自由而努力!”


来到清华,他寻找到了自己的平台。


“战士需要武器,建筑工需要砖瓦,科学需要理论。”


通过理论学习,他发现人的本质,不是理性,不是经济,而是真实而全面的人。“人远远不仅是生产机器这一用途。”


然而他不止于理论的学习,他认识到“哲学能够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


高晨曦是一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日本交换期间,他参加过游行,参与过社会运动。他说他会在社会科学与社会战场上同时为“人类幸福与民主而奋斗。”


在他的特奖申请材料上,他写了这么一句话:“我的唯一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评委:清华的政治理论课对你有什么帮助?

高晨曦:提供了案例与思维。


评委:你的材料里有一句,为了人类的解放?

高晨曦:我是中共党员,这是我的唯一目的,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评委:如何看待社会科学内的左右之争?

高晨曦:代表的利益不同



高晨曦:

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深入。曾与渡边雅男,中谷武,李帮喜等人合著《福利国家的过去·现在·未来》,《置盐《积累论》再考察》等论文,发表于《政治经济学报》,《阅江学刊》等刊物。曾在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与“闯世界”计划中完成译文译著数篇,曾获2014安永东方智慧杯案例分析大赛全国优胜奖,第三届北京高校大学生谈判大赛优秀谈判手,北京高校国际关系史大赛校际三等奖。


【15:07】第六位候选人,法学院蔡泽洲,介绍人为王振民教授


2015年中美富布莱特学者项目获得者蔡泽洲


蔡泽洲:祖国将会选择,选择它的人


第六位答辩的是来自法学院的蔡泽洲同学,她的推荐人、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老师说,“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我的学生很多方面都比我优秀。她做的很多事是我在大学时期做不到的,而且她是我们法学院历史上第一位女生主席,在竞选时她自己敲打了26页报告,这里面的每一条都在她的任期内落实了。作为老师、作为院长我讲过很多话,但是都落实很难得,但是她都落实了。清华讲究行胜于言,她是行胜于言的代表。法学院的进步,不仅是因为老师,还因为有这样有理想的同学。”


学而优则思,蔡泽洲和她的同学从大二开始就对死刑这一生命终极问题非常感兴趣,她们的研究选取了一个案例库中全部的437各样本,聆听了15位法官和检察官的亲身经历,撰写研究报告,最终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同时,从香港终审法院到河北固县的基层法院,都有蔡泽洲参与法律实践的身影。她去印度、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关注城镇、关注农村。


作为“永不换届的班委”,蔡泽洲说,法二年级是她的第一集体。她踏踏实实为同学服务,带领大家举办各种各样的法制活动,在校内普及法律知识,推动校园民主。而她为之贡献的法学院学生会,也在学校的院系学生会评比中获得优秀学生会的称号。


未来,她会参加富布赖特硕士项目,出国深造。希望将来成为国际化的法律人才,代表国家在国际上维护中国的利益,更好地了解世界,也换一种角度看一看中国。


蔡泽洲:

法学院法24班,成绩院系排名前5%,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数个SRT项目获得第七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远洋之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校级优秀奖”及清华大学第32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担任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大学三年五次参与实践,获得清华大学暑期实践金奖支队与法学院“最佳实践支队长;四次参与志愿,获得第二届亚洲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明星志愿者”及清华大学法学院公益志愿奖;入选清华大学“饮水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第十二期。


【14:54】第五位候选人,工物系沈奇舱



沈奇舱说,“我是今天答辩的第一位姓沈的同学。”


沈奇舱的老师曾鸣说,“沈同学是我们年级为数众多的男生中特别可爱也特别优秀的一位。”


沈奇舱高中时就热爱核能,高考时所有志愿都填的是工物系。如愿来清华之外,他立志要做“顶天立地的核能研究”。


大二暑假去MIT研修,在导师并不看好的情况下,他“跳出原有思路,一周就搭起框架”,始终坚持每天最早到达实验室。 大三暑假他去UBC研修,自主研发的项目“燃料棒型FHR高温堆堆芯概念”得到了导师很高的评价。


他始终根据国家的需求,开展自己的科研项目课题。他也是班级第一批发展的党员。他渴望核能以后能成为中国走向国际的名片。


他会坚持,因为他知道,

“梦想很远,但总有实现的一天。”



从事工程物理研究工作的校友与沈同学争论起了学术问题...


沈奇舱:

工物20班,院系排名两年第一,一年第二,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一二九奖学金。曾发表署名SCI论文两篇,参加核科学与技术学科顶级会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受邀口头报告,第三十二届清华大学挑战杯二等奖获得者。曾入选星火计划八期学员,担任能源环境小班负责人。曾担任工物20班团支书,带领工物20班获得了系“甲级团支部” 称号,并候选校“甲级团支部”。


【14:42】第四位候选人,机械系杨韵芳


(什么叫智慧与美貌的化身...)


(杨韵芳和她的象鼻手)

(收到总理回信)

(果壳网最佳讲者)


杨韵芳的推荐人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主动涉猎,全球视野”“勇于承担,乐于分享”三组词来形容她。一连串科技获奖作品的介绍,勾勒出一个科研大神的轮廓。


然而杨韵芳说,自己也经历了从迷茫到找回初心的过程。“大一时大家都不知道想要什么,就开始走多数人都走的路,直到我参加了一次SRT,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方向”。用力思考,发掘自己的潜力,是她一直遵守的信条。


象鼻手的课题,她做了三年。虽然有时候非常困难,但是杨韵芳相信,“任何人都可以从平凡中找到卓越”,为此,她跑遍了清华附近每一个五金店,两年半的时间,她申请了5项专利,发表了3篇论文,从挑战杯特等奖,走到了国际比赛的冠军。


杨韵芳提到,自己逐渐从专精一处开拓出全局的视野,认识到交叉领域的重要性,为此,她在生医系、机械系、社科都选修了大量感兴趣的课程。同时,她还抓住每一个对外交流的机会,拜访学术大师,和他们保持长期的学术交流。不仅如此,她还主动将自己的感悟传播出去,给总理写信,介绍创客活动,还在果壳网的万有青年烩活动中中获得最佳讲者的称号。她相信,“在清华园里,每个人自有独一无二的精彩”。


杨韵芳:

机械工程系25班,入选第八期星火计划,曾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暑期研究,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可展开的微型载药装置 。作品“多自由度柔性 仿象鼻机械臂”曾获清华大学挑战杯特等奖,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会议论文两篇并做口头报告(ASMEIDETC) ,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四项(公示期)。2015年5月作为创客空间成员,联名向李克强总理致信介绍清华三创活动,获总理回信。曾受邀于果壳网“万有青年烩”演讲,曾受清华大学主页“清华印象”、央视朝闻天下等媒体报道。


【14:32】第三位候选人,水利系侯时雨,介绍人为副系主任



侯时雨介绍两个坚持的故事


(坚持带来成绩)


水利系老师张建红介绍侯时雨时说,“每一个学生的青春就像是一朵花,在我看来,时雨是灿烂阳光下最美的花朵之一,虽然她并不是学霸也不是学生会主席,但是她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


侯时雨的座右铭是,“风雨不渝青春梦”。她曾有过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次她与朋友从西宁骑行至拉萨,大漠戈壁,冰雪高原,23天,她穿越恶劣环境,成功突破自己的极限,看到了心目中神圣的布达拉宫。


一次为了制作传感器。她拉上四名女闺蜜一同踏上初探光纤测温工艺的征程。一切未知,她们只能从头开始。别人中午聚餐、周末出游,她们始终低头做实验,“不知湿透了多少身衣服”,她还记得将传感器拿给老师看时,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喜悦。


“从寻梦到圆梦是一条坚持的路。”她感慨说。


每次经过总体,看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标语,她都会产生成名一名运动员的向往。她报名参加马杯女子全能与铅球比赛,跳高时肩膀擦伤,跑步时膝盖受伤,但她从来不曾因此放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佳绩。


侯时雨说,清华三年给自己带来了太多改变与成长。但有些东西也从未改变。她始终是一个平凡的人,踏实地做事。


“决定能否达到终点的,除了速度还有时间。”侯时雨说,自己在路上,永不止步。


侯时雨:

水利工程系水工22班,法学双学位。曾获全国水利创新大赛二等奖,清华大学挑战杯特等奖,清华大学第七届水利创新大赛一等奖,拥有“微距分布式光纤测温传感器”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曾获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水利体育突出贡献奖,马杯女子乙组铅球冠军等荣誉。



【14:18】第二位候选人,建筑学院商宇航,介绍人为其班主任




来自养老院的设计课题,为专注关怀老人的商宇航同学点赞!


来自建筑学院建筑系的商宇航同学第二位上场。她的推荐人介绍,她集“建筑学霸,文艺才女,社工大人”于一身,既有理工科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人文素养。


商宇航同学的答辩主题为“匠人营国,诗意栖居”,这句化自《周礼》的话也体现了她对营造一种和谐人居环境的追求。怀着投身建筑事业的梦想,她参加了许多建筑设计大赛:将梦想落实到养老院的调研中去,她用自己的海滨疗养院设计为老人们提供了互动交流和文化活动的空间,用自己的设计参与大栅栏地区四合院的改造,为旧城更新做出贡献。她的多个设计都获得了比赛大奖。


商宇航不仅是一个多年第一的学霸,还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她不仅是艺术团国标队的成员,还参加了马杯健美操比赛,担当过新生舞会主持人。提到自己印象最深的课程,她提到在电影文化欣赏课上的感悟,“这门课给了我很多的灵感,可以让我考虑电影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所有外在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你生活中的灵感。建筑是一个综合学科,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并不是一个割裂的状态。”


商宇航:

建筑系建 21 班,工商管理双学位,曾赴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交换学习。连续三年成绩班级第一,总成绩排名年级第一。设计作业曾作为建筑系“开放式设计教学专题”优秀作业发表在《WA 世界建筑》。先后获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北京市高校房地产开发邀请赛优胜奖等荣誉。现加入“彼伏”时装创业团队承担空间设计及市场运营工作。历任建筑学院建 21 班班长、建筑学院科协光学兴趣小组组长等。入选清华大学“饮水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第十二期。


【14:08】第一位候选人,航院苏雷同学,介绍人为其班主任。


苏雷说,很多人听到她是航空定向生都会疑问,“作为女孩子,你为什么选择军工定向生?”我想说,这是因为我对蓝天航空的热爱,也是因为国家的发展的需要。


定向生略低于统招线,然而苏雷却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三年中她完成178学分的学习,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并且在航院担任学生会副主席。一次由苏雷负责举办院系学生节,整个大礼堂都“爆满”。


苏雷曾去普惠发动机实习,在那里看到了中国发动机与世界的差距,后来去德国考察,她深深被德国人的精细严谨折服。2014年去景德镇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实习时,她发现,虽然这里是国家一流的研究基地,却因为环境闭塞,很多设计观念仍落后于世界。那里的工作人员跟她说,“我们这里其实很需要人才,特别是你们这样的清华学子。”听后,苏雷感觉,自己是深深被需要的,于是她毅然选择留在这个距离家乡1000多公里的地方,扎根于此。


她说,“我愿以身许国,这句话并非空话,我希望我能为未来的国家航天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苏雷:

航天航空学院航21班,航空定向生。三年总学分绩年级第一名,并且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曾获得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非物理A类二等奖。参与多项科研工作,其中SRT“黄帝指南车的复原和制作”项目所制造指南车实现了古籍中记载的指南功能。现任清华大学定向生大队主席、航天航空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清华大学十佳军工定向生、清华大学军训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参与社会实践,14年参加赴大兴安岭寻找绿色梦想支队获得实践梦想计划银奖。


【14:05】答辩流程包括:介绍人介绍,候选人答辩,评委提问三个环节。全体候选人答辩后,将现场投票,公布结果。


【14:00】答辩正式开始!主持人介绍顺序及评委。


(史宗恺老师)


评委中还有校内各级领导与校友,其中包括1999年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获奖人邱虹云,2014年本科生特奖获奖人郭宇韬。

五爷记忆 | 三届“十杰”琅琊榜,尽揽清华奇英才(内有对邱虹云学长的报道哦!)


清华“爱迪生” 邱虹云是创造这个财富神话的主人公之一。邱虹云今年33岁,他是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96级三班的学生。 邱虹云出生于四川威远县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家庭。邱虹云的父亲在读书时是一个立志要当数学家的高才生,命运却把他安排在了威远县化肥厂的实验室。受父亲工作的影响,小小的邱虹云在实验室度过他的童年时代。




【13:54】候选人与介绍人陆续到场



【13:39】现场已经快没有位置啦!快来!



【13:21】遇见了帅气的男主持



【12:49】早到的观众逐渐入场,会场后排摆满了候选人展板


(现场全景图)


【12:38】现场布置开始,五爷直播团队已经到位,特奖直播会在14:00正式开始,想想还真是有点小激动呢!






小五爷园
清华园内专职深度观察
篇篇都是原创,天天都是独家。
我们的主张是:“发出清华园内自己的声音,靠谱地热爱中国”
长按心形指纹,识别二维码
【我们的精品栏目】
五爷书院:有没有那么一本书,曾动你于心底?
五爷人物:有没有那么一个人,曾使你如此倾慕?
五爷GEEK:有没有那么一品物,曾惹你步步深究?
五爷资讯:有没有那么一件事,曾令你百思不得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