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维特里希:新冠病毒最终会被征服,这代年轻科学家会引领世界继续前进


这位诺奖得主,和上海缘分不一般。不久前,他摘获2020年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当时,他刚从美国返回瑞士,尚处隔离之中。凌晨时分,在线获知自己得奖的消息,难掩喜悦之情。此前的2018年,他还获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成为第一批拿到“中国绿卡”的诺奖得主。
      
他就是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因为疫情的关系,维特里希今年虽然不能亲临会场,只能在线上参加此次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但他仍对这次盛会充满期待。
      

库尔特·维特里希。图|WLF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瑞士化学家不仅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指导委员会成员,且已在上海科技大学当了六年的特聘教授。
      

“过去六年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强有力的支持。”目前身在苏黎世的维特里希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包括在张江科学中心新建上科大在内,这些在基础领域的“投入”都有助于上海打造更优渥、更具吸引力的科研环境。而举办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这样的盛会,也表明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迫切愿望,愿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来自科学前沿的最新信息。
      

      库尔特·维特里希参加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连线。图|WLF独家


1

一本立体“教科书”:科研管理竟可以如此高效


维特里希的办公室位于上科大人字楼8楼。推开门,这里不仅十分整洁,且从办公室的布置,就足以窥见“主人”的特点——极其认真。办公桌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摞摞文件,不少文件上还贴有不同颜色的便条纸,上面一一做有记号。
      

“这一摞摞文件,都是他和同事们开会前必读的资料。维特里希教授不仅做事严谨,讲话也非常严谨。”通过维特里希助手简单的描述,记者一下子明白了外界对这位科学大咖的评价——不仅他的诺奖研究是一项“教科书级”的重要成果,对结构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本人对科研的执着、热情和高效管理,更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
      

过去的十个月来,维特里希一直通过邮件和线上组会的方式,和上科大的师生们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
      
就在本月中旬,维特里希教授还给上科大iHuman研究所的学生发来邮件,要求学生们提交最近的工作报告。原来,维特里希正打算结合手头的研究,发表一篇新的学术论文。


 郭灿泳是维特里希指导的博士生之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今年小年夜之前的一天,维特里希教授还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和包括他在内的几位研究所的博士生和博士后们一起吃工作午餐。“用餐期间,维特里希教授还给我们讲了不少科学家的故事,信息量很大。”
      
维特里希1938年生于瑞士阿尔贝格,1964年获瑞士巴塞尔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从1980年起担任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学校的分子生物物理学教授,还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市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客座教授。他因“
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和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共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图右为库尔特·维特里希。

图|The Nobel Prize


都说科学研究是在前沿领域赛道上的竞争,在无人区“探险”。越是一流的科学家,越是冲刺在最前线。2013年,当维特里希从上科大校长的手里接过聘书、成为第一位特聘教授后,他就把这份行走在科学前沿的“紧张与刺激”一并带到了上科大iHuman研究所。
     

不管是谈话还是开会,维特里希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高效。“维特里希教授通常是对着课题组成员自己制定的研究计划和工作进程表,和大家一起讨论。”上海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刘东升说,这种“没有寒暄、有一说一”的工作方式,实际上也对课题组成员提出了很高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以同样的认真和严谨,来对待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维特里希教授沟通,必须实事求是,绝对不能夸下海口或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否则责任自负。”说到这里,刘东升不由笑了起来。


2

可以几年不发论文,但必须聚焦真正的“大问题”

     

和高效的科研管理范式相匹配,维特里希之所以跻身世界顶尖科学家之列,还归因于他超前的学术视野。2013年,尚在筹备期间的上科大就在维特里希的建议和推动下,成立了iHuman核磁共振课题组。维特里希开门见山,为课题组“定标”:可以几年不发论文、不出成果,但研究必须坚持高起点——从一开始就聚焦真正的“大问题”。
      
为此,维特里希将先进的氟标记技术、酵母表达G蛋白偶联受体等技术引入了课题组,朝着最具挑战性的科研课题发起冲击。而上科大iHuman研究所成立短短几年间,也不时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
      
 让上科大师生们特别钦佩的是,在65岁摘得诺奖之后,维特里希仍然一路在科研上“狂奔”,他依旧高产,对科研的热情丝毫不减。有统计显示,维特里希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已逾700篇。即便步入耄耋之年,他每年的平均发文数仍在10篇左右。这让不少圈内学者感慨:“维特里希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绝对高产,一点不亚于当打之年的学者。”
      
2018年4月,维特里希在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上被授予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此前,他还获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拿到这张期盼已久的“中国绿卡”后,有一次,维特里希受邀赴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到酒店办理入住手续时,他专门掏出了这张“身份证”现场测试,结果发现“很管用”。维特里希在多个场合都曾为这张“跨国身份证”点赞:“中国绿卡”为他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让他可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


库尔特·维特里希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

图|WLF独家      

3

润物无声的教育,就是最宝贵的学习经历


对上科大的师生来说,无论是听维特里希上课,还是和他共事,本身都是一种享受,也是宝贵的学习经历。
      
上科大为研究生开设的“结构生物学”选修课,维特里希是主讲教授之一。而更多本科生可以从他开设的“我的科学生涯”讲座中,领悟科学的真谛,触摸顶尖科学家有趣的灵魂。
      
不少听过维特里希讲座的学生,对两张图片印象深刻,其中一张是他踢球时的矫健身影。维特里希不仅是一位高产的科学家,还特别热爱运动,尤其酷爱足球。另一张是他的磁共振成像照片。他从自己一张膝盖受伤的磁共振照片讲起,将核磁共振技术如何从检测人体发展到对分子的检测。他和年轻学子娓娓道来,讲述核磁共振波谱学未来的广阔前景。
      
都说科学家的问题意识很重要,而维特里希则用他的亲身经历向年轻人证明:科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找对问题,持之以恒地做研究,就可以获得不平凡的收获。在上科大,维特里希活跃的身影就是对学生们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科学,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业。尤其是今年,因为疫情的发生,不少科研工作者都多少受到了影响。而维特里希在接受采访时不忘鼓励年轻的科研人员:“
各位年轻的同道,请大家保持耐心,向前看!相信新冠病毒最终会被征服,你们这代科学家也会引领着世界继续前进,在后疫情时代你们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库尔特·维特里希(图右)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
图|WLF独家
     
 
(文汇报记者  樊丽萍)

精彩回放 哪里看


第三届WLF精彩内容,已全程视频上线,请点击文末“原文链接”,跳转第三届论坛官网,一次看个够!


 延 伸 阅 读 


  1.  诺奖得主维特里希荣获上海白玉兰纪念奖,我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

  2. 诺奖得主、“超分子化学之父”莱恩:不要担心被模仿,有人对你的研究感兴趣是大好事

  3. 独家专访|诺奖得主斯托达特:有发明创造的顶尖科学家为何难养成?

  4. 专访|生理时钟揭秘者、诺奖得主罗斯巴什最好奇:人为什么要睡觉?


排版|Kai
编辑|羽华
责编|小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