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拿诺奖全靠蒙?首先,你得做到极致
从引力波到系外行星再到黑洞,最近几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特别偏爱天文和宇宙探索领域。随着中国天眼、悟空、慧眼等中国原创的先进探测设备投入使用,它们是否能带来诺贝尔奖,成为许多人的期待。
在“飞向无尽的宇宙”天文高端国际会议的圆桌环节,这个问题也被抛给了参会的各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表示:天文是一个观测学科,大型设备产生的观测成果会越来越多。但是,“天文学家不要把诺贝尔奖当做目标,天文观测领域大部分诺贝尔奖成果都是偶遇的。”
慧眼太空望远镜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的张双南研究员更是幽默地表示,天文学研究获得的诺奖,绝大多数都是“蒙”的。他以今天演讲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说:“亚当·里斯先生研究宇宙大爆炸膨胀过程中如何减速,本来要测减速因子,结果意外地发现宇宙是加速膨胀的,获得了诺贝尔奖。奎罗兹先生倒是一直研究太阳系之外的行星,但是他的研究饱受批评,用的望远镜不怎么样,研究的对象大家觉得不太可能有行星,结果他就发现那个地方有,所以也是蒙的。”
张双南 图 | 论坛现场
“真的是这样,做科研是由你的兴趣决定,而后面的要留给运气来决定”,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评价道。
沈志强 图 | 上观新闻
这样的不可知性在天文领域普遍存在。慧眼卫星的重大发现,都不在制定的科研目标当中;中国天眼最近发表的三篇重要文献,也都在意料之外。
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的不可知性,更要求探索宇宙的科学家们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常进院士介绍说,奎罗兹用的确实是一个“小望远镜”,但他做到了极致。那个测量是每秒60米的速度,误差每秒15米,速度再小就看不到了。奎罗兹的成绩就是把这么小的望远镜,把精度提高到每秒15米,是当时望远镜的最高水平,这才有了首个系外行星的发现。“所以大家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就会成功!”
常进 图 | 论坛现场
导向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坚持。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介绍了几代人不断努力,随着观测精度越来越高,终于通过脉冲星获得引力波的间接证据。李菂说:“在有国家的支持、有设备的前提下,很有希望(产生重大科学成果),因为宇宙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永远充满着惊喜。”
李菂 图 | 论坛现场
与会科学家还就天文爱好者参加天文观测、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1. 假装在现场!上海天文馆开馆,线上围观顶尖科学家组局聊“天”2.淘汰警犬拍出33万天价?关于那些聪明“成精”狗狗的研究来了.....3.诺贝尔物理学奖亚当·里斯: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