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熊猫大百科丨探寻大熊猫野外生存的秘密


你知道什么是“生境选择”吗?

简而言之

物种选择最合适自己生存的地方,并对周围的一切加以利用从而方便自己生存的行为,被称为“生境选择”。不同的物种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生存环境。














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类生活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在野生动物和人类的活动范围之间

偶尔就会发生

生活轨迹“重叠”的现象


(图片来源四川观察)


野外生存的大熊猫

偶尔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

不少网友就产生了好奇

野外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是怎么样的?

吃什么?住哪里?过得好不好?

要弄明白这些问题

我们得先从“吃”开始

“民以食为天”,大熊猫也不例外

大熊猫的食物中有99%是竹子。由于竹子的营养价值很有限,同时竹子也有不同的生长规律,为了维持身体所需的能量,他们在不同的季节会在海拔高低不等的竹林间穿梭寻找食物。














这是因为

不同海拔地区因气候差异,植物的生长节律也不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况。高海拔地区的竹笋出产时节也略低于低海拔地区,例如生活在秦岭山系长青保护区的大熊猫,春天在海拔较低的巴山木竹竹林里生活用餐,夏季则会到相对凉爽、海拔更高的秦岭箭竹林里寻找新鲜的竹笋。这种在不同海拔、地域间迁徙的现象被称为“撵笋”。














说到“迁徙”

野外的大熊猫

还有哪些情况会迁徙呢?

除了觅食,大熊猫在寻找伴侣领地的过程中也需要迁徙,而且迁徙的距离通常较长。在迁徙的过程中,为了及时补充体力,大熊猫会尽量选择从竹林里穿过。对于大熊猫胖胖的身躯来说,过于密集的竹林显然不方便穿行。此外,单位面积内竹林过密,还会造成竹子过细、生长不佳,营养价值下降,口感变差。这样的竹林不但不好通过,竹子又难吃、又没营养,大熊猫当然不喜欢。 














野外

大熊猫最喜欢的栖息地

是什么样的呢?

大熊猫最钟爱的环境是原始的林地,如由高大乔木组成的密度适中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都是大熊猫理想的栖息地。


这样的林地下的竹林不会太稀疏,也不会太紧密。同时,栖息地附近最好有水源,竹子才能长得又粗又高,水分足。大熊猫喜欢在向阳或半阴半阳、坡度平缓的林地的中上部活动。如果找不到原始林地,大熊猫也会选择次生林或栽培时间超过30年的人工林。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林地,大熊猫都会尽量远离人类和畜群的活动区域。


选择好适宜的生存环境后,大熊猫会在那里生活。它的生活范围通常有1~60平方千米。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会不断迁徙,在不同的季节找寻不同种类的竹子。














怎么样~

这下对野外大熊猫的生存

有了些许了解吧~

如果在野外看到大熊猫的话

不要惊扰到它们哦~

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请多留给它们一些“空间”



文章来源:《熊猫大百科》2020年8月第一版


文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官方原创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往期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