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学延学,同心同行

研学延学

同心同行

2024年4月19日,成华区2024年研学工作推进会暨“青少年动物学家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在成都市熊猫路小学校隆重举行。




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暨研学旅行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是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成华区教育局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合作,开启“青少年动物学家培养计划”,依托馆校课题,推动研学工作序列化、课程化、高质量发展。

成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坤扬先生在致辞中提到: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华区学校将充分用好在地校外资源,进一步加强馆校社紧密协作,以高质量的馆校课程推动大中小研学工作一体化建设,确保学生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得。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动物保护研究部部长刘玉良先生在讲话中提到:熊猫基地于2000年在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系统率先设立科普教育专职部门,联合科研人员、饲养管理人员潜心设计、开发和实施形式多样、符合各年龄段特色、主题突出的研学、自然教育、科普展示、科普传播等线上线下活动。近十年来开展或联合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科普教育活动受众超10亿人。以“青少年动物学家”项目为契机,必将有力促进区域内熊猫研学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与“5min生态圈”内学校更为紧密的合作。共同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生态文明、精神文明水平提升,唤起公众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和爱国意识与情怀,激发公众保护热情这一共同目标而贡献力量。

为了更好地发挥场馆育人功效,让馆校课程真正成为学生“行走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华区各学校将馆校课程与研学旅行深度融合,创新探索多元化优质特色研学课程。在推进馆校课程建设和研学实践教育的这几年里,成华区各学校多思路、多路径地创新探索,在馆校课程研究上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成都市熊猫路小学校书记、校长林英女士以《熊猫“零”距离,学校“靓”起来》为主题,成都市熊猫路学校副校长丁雨光先生以《走近大熊猫 研学见成长》为主题,嘉祥集团总经理助理夏端女士,成华嘉祥科学老师刘韵女士以《让孩子带着书走进熊猫基地——熊猫基地行走阅读课程》做了主题分享。

成都市熊猫路小学校的“熊猫焦焦”以“人类,我想对你说”为题,向大家讲述了大熊猫的知识与故事,充分展现了熊猫讲解员的素养和风采。

熊猫毛毛也带着她的亲人朋友们来到了现场,歌舞剧《我不想再吃竹子了》仿佛将大家带到了大自然中,在感受小动物天真可爱的同时,也了解了大熊猫吃竹子背后的故事。



生态兴则文明兴,以科普为媒,我们应该携手同行,一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守护绿色地球家园。与会领导上台开启了“青少年动物学家培养计划”项目的序章。倒计时中,各界人士代表用手中的希望之水浇灌梦想的小树苗,让“青少年动物学家培养计划”项目根深叶茂,欣欣向荣。

天籁般的歌声,再次唤起了我们心中对动物的喜爱,对自然的亲近。在《和你在一起》的沉浸式演唱中,成华区2024年研学工作推进会暨“青少年动物学家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圆满结束。

让我们携手同行,在深度研学中提升科学素养,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用实际行动宣传和落实动物保护措施,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文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官方原创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往期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