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店 | 从街边小店到国际知名连锁,他靠一杯豆浆撑出一个餐饮帝国

2017-08-22 钱多多 地气财经


撰稿 | 钱多多

编辑 | 沈沈     视觉 |  陈本蓝 



林炳生的社交账号昵称,是两个字——豆魂。


“早安,上海。风云变幻,坚守信念,一片曙光。”配图是天空、跑步、瑜伽、太极,风雨无阻。


这样的图文已经是林炳生朋友圈的标配,每天早晨7点都会准时出现,只不过地点变成了北京、天津、伊斯坦布尔、希腊……他说:“我喜欢社交,每天早上发点东西,让朋友都知道我在哪里,有事情就可以找我。”


“相信、行动、坚持”,这种源自生活的态度,似乎就是林炳生做豆浆的态度。


从1983年至今,林炳生做豆浆已经做了30余年了,他把“永和豆浆”从台北市中正桥下的一间街边豆浆铺做成了一个国际知名的连锁企业,数百家门店遍布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南京、天津、成都、济南等大城市,产值高达数十亿元。而“永和豆浆”四个字也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了消费者喜爱和信赖的知名豆制品品牌。


靠一杯豆浆撑出一个餐饮王国,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其背后,是坚持和热爱,更是企业运用商业化的手段让一颗朴实的大豆发挥出最大价值的过程。


这是永和豆浆和林炳生所追寻的“豆魂”。


奇遇,一粒黄豆扣下的命运扳机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出生背景的年轻人来说,成功的唯一出路只有依靠自己不畏艰苦、坚持不懈的拼搏。林炳生,也不例外。


1958年,林炳生出生于台湾金门,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家庭。


22岁,林炳生离开部队。他原本打算服完兵役回家跑海运,结果船沉了,家里还欠下一屁股债。


此时的林炳生精力旺盛,没有所谓的理想和境界,臂膀和家世,他的目标清晰——“每天给自己存500新台币”,为此风雨无阻不顾一切。卖过缝纫机,做过房屋中介,也摆过地摊。白天骑着一部野狼机车走街串巷,晚上还会去开出租车。出租车是姐姐家的,姐夫开白天,他开晚上。


“别人以为我存钱是着急娶媳妇,其实是债主家的儿子要娶媳妇!”“家里船翻了,父亲没辙,得靠我啊。”


1983年,林炳生听说台北市区一家豆浆铺转让,对方要价60万元新台币。林炳生跑过去一看,这家前店后厂式的豆浆铺破破烂烂也就一百多平方米,可谁都没想到,和豆浆铺一起转让的还有“永和豆浆”的注册商标。


永和是中国台湾省台北县永和市的地名。上世纪50年代初,两位祖籍山东和河北的两名老兵迫于生计,在永和市的中正桥畔,搭起小棚,磨豆浆、炸油条,渐渐形成了一大片供应早餐的摊铺。


中正桥下的这些小作坊主们,并未料到永和豆浆会在今后驰名一时,基于这种情况,其中一家豆浆铺的小伙计注册了永和豆浆的商标。小伙计的算盘是通过注册商标来和老板谈条件,殊不知老板并未认识其中价值,竟然将小伙计和商标一起扫地出门。


后来,小伙计来到台北自己开了家豆浆铺,但他觉得这门生意又累又挣不了钱。于是便将小铺和商标一起出让出来。


林炳生决定将豆浆铺和商标一起买下来。他东拼西凑了20多万台币,再拉来关系最好的同学和同事入伙,三个人一起了结了这段“奇遇”。


甜生意,苦生意


1985年夏,岛内天气闷热,林炳生和他的两位合伙人光着膀子磨豆子、煮豆浆,每天都会忙到下半夜。


两个月后,同学提出退股;半年后,同事又提出退股。“因为辛苦啊!当时做豆浆用的是传统做法,要搅拌、要充填,煮完豆子豆垢残余在大吊锅里,还得由一个人把脑袋埋进去用钢刷一遍遍地刷。问题是还赚不到钱。”


当年在两个合伙人相继离开的情况下,林炳生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先是用传统的方法制作和推销豆浆。后来,随着永和豆浆销路在家乐福、万客隆等大型连锁超市慢慢打开,用传统方法制作的豆浆数量根本不够销售,林炳生就在台湾率先建起了专业的豆浆工厂,开创了台湾工业化批量生产豆浆的先河。


到1996年,永和豆浆每天可以做到1万多瓶的实销量,十多部货车每天清晨从台湾北部出发,晚上再从南部开回来,豆浆渗透到岛内各大零售终端,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影响广泛。


“现在很火的林书豪,他当时的家就在我们北斗工厂旁边,他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霸丸和永和豆浆。”


但随着各大商超的赞助金、促销费用、周年庆赞助支持费等各式费用的高涨,以及竞争对手的“价格战”围堵,永和豆浆在台湾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林炳生有了危机感。在这样一个竞争饱和的狭小市场,永和应该何去何从?


就在此时,康师傅老总打电话给林炳生说不如来大陆发展。彼时,康师傅的方便面产品已经在大陆斩获颇丰,林炳生有些心动了。


连锁的根本在于服务与产品的标准化


1999年,林炳生让弟弟林建雄常驻上海,永和豆浆的故事掀开了另一篇章。


考虑到永和豆浆当时在大陆名气并不响,如果走通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林炳生决定先从连锁门店的形式打开市场。


之所以先做连锁门店,源于1995年林炳生在老家福州的一次经历。那天清早,林炳生在路边吃完早餐,馒头和豆浆一共7毛钱。递上去一张5块钱的纸币,结果小摊老板立马将炸油条的手伸进裤子口袋,然后拿出一大堆零钞来找补。林炳生有些触动。


“那时候改革开放已经几十年了,大陆变化很快,我觉得做一种干净卫生的早餐业态一定会有市场。”


1999年,永和豆浆在上海常熟路开设了第一家直营店。以豆浆和油条为特色产品,再辅以各式台湾风味小吃。门店内就餐环境干净卫生,并推行标准化的服务,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林氏兄弟决定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做大永和豆浆。此时,台湾在连锁经营业态上已经积累的丰富经验,诸如两岸咖啡、天福茗茶、元祖等都在不同领域实践成功。为此,永和豆浆专门到台湾连锁业协会学习连锁规划,进而运用到大陆市场。


其一,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随着门店数量的扩张,为了保证各大门店的菜品口味一致,永和豆浆自2002年起相继在上海和天津建立中央厨房,然后再将食材从中央厨房配送到各门店,各大门店根据各种定量数据标准化加工。在制作永和豆浆各类套餐时,食品采购、物流和制作上都有各种定量数据。


在服务标准化方面,诸如“一位顾客要了油条,而你看到成品油条是凉的,新的油条还未炸好,这时你应该如何跟顾客沟通?”之类的细节问题,永和豆浆都分门别类做了几百项,进而制作成运营标准手册对雇员进行培训。


其二,非转基因保证原材料的品质

为了保证豆浆品质,永和豆浆选择了不同区域大豆进行实验,包括洗几次,浸泡多长时间等都进行了不同的排列组合,最后才选定东北三江平原的非转基因大豆。“即便在东北大豆中,永和豆浆也对比了不下4个区域的品种。”


其三,保证产品生产工艺的先进

在生产工艺方面,永和采用严格的管理与独特的配方,采用瞬间灭菌工艺和最新除腥、脱臭技术,使大豆中既保留了原有的天然营养成分,又具有豆浆特有的新鲜口感。


时至2012年,永和豆浆全国门店数达到500家,这一业务板块的终端销售额达到15亿元人民币。


打通上中下产业链,实现一体化运营


一颗大豆的商业价值究竟能够做到何种程度?


除开门店经营,林炳生心中一直有个通路情结。他认为永和豆浆必须两条腿走路,打通整个产业链。


产业链的上游,中国大豆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窄,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转基因大豆,本土豆制品行业已经在源头上受到牵制。换言之,谁拥有种植基地,谁才会成为最终的王者。


基于此,2010年8月,永和豆浆在牡丹江阳明区铁岭河镇打造了有机生态园,标准化生产区保证了永和豆浆的非转基因大豆供应。产业链的中游,永和豆浆还分别建立了哈尔滨延寿工厂和吉林舒兰工厂。另外还有四个代工厂。目前,永和豆浆豆浆粉系列产品、豆浆酥产品开始覆盖国内连锁商超。产业链的下游,林炳生在永和豆浆门店之外,还推出了欢乐米豆、永和豆浆捞等连锁形态。

 

用30多年的时间去做好一杯豆浆,这样的坚持早已超过了“匠心”本身,对于永和豆浆和林炳生来说,这也是时间的神奇和魅力之处。


对于连锁行业,连起来很容易,但想锁住,似乎就没那么简单。如何把产品和服务做到精细化和标准化,如何做好通路,打通整个产业链,是所有连锁行业都值得深思的问题。永和豆浆的进化历程无疑是一个值得解读和参考的范本。


说到做服务行业,林炳生说到了一个印象最深刻的案例——


在日本的一列地铁上,一个女孩子站起来给一位双手提着东西的女士让座,那位女士就很惊讶,说,“我既不是老人家,又不是孕妇,你怎么给我让座呢?”那位女孩子说:“女士,您手上提的东西是从我们公司购买的,您是我们的顾客,我理应把座位让给您……”


延伸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可直接阅读

少有 | 这家公司靠在农村刷墙年入千万、估值10亿,成为土墙上的“阿里巴巴”


独家 | 小老板,无尖不商怎么就变成了无奸不商


- End -


不谈高大上,做好小生意。

地气财经

商务合作

微信号 : diqifinanc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