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滨江区分区总体城市设计公示,来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纯干货,不啰嗦
为贯彻落实杭州市“三江汇·未来城市”发展战略,全面升级发展路径,规划资源分局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编制《杭州市滨江区分区总体城市设计》,以全域视角统筹空间资源,全力保障“产城人”融合可持续发展。现开展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2020年12月18日至2021年1月18日。
1
规划背景及区位
总体城市设计范围为滨江区行政区范围,面积约72.2平方公里。设计围绕高新区(滨江)建设“快乐创业、幸福生活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总体目标,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滨江特色、高新定位,深入践行三江汇未来城市理念,按照“发展定位不一样、产业业态不一样、城市形态不一样、开发模式不一样、治理模式不一样”总体要求,优化总体空间格局、塑造城市风貌形象。
规划定位与空间布局
总体目标: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杭州拥江发展示范区,未来城市先导实践区
功能定位:创新滨江,数字滨江,国际滨江
形象定位:未来风,国际范,江南韵
空间格局:C形山水融城,一环三区协同,一核两心引领
生态格局与活力街巷
充分发挥滨江区江湖相映、依山傍河的生态本底优势,以冠山为生态绿心,建立多条山水生态廊道连通滨江,构建全域生态格局,构筑网络化的生态本底空间,实现蓝绿空间由保障到引领的转变。
将重要街道按照出行方式和人行体验分为交通景观大道、景观林荫街道、休闲景观街道、历史文化街道、商业活力街道、生活活力街道六大类型,形成街巷活力网络,打造舒适的滨江体验步行环境。
文化体系与风貌分区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构建钱塘江文化带、萧绍海塘文化带、紫红岭-白马湖文化带分别体现公共文化、历史文化、创意文化三种主题。规划铁路遗产文化带和运河风光文化带连通西湖文化片区与湘湖文化片区,形成融汇区域文化资源的特色文化感知脉络,构建三类五带多片文化展示体系。
规划以“未来风、国际范、江南韵”为总体风貌定位,划定北部滨江风貌区、中部产业风貌区、南部山水风貌区、智慧新天地风貌区、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五类风貌引导管控区。
重点片区城市设计
智慧新天地片区:基于现状优势特征,总体形成“一岸连四段,垂江引绿廊,梯级轮廓线”,构建“滨江锦带连四片、鱼骨轴带促产城、水环珠链融组团”的规划结构。
紫红岭片区:构建“一廊、两组、三级”的规划结构。基于现状“两山一谷,溪涧中流”的地貌特征,引水塑洲,在强化河谷主廊生态本底的同时,引动“科技绿洲”项目集聚创新要素,实现片区绿色转型与创新升级,打造集绿色、创新、活力于一体的紫红岭科技谷。
白马湖片区:构建“一湖两山引多廊,群组融绿塑五区”的规划结构。由沿路发展转变为沿绿发展,在临绿空间布局重要公共服务、文化设施及科技服务功能,并对沿绿重要开放空间形态提出管控指引。结合在地生态空间特色,打造五个特色复合组团,分别为湖荡岛群型、河网岛团型、河网微丘型、山谷微生型、融山聚落型五大特色片区。
奥体片区:构建“一桥立门户、一江展两翼”的规划结构。遵循顺江优化天际轮廓、垂江塑造梯级层次、拥江扩展景观界面三大滨江价值转换思路,树立“双塔聚心、起伏韵律”的标志性门户景观形象。同时植入健康文化要素及特色配套功能,满足服务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呈现活力多元的高品质未来社区生活场景。
区政府北侧区块:构建“一轴三段,三心三园”的规划结构。以中低强度开发为导向,由南至北分别构建政务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建立有序、开放、共享的建筑空间序列。本次规划功能定位为滨江文化科技窗口,构建滨江区三大公共服务中心,形成集文娱休闲、公园绿地和科技服务为一体的滨江文化科技窗口。
奥雅设计|李宝章:我的一万步公园——深圳蛇口 · 东角头地铁站公园
竞赛
四分钟,看HASSELL如何用重庆话讲完一个滨江设计竞赛项目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