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孩生而为高山,张桂梅校长用“偏激”打脸偏见

E姐和美少女们 高能E蓓子 2021-08-19


昨天,网络被一张17岁少女的照片刷屏了。



那是1974年的张桂梅校长,照片里的她梳着俏皮的小辫,眼神清澈,笑容带着一丝娇憨……


很难联想到,这就是前几天在两会5G云连线直播上,眼神刚毅,态度强势的张校长。


那场直播有半个多小时,结束之后,张桂梅上了三次热搜,网友热烈的讨论当中,有感动、有钦佩、也有争议。



“偏激”的女高校长



自从张桂梅的名字和”华坪女高“的故事被大众所关注,就一直是钦佩和争议并存的。


大家敬佩她如”燃灯者“一般为学生付出的青春和生命,但又有部分人指出,她的教学方式看起来有点"不合时宜"。



“我的学生只能苦读”



比如说,现在大城市的学校,都在提倡学生要劳逸结合,推广全方位综合素质教育,不要”读死书“,要有艺术熏陶,要快乐教育,但张校长采用的却是刻板的军事化教学。



学生一律留齐耳短发,早上六点多起来晨读,晚自修结束继续挑灯夜战,吃饭时间不能超10分钟。张桂梅还会拿着小喇叭盯着手表,把时间掐得死死的。


学生在路上永远是小跑的状态,只要晚个半分钟,张校长就板着脸说:”你们违纪了!“



张桂梅说,那是因为山里的孩子过去散漫惯了,时间观念不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她们的时间观念和纪律性。


同学们背地里喊她”魔鬼“”张扒皮“,张桂梅都知道,实际她也心疼孩子,但”你心疼她,她飞不出去的,她一辈子还在穷坑里,我们还得世世代代扶着。要想斩断穷根是要受点痛苦,做出点牺牲的。“



老师苦教,学生苦读,政府苦供,在这样除了苦还是苦的模式下,华坪女高从2008年创办至今,一直保持优秀的升学率,去年高考本科率94%。




”走出去了就不要回头“



还有,大城市的学校都在提倡感恩教育。妇女节,幼儿园老师会教孩子做小花束送给妈妈和姥姥; 到了教师节,父母又会教孩子给老师们写可爱的小卡片;小学中学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校长都会让学生们“常回母校看看”。


被爱和温柔灌溉长大的学生,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有惦记和归宿。



可华坪女高的学生一旦离开校园,张桂梅却会让她们:“不准联系“。


这是张桂梅自己定下的规矩:“走出这个学校以后,不要老回头看,不要老惦记着学校。往前走,花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她希望女孩子们能放下包袱,自由自在,一路高飞,毕竟她见过太多大山里的女孩,被贫穷和迂腐困住,无论天赋多高,终究飞不出原生家庭的拖累。


张桂梅让学生“不用感谢”,学生们却在用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感恩——毕业的学生里,当教师、警察、医生的孩子最多。


也有自愿回到华坪女高当老师的,她们希望接棒张桂梅,成为下一个”燃灯者“。




毕业当全职太太?“给我滚出去!”



去年张校长还引起全职太太的争议。


一名毕业后当了全职太太的女孩,带着老公孩子和一堆钱回校捐款,张桂梅知道后,生气地拒绝捐款,还让对方“滚出去”。



现在的舆论都在呼吁尊重全职太太,张桂梅决绝的态度自然掀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张桂梅不尊重部分女性的选择。


可是,我特别理解她不认同自己的学生成为家庭主妇的自由,这并不是对自由本身有意见,而是这与她教育的理念违背,她自然有权也应当拒绝这种资助。


我想,张桂梅的观点看起来偏激、固执,也许是因为她目睹过太多底层女性的悲惨命运了。



——女孩子读到十几岁,不是打工就是嫁人,家里仅有的资源总是留给女孩的弟弟,重男轻女的阴影笼罩着每个大山女孩的命运。


这些女孩,人生试错成本太高,她们只有用最苦的方法,才能给自己的命运换取一点点生机。



谁该反思?



或许,该反思的不是张桂梅,而是我们:当今社会对女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


我知道大部分家庭,如今不再重男轻女,对待女孩也如珠如宝,但是大家对女孩子的思维定势和心理期待,难道没有偏差吗?


我们听过太多“儿子建设银行,女儿招商银行” “生儿子得准备房子,生女儿只要嫁个有房子的”“女孩子学不了理科,搞不了高精尖科学”“嫁个好人家就是命好”这样的言论……



甚至有些家庭,不遗余力把家里的女孩培养成大家闺秀,本质上就是在为她将来“嫁个好人家”做准备。



香港“千亿媳妇”徐子淇,就是从小按“嫁入豪门“的原则培养的。小时候,母亲不允许她做一件家务,因为有一双白白嫩嫩的手,将来戴上大钻戒才好看。


到徐子淇长大,母亲先是安排她入娱乐圈增加曝光度,后来又把她捞出来,供她去英国进修,最后一路读到伦敦政治学院硕士。”内外兼修”之下,徐子淇终于在进修期间遇到李兆基之子李家诚。


堂伯父曾曝料徐父为了让女儿嫁入豪门,祖坟都迁了


至今,徐子淇还被很多人当作“豪门教科书”来参考学习。



类似的,还有张纪中的小娇妻杜星霖。她自称是留学法国的博士生,主修法律,学过心理学,认真拜读过《周易》《老子》等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书籍,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可读过这么多书,学过这么多艺术,她却统统内化成一部《女德》,说“先生在家中是乾,是天;夫人在家中是坤,追随和承托”称“身为女人,要做好女人,守其位尽其分



这样的理论,听起来是岁月静好,一片祥和,实质是一种刻奇和驯化:女性的美在于嫁个金龟婿和完美履行为妻之道和母职?那剥离了妻子和母亲,女性的自我就不美吗?


女性的美不是刻板印象,我们不否认家庭和美富足是一种美,但美的标准应该更多元,更像人生本来的样子。


是的,张桂梅或许无法把大山的女孩培养成有高雅才情的大家闺秀,她甚至谈不上是一名狭义上的教育家,她的秘诀不过是关怀和苦读而已,但张桂梅用她知行合一的实践,向所有人阐释了“教育”这个词深层次的含义。



那些女孩们寒窗苦读的收获不止是走出了原生环境,也不是挣到了多少钱、取得了多高的职位,而是可以自由实现人生的价值,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路。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张桂梅最独特的一点,是她为华坪女高定下的校训: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段校训也一度在网络上引起过争议,有不少人认为这是教孩子把人分出等级,是对平庸的不耻。


那些说张桂梅“过于激进”的人,实际上并没有读懂华坪女高的誓词。他们过得太舒适,以至于不懂什么是“平庸的沟壑”。


北青最近有个报道叫做《当乡村老师收到五年级女生的结婚请柬之后》,这个引入触目惊心。这样早早进入婚姻,大世界的门也就关闭了,这一关很可能就是一生。如果没有张桂梅,华坪的女孩子们也会如此。



所以张桂梅在校训中说的,其实是一个关于生命和自由的话题。


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但在偏远地区,现实的规则对女孩们来说就是这么简单粗暴:“走出去”才是自由,而留下来是囚禁。


 

所谓“平庸的沟壑”不是指在山里挣不到钱、不是物质的困苦,也不是上不了大学,而是不去追逐一个人应有的自由、尊严和价值,是甘心堕入牢笼。


狂风可以吹走一张白纸,却吹不走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张校长从没有指责那些被困在原生环境中或者无法取得成就的孩子是懦夫,她教的道理是不顺从,是面对风雨,是扼住命运的咽喉。



我并不觉得“生来就是高山”是一种傲慢,因为人人生来都是高山。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赞美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傲慢吗?当然不是,这是人本主义的题中之义,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类花了数百年时间才确认的价值——人人生而为高山,只有那些放弃实现自我价值的,才是平庸的沟壑。


张桂梅只不过把这个浅显而普适的道理教给那些女孩子罢了,哪里极端了?


那些女孩和所有人一样,生而该是高山,她们只不过比大城市的孩子面临更多的风雨罢了。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曾经女性不被允许跑马拉松,认为她们会因此腿变粗、长胡子、胸口长毛、子宫脱落……但1967年,凯瑟琳·斯维茨成为第一位跑完马拉松的女性。


期间还有工作人员试图撕掉她的号码牌,让她“滚出去”


曾经有人说女性胜任不了需要理性和逻辑的法律工作,但金斯伯格却成了传奇的女性大法官。


“姐学”传奇(五):大法官金斯伯格,这个时代的“老人与海”


曾经女性连识字的机会都没有,正因为女性一次又一次勇敢地尝试,世上才有了乔治桑、阿赫玛托娃、乔伊斯、伍尔夫、露易丝·格丽克……


那些有趣的灵魂和不朽的篇章。只有敢前进的人,才能找到路。


 

张桂梅作为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创办人,她清楚地知道自由的可贵。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女孩子成为她想成为的人,而不是去迎合社会对女孩子的想象和偏见。她或许刻板、严格,但那是因为现实风刀霜剑容不下太多浪漫。



女性从封建束缚中解脱重新参与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摆脱桎梏、迎接自由的象征。这是张桂梅耗尽心力想要为她的学生,那些女孩子得到的东西——不是好的工作,也不是富足的生活,而是”自由“。



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付出了无尽艰辛,好不容易才走进光怪陆离的大世界,她怎么可能认同“退回去”的自由?


 

E姐结语:



如果没有张桂梅,那些女孩是没有办法认识到自己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的。是张桂梅,决定了她们不是被风吹走的白纸,而是风吹不走的蝴蝶。


张桂梅给与她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对命运的不顺从。

 

一名顶尖教育学者无法给与她们这样的财富,因为真正的自由无法从理念和宣讲中得到,只有在风雨中,肩并肩的战斗里,只有张桂梅这样的斗士,才能上好这一课。

 

我不希望张桂梅这样的战士再多一些,正相反,我不想再见到张校长这样“死斗”的战士了。她几乎以一己之力,指出了社会价值观的畸形和大环境的残酷。


如果不是大山里到处都是枷锁,情况不会变成只有城市才意味着自由的光。

 

真心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张桂梅了,所有女孩,不,所有孩子都可以不经过风刀霜剑和残酷战斗就能有免于被物化和压榨的自由。


九州浩莽,任其西东,明日何在,但凭我意。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认为应该怎样教育女孩子?


来评论区说说吧~




上一篇:那英田震孙悦:内地歌坛大姐大的风云往事(下)



推荐阅读:


枷锁上掉落的木屑,正在摧毁女性的一生

接男宝、青楼梦、姨太太妆:大清亡了一百年,阳光却照不进她们脑子

“姐学”传奇(五):大法官金斯伯格,这个时代的“老人与海”

从李兰娟、韩红到火神山女工人:抗疫大战中的女性力量

谈“独立女性”不谈“独立男性”,才是最大的荒谬







-今天头条の主笔-


你的小仙女E姐,睿智的河马君,感动的菜籽



责编:菜籽     美编:树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