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43村|把夏天泡进酸汤里

饱饱 山里拍 饱饱盒子
2024-08-24



看一锅酸汤,如何串联起大山苗寨里一家人的情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r0919qt7uh7  

◤ 第43村|凯里·大乌烧村 

摄于:2019年8月

导演/饱华 插画/饱维

图/山里拍 撰文/饱静


“酸”,是贵州抹不掉的味道。


如果说每个人被家乡“调教”的效果最为显著的,当属味觉。一旦适应习惯了某种味道,那几乎这味道便成为了人一生之中开启“乡愁”的一块固定芯片。

与其说贵州嗜辣,倒不如说成:贵州“嗜酸辣”更为贴切。


外婆家的一坛酸汤,将是稚嫩孩童时便记住的家乡味,即便日后长大,他仍然能从酸汤里,吃出对外婆的亲密感情。

而苗族的酸汤在在贵州占据一席之地,这口“酸”味背后所牵连的文化同样精彩。

小男孩与外婆一起度过的“酸味夏天”


酸汤文化的发酵如同酸汤本身,经过了一些很有趣的“历史化学反应”。首先,并非只有“蜀道难”,贵州绵亘的山脉和独特地质地形条件致使贵州的道路交通异常艰险,直至改革开放初期,大山里居住的少数民族,想要进出路程较远的地区仍是十分困难的。


盐何许物?非但是人类生命不可缺乏的必需品,且只看中国食盐的发展历程便能将华夏历史摸个半熟了。不产盐的贵州,加上交通不便,在过去是个实打实“缺盐”的地方。

好不容易自元朝开始,四川的井盐和两广的海盐才流入贵州,但由于路实在太难走,成本可想而知。历史上黔北一带曾出现30多斤大米才能换取一斤盐的现象。


世居在此的少数民族只好“以酸代盐”。一来满足调和食物口味的需求,二来满足身体对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贵州酸汤大抵有128种。红酸、白酸、鱼酱酸、虾酸、红油酸……


“当我们在不缺盐的如今,在贵州美不胜收的大山中谈酸汤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无论酸汤鱼是否站在贵州“酸”味的食物链顶端,也无论《舌尖上的中国》曾如何纪录了贵州的酸汤,我们希望大家真正了解到的是——味蕾的记忆使得村落更加生动,有时并非村落历史的悠久,亦或是传统文化的神奇,恰巧是“衣食住行”这些细小琐碎的片段,让贵州的传统保护村落始终迸发着别样的灵性。


缺失饮食文化的村落,也许就好比明月难就美酒一般的遗憾。


这次去到的是大乌烧苗寨。

在气温最值顶峰的7月夏季,山里拍小组在乡民家中品味了他们自己酿制的地道酸汤,更不经意间纪录了三代人之间的小小温情。


沉浸酸汤的韵味之余,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他们手中饭食嫁接起来的淳朴民风,温暖情感,以及他们民族历史的悠远过去和能憧憬的未来景象。


怎么说清这种感觉?


就像是,只要依旧有族人保有这份手艺,可以为远方的来客热情洋溢地制作一锅酸汤,你就知道这里的人们依旧将生活过得欢喜热闹,而他们先祖留下来的那些旧俗——美丽的刺绣也好,一锅酸汤也好,就将被一直一直延续……



每逢暑假,可爱的小外孙每天可以就着一锅酸汤大口吃饭,和外婆一同埋首在田中摘新鲜的小西红柿、按捺不住期待一次次地掀开透明的罐盖儿,凑近了闻一闻酸汤的香味……在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土壤上,他重复着对一种味道的咀嚼,直到难以忘怀。



这深入贵州人心的酸味啊,如果要说一说它,我们想象每个人心里的故事该是如何的温暖和有趣。它必定连接着乡愁,连接着亲友,连接着,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END-


如果你想去吃酸汤



-从贵阳驾车至凯里大乌烧苗寨,全程约150公里,途径沪昆高速,需耗时3小时22分钟。


-村里人喜食酸汤,人都会做酸,每年7-8月份是毛辣果成熟的季节,大家都会去采摘毛辣果泡制酸汤,做一坛酸汤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



本次去的山中小菜馆:碾菜酒家

老板:潘秀华

联系电话:18083194427


-相关村落推荐-

(点击图片可查看)


第1村

贵州省贞丰县连环乡联合村


第12村

贵州省雷山县桥港村


第18村

贵州省赤水市利民村


第37村

贵州省贵定县麦董村


「山里拍」项目由饱饱盒子发起,于2018年3月启动,6月27日正式上线,以微纪录片和短视频结合的形式,连接贵州的大山与世界。定期通过Youtube、Google、腾讯、新浪、头条等全网渠道向全球持续进行发布传播双语视频。

「山里拍」项目致力于纪录传播贵州传统保护村落,引发外界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持续关注。截止目前,我们已穿行大山170日,跨越8个地州,行程30000余公里,积累影像素材20T,完成前期拍摄51个村落。


点“阅读原文”抵达腾讯公益为山里拍助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山里拍 饱饱盒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