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南大学王海明等 | 密集城区场景毫米波电波传播测量和分簇信道建模

张沛泽,王海明等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FITEE 2022-10-01
密集城区场景毫米波电波传播测量和分簇信道建模


张沛泽1,2,王海明1,2,洪伟1,2

1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南京市,210096

2紫金山实验室,中国南京市,211111


01

研究背景


随着毫米波无线通信技术日趋成熟以及2019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19)正式将24.25–27.5、37–43.5、66–71 GHz等频段分配给国际移动通信系统,预计毫米波通信系统近期将陆续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商用部署。毫米波存在路径损耗大、难穿透等不利的传播特性,其覆盖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城市密集城区将是未来毫米波系统商用部署并发挥其大容量优势的主要应用场景。FITEE 2021年第4期(高通量毫米波通信专刊)刊登了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海明教授等人的最新研究文章Radio propagation measurement and cluster-based analysis for millimeter-wave cellular systems in dense urban environments。本文基于信道实测数据探明了在典型的密集城区场景和毫米波频段下信道多径分簇特性,为未来毫米波系统传输设计和覆盖优化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实验依据。


02

毫米波多频段多场景信道测量


毫米波信道测量系统如图1所示,利用高性能矢量信号源和矢量信号分析仪搭建了射频前端可重构的双定向信道测量系统。在发送端使用宽波束喇叭天线实现扇区覆盖,其位置与现网4G基站的部署位置一致;在接收端通过连续旋转高增益喇叭天线获取接收信号的角度信息。该系统可灵活支持多频段多场景信道测量,实现空-时-频多维信道特性获取。如图2所示,我们在两种典型密集城区环境以及28和39 GHz两个典型5G毫米波确认频段开展了大量信道实测,构建了信道实测数据库。考虑毫米波信道存在稀疏特性,提出改进的两步KPowerMeans多径分簇算法,在提升分簇准确性的同时有效减少了算法迭代次数。基于实测和分簇结果,可进一步分析环境因素对信道特性的影响,并建立在城市密集城区视距(LoS)和非视距(NLoS)场景下完备的多径簇统计信道模型。



图1  毫米波通信道测量系统


图2  两种典型密集城区场景:(a) 城市CBD;(b) 居民区


03

信道特性分析和分簇统计建模


信道分簇统计建模结果表明:在密集城区场景通常存在5–8个多径散射簇,具体的簇数目与环境密切相关,多径主要由建筑物外表面的一次和二次反射及屋顶和侧边绕射引起;由于存在丰富的多径,在适当的系统配置下通过架高发射天线,毫米波系统在NLoS场景下的覆盖范围可达到200米以上;相比于全向信道而言,簇内时延和水平角度扩展远小于全向信道的结果,并且随着工作频率升高,两者均呈现减小趋势(如图3所示);当接收机或用户在同一水平维度时,全向和簇内接收俯仰角度扩展近似,并且随频率变化不明显;对于不同信道统计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图4所示的统计结果表明簇内时延和三维角度扩展间的相关性较弱。


图3 簇内水平角度扩展累计概率分布图:(a) 城市CBD;(b) 居民区


图4 簇内信道参数统计相关系数分析:(a) 城市CBD;(b) 居民区

 

综上,基于大量的信道实测数据及信道分簇结果,揭示了环境散射体与多径散射簇的映射关系,图5和图6给出反射和绕射等传播机制对信道参数的影响,并在典型频段构建了适用于城市密集城区场景的三维信道统计模型,建模结果有效弥补了3GPP、ITU等模型因数据缺失所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测量和建模结果,为毫米波无线通信的物理层设计提供了参考。


图5  两种典型密集城区场景主要传播机制:反射和绕射


图6 居民区场景主要接收信号空间分布随接收机位置变化


【论文信息】


Peize Zhang, Haiming Wang, Wei Hong,2021. Radio propagation measurement and cluster-based analysis for millimeter-wavecellular systems in dense urban environments. Front Inform Technol Electron Eng, 22(4):471-487.

https://doi.org/10.1631/FITEE.2000489



【作者简介】

张沛泽: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电波测量与信道建模技术。

王海明:东南大学毫米波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天线与射频技术、智慧电波测量与信道建模技术以及毫米波无线通信技术。

洪伟:东南大学毫米波重点实验室主任、首席教授,主要从事微波毫米波方向的教学和科研。



专题导读

      5G演进和6G标准的发展使毫米波无线通信面临诸多挑战,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依赖于元部件、信号处理方法和系统方案的创新。信道模型、元部件和系统设计的演进与创新也可以为新的应用铺平道路。


      在此背景下,中国工程院院刊《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组织了一期关于高通量毫米波无线通信的专刊。专刊涵盖毫米波信道模型、系统设计和元部件,旨在回顾毫米波无线通信研究领域最新进展,指出未来研究方向。经严格评审,共筛选出13篇文章,其中2篇综述、10篇研究论文、1篇通讯。


往期推文

1. 东南大学洪伟教授等|FITEE高通量毫米波无线通信专刊导读2. 华为贺超等 | 光纤到屋场景下的Q波段毫米波通信3. 东南大学金石等 | 毫米波系统中的通信定位一体化技术




关于本刊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简称FITEE,中文名《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ISSN 2095-9184,CN 33-1389/TP)是信息电子类综合性英文学术月刊,SCI-E、EI收录,最新影响因子1.604,进入JCR Q2分区。前身为2010年创办的《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C辑:计算机与电子》,2015年更为现名,现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唯一院刊。覆盖计算机、信息与通信、控制、电子、光学等领域。文章类型包括研究论文、综述、个人视点、评述等。现任主编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卢锡城。实行国际同行评审制,初次转达意见一般在2~3个月内。文章一经录用将快速在线。

2019年,荣获中国科协等七部委推出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资助(梯队期刊)。


官网http://www.jzus.zju.edu.cn

期刊Springer主页

http://www.springer.com/computer/journal/11714

在线投稿

http://www.editorialmanager.com/zusc


更多信息,请见:FITEE影响因子提升55%,首次跨入Q2区


微信加群


为方便广大科研人员交流讨论,本平台建有以下学科微信群。有需要加群的用户,请加小编个人微信号fitee_xb,并留言想要加入的群,小编会拉您进群。营销广告人员请勿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群

光学工程与技术学术群

控制科学与技术学术群

信息与通信学术群

电力电子学术群

人工智能学术


加关注  ID: fitee_cae

本公众号为中国工程院院刊《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SCI-E、EI检索期刊)官方微信,功能包括:传播期刊的学术文章;为刊物关联学人(读者、作者、评审人、编委,等)提供便捷服务;发布学术写作、评审、编辑、出版等相关资讯;介绍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学术人物、学术思想、学术成果,展示该领域科学研究前沿进展;为该领域海内外学者提供友好互动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