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团之声】Legal-P律行工作室丨毕业N周年,WHULawyers的奇幻漂流——扬帆起航篇(二)

WHULawyer 2020-11-07


毕业N周年,WHULawyers的奇幻漂流

——扬帆起航篇(二)


法律人的十年

有多少种可能



经历简介



姚俊倩,武汉大学法学院2009级本科生、2013级国际法硕士研究生;乔治城大学国际法LLM;乔治城中国法学会创始人,院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现任法律科技公司iCourt合伙人。




学姐的话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在十年前,我和你们一样,特别期待能够有学长学姐“高人”的指点,对这些建议和经历,有点迷信的迷恋。十年后回看,很怀念当时那么单纯美好又向上的冲劲,但从高考标准化的考场出来,我们其实可以不必再用世俗标准化的选择与成功,来亲手给自己的人生,套上“紧箍咒”了。

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

每年,我会回武大做校招,在刘慧老师的法律实践课堂上给大家讲讲法律人的职场和行业发展,在聚光灯下,有很多官宣的“人设”,然而,这下面有非常多“实际上”。


回学校做分享


学姐本科毕业那年,官宣是以优异的成绩保研了,其实真实情况是,佛系地错过了申请出国的时间,也纯粹地不想工作,浑浑噩噩地搭上了保研末班车。

研究生毕业那年,官宣是申上了T14法学院。而实际是,没有想好工作什么,出国被视为我的gap year,还因为申请的结果,抑郁不得志好一段时间。

回国工作那年,官宣是进入了2万元俱乐部律所,出入北京最高档的写字楼还不满足,光速换了工作,去挑战法律人的另外一种可能。而实际是,浅薄地,只想用高薪和平台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与与众不同。

很珍惜这次能够和你们对话的机会,我想坦诚地和你聊聊,我的这十年。


访谈内容

Q

请问学姐在珞珈山七年的学习生活中,最宝贵的收获是什么?这七年对学姐之后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我自己回想在09年也就是10年之前刚上武大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过这个问题。像我是从湖南邵阳这样一个不太发达的三四线城市考到武大来,可能我们会被形容为“小镇做题家”,我就是这样一个小镇青年来到武大读书。

我自己从来没有预料自己会在武大待了七年,也没有规划过自己应该要有什么样的收获。我现在回想起来最大的收获是精神层面上自由。

武大真的是一个非常浪漫和自由的地方,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给我们带来的那种浪漫自由的气息,现在都有余味,尤其是当你去过其他学校,对比之下,感觉会更加强烈。

武大地理上依山而建,四大校区连在一块,再加上转专业政策,选不过来的公选课,热闹的社团文化,让我们可以接触到各个领域的知识与同学,顺便,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就像窦文涛他之前回学校说:一定要在樱花树下,情人坡谈谈恋爱。

武大情人坡(网络图)

知识在任何一所大学都可以获取,但是这种浪漫自由的感觉,可能只有武大会给你。而这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影响着你当下所做决定。武大给我的这种精神气息,会让我选择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就像我会去做法律科技相关的事情,去做这种创新的尝试。武大精神层面上的养育,对我的影响我觉得是根深蒂固的,它塑造了我现在选择和所做的所有事情,就像是一个魂,我做的所有的选择的魂。

Q

请问学姐是什么原因让您在国内读研拿到硕士学位后,又选择赴美读LLM?



本科毕业之后本来我是打算直接出国,但是我其实对保研还是出国都不是特别地在意,所以都是不急不慢地在准备。后来保研我赶上最后一个末班车,既然这样我想出国就再缓一缓。读研的这一段时间里面,我其实还挺痛苦的。

这个痛苦不来自于课业压力,研究生阶段的课非常少,但是它特别需要独立,就像你自己一个人创业一样地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往往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焦虑。特别是对比北上这两座城市的同学,就会产生一种想“破武汉这个圈”的焦虑感。

当时,发生比较近的一个刺激,是研二的时候我去上海陆家嘴的一家外资所实习。律所很精英,带我的合伙人也很出名,所里的律师也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这所有的一切给了我的一个冲击,我觉得自己其实一直没有入这个圈,入法律人的圈,本科被社团给包围了,研究生阶段自由散漫地过了,这一次的实习经历让我发现还是需要多去外面看看。所以我就想还是把之前未完成的那个不急不慢的出国的计划落实了。我也没有什么大野心,就是想要出国去看一看。

上海陆家嘴





Q

学姐对国内读研和国外留学的这两段经历有什么样的不同感受,而这又对学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国内读研,学识上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做研究的基础能力的锻炼。因为要写学位论文、资格论文之类的,有的时候进度非常慢,但是在这种慢中会出细活,会锻炼你的能力,比如怎么样搜集资料,怎么样把资料按照一个有逻辑的顺序搭建框架,怎样给这个框架填充内容,怎样让这些内容高传达率地被你的目标受众理解。国内读研其实是在打造研究问题、做研究的底层方法。

而在国外的话,国外的法学教育很务实,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思考问题的框架。国内的研究可能只是局限于法律领域,但是在国外尽管也是法律问题,但是他们的研究方法、教学方式会更加的体系化。分析一个具体的法律问题,乃至是一个社会问题,往往都是破圈的,不再是单纯的某一个领域的问题,跨学科的视角非常多,也更加务实。

比较有意思是,我曾经在哈里森公法研究院(Harrison Institute for Public Law)担任研究助理的时候,参与了一个法律和公共政策的研究项目,这个研究逻辑很接地气,老师让我去找国会议员的名录,然后去网上去搜索名录上的人之前发表的言论,判断他们会不会支持我们当下的议题,给他们分派并把名单列出来。客户需要这份名单来找到最有兴趣、最有可能支持这个议题的政治团体以进行游说。(关于这段经历的详细回顾,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5Vy5m1Hfo2ihIDwJwumvg)

在这个项目中我自己感觉到促进公共政策的改变,本来就是需要有强有力的利益支持,从来也没有完美的解决之道应对公共政策困局。落地、务实、有态度的研究与调研,对现实世界施加立竿见影的效果是法律与公共政策交叉研究需要的。

在国内可能更多的只是关注法律本身,其实还是有一点小家子气,但是到了一个大的环境,看的更多,想的也更多,也会发现自己之前的局限,就像放到了更高一个维度得到了视野格局的扩张。当然也深切感觉到美国的法律科技甚至其他和法律相关的都比我们先进,就像大家在学校接触到的威科、律商这样一些专业的法律数据库在学校的推广和国内相比也强很多,对这种内容信息服务整个社会非常买单。



Q

请问学姐在留学期间创建乔治城中国法学会的初心是什么?期间又有怎样的经历呢?



其实初心说的比较直白一点就是因为在国外太孤单了,这种在异国的感觉其实很不好受。我印象特别深,我觉得美国特别不安全。

我住在华盛顿最繁华的地带,离国会和联邦最高法院都很近,但是就是在市中心警车的那个铃声一直来回地响,然后旁边还有收容所,也有很多无业游民,我也不敢出门瞎逛。前面一个月我整个人基本上处于极度不适应的状态,我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从心理的层面上说,人都需要归属,可能只有最绝望的那个人才会想去建立一个集体,我想我的感触会稍微强烈一点,所以就由我来牵头,当然这也符合其他人的心理需求,乔治城中国人的群体本身就挺庞大的。

比较现实一点的层面,也是因为发现在九月份的美国法学院版“百团大战”,这么多国际学生组织里唯独少了我们中国人的组织。很多其他国家的留学生都组建了社团,我莫名地有股信念与冲动,我相信我们也可以有声有色地整一个出来。

而且这些社团是可以申请学校的经费,这样也可以减轻我们每次办活动的经济负担。

当然,法学会的价值不止于此,它把整个DC的中国人汇集起来组成一个组织。再由这个组织和乔治城本地的华人法律协会建立链接,满足一些同学找工作的需要,此外我们还会协助一些国内赴美游学项目,和国内的一些组织建立联络,搭建起乔治城和与其有社群链接的中国高校资源的中间桥梁。

我们做的这些事也得到了学校的认可,担任社团指导老师的是学校法学院的副院长,中国法专家Prof. Feinerman,他很支持我们的活动。国外高校的行政效率和工作态度都很好。这个感觉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一下子就办成了。

我在创建这个社团时候有一种非做不可的渴望,我能感觉到如果不做我绝对会后悔。所以尽管这占用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也真的收获了很多,也感到很满足。毕竟去外面其实最重要还是经历,而不只是学习。

我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年真的是过得非常多姿多彩,我还加入了《乔治城国际法期刊》担任学生编辑,在LexisNexis做学生代表推广法律数据库的使用,在毕业的时候被选为代表做毕业发言……我之前有写过一篇文章,把这一年的美国读书的经历做了个小小的里程碑式的回顾:

https://mp.weixin.qq.com/s/hktG2PVTZTbaDoAzeXWYpg。

当然也会有一些烦恼,也会面对一些质疑和压力。我感觉自己从一个涉世未深、一直被珞珈山保护着的小孩成为一个更加坚强的小孩(当时,还是一个小孩~)。

在乔治城大学法学院毕业演讲发言




Q

请问学姐是什么促使了您在律所执业不久后,选择离职加入法律科技公司iCourt? 



我刚刚说到我在研二的那次实习其实包括整个研究生期间,我都关注到了法律科技的兴起,这一块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发光发热。最开始我给智合写文章,也赚点稿费,这也让我有了更多的闲钱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所以研三的时候我报名参加了iCourt针对新人律师的培训课程,也是在这里认识了iCourt的CEO采那。

因为我经常写文章也比较会写,CEO就比较认可我,也想把我招进来。但是当时我已经在准备申请国外的学校,所以也就没有选择在实习后留下来。出国埋下的种子,种的草会更深一点。但是我在美国的期间还在兼职法秀(iCourt的公众号)的编辑,也参与了Alpha软件(集案件管理、律所行政管理与大数据检索为一体,是法律圈最受欢迎的SaaS软件之一)的研发、美国行的项目和美国的法律科技博览会。

但刚回国的时候,我还是去想作诉讼律师,当时去了一家2万元俱乐部的精品所,在业内这家所是绝对的律所中的战斗机,工作强度很高,我感觉也是见了一下世面,也算是圆自己的一个念想,了解了下做律师大概是什么样的感觉。

iCourt在我看好的法律科技行业,刚刚也忘记说了,我对法律科技化一直有一个执念,我其实在武大最开始学的是图书馆学,后来转专业转到法学,我觉得自己对数据库还是情有独钟的。法律数据库很多都是国外的,我就想着自己能够亲身参与打造中国自己的法律数据库产品,挺酷的。在临近做决定的关头,最后我问自己的是不是希望去这家公司,我得到了确切的答复,然后我就立马去了。

其实人总是要面对很多选择,会很犹豫很艰难,但是当真正不得不去做出决定的时候,也就释然了。这样一路看下来,好像冥冥当中有一些 connecting dots,把所有的点连成了线,自己曾经的那些经历塑造了现在的自己。(关于学姐的法律科技创业经历,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北美T14法学院毕业,她的选择不一样

https://mp.weixin.qq.com/s/gDIWcQ6QUGewRcULM5MtKg)

在iCourt





Q

学姐能否结合自身的工作内容,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法律科技对法律人的影响以及其未来的发展?



首先我觉得科技只是工具而已,法律对专业积淀要求还是很高的,很多人会害怕自己被工具也就是人工智能取代,我觉得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还有很长的距离,现在和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人工智能都只是辅助性的工具。人工智能受限于自然语言处理,过去的几十年突破性的成果很少,而法律这个领域很多艰涩难懂法律用语,再加上本身中文做自然语言处理的难度就比英文大了很多个量级,所以要在法律领域实现所谓的人工智能化,长路漫漫。

比较现实的,对于法律人来说的话,第一个,法律科技的兴起让我们职业的选择更多了,除了去公检法、去律所,大家还可以去法律互联网公司、新媒体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等。第二个,我想这也会让我们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而不是冒着被机器取代的风险,做重复性的工作。从内心主观上来说,对自己的要求就必须要提高,不能满足于做那些很容易被取代、重复性的低端工作,机器做不到的我才做,机器做得到留给机器去做。





Q

从珞珈山到华盛顿,从律师到iCourt合伙人,学姐做出了人生中很多重大的选择,现在的您回看自己过去的决定有怎样的感想?学姐有什么话想对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学弟学妹们说?



回到开头这个话题,我觉得是武大给我的这种浪漫自由的理想主义情怀让我做了很多不一样的选择,然后塑造了现在的我。我想对你们说的话也就是我现在的感悟,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所有的焦虑,要学会跟它相处学会去面对,然后再用行动去改变焦虑,而不是坐以待毙。

这个感想可能比较抽象,但是我相信你们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的越多就能越能体会。我自己现在也是这种感觉,很多我过去不能理解的东西,现在稍微能理解了。你们也会面临自己的人生重大抉择,还是刚刚开头那句话,勇敢地去做自己,be yourself,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回学校做分享



小结




学姐的分享字字走心,句句含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多年前从珞珈山走出来的大姐姐对今天仍在珞珈山上成长的学弟学妹的期许。如果大家想和学姐多聊聊,可以加学姐的微信ououruby。这种感情,以及从这种感情中生长出来的寄语,无不让学弟学妹们感受到鼓舞,也获得了面对未来选择时的宝贵经验。WHULawyers的漂流记,精彩不断,仍在继续,永不停歇。



如对文章有任何疑问或有法律问题咨询

请发至Legal_P@163.com,欢迎您的来信!



撰稿人:王嘉慧

审稿人:张雅惠,刘润泽

排版:李欣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