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母一秒疏忽,孩子拿命买单!

近,

一段40秒视频惹怒朋友圈!

东莞某商场里,

妈妈单手抱着三个月大的婴儿乘坐自动扶梯。

期间,妈妈没站稳重心前倾,

不料抱在外侧的婴儿突然从手中滑落,

从三楼坠下。



吓得妈妈急匆匆往楼下赶,

此时才终于知道牵紧扶梯上大儿子的手,

可万分痛心的是,

赶到楼下时,坠落的孩子已经当场身亡!

母亲只能抱着大儿子在一旁嚎啕痛哭,

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

我为什么没抱住他!



然而再懊恼,再后悔,再遗憾,

都已经来不及!

仅仅三个月大还没能看看世界的孩子就这样没了。




父母的一时疏忽,

可能需要孩子的命来买单


看着这触目惊心的一幕,整个朋友圈都炸了!


大家愤怒,心痛,扼腕!可能怎么办呢?


家长失去孩子,一定也很痛心吧,甚至往后余生都难以逃离失去孩子的哀恸中。


我们不忍指责家长,可不得不承认,孩子还那么小,他们只能躲在家长的臂膀里,容不得半点闪失。


有时父母的一时疏忽,可能需要孩子的命来买单。


2016年11月11日下午,

在上海某购物广场,

一位奶奶抱着年仅4个月孙子,

坐扶梯时没站稳,

孩子脱手而出,

从3楼的扶梯缝隙中掉落到1楼坠亡。



2015年1月20日,

一位妈妈抱着年仅1岁的儿子在商场逛街,

乘坐手扶电梯到达扶梯底端时,

由于没站稳,孩子不慎从妈妈手里跌落,

右手不幸卡入扶梯底端的卡口,

仅一秒的功夫,

他的整个手掌已经完全被电梯吞噬。

消防员叔叔将其救出后,

孩子的右手几乎完全被绞断,

只有手腕处一点点皮肤相连。



然而,这一个个心惊胆战的画面,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家长出去玩,上下电梯时,能用背篓或者婴儿背带把孩子紧紧地固定在自己身上,自己抓紧扶手保证不会摔倒。


如果可以用手环带子连着家长和孩子的手腕,防止孩子乱跑。


如果,家长能再小心,再谨慎一些……


有网友说:其实最不该原谅的,是父母。


因为孩子太小太脆弱了,他们需要的不是父母一边看手机,一边粗心大意的照顾,而是全心全意的保护。




意外往往发生在父母看不见的一瞬间


不要以为孩子只是暂时离开视线,「就一会儿,没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意外会给孩子怎样的暴击!


不要抱着一时侥幸的心理,运气永远不能帮孩子平安度过每一个生死瞬间。


2015年,

东莞一名2岁男孩健健趁妈妈不注意,

独自攀爬商场扶梯,

结果意外坠落。



2015年3月,

广东某大型百货商场内,

一个小男孩因穿着软泡沫鞋,

五个脚趾惨遭电梯下方的夹板夹断。



2016年1月,云南昆明某商场内,

3岁女童希希在商场四楼的扶手电梯旁玩耍,

不慎从电梯上跌落商场地下大堂,

希希头部即时大量出血,

送院期间抢救无效死亡。



有人说:自从当了父母之后,眼睛都不敢离开自家小朋友!



因为孩子还那么小,认知能力和风险意识都有限,照顾他们,需要事无巨细,要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家长除了要保护好孩子之外,还一定要灌输给孩子安全意识:


「等电梯的时候一定要等电梯门完全打开,

要等爸爸妈妈一起,一个人不要上电梯,

电梯哪些地方是有电的不能碰,

把各种危险源和危险行为的结果都告诉他。」


就像电影《不可思异》说的:

「为人父母,哪怕一分钟没看好孩子,那都是我的责任。




可怕的意外


2018年11月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份数据:

2017年中国婴儿死亡率为6.8‰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1‰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中提到:中国每年有超过5万4千多名儿童因意外身亡,平均每天148人。



这其中,又有多少孩子

本可以避开这样的“命运”

所以每位父母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


风险意识”,所有父母都必须有


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给孩子造成伤害,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然而,会让人心碎、后悔的事情,却在不断发生。


中国青年报社在2017年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访问了接近2000多人:


其中95%都受访者都认为身边存在“马大哈”父母;


60%~65%的人发现年轻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自顾自玩手机,不关注孩子,认为年轻父母对风险评估不够。


 

另外,在这项调查中,有53%的受访者支持对父母监护的“失职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大部分人都认为:


孩子没看好,确实怪父母。

 

初为父母,有的人没有适应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常常高估了自己的“控制能力”,低估了风险发生的“概率”。


一名国际安全防卫学院的老师说,他对“安全”的理解是:


一切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只是一个概率问题,而安全意识就是懂得如何把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父母的安全意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人身安全。


而“马大哈”父母身边处处可见:


有的单手抱娃乘扶梯,有的会在街上松开推婴儿车的手,有的开车带娃不使用安全座椅,还有很多父母骑车让孩子坐在车筐里……

 

总觉得那些新闻里的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总是看看就算了,对很多安全隐患毫无戒心。 


如果较起真来,从自己家,到商场、户外,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百分百安全的。

 

 室内安全


3岁以下的婴幼儿,在家里的时间是最多的,特别是当孩子会爬会走之后,家里的各种家具、电器都是隐患。


有孩子爬进洗衣机溺水,也有好奇宝宝用手去触摸电风扇、摸插座,造成伤害;


再者,也有浴缸溺水、洗澡烫伤、玩打火机爆炸……


有的妈妈说,“恨不得把眼睛贴到孩子身上”,这并不夸张。


因为一个走神,就可能发生意外。

 

 食品&用药

 

在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事故中,“窒息”是很常见的一种,小孩子总是看到什么都想往嘴里放。


电池、扣子、果冻、坚果、带果核的水果……都有可能带来危险。


用药不当,也能给孩子造成永久伤害。

 

 因为用药不当受到伤害的儿童不计其数 / 儿童安全用药公益片

 

所以危险的食品、药品一定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交通安全


另一个导致儿童非自然死亡的罪魁祸首就是车祸。


安全座椅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不配安全座椅的父母依然大有人在。


抱着孩子坐车,一旦发生碰撞最容易受伤的就是孩子。


另外,小孩好奇心强,喜欢把手和脑袋伸出车外,父母必须加以阻止。


也见过有的父母自己开天窗把孩子的头伸出窗外“晒娃”,酿成惨剧。

 


 “作死”行为


父母带娃,最怕的应该就是“花样作死”。


爸爸魔性带娃的各种小视频在网上向来火爆。


可是事故也不少,去年就有一位父亲,模仿高难度晒娃动作,失手把女儿摔到了地上,造成孩子脊椎严重受损。


年轻父母的玩心重,喜欢晒娃,可以理解,但一切都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父亲带娃玩“抖音”失手 孩子摔骨折 / 中国新闻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零概率事件”一直在发生。


为人父母,如果没有风险意识,当事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难道能只是说一句“疏忽了”吗?


意外面前,孩子比你想象的更脆弱。


多注意那么一点点,很有可能就是孩子的“救命良方”。


这世上有些事情是需要“矫枉过正”的,带孩子,宁愿你过度警惕,也好过毫不在意。


毕竟,哪怕千万分之一的概率,发生了,就是百分之百。


来源:网络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吧

点击下面标题,直接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