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欢迎关注👉 圣洁的世界 2021-10-26
视频来源央视

近日来,频频发生因教师体罚学生而被处罚事件,从广州的血衣污告门至庐山二中教师视频门,我发现共同点就是:管教不当

事件1:广州市方圆实验小学刘老师罚6岁孩子跑操场10圈,孩子回家没有事,家长有事了,你敢罚我孩子,我就敢在博微晒血衣污告你,事件炒得沸沸扬扬,全国皆知。

事件2:同样庐山二中的李老师,由于上课管教学生,动手打了学生,结果被学生录了视频,传至网络,结果李老师背上降薪级工资、安排至边远学校任教、师德不合格等多项处罚。

据群众反馈,两位教师都是认真、负责的优秀教师。为啥只有频频出现认真、负责的教师会出现此类事件,说到底,只有一个原因:看不惯,有强烈的责任感。你上课不认真我看不惯,你上课玩手机我看不惯,你不写作业我看不惯……有教师说:学生成绩好坏,对教师影响真的不大,尤其是初中、高中,只要求追求升学率的,那些成绩差、调皮的孩子对教师几乎是没有什么影响,教师只要抓住成绩好的稳固升学率就可以了。

那为什么老师要管这些孩子呢?这就是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有网友说:管,怕家长、怕学生、怕媒体,告我;不管,自己良心过不去。是的,就是因为这句“良心”过不去,虽然大家可以嘴上说今后遇到事了再不想去管了,一旦到真正有事情时,又有几个能够看得下,好多老师还是会忍不住想管,要管,会管。我不知道今后会出现多少个刘老师、李老师……可以负责地告诉家长们,只要肯管孩子的老师一定是好老师,虽然我对刘老师、李老师的处理方式不是苟同。假如真有一天,老师对孩子不闻不问,不管不教,那才是教育真正的悲哀。

分享一则2019年轰动全国的五莲二中杨守梅老师“用课本抽打逃课学生被辞退”事件。连央视、人民日报都力挺教师。

事件经过


整件事情的起因,其实只是杨老师管教了两个逃课的顽劣学生。

谁知,杨老师仅仅是用书本敲打了几下,在学生和家长的口中,就变成了骇人听闻的“体罚”。学校第一时间给予杨老师做出停职,赔礼道歉,取消评优资格,党内警告、行政记过等处分。

这些家长还是不肯罢休,继续向教育局施加压力。

为了息事宁人,教育局在事发两个多月后,对已停职处分的杨守梅老师又进行了追加处理:

扣发当事教师一年奖励性绩效工资;

责成五莲二中新学年不再与杨守梅签订聘用合同;

将该教师纳入五莲县信用信息评价系统“黑名单”。

曾经的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培养出多名优秀学生并被学生爱戴的杨老师,一夜之间被挂上了没师德、没信誉的坏名声。


可是迎来了大逆转!


就在7月28日,五莲县人民政府发出通报,表示五莲县教体局已经撤销对杨老师种种不公平的“追加处理”:

五莲县委、县政府对教体局、学校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已撤销追加处理决定。根据涉事老师个人意愿,已将其从原学校调往五莲一中。

这位被学校停职、处罚,且纳入“黑名单”的杨老师,总算得到了五莲县委、县政府一个公道的回答。

明确教师惩戒权,势在必行

事件一经媒体报道,全国哗然!

五莲县教体局和五莲二中不分是非黑白,只因家长一闹就把优秀的杨老师开除、加入黑名单的做法,寒了天下老师的心。

在央视的《新闻周刊》中,白岩松严肃发声:

“明确教师惩戒权,势在必行。

人民日报客户端也发表了文章:《善待基层教师,别动辄“追加处理”》,其中的几句话振聋发聩:

如把正当惩戒扣上“体罚”的帽子,这样会诱导教师不敢管、不想管学生,最终形成多输局面。

“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依法保护基层教师合法权益,让老师更有动力教书育人,在教书育人中更有尊严和获得感,职能部门责无旁贷。

不要逼得天下老师都不敢管教学生,更不要让教书育人成了“高危职业”。

要知道,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蛮横的溺爱,“杀死”了多少老师

《三字经》有言:

“教不严,师之惰。”

可现在的老师根本不敢去“管教”孩子。

在舆论的推动下,五莲县教育局终于认识到错误,撤销了追加处分,优秀的杨老师又能重新走上心爱的讲台。

但是,更多管教学生的老师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就在去年6月,扬州市江都区的一所小学门口,某学生家长拉出横幅声讨:

“老师多次辱骂、殴打学生!天理难容!还孩子公道!”

家长甚至还把横幅拉到了教育局门口,并跪在地上,哭喊着要帮孩子讨个公道。

但后来,这件事很快就反转了。

事件发生时,在场的老师学生都出来作证:

“该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扰乱课堂,老师就批评了他几句。但学生还是不服管教,老师便请他到办公室反省,结果这名学生在办公室里一顿打砸……”

结果,学生家长还觉得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跑到学校,又是大闹又是拉横幅,不仅诽谤老师打了自家的孩子,还勒索老师,要求高额赔偿。

在《新闻周刊》中,白岩松说:

“老师对学生有没有惩罚的权利?如果问老一辈的人,回答一定是必须的,严师出高徒!

但如果问现在的老师,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哪敢啊!”

现在的老师真的不好当,本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宽松仁慈一些,立刻会有人说你不负责、不上心。

但稍一严厉,又会得罪学校里那些金贵的“小皇帝”“小公主”,稍有不慎便会被气势汹汹的家长们“兴师问罪”。

教师职业的背后,竟是孤立无援

网络上曾出现了这样一篇文章,叫《教育最大的困局:把老师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供》。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令很多老师深有感触:

“教师也是需要安全感的,若教师背后无人撑腰,教育只会孤立无援。”

还记得那一封轰动全网的小学老师的辞职信吗?

这位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小学老师,只因为把班里学生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家长群里,便有很多家长认为这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伤害了他们自尊心。

一些家长怒骂老师没有这样的权利,更有一些家长说,如果老师不道歉,就会把她告到县教育局!

师被逼无奈,在家长群里发了一封长信道歉,又向学校提交了辞职申请:

“既然我已心生魔障,真的不适合再在校园里和孩子们一起。我十分热爱我的工作,但由于自身专业水平不足,言语无状,实在不能再留在这里!”

隔着屏幕,几乎都能感受到老师字里行间的酸楚与无奈。

这封辞职信曝光后,老师们纷纷觉得不寒而栗,人人自危。

然而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个例:

2018年8月18日,山东临沂兰山区一辅导机构老师因在课堂用书拍打几下辱骂自己的学生而被拘留5日。

今年5月,在华农珠江学院外院毕业生答辩现场,一位学生答辩态度不端正,论文也不合规定,导致王老师严批台上学生并将论文扔向学生。结果遭到了网友们的谩骂和校方的约谈……

曾看到一位老师在网上诉苦:

现在当老师真的是太难了,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家长,都要小心翼翼。


连指出学生的错别字,都要担忧他们心灵是否会受到伤害;

连责罚犯错的学生,都要后怕他们会不会抑郁,回家自杀;

连管理课堂纪律,都要控制分寸,免得招来学生家长的不满;

如果家长不满意找来,可能我就会被停职、被降薪、被开除……

曾经最光辉的职业,现在却成了最如履薄冰的行业。

当老师的一腔热血被家长的冷言冷语浇灭,最终只得学会明哲保身,只管教书,不再育人。

而无数个“跪着”的老师,最终将会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缺乏管教和约束的孩子们,或许不再学习、不懂善良、不懂谦卑、不懂尊重,也许,他们长大后还会因为缺乏正确的价值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你不教育孩子,社会就会替你“教育”,只是这“教育”的代价太过沉重,你未必承受得起!

“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清朝乾隆时期,大臣王杰曾担任过上书房总师傅,教皇子们读书。据传王杰执教相当严厉,皇子不用功,他也敢骂敢罚。

有一次,因为皇子们对圣贤不恭,王杰便惩罚皇子们跪下。不巧,却被前来巡视的乾隆皇帝碰见了。乾隆看到后又生气又心疼,当即让皇子们起身,并愤怒地对王杰说:

“教者天子,不教者亦天子,君君臣臣乎?”

其意思是:你教不教我们,我们都是皇子龙脉。你这样罚我们,是臣对君应该有的态度吗?

王杰当场不卑不亢地回:

“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为师之道乎?”

其意思是:虚心受教的将来能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不受教就会成为桀纣那样的昏君,师道不就正该如此吗?

乾隆皇帝听完王杰的解释后,立马让皇子们重新跪下了,他不仅没有惩罚王杰,反而对他更加敬重。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写过一篇刷屏文章,《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他说: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

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材。有了管教,方知敬畏;有了敬畏,方知底线;有了底线,方知对错。

写在最后

教育从来不是放纵,适度惩罚才会让教育真正变得有力量。

在古代,父母都知道私塾老师会用戒尺惩戒学生,但他们却纷纷送孩子去读书。

“一片无情竹,不打书不读!”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最希望孩子成才的人就是老师。

很多人在成年之后,都会想起自己学生时代的班主任,或许你记得他罚你站、罚你抄写、请了家长……

但正是因为被罚了站,你才改掉了上课睡觉的坏习惯;正是因为被罚了抄写,你才记住了高考时的那句古诗文;正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才让家长对青春期的你更了解,更体谅。

而如果老师放弃了教育,最终埋单的,将会是我们的下一代!

古书《荀子》里写道: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老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

跪着的老师,教不出顶天立地的学生!

为了孩子,请善待天下用心良苦的老师。

只有老师能堂堂正正地站在课堂上,这个社会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 👉 必背古诗词丨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讲解合集

“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