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言启蒙|039·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立木取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南门,(mù)民/有能(xǐ)北门者,予十金。民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zhé)予五十金,明不下令。


【注释】

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令既具: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令:指商鞅为秦孝公变更法度定制的命令。既:已经。具:准备就绪。

已乃:旋即,不久。

募:招募,征求。

徙:搬放。

置:到。

予:给予。

怪:感到奇怪。

辄:于是,就。

以:用来。

欺:欺骗。

卒:终于,最终。


【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经准备就绪,还没有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新制定的法令)。不久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能把木头搬放到北门的人,就赏给十两金子。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敢动手去搬移(木头)。商鞅又说:“能搬过去的人赏五十两金子。”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搬着木杆到了北门,就赏给了五十两金子。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终商鞅下令颁布变法法令。



“阅读原文”原文查看国学+故事+微课+学习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