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批评,孩子越不改!批评孩子前,一定要先问这8个问题!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家长急着去指责孩子的错误,反而错过了让孩子自我认知的最佳时机。遇到问题后,尝试先问问孩子8个问题。如果需要对孩子提出批评,我们可以尝试用人民日报建议的8个科学方法。


批评孩子前
先问这8个问题

发生什么事情了?让孩子有机会说话

事情弄清楚前,先别着急给问题定性,更不要劈头盖脸一顿骂。

先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说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

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TA真的有错,也会因为有机会解释而比较甘心认错。


你的感受如何?让孩子的情绪有个出口

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先不要急着教育孩子。

孩子心里受到的冲击是主观的感受,没有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

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TA的感受,让TA的情绪有个出口。

孩子冷静之后,可以问TA第三个问题。

你想做什么?知道孩子的内心想法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也不要惊慌,更不要害怕,而是冷静地接着问TA第四个问题。

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让孩子说出办法

在这个阶段,我们就要尊重孩子的“童言无忌”,给予孩子意见的足够尊重。

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想点子,为孩子出谋划策,和TA一起去想解决的方法。这样,孩子今后再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想着要向你求助。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TA第五个问题。


你这么做后果如何?引导孩子思考结果

让孩子去思考,并且了解,每一样的解决方法背后都有一个你需要承担的后果,你是否可以接受这个后果?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不能思考明白。家长就要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告诉孩子什么后果是TA必须承担的。但是这里父母应该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你决定怎么做?让孩子思考下一步行动

当分析完所有的情况和后果之后,孩子也会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的解决方式。而且,这一般也是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即便他的选择不符合你的期待,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如果你出尔反尔,以后恐怕孩子再也不会相信你。

何况,就算TA选择错误,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你希望我做什么?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位置

当孩子说出自己希望如何帮助TA时,家长一定要积极表示支持。父母的支持是孩子坚强的后盾,这会让孩子更有信心。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再问TA最后一个问题。

下次我们该怎么做?让孩子学会反思

等事情过去以后,给孩子审视自己的机会。反思自己的判断和解决办法是否有效,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策略和办法来解决问题。

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不妨试试先问以上8个问题,多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

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和财富!



8个批评孩子的科学方法

1. 允许孩子解释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不能听信某一方的指责,要允许孩子自己解释。

家长保持中立,客观评价孩子是否做错,为什么做错。

2. 学会换位思考

家长要换位思考,理解孩子这么做的目的,找准批评的切入点。

并且让孩子换位思考,“假设你是那个人,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3. 首先自我批评

批评孩子前,家长先进行自我批评,放低身段,迅速拉近跟孩子的关系。

家长的自我批评,也能让孩子学会自我反思。

4. 只对事不对人

孩子做错了或者没做好,家长第一反应不是责骂,而是指导。

就事论事,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5. 教会孩子改错

不能盲目地批评,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并且找到改错的方法。

利用批评再给孩子上一课,是批评的意义所在。

6. 选择恰当的时机

不能在孩子起床时、睡觉前、吃饭时、生病时批评他,这会直接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最好和孩子坐下来平静交流,父母可以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意见。

7. 采用和善的态度

批评孩子≠骂孩子,父母更不能向孩子宣泄情绪,应该简明扼要地指出错误,然后再教育。

也不要动不动就翻旧账,让孩子抵触认错,不服管教。

8. 尊重孩子的自尊

别当着外人面批评孩子,更不要在孩子的同学、老师面前对他又打又骂。

不只大人需要被尊重,孩子同样需要被尊重,孩子的内心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脆弱敏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