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探讨】● 楹联平仄一家谈

2017-10-05 湖北省楹联协会 荆楚联坛

责任主编:王   娟

副       编:万峥嵘

 楹联平仄一家谈

(本文节选自百度文库,作者不详)

 

       一、平仄的划分须按古四声,按现在普通话四声划分不成立

 

  “平仄”是一个历史沿用概念,一提到“平仄”,就必然是古“平、上、去、入”四声的归类,而不是现代“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归类。

  为什么叫“平”和“仄”?“平”就是平读,不升也不降;“仄”就是不平读,读音不是上扬就是下降,或者弯曲、短促。四声中只有“平声”是平读的,所以独自作一类,叫做“平”;其他上、去、入三声都不平读,故合并为一类,叫做“仄”。明代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是这样描写四声的:“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平声平道”就是平平地读,“莫低昂”就是念的时候不要降低,也不要上扬;上声就是往上扬的声调,所以要“高呼猛烈强”,相当于今天我们读阳平(第二声)的调子;去声是往下降的声调;入声短促,韵尾还有堵塞,不能拉长。

  今天普通话的阴平是平读的;而阳平是往上扬的;上声是先降后升,是弯曲的;去声是下降的。如果按照声调的实际情况划分平仄,那么,现在普通话的阳平就应该归到仄声,因为它是个往上扬的调子,相当于古代上声的调子。

  这样一来,“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的说法还能成立吗?

  我们平时说的“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是运用现在普通话的四声来辨别平仄,而不是按它来划分平仄,这两个问题不能混淆。况且,以这种方法辨别平仄并不彻底,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二、自唐宋以后,实际读音的平仄,已逐渐演变为概念上的平仄

 

  上文说了,一提到“平仄”,就必然是古“平、上、去、入”四声的归类,而不是现代“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归类。这是指近体诗、楹联和词的平仄。

  南北朝齐梁时期,文学家沈约发现了汉字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将其进一步归纳为平仄两类应用于诗歌的创作上,于是产生了近体诗,也因此形成了近体诗的声律。近体诗中有对仗,因而又形成了对联的声律。唐宋时期产生了词,词应用了诗、联的平仄,便形成了词的声律。平仄声当时的确是按实际读音来分的。

  但是,语音是在不断地缓慢变化的,除了共同语(相当于现在所指的“普通话”)本身语音在变化之外,还分化出许多方言。因此,平、上、去、入四声自唐宋以后,其实际读音就未必是上述所描写的那种情况了。如平声本来是读平调的,可能变成了降调;上声本来是读升调的,可能变成了平调;去声本来是降调的,可能变成升调。如此等等。但不管四声的实际读音如何变化,其声调系统却没有变化或变化甚微,即无论共同语还是方言,声调仍然是那几类,每一类仍然是那些字。这时的平仄已经不是实际读音的平仄,而是概念上的平仄了。正因为如此,诗人不管生于何籍,用什么方言来创作,只要按照原来声调系统对平仄声的划分和已经定型的诗律、联律、词律来写,就能合律。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按原来实际读音来划分平仄,诗、联、词的声律是和谐的,语音改变以后如按概念的平仄写作诗、联、词,声律岂不是不和谐了?

  回答是:不必如此担心。

  原来实际读音的平仄,在应用于诗、联、词时,其实是造成一种声调高低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同和异交替,形成抑扬顿挫的变化。语音变化以后,按照原来的格律安排字词,便形成另一种高低变化、抑扬顿挫的规律。美感是长期培养出来的一种习惯,如果说按照原来实际读音的平仄依律入诗、入联、入词能给人以音乐的美感,那么,在语音的渐变中,审美标准也在渐变,人们同样感到以概念平仄依律入诗、入联、入词也是美的。

  三、入声作仄不仅有诗、联规则维系,还有一千五百多年的诗、联作品作支撑

 

  上述所谓“概念平仄”,就是按传统平上去入四声划分的平仄,而不是以某时某地声调的实际调值划分的平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的分法,同样是概念平仄,因为归入平声的阳平,其实际调值并不平。

  “平仄以平上去入四声划分,入声作仄声”,这已经成为一条规则紧紧地与近体诗、对联、词等文学体裁连结在一起,成为这些体裁的特征了,人们要么不写近体诗或联、词,要写就必须按照这些规则去写。反过来说,若不按这些规则去写,就不能成为这些体裁。

  诗律、联律、词律等,作为一种体裁的规则,经过一个朝代的酝酿阶段而形成,又经过若干朝代磨合、考验、完善而成熟,期间一千五百多年,是历史和社会的约定和俗成,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不可能轻易被更改和突破的。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因为现在普通话入声的消失而轻率地改变近体诗、对联和词格律。北京话入声的消失不是近代、现代才发生,至少在六、七百年前的元朝就已经发生了;动过不考虑入声、“让它在研究室中凉快去”的念头的人也不是现在才有,早在六百多年前元代杂剧家们就尝试过。那时的杂剧家撇开入声,用当时的大都话(北京话)创作词(为曲子配词),其原理与唐宋的词是一样的,然而由于在平仄和韵部上不按词的规则(平仄方面不考虑入声),后世并没有把这些作品词看作词,而是另外起一个名,称为“曲”,把它看作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宋代周邦彦的词《满庭芳》中有“黄芦苦竹”一句,“竹”为入声作仄;元代王实甫也写有《满庭芳》,其中有“险化做望夫石”句,把古入声字“石”作平声,但人们没有把这首《满庭芳》称作词,而是称为曲。尽管杂剧家用当时的口语来创作杂曲,但剧中人物吟诗作对时,也还是按诗、对的规则把入声归于仄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最大胆冲破旧文化,最大力提倡白话文的胡适之,作对联时还是把古入声作仄声:

 

     不眠忧战伐 (“伐”入声作仄)

     无边正乾坤

 

     文字收功,神州革命

     生平自许,中国新民 (“国”入声作仄)

 

  启功先生是数代地道北京人,又是现代人,写楹联还是把入声归仄声:

 

     能将忙事成闲事

     不薄今人爱古人 (“薄”入声作仄)

 

     花里帘栊晴放燕

     柳边楼阁晓闻莺 (“阁”入声作仄)

 

     名园绿水环修竹 (“竹”入声作仄)

     古调清风入碧松

 

  若问这是为什么,回答是:因为对联这种体裁的规则所规定。

  一种文学体裁的规则也是一种文化,它也是经过长期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一千五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不知多少人用这种对联的规则创作了卷帙浩繁的作品,这些作品为世世代代华夏子孙所学习、欣赏和传承,又不断创作出更多的楹联作品。因此,楹联规则有着极其丰富和深厚的作品作为载体,因而有着无比稳固的支撑,这又岂能是我们几个人在这个栏目喊几声就能改变的?如果相约三五个人或一二十人作些对联,并相约“让入声在研究室中凉快去”,那是可以的,但是倘若拿出去参加更广泛的对联评比或参展,人家就会让我们的对联一边凉快去了。来这里写对联玩玩取悦的人,可以不必费工夫去辨别入声,甚至不必费工夫去辨别什么平仄,因为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不是那么好辨别的。但是如果真心想学写对联,真心想欣赏对联,我认为还是不要怕麻烦,一点一点地,正正规规地学。

  四、入声作仄的规则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学规则是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它的广泛性不仅仅表现在一个时期的涵盖面广,还表现在其历时的涵盖面广;它的长期性也不仅仅是几十年、百来年或者一两个朝代,而是动辄千年数个朝代;它的稳定性表现在它不受因改朝换代而引起的政治制度变更的影响,不受标准语变迁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这种文化得以延续而不灭。因此这种规则的形成并不是刻意的人为,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主张平仄不考虑入声而以普通话(实际是北京语音系统)四声为划分标准的人,其理由是:现在的北京语音是标准音,而北京语音分不出入声来。

以北京话为标准语音是建国之初五十年代的事,至今仅仅五十年。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因为共和国建首都于此,它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但历史是前无头后无尾的,首都地址不是永远不变的,首都迁移了,其政治文化中心无疑也会随之转移,试想,国家的标准语音是否也会改变呢? 那么要以所在地的话为标准,则彼时中国的诗、联、词的平仄又以当地的实际语音来划分的话,规则就得改来改去,当时是痛快的,但以历史观之就不痛快了,后世的华夏子孙必将会因这种规则的混乱而痛苦不已。。。

《荆楚联坛》征稿启事


       荆楚联坛微信平台自开办以来,运行已有半年时间,现已基本稳定。为不断提高平台质量,更好地弘扬湖北省楹联文化,编辑部决定长期就以下十个栏目向广大联友征稿:


    一、《对联赏析》主要对古今对联进行鉴赏点评。

    责任编辑:林南

    二、《联家风采》对本省联家优秀作品进行个人专辑和团体选集刊发。

    责任编辑:邹立  副编:陈佐松

    三、《他山之石》刊发省外优秀联家联作。

    责任编辑:高寒  副编:陈佐松

    四、《联墨联画》刊发优秀楹联书法作品及联画合璧作品。

    责任编辑:柯丹  副编:李福林

    五、《联事动态》刊发全省系统各种重大联事活动、省学会各项《通知》文件等内容。

    责任编辑:李家玉  副编:邹立

    六、《对联茶座》刊发与对联相的关趣闻轶事,典故等。

    责任编辑:王泉珍  副编:王娟

    七、《热点聚焦》选刊反映热点事件的本联坛重大主题征联作品。

     责任编辑:万峥嵘  副编:崔鲲

    八、《联教园地》刊发楹联教育相关报道通讯及校园师生楹联作品。 

     责任编辑:崔鲲  副编:柯丹

    九、《理论探讨》刊发对联的理论探讨性文章。 

     责任编辑:王娟  副编:万峥嵘

    十、《征联信息及揭晓信息》刊发本省征联信息及揭晓信息

      责任编辑:余德智

      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并积极投稿!

征稿范围:不限籍贯和区域。

征稿要求:必须原创作品

投稿方式:统一采用邮箱正文形式投稿,勿用附件及函件。

投稿时标题请注明栏目名称。

投稿邮箱:hbjclt@163.com

编辑部顾问:皮治洪  柯    丹  陈佐松

编辑部主任:万峥嵘

编辑部副主任:曹志明


湖北省楹联学会《荆楚联坛》编辑部


二零一七年十月一日

微信公众号:hbjclt

投稿邮箱:hbjclt@163.com

佳作欣赏:

【征联信息及揭晓信息】● 9月龙凤榜

【联墨联画】●  庆贺湖北省楹联学会成立30周年联墨选登(七)

【联家风采】●  曹树友

【对联赏析】●  名家评联(黄振亚)

【热点聚焦】●  湖北省楹联学会成立30周年贺联选(九)

【联事动态】●  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皮治洪一行赴松滋出席松滋市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