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以为家》之类的童年残酷电影,父母应该带孩子观看吗?

童行学院 童行书院 2022-06-23


从《二十四孝图》到《何以为家》


中学时,我们都学过鲁迅那篇文章——《二十四孝图》。


文章中,鲁迅说自己那代人童年时图画书匮乏,一本《二十四孝图》,也被他当作宝贝,但正是从这本书上,鲁迅深感孝顺父母的艰难。


做孝子,要像子路一样“负米”,像黄香一样“扇枕”,这都不难,难的是要超乎自然规律,妈妈想吃嫩笋,就能“哭竹生笋”……


书中,让鲁迅甚至反感的一则故事,叫做《郭巨埋儿》,说的是汉代的郭巨家贫困,郭巨母亲常将口食让给家里三岁的小孩,郭巨作为孝子,因此想要埋掉孩子。挖着挖着,天降神迹,郭巨挖出了黄金,孩子因此幸免一命。


很明显,鲁迅没从《二十四孝图》中学到什么“温良恭俭让”,几十年过后,嘲弄起了其中的孝道故事。


当然,鲁迅所批判的,不是孝顺父母的心意,而是这些孝道故事的虚假,是“郭巨埋儿”的残忍和荒诞。


他更不能原谅的,是拿这样的故事,以几乎可以说是恐吓的方式,强迫孩子接受一种价值观。


郭巨埋儿图


从《二十四孝图》到今天,人们的物质早已大大进步,中国的儿童早已有了图画书,还有了儿童话剧、动画片等等文艺,但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某些思路,却未必和老祖宗们有什么不同。


说起《二十四孝图》,是因为最近的一部热门电影——《何以为家》。


这部电影很早就看过,那时名字还叫《迦百农》。出乎我意料的是,这部电影改名换姓后,这阵子竟然成了新媒体上的热点,就连许多教育类公号,也来拿这部电影说事,大概是讲些原生家庭之痛,规劝爱惜孩子之类的话。


然而,评论中,竟然有家长留言,称带孩子去看了这部电影,还说孩子看哭了,观后感是现在的生活来自不易之类的话。


看到这里,首先感到的是震惊——这样的电影,可以给孩子看吗?


电影讲了什么呢?


出生于贫民窟的12岁男孩赞恩,在心爱的妹妹被父母强迫嫁给房东儿子后,愤而离家出走。在流浪过程中,赞恩被一个女清洁工带回了家,与这个女人还不会说话的婴孩作伴。


赞恩与女人、孩子相伴的这一段情节,是电影里稀少的温情时刻。


后来,女人被警察抓进监狱,赞恩与孩子艰难维生,甚至开始像父母一样,制作毒品替代品,但仍被一个人贩子诱骗,卖掉了孩子。


赞恩回到家拿护照想出国,得知妹妹死去,愤而刺伤房东儿子,最终被判刑进入了监狱。在母亲来探监的时候,赞恩听说母亲再次怀孕,便打电话给电视台,决定起诉父母,控告他们生而不养……



最后法庭控告的环节,争议颇多,不少人觉得这一段太过煽情。很明显,这一段的安排,是导演在借赞恩之口在进行批判。


贫民窟、儿童教育问题、童婚、家暴、毒品交易、难民问题……可说是,这部电影将黎巴嫩的社会问题批判了个遍。


这样一部激烈的电影,成人看了后,都要花很长时间消化情绪,真的可以带孩子去看吗?


越想越不安,如鲠在喉,一些想法不吐不快。



有些电影为什么喜欢选取孩子作为主角?


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为什么有些电影,讲述的故事并不幼稚简单,有时甚至很成人向,却又喜欢选取孩子作为主角?


电影,说到底,是一种人创造出来的文艺作品,我们可以先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


人在童年,面对这个世界,是没有反思对抗能力的,只能全盘接受许多事物。这些事物留下的印象及感受极为鲜明,能一直延续到人成年后的一段时间。但慢慢的,大多数人都会淡忘童年的记忆。


然而,敏感的创作者,却很难淡忘。


许多创作者以儿童为主角,主要就是因为童年记忆太过深刻。童年始终萦绕在他们的脑中、心中,是他们直接的素材。


侯孝贤中年时拍下《童年往事》,普鲁斯特躺在病床上回忆童年的细致场景,写下《追忆似水年华》,都是此类例子。


《伊万的童年》主角男孩


另外一些文艺作品,以孩子为主角,则包含着非常严肃的批判目的。


1962年,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的战争电影——《伊万的童年》,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这部电影中12岁的主角,完全不同于以往电影中儿童的形象,他坚决果敢,向成人士兵下令,他极少展露孩童的天真,以枪为玩具,他义无反顾,冲上前线……


几乎每一个人,在看这部电影时,都会被伊万那种时刻紧绷的情感张力,以及悲剧性的成熟,惊得汗毛竖起。


随着电影叙事的推进,观众才得知,伊万唯一的亲人,即母亲,被德国纳粹杀害了,伊万参与战争,是为了给母亲报仇……


冷酷、仇恨的伊万,是战争的畸形儿。


至于这部电影,则是对战争扭曲人性的沉痛批判。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以激起人的愤怒和反思。孩子,作为人类希望的代表,则常常被当做悲剧的道具。


像《伊万的童年》这样的电影,孩子便是这样的悲剧的道具,带着创作者批判现实的目的。这类电影在影史上很多,如《马鞍上的男孩》、《熔炉》、《素媛》等等,都为大众所知。前面我们说的《何以为家》,也属于这个系列。


不过需要清楚地看到,这类电影,针对的明显是成人,从某些台词,到一些镜头,再到整部电影的基调、氛围、主题等等,实际上一点儿也不适合儿童观看。


除了回溯童年、批判现实外,影视作品中穿插孩子,有时候也可能是制造反差,增强戏剧性,吸人眼球。比如说,谁会不爱《权利的游戏》里的“小熊女”,《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娜塔莉·波特曼呢?



可以看到,文艺作品中,以儿童为主角有各种原因,有时这些原因相互交叉而愈显复杂。就电影而言,决不是有儿童角色,就是儿童片,就可以带儿童去观看了的。


当前中国对电影只有审查,没有分级制度,因此还应该说,家长若要带孩子去观看含有儿童角色的电影,需要格外审慎,先考查清楚导演安排儿童角色的动机。


好的亲子电影,在共情中得到教育


有一句老话说,电影是人类的造梦工具。有时,人与人,会因为电影造出的梦而相通。


我有个四年级的小侄子,父母离异,性格孤僻,刚认识时,我们交流甚少。晚上去他家做客,常常是这样的场景,吃过饭后,他的家人们看电视,音量开得很高,他则一个人坐在电脑前打游戏。


我本就喜欢孩子,想让他在家庭之外透口气,便带他出门,去看了几场电影。就这样,我们的关系总算是越来越亲近了,再到他们家,他会来欢迎我。



一次,我又拉着小侄子,去了电影院。我们买了饮料、爆米花,看的是《寻梦环游记》。


真没想到,这部电影会这么好。


讲了中国人最看重的一个主题——亲情。


电影中的曾祖父,年轻时为了梦想,离开了家人。他曾给女儿写下一首歌,《Remember Me》。女儿记住了这首歌,直到长成耄耋老人,也没有忘记父亲,还保存着父亲的照片。


电影结局,年迈的女儿来到了冥界,和年轻的爸爸团聚,却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纯真地叫着“爸爸”……


在今天的中国,许多人离家奋斗,这样的亲情穿越国界,给了我们最深的情感慰藉。



也讲了中国人最讳莫如深的一个主题——死亡。


电影以墨西哥亡灵节为原型,创造出一个斑斓辉煌的死后世界,让死亡从视角观感上,变得不再那么的痛苦、压抑、灰暗。


一种死亡,是身体的死亡,离开凡人的世界,来到亡灵世界。另一种死亡,是从所有人记忆中消失的死亡,也是最彻底的死亡,甚至将从亡灵世界消逝。


比起血肉之躯,更重要的,是我们留在别人心间的记忆。


这是多么难得的一种死亡教育啊!



《Remember Me》的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偏头看了看小侄子,他直直地盯着电影,脸上也挂着两行眼泪。


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我的眼睛里还有湿意,我看向他,他的眼睛也红红的,不好意思地避开我的目光。


下一次,又到他家时,他雀跃地来找我,和我嬉闹。


我们见过彼此流泪的场景,他已经把我当做了朋友。


我常常觉得,现实已经足够残酷和无聊,好的电影,却是能让共同坐在电影院的人们相通的。



你有没有看过哪一部,适合和孩子一起看的电影呢?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

年度大课人类馆免费体验


我们的小程序「童行学院」

全新改版升级啦


童行学院《年度大课》

给4-8岁孩子的通识启蒙课


让孩子站在大师的肩膀上

发现自我,探索世界

以宏观视角,通识学习科学人文艺术


《年度大课》人类馆限时免费体验

现在就扫描下方小程序码

进入「哲思之旅」

选择「人类馆」开始体验吧



如果你有教育相关的理念,或原创稿件,欢迎向童行学院公众号投稿,我们也会为你支付相应稿酬。

投稿邮箱:tianxiaotu@tongxingschool.com


欢迎将文章分享给更多感兴趣的人,如需转载授权,点击菜单栏“一起童行”➡“文章转载”,即可获取转载方式。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鲁迅49岁得子,他教会了我们如何教育孩子

你不是孩子的百科全书,也不应该是

中国很多博物馆,都缺少历史精神

BBC这部纪录片一小时帮孩子完成逻辑启蒙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