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黄树贤:开创新时代民政工作新局面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阐明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根本问题,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指引了立场、目标、方向和方法。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的新使命,切实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着力谱写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阐明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根本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本遵循,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指引了立场、目标、方向和方法。
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看问题、作决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政工作件件关乎民生,事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最能体现党的宗旨和政府的职能,最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做好新时代的民政工作,必须把人民立场作为基本立足点,始终把民生疾苦放在心上,把增进民生福祉的责任扛在肩上,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要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必须坚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践行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坚持发展依靠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善于总结群众创造性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推动事业向前发展。民政部门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和困难群众、基层群众打交道,必须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主动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汲取推动事业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必须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至深至厚的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民政工作对象既有困难群众等需要党和政府“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的群体,又有广大社区居民和各类群众,最需要有大爱之心、爱民之心,最需要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评价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民政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更加自觉从群众生活是否提高、群众困难是否得到切实解决、群众权益是否得到维护等方面出发,衡量政绩大小,检验各项工作的成效,主动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不断提升民政工作质量和水平。
新时代面临新形势、肩负新使命。在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民政部门职能得到了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责任更加重大,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深刻认识民政工作新的使命,以高标准、高质量引领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拓宽工作对象范围。机构改革后,工作对象的覆盖面和服务供给的范围规模将持续扩大、不断拓展。例如,养老服务将进一步由主要面向特定老年人向面向全体老年人扩展;儿童福利保障对象由孤残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向全体儿童扩展;残疾人福利保障对象由重度残疾人与困难残疾人向全体残疾人扩展;流浪救助服务对象由“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向“生活无着的临时遇困流动人员”拓展。这对政策的延伸、相关保障条件的加强都提出了新要求。
完善工作内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为强烈,生存需要正向改善需要、发展需要拓展,物质需要正向服务需要、精神需要拓展,民政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比如,随着困难群众需求从温饱型物质需求向多层次需求延伸,社会救助工作正在从单一的现金救助向多维度保障转变,从简单的生活型救助向物质保障与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相结合的综合型救助拓展。在养老服务方面,针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工作要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综合养老服务体系,既保障贫困失能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基本养老需求,又有效满足中高端群体高质量养老服务需要,不断推动养老产业发展。这对丰富管理服务内容、完善管理服务方式和手段都提出了新课题。
提高工作标准。随着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服务的期望不断增强,工作质量和效率必须不断改进提高。既努力推动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升,为群众提供更多服务;又不断提高工作的法治化、智能化、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好服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质”上做文章,以更有效的措施和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均衡结构布局。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民政事业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各项业务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不均衡现象。统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业务之间民政事业发展,增强民政工作合力,提升民政工作整体水平,将是新时代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使命呼唤担当,思想指引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着力谱写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新篇章。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毫不动摇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思想旗帜、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始终与党和国家整体发展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民政事业发展的政治方向。不断增强思想自觉,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及其对民政事业的引领作用,使新时代民政工作思想更统一、使命更清晰、方向更明确。切实提升行动自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民政事业发展的具体行动,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身边。
切实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这一工作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民政工作核心要求的具体体现,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机统一,与民政工作的根本属性高度契合。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必须切实践行这一工作理念。一是恪守为民之责。“为民”是民政的职责使命,是党和政府对民政工作的基本要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民政“为民”的职责始终如一。无论是基本民生保障还是基层社会治理,其目标指向都是解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之忧、应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之需,核心都是为民。我们要把“为民”的理念贯彻到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二是深怀爱民之心。“爱民”是民政的道德情怀。思想上有更深刻、更高尚的理念,工作质量和效果就不一样。我们要把民政工作当作一项崇高光荣的事业,带着一种情怀全身心投入其中,怀着“大爱之心、爱民之心”做好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满腔热情、富有温度的服务,向民政战线的先进人物学习,把服务对象当亲人,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民政工作者的真情热情。三是务求惠民之实。真正的为民不仅仅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更是为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民政事业发展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真正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面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改革创新发展。新时代,必须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民政事业发展。一是立足全局谋划新时代民政工作。着眼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找准作用定位,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找准发展方位。紧密配合党和国家的总体要求、总体规划,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民政工作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等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变化对民生福祉的重要影响,积极探索新时代民政战略布局,统筹考虑未来愿景与现实能力、长远目标与近期工作,不断在服务全局中推动民政事业改革创新。二是转变民政服务供给方式。从供给侧发力,努力实现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受益范围更加广泛、惠民内容更加丰富、质量水平更有保证。进一步筑牢兜底安全网,在提高保障力度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民政救助的精准性和减贫效果。促进福利服务扩面、提质,逐步推动儿童福利服务惠及普通家庭,推进医养结合发展,不断提高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水平。增强民政管理服务效能,加快民政领域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简政放权,能取消的主动取消,能下放的主动下放。积极创新监管,理顺放权事项监管机制。持续优化服务,为相关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参与民政事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四是完善创新民政事业体制机制。推动健全党委和政府对民政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加强跨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善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合力。
近期热文推荐
【要闻】广东省民政厅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部署会
【要闻】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
· END ·
文稿来源:中国民政微信公众号
广东省民政厅新闻宣传工作站整理
欢迎来稿
gdsmztxwxc@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