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广东顺利完成地名普查任务 各级普查成果转化利用有序推进
2014年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广东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全面组织实施好这一工作。特别是近3年来,全省各级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紧紧抓住地名普查机遇,全面推进规范管理。经过全省地名普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目前,广东已顺利完成普查任务,各级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有序推进,地名普查成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
摸清地名基础 做好成果转化
到今年11月,广东省地名普查成果数据通过了国务院地名普查办的全面审核和入库验收,共普查地名约79.82万条,标绘工作图9530张,制作地名成果图9180张,采集多媒体信息142.24万条,3494个地名申报了审音定字,新设置地名标志21.82万个。在此基础上,广东大力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理116929个,已整治处理113124个。
在成果转化工作中,省、市、县成立标准地名图、标准地名录、标准地名词典、标准地名志编委会。广东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民政厅厅长卓志强任主编,各市地名普查办负责人、各编纂承办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编委会。各级标准地名工具书籍的编纂工作有序进行。
为挖掘保护和传承弘扬地名文化,在累计拍摄220集《广东地名故事》系列视频片、6集地名文化纪录片《海上丝绸之珠——南海商道》的基础上,启动“广东地名文化深度挖掘与传播”项目,组建专家团队策划拍摄8集地名文化纪录片《南粤地名寻踪》,编著《南粤地名文化丛书》以及《南粤地名文化荟萃》等图书,全面梳理、展现广东特色的岭南地名文化,讲好广东地名故事。
为更好地发挥参与地名普查工作的专家学者、老干部、老教师、老村民的特长,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广东省还成立了行政区划与地名建设促进会地名文化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已审核确认地名文化研究专家213名、志愿服务者372名。发动广州高校学生730多人加入地名文化志愿服务,分成11支考察队开展研学之旅,体验深厚的地名文化。
培育典型经验 以点带面提升
中山市强化组织管理,高质量推进地名普查工作;狠抓工作质量,高标准落实地名普查要求;以应用为导向,高水平提供地名信息服务,成为全省地名普查及成果转化“排头兵”。
中山市利用三维全息影像展现地名普查成果
汕头市以法为本,出台《汕头经济特区地名管理条例》,制定《汕头市门楼牌管理规定》《汕头市地名管理咨询专家管理规定》《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地名保护细则》等多项配套政策,在强化地名法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惠州市发布《关于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协助整改不规范建筑物、住宅区名称的通知》等文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着力清理整治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桥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现象,共清理不规范地名1322个,督促95个不规范宣传使用的楼盘名称进行限期整改。
东莞市以实现区划地名管理时效性、权威性和便捷化为目标,全力推进“互联网+区划地名”信息系统及平台建设,形成了专题资源库、业务管理平台、地名网上服务专栏、地名巡查移动应用、地名管理服务后台五部分成果,为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地名信息来源。
江门市以“深挖地名文化,推动江门侨乡地名文化海内外传播”为宗旨,启动以“大地恩情”为主题的六大系列宣传活动,激发海内外同胞爱国爱乡的情怀及建设家乡的热情。
今年10月,江门首次举办地名文化美术书法作品展览
编写江门地名故事系列丛书
强弱项补短板 推进法治化信息化
在加大《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广东省建筑物住宅区名称管理规定》等法规宣传的基础上,省民政厅联合省编办进一步规范了地名命名更名行政许可事项,严格审核审批,公示许可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从源头上杜绝不规范地名新增,遏制不规范地名命名更名之风。
根据省政府部署,省民政厅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地名专项监管工作,对存在的不规范地名督促落实整改,公示抽查、整改结果,并发挥警示效应。总结推广广州市全面规范路(街巷)命名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工作经验,为各地全面摸查、标注、命名道路(街巷),全面清理整治不标准道路(街巷)名称,为完善地名标志牌设置提供范本。
依托地名普查成果,广东省还全力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平台和数据库建设,结合省政府统一部署的“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全省标准地名数据已纳入“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建设,将为构建广东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基础地名信息数据支撑。
近期热文推荐
【寻找2018年度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十大创新经验】广东社区治理新实践: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
【要闻】广东省民政厅举办广东省民政智库成立大会暨智库专家聘任仪式
· END ·
文稿来源:厅区划处、中国社会报
广东省民政厅新闻宣传工作站整理
欢迎来稿
gdsmztxwxc@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