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广东入选集体事迹展播

广东民政 2022-05-17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以及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向社会公布。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保育部副部长费英英荣获“孺子牛奖”。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等10家单位入选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周惠明等6人获得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广州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刘萍等3人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


在他们的身上,集中彰显着“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理念。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他们用实际行动让民政服务对象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此,我们为您讲述他们身上的动人故事,敬请阅读。


  

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


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

推动广州养老服务体系   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广州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9064”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整体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被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医养结合试点城市。


广州已经构建起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一批引领全国全省的可复制可推广创新成果,多项工作模式做法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目前,广州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建设养老床位6.4万张,每千名老人床位数40张,护理型床位占50%,民办占70%,提前实现国家提出的目标,居于全国前列。省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占全省33%,五星级占全省47%。同时,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居家老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65.74%;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85%。


特别是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和社会组织唱戏、社会各界多元参与,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社会力量成为了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广州目前70%的养老床位、85.5%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88%的长者饭堂均由社会力量供给。



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

将日常康复和教育    融入全天候生活养育




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深圳市唯一一家集孤残儿童养育、养老、收养对象康复治疗、社区居民基本医疗等服务于一体的市级公立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目前,中心养育了500名孤残儿童,收住了100多名老人。


2013年,该中心新址项目开工建设。为了让新中心尽快投入使用,该中心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把办公室搬到工地工棚,全程参与新址建设。2017年6月,新址正式启用,完善的硬件设施、崭新舒适的环境,赢得社会各界广泛点赞。


为了做好儿童养育工作,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推行养教康一体化养育模式,将日常的基础康复及教育活动融入到24小时的生活养育当中。同时,合理增加模拟家庭数量,让更多孤残儿童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将儿童知识教育、游戏与康复教育融合,实现院内儿童教育全覆盖;为行动不便的孤残儿童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康复上门服务。


此外,加强孤残青年技能培训。通过开设技能培训班、加强与爱心企业合作等方式,帮助孤残青年就业。针对养老服务,在做好老人日常照料的同时,将文化养老、智能养老与基本养老紧密结合。



佛山市南海区民政局

建设智慧养老    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民政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取得良好成效。


2016年,南海区启动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经过持续示范创建,城乡社区民主协商、民主管理等制度日趋完善,综合服务设施、人居环境等得到进一步改善,形成了集发展、治理与服务“三位一体”的农村社区建设体系。2017年,南海区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在养老服务方面,南海区积极推进“南海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让养老服务和“互联网+”结合,平台可实现老人数据统计、消防责任监管、SOS紧急救助等功能。同时,将线下养老机构纳入该平台,布点建设社区幸福院,并以点单的形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形成了“一网三层”养老服务体系。


南海区以“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在去年的第四届社会服务洽谈会上,南海区抛出400多个政府购买项目,总预算达1.66亿元,招揽优秀社会组织,服务领域涵盖养老助残、婚姻家庭、青少年关怀、社区建设等多个方面。



廉江市殡仪馆

推动殡葬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湛江市廉江市地处我省西南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无形中加大了殡葬改革的难度。为方便群众办丧,廉江市殡仪馆24小时随时待命。无论寒暑,也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接到报丧电话,工作人员会马上开展服务。


为规范殡葬管理,廉江市殡仪馆不断完善馆内各项规章制度,出台司炉员节油奖、司机无事故安全奖等岗位激励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此外,规范火化遗体档案管理,安排专人负责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实现火化遗体一具一档,并将建馆以来的10多万具火化遗体信息全部录入电脑,实行数据化管理。全面推行凭《死亡证》办理遗体接运火化,规范人口死亡证明管理工作。


在殡葬服务方面,推动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结合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内容,满足群众不同的丧葬需求。清明节殡仪馆举办 “公众开放日”活动,深入宣传节地生态安葬、惠民殡葬政策。




茂名市社会福利院

打造粤西地区    优质社会服务品牌




茂名市社会福利院有着响亮的名片:全国脑瘫康复训练示范基地、省首批社会工作服务试点机构、茂名市医养结合试点机构……自建立以来,茂名市社会福利院在孤儿养育、康复、教育、养老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在茂名乃至粤西地区社会福利院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自2011年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脑瘫康复训练示范基地以来,茂名市社会福利院共为阳江、湛江、茂名地区17间福利机构300多名脑瘫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康复后可以行走的孩子达到112名。茂名市社会福利院派出工作人员每年两次到粤西地区福利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将各种不同类型脑瘫儿童的评估方法、康复训练方法、康复技巧等制作成视频,分享给粤西地区福利机构及国内其他有需求的福利机构。


此外,茂名市社会福利院积极服务社会,自2011年承办省居家养老服务示范项目以来,免费为社区老人服务超过10万人次,尤其是坚持6年多来每月为城市困难老人、重点救助对象免费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及家政服务,受到大家的点赞。



怀集县社会福利院

让每个孩子的童年    都能感受家的温暖   





 肇庆市怀集县社会福利院是广东省首家以家庭模式管理的公办民助儿童福利机构,专门为全县学龄孤儿和困境儿童提供家庭式生活、成长、教育环境和条件,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童年享受家庭的温暖。


虽然这里的孩子们大都失去了自己的至亲,但是在福利院内,他们享受到了别样的亲情。


福利院将传统亲情文化融入教育管理之中,采用“大家带小家、大手拉小手”家庭式管理模式,孩子间以兄弟姐妹相称,根据年龄分段,组成几个小家庭,每个小家庭由一名“爱心教师”任小家长负责管理,轮流值日做家务。读小学的孩子,每天由值日“小家长”接送;读中学的孩子,骑自行车往返。“小家长”还会针对不同孩子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使不同特点的孩子均能发挥其所长,培养他们的兴趣、技能,使之成长成才。通过这样的方法,福利院先后培养出本科生2人、大专生3人、中职生37人。


福利院创造条件让孩子主动融入社会,组织热心公益的普通家庭到福利院体验交流,与福利院孩子们同吃同住,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效果。




惠州市民政局

筑牢困难群众    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逐年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标准、实施困难群众二次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设立五保照料护理标准……近年来,惠州市民政局树牢“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强化底线民生保障,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基础、大力推进基层民政工作等方面,惠州市民政局不断发力,全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以城乡社区为单元,加快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目前,惠州公共服务站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居民不出社区、村民不出村可以办理33项基本公共服务。所有镇(街)都设立民政办,并按不少于4人标准,配备民政专干,村(社区)都有民政助理员。




梅州市殡仪馆

重视人文关怀    积极宣传殡葬法规




今年3月31日上午,梅州市殡仪馆举行了一场以“敬畏生命、故有所尊、绿色殡葬”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近年来,梅州市殡仪馆秉承“文化立馆、制度强馆、管理治馆、服务兴馆”的发展理念,坚持将文化精髓贯穿于人文环境,不断提升殡仪文化内涵。


梅州市殡仪馆内建有广东省殡仪馆行业首家文化驿站。驿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免费提供文本书籍、多媒体电视等数字化阅读,突出文化鉴赏、文化休闲、文化宣传等功能。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舒缓心情,提升殡仪馆文化品位的同时,成为展现城市文化脉络、学习宣传的重要阵地。


殡仪馆还在业务办理区、家属休息区、家属休息长廊、文化宣传廊等办事群众较集中区域,积极宣传殡葬法规、现代殡葬文化、客家殡葬习俗等,营造良好的殡仪文化氛围。




河源市殡仪馆

让逝者安息    让家属满意





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满意,这是河源市殡仪馆的努力方向。近年来,河源市殡仪馆积极推进殡葬改革,不断强化服务质量,加强殡葬管理,规范殡仪服务,遗体火化率达100%,殡仪服务的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殡仪馆工作人员看来,要消除人们对殡仪馆的误解和害怕,必须设身处地为逝者家属着想,为其提供人性化服务。为此,殡仪馆从改善环境入手,设立指示性标志、咨询服务台以及丧属休息室,尽可能满足丧属的合理要求。同时,开通24小时服务电话,制作服务流程图和服务指南,上墙公布各种服务项目和价格,实现殡葬服务的公开化、透明化。加强殡仪员工的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根据河源当地风俗习惯,殡仪馆还增加了复杂整容、鲜花服务、灵车装饰等服务项目,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积极落实殡葬惠民措施,减免办丧困难群众基本服务费用。为改善群众治丧环境,在丧葬用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支出、更新技术,改进操作工艺等手段,做到殡葬服务收费不增、服务质量不减。



东莞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

在创新服务中    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2004年,东莞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成立。15年来,该中心积极创造良好的便民环境,为服务对象提供主动式、关心式、全程式的贴心服务,受到广大市民群众好评。


优质服务离不开规范制度。该中心注重在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婚姻登记管理工作的制度规定,对中心的日常管理、业务工作、特殊情况处置以及婚姻登记员的言行举止等作出具体规定,提高了婚姻登记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此外,注重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等,不断增强工作人员对婚姻登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登记工作不再局限于办理结婚、离婚等业务。该中心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举措,以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切入点,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和形式多样的婚姻文化宣传活动。社工利用专业手段,为群众免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帮助群众最大限度保护婚姻,维护家庭稳定。同时,该中心还邀请婚姻法律专家驻点,免费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


近期热文推荐

【荐读】新时代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论学习贯彻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

【要闻】广东省民政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

【通知】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民政厅关于社会组织年度工作报告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注】4月4日起,2019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考试广东考区开始报名

【动态】今年清明 我省各祭扫服务场所共接待祭扫群众约1128.5万人次



· END ·


文稿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民政厅新闻宣传工作站整理

编辑:王依岚

审校:朱小强

欢迎来稿

gdsmztxwxc@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