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哈工大《ACS AMI》:高导热纳米金刚石/芳纶纳米纤维复合薄膜,用于热管理、柔性电子和智能可穿戴设备

carbon_art 材料分析与应用 2023-06-23

1成果简介 


聚合物基导热材料因其密度低、柔韧性好、成本低、易于加工等优点,是散热的首选。研究人员一直在尝试开发一种具有优异导热性(TC)、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性能的聚合物复合薄膜。然而,在单一材料中协同实现这些特性仍然是一个挑战。针对上述需求,本文,哈尔滨工业大学朱嘉琦教授团队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期刊发表名为“Fabrication of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Nanodiamond/Aramid Nanofiber Composite Films with Superior Multifunctional Properties”的论文,研究采用自组装策略制备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官能化纳米金刚石(ND@PDDA)/芳纶纳米纤维(ANF)复合薄膜。

由于静电引力产生的强界面相互作用,ND颗粒沿ANF轴强烈吸引以形成ANF / ND“芯鞘”排列。这些组件通过ANF凝胶沉淀自建三维导热网络,分析为实现高热性能的关键参数。在30 wt %功能化ND负载下,制备的ND@PDDA/ANF复合薄膜表现出高达30.99和6.34 W/m-K的高面内和贯穿面TCs,代表了以前报道的所有聚合物基电绝缘复合薄膜中的最优值。此外,纳米复合材料还实现了实际应用所需的其他性能,例如出色的机械性能,出色的热稳定性,超低的热膨胀系数,出色的电绝缘性,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和出色的阻燃性。因此,这种优异的综合性能使ND@PDDA/ANF复合薄膜能够作为先进的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热管理、柔性电子和智能可穿戴设备。

2图文导读  


图1.ND@PDDA/ANF TC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示意图。


图2、(a) ND和ND@PDDA的XPS宽扫描光谱。(b) ND的C 1s的XPS窄扫描光谱。(c) ND@PDDA的C 1s的XPS窄扫描光谱。(d) ND和ND@PDDA的FTIR光谱。(e) 分散在DMSO中的ND和ND@PDDA的ζ电位。(f) ND 和 ND@PDDA 的 TGA 曲线。(g) ND的TEM图像。(h) ND@PDDA的TEM图像。(i) ND/DMSO 分散体和 ND@PDDA/DMSO 分散体的紫外-可见光谱。


图3. 不同ND@PDDA含量的ND@PDDA/ANF复合膜的照片


图4、ND@PDDA/ANF复合薄膜超高TC的内在机理


图5.(a) ND@PDDA/ANF 复合薄膜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ND@PDDA添加剂载荷为 0、5、10、30 和 50 wt%。(b) 不同ND@PDDA含量的ND@PDDA/ANF复合薄膜的极限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c) 不同ND@PDDA含量的ND@PDDA/ANF复合薄膜的杨氏模量和韧性。(d) 50重量%ND@PDDA/ANF胶片的数码照片显示出极佳的柔韧性。


图6.(a)TGA曲线,(b)热膨胀曲线和(c)具有不同ND@PDDA含量的ND@PDDA/ANF复合薄膜的CTE值。(d–f)显示纯ANF薄膜的火焰测试的图像。(G–I)图像显示了50 wt % ND@PDDA/ANF薄膜的火焰测试。


图7.(a) 不同ND@PDDA含量的ND@PDDA/ANF复合薄膜的体积电阻率。(b) ND@PDDA/ANF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c)在室温下不同频率下ND@PDDA含量不同的介电损耗


3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成功制备了具有准各向同性结构和内部“芯鞘”排列的多功能ND@PDDA/ANF复合薄膜。PDDA功能化的ND可以分别比原始ND更有效地降低和提高界面热阻和TC。这些优越的多功能性能使该薄膜在热管理、电气封装、无线电通信、柔性电子和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献:

https://doi.org/10.1021/acsami.3c02574

▼往期精彩回顾▼四川大学《Carbon》:超轻、坚固单向纤维素纳米纤维/碳纳米管气凝胶,用于高效的微波吸收
福建工程学院《JMCA》:多功能石墨烯/皮革,用于多功能可穿戴电子产品青岛科技大学《ASS》:壳聚糖/多层MXene纳米复合材料负载在三维氮掺杂碳网络中的高效光热转换海水淡化

来源:文章来自ACS AMI网站,由材料分析与应用整理编辑。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击关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材料分析与应用"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材料分析与应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材料分析与应用"。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三日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