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安交大《ACS ANM》:二维纳米流体梯度氧化石墨烯膜作为便携式电源

carbon_art 材料分析与应用 2023-06-28

1成果简介 




随着传统的化石能源和储能技术逐渐无法满足未来便携式柔性电子设备的需求,人们对小尺寸、高能量密度和耐用性的电源研究越来越感兴趣。本文,西安交通大学张磊 教授团队在《ACS Appl. Nano Mater.》期刊发表名为“Two-Dimensional Nanofluidic Gradient Graphene Oxide Membranes as Portable Power Sources”的论文,研究生物物种细胞膜电位的启发,我们通过沿水平方向沿层间间距的大小顺序集成一系列氧化石墨烯(GO)和还原GO(rGO)来展示二维纳流体梯度结构(TNGS)

通过对吸湿性CaCl2盐的不对称吸附,在TNGS中构建了持续的内置吸湿梯度。在内置吸湿梯度的驱动下,TNGS不仅提供质子浓度梯度,而且促进了Ca2+的选择性迁移。在TNGS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协同作用下,Ca2+和质子的定向迁移被转化为电极上的电能湿度环境这样的固态电源(0.9 cm2 × 10 μm)可以输出超过100小时的电压1.35 V,体积功率密度515 μW cm-3。这一发现为收集湿离子电开辟了一条通用途径,并为设计便携式、易于制备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自供电设备提供了建设性的见解。

2图文导读  


图1.二维梯度纳流体结构(TNGS)和能量输出性能


方案 1.TNGS的制造过程


图2.电能输出性能


图3.影响功率输出性能的因素


图4.TNGS的结构特性


图5.具有不同结构和电极的器件的电压输出性能


图6.实际应用和放大组装


3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设计了一种TNGS,可以从湿度离子梯度中收集能量,以获得高效的便携式电源。这项工作不仅可以为促进氧化石墨烯膜在便携式自供电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而且可以为纳流体,离子筛,氧化还原系统,催化剂,以及离子与二维带电表面的相互作用。此外,探索通过电子或离子束辐照等技术降低氧化石墨烯梯度的潜在途径有望实现更均匀的纳流体梯度结构。这些进步可以提高收集湿离子电的可持续性和效率,为我们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一个有趣的话题。


文献:

https://doi.org/10.1021/acsanm.3c01320


▼往期精彩回顾▼中国科大《RSC Sustain》:以稻壳为原料制备CNF/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柔性电极
山西大学《Small》:揭示一锅熔盐工程B,N共掺杂多孔碳片的优异电容行为
魁北克大学:由石墨烯、铜和银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的导电PDMS/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用于柔性电子应用

来源:文章来自ACS ANM网站,由材料分析与应用整理编辑。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击关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材料分析与应用"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材料分析与应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材料分析与应用"。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三日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